PCM编译码
-
实验目的
- 理解PCM编译码原理及PCM编译码性能
- 熟悉PCM编译码专用集成芯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及各种时钟关系
- 熟悉语音数字化技术的主要指标及测量方法
- 主要仪器设备及软件
硬件:多功能实验箱、示波器、导线
软件:无
-
实验原理
1. 抽样信号的量化原理
抽样信号的量化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其原理如下:
- 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得到一系列的采样值。
- 将采样值映射为离散的数字量。具体地,将采样值划分为若干个离散的量化级别,每个量化级别对应一个数字量。例如,将采样值划分为256个量化级别,每个量化级别对应一个8位二进制数字量。
- 将每个采样值映射为其所在的量化级别对应的数字量。具体地,将采样值与量化级别进行比较,确定其所在的量化级别,并将该量化级别对应的数字量作为该采样值的量化结果。
- 将量化结果编码为数字信号。具体地,将每个量化结果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数字,并将这些二进制数字组合为数字信号输出。
2PSK调制具有简单、易实现的优点,但由于只有两个相位角度,传输速率较低,且对于噪声和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更高阶的PSK调制方式来提高传输速率和抗干扰性能。
抽样信号的量化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1、均匀量化
均匀量化是将量化区间等分为若干个等宽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代表一个量化级别。在均匀量化中,量化器的精度由量化区间的数量来决定。均匀量化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易于理解和计算,但是在量化低幅度信号时,存在量化误差较大的问题。
2、非均匀量化
非均匀量化是将量化区间划分为不等宽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代表一个量化级别。在非均匀量化中,量化器的精度由量化区间的宽度来决定。非均匀量化的优点是可以在低幅度信号处提供更高的精度,从而减小量化误差。非均匀量化的常见方法包括:
自适应量化:根据信号的幅度动态调整量化区间的宽度,以提高量化精度。
微分量化:在量化之前,先对信号进行微分,再进行均匀量化,从而在低幅度信号处提供更高的精度。
对数量化:将信号转换为对数形式,再进行均匀量化,从而在低幅度信号处提供更高的精度。
总的来说,非均匀量化相对于均匀量化来说可以提供更高的量化精度,但是实现复杂度较高,需要更多的硬件资源。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量化方式。
2. 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
脉冲编码调制(PCM)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技术,其基本原理如下:
- 采样: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一系列的离散样本。
- 量化:将采样值映射为离散的数字量。具体地,将采样值划分为若干个离散的量化级别,每个量化级别对应一个数字量。例如,将采样值划分为256个量化级别,每个量化级别对应一个8位二进制数字量。
- 编码:将每个采样值映射为其所在的量化级别对应的数字量。具体地,将采样值与量化级别进行比较,确定其所在的量化级别,并将该量化级别对应的数字量作为该采样值的量化结果。
- 调制:将数字量转换为脉冲信号。具体地,将每个数字量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数字,并将这些二进制数字组合为脉冲信号输出。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宽度调制(PWM)和脉冲位置调制(PPM)等。
3. PCM编码硬件实现
PCM编码的硬件实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 采样模块:采样模块通常由模拟信号输入、采样电路和采样保持电路组成。模拟信号通过输入端口进入采样电路,经过采样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值,然后通过采样保持电路将采样值保持在一个电容器或者保持电路中,以便后续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