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

                                      第1章 货币与经济

1.1、物物交换存在的前提

社会生产效率低,机会成本小

商品种类少,可交易的复杂性少

1.2、货币的职能

1.2.1、交易媒介

        货币以普遍被接受物的形态,充当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媒介.

        货币作为良好的交易媒介应满足三个基本要求:货币的普遍接受性;购买力/价值行对稳定;供给富有弹性(数量供应有伸缩的余地,货币流通量有调节机制,以保障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协调)

1.2.2、价值尺度

        充当计值单位,用货币的形式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仅仅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币值稳定是货币顺利执行价值标准职能的前提条件;价格的变动只是从趋势上反映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1.2.3、贮藏手段

        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人们出于三种动机持有货币:交易、预防、投机动机

        货币的流动性、流通性

1.2.4、支付手段

        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

        货币支付手段对经济的影响: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推动信用关系发展;造成买卖、供需的脱节的潜在风险,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引发经济危机

1.3、货币的本质

1.3.1、货币金属论

货币本质上是一种商品,自身必须有价值,其实际价值是由货币金属的价值所决定。

1.3.2、货币名目论

货币是一个观念的计量单位,是计算商品价值的比例名称,用来计算商品之间比价以及财富转移的符号或工具,货币用什么材料做符号是无关紧要的。

1.3.3、货币价值论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1.3.4、货币职能论

从货币职能或用途的角度来给货币下定义,解释货币的本质。

1.3.5、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是货币的形式会随着时间、条件、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

1.4、货币形式

1.4.1、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和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又称足值货币,主要有实物货币(粮食布帛、牲畜等)和金属货币(铜币、银币、金币)两种形态

        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商品货币暴露出很多缺点:

               ① 由于自然磨损和人为削刮,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经常背离

               ② 人类拥有的可以作为货币用途的贵金属矿产资源有限,供应缺乏弹性,不能满足飞速扩大的商品交易对货币量的需要

               ③ 流通费用较高,不便携带,无法适应大宗交易的需要

1.4.2、代用货币

        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本身价值低于货币面值,但可以和所代表的金属货币自由兑换;代用货币一般由政府或者银行发行,但要求代用货币有足量的金属保证,以满足其随时兑现。

        代用货币的印刷成本远低于铸币的铸造费用,容易保管、携带和运送,节省流通费用

        发行量受贵金属准备的限制,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经济需要

1.4.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只是一种信用凭证,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属于银行和政府的负债,又称为债务货币

        任何信用货币的发行基础需来源于极高权威信用,随着经济发展对资金及时支付的要求和信息技术的创新,信用货币的形式可以不断多元化

        (一)纸币为代表的信用货币阶段

        有法定的含金量并可兑现为金属币——>有法定的含金量,但不能兑现纸币所代表的价值,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决定于它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的对比关系 ——>纸币没有含金量,也不能兑现为金属币

        (二)无纸币化的信用货币阶段

        预付支付机制: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由多组二进制数据(位流)和数字签名组成,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

        电子货币的属性

       ①发行主体的多元性;

       ②金融机构自行设计的,带有个性特征的产品,担保主要依赖于各个发行主体各自的信誉和资产,风险不一致;

       ③流通范围的国际化;

       ④形态上的虚拟化;

       ⑤传统货币的防伪依赖于物理设备,电子货币的防伪只能采取技术上的加密或认证系统来实现

1.5、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本位货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具有法定的无限支付能力;本位货币的标准计量单位称为货币单位
 

        具体内容: ①规定本位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②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    ③规定发行准备(e.g.金准备,现在大多没有);④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例如能否自由兑换,汇价

1.5.1、银本位制

1.5.2、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入,输出、同为无限法偿币的货币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初期广泛采用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有两个优点:金银并用,币材相对充足,满足了当时扩大生产对通货的需要;金币价值较高,银币价值较小,可分别用于大宗批发交易和小额交易

        金银复本位制的三种类型:

       (一) 平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按其实际价值流通,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完全由生金银的市场比价确定,国家不规定金银的法定比价。

        其缺点是:商品具有金币和银币表示的双重价格,由于金币和银币的市场比价经常变动,商品双重价格比例随金银市场价格的波动而经常变动,不利于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

        (二)双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形式。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铸币之间的法定比价,两者的交换比率不再受市场上金银价格波动的影响。

        双本位制克服了平行本位制下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本身不稳定造成的交易混乱的弊端。然而,当金银币的法定比价与其市场比价背离时,市场上却又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法定比价上被低估的货币(即实际价值高于法定名义价值的货币,称良币)必然被人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而法定比价被高估的货币(即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称劣币)则独占货币流通市场。这个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三)跛行本位制

        金银币均为本位币,但国家规定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并限制每次的支付额,只有金币能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两者有一法定比价。在此货币制度中,银币事实上处于辅币地位,故称跋行本位,它是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过渡形式。随着黄金产量的增加和各种条件的成熟,西方主要国家先后过渡到金本位制。

1.5.3、金本位制

1.5.3.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制度的基础,并实行金币流通的一种货币制度,具有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兑换的特点

        ①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银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稳定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保证了货币价值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融化:自由铸造——人们可以将黄金条块向国家铸币厂申请铸成金币;自由融化,人们可将金币融化成金块,或向助币当局兑换成金块

        ③黄金可以自由输入或输出国境

        金币具有三大自由的特征,形成了使市场货币供应量与需求量自发保持一致的调节机制

        金币本位制的缺点:①流通中的货币因磨损而不足值;②黄金数量的有限性,不能充分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商品交易规模对黄金数量的需要;③金币本位制是货币数量严格受到黄金数量的限制,使得国家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货币流通的调节受到很大限制;④大多数国家因黄金短缺、价值符号无法兑现而限制黄金的自由兑换和输出

1.5.3.2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金币停止流通,以银行券或政府发行的纸币代替金币流通,规定法定含金量;在一定范围内,按法定含金量自由地兑换金块

1.5.3.3金汇兑本位制

        国内市场上没有金币流通,本国纸币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实行国规定本国内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并在该国存放黄金外汇储备作为发行准备,居民可按法定汇率购买外汇,在汇率联系国兑换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最为典型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的缺点:本国货币依附于外国货币,本币的币值常受联系国币值波动的影响,且在财政金融与外贸政策制定等方面受到这些国家的制约

1.5.3、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管理纸币本位制,是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1.5.3.1、信用货币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①金属藏量和产量的有限性与商品生产和交换扩大所需货币实现价值无限性的矛盾,是金本位制崩溃的最根本原因;

        ②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的相对性,在金本位制下的币制稳定是指本位货币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但是黄金的相对价值(黄金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率)受黄金劳动生产率变化、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③不利于国家实行独立的经济政策。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汇率稳定,从而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固定汇率制虽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各国为了保证固定汇价,往往不得不以牺牲国内物价稳定及其它经济目标为代价,使各国政府难以执行独立的经济政策(不可能三角);

        ④采取任何有内在价值的商品来充当货币,都必然出现上述问题

        1.5.3.2、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①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国家法律规定纸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可用于任何数额的交易,任何人不准拒收‘

        ’②不兑现纸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不能兑换黄金等贵金属;

        ③非现金结算占据主要地位;

        ④信用货币的性质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增长的需求量相适应,货币的发行从金本位之下的自动调节制,机制转化为各国中央银行人为控制
    

1.6、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

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组合的第一推动力;资本积累的手段;经济核算的工具

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易媒介,节约交易成本

分配过程中: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1.7、货币层次的划分

货币供应量:已过经济中可用于交易和投资的购买力的总和,在计量上,表现为存量;在统计口径上,由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负债的一部分构成。

货币的流动性:

单一现金货币形式下,货币的流动性体现为货币与商品间的转化能力;多种货币形式下,货币货币流动性包括不同形式货币间的相互转换能力

各类金融资产流动性强弱,与国家的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有关

M0 = 通货(流通中的现金)

M1 = 通货 + 银行活期存款

M2 = M1 +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 = M2 + 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L = M3 + 其他短期流动资产(例如国库券、商业票据)

1.8、货币结构/货币流动性结构

交易性货币余额:M0/M2;        非交易性货币余额:M1/M2

        通常在高通货膨胀时货币流动性比率会上升,在通过紧缩时存款的收益增加,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会下降,货币结构的变动通常也是中央银行分析、判断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参考指标,当货币流动性上升时,意味着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增强;当货币流动性下降时,则意味着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减弱。

                                        第2章 信用与经济

2.1、信用的定义

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区别债权人/授信人、债务人/受信人,最终以货币形式偿还

        市场和计划经济的区别在于:计划经济时代授信人和受信人是同一个人,而与具体经营主体无利益挂钩

2.2、信用五大要素:

        信用的主体:

        信用关系:资金和实物融通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条件:期限、利率、利息的计算方式、本金的偿还方式、支付次数

        信用标的:信用关系的对象是实物形式(商业信用)、货币形式(银行信用)。

        信用载体: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2.3、信用的基本特征

        资金和实物的暂时性让渡;

        偿还性:使用权的暂时让渡以偿还为先决条件,要求还本付息

        收益性:收回资金和实物的暂时使用权的同时获得一定的补偿

        风险性:债券人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益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债务人的信誉和能力、国家的政策法规、社会道德规范

2.4、信用的运行

        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节点上,都会存在盈余部门、赤字部门和平衡部门,以前两者居多,资金和实物在有偿的原则下从盈余部门流向赤字部门,产生信用行为;由于社会上存在调剂资金余缺的契约和金融系统,进一步促进了信用的发展

        对于家庭而言,对于当期和未来消费行为的效用的不同效用评价会导致不同行为:储蓄 or 借贷;对于企业而言,更新固定资产、补充流动资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和本身资金积累不足的矛盾产生对市场闲置资金的需求;受经济周期等经济因素、自然灾害、政府选择的发展理论、社会福利政策等因素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入不敷出,政府被迫选择举债(举内债和外债)

2.5、信用的基本形式(以借贷主体分类)

        2.5.1、商业信用:

                定义:工商业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时以延期支付和预付账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从债权人/债务人角度审视的相反行为——买卖和借贷行为的结合。一般存在于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和关联企业中。

                特点:以商品形态提供;买卖双方都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商业信用的运动和经济周期的波动基本一致(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和商业信用规模正相关)

                优点:方便、及时(交易双方同时也是融资双方,同时解决了商品买卖和资金融通的问题,缩短了融资时间和交易时间、成本);

                缺点:规模有限(不会超过全社会资本总额,对于个体受到资本额和现有生产能力的限制;仅限于由供求关系且经常往来,相互了解的双方)

        2.5.2、银行信用:

                定义:银行通过放贷、贴现等方式,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特点:银行是债权人,居民和企业是债务人;

                           信用和筹资规模巨大,信用规模不受银行自有资本的限制;

                           银行信用贷出的是货币资金,使用方向和对象不受限制;

    银行嫌贫爱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国有银行除了追求利润也要承担社会责任)

        2.5.3、国家信用:

               定义: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筹集资金的借贷行为。

               特点:政府是债务人,全社会的经济实体和居民的信用关系和行为;

                        国家信用的形式是发行公债(短、中、长期国债)、国库券;

                        政府对公债还本付息的主要途径是靠课征的税收,纳税负担由社会法人和公众分担;发新债还旧债,还本付息,但是债务总额会越滚越大。

                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财政赤字、中短期举债,高福利政策和经济发展停滞,政府还债能力下降,国际信用机构下调评级,无法再度融资)

                南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

        2.5.4、消费信用

                定义: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消费品为对象,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类型:企业以商品形态对消费者的赊销;银行以货币形态提供的各种贷款

        具体方法

                分期付款:销售单位提供给消费者;本息付清后,消费品即归消费者所有,在货款付清之前,消费者的所有权扔归卖方,消费者仅有使用权。

                        过度使用和透支,过时电脑,还省了处理费用,是否可行,如何限制这种行为

                信用卡:银行或发卡机构与零售商的联合,向消费者提供的延期付款的信用凭证

                消费信用的作用:①刺激有效需求,扩大商品销售,促进生产发展;②提高银行资金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消费结构;③增加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消费者清产债务能力不够,银行对消费者的该项业务可能就会变成不良资产)

        2.5.5、工商企业的直接信用

        工商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票据等金融工具,直接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信用形式,是工商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主要途径

        发行企业债券的门槛,我国的政策、如何发展债券

2.6、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约。一般规定了资金盈余者向资金短缺者转让金融剩余的金额、期限和条件。信用工具本质上是一种所有权凭证(表明对他人的债权、债务的凭证)

        2.6.1、短期信用票据(1年以内)

               2.6.1.1、 票据

        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载明金额和日期,到期由付款人对持票人或指定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信用凭证。   

        汇票(Bill of Exchange)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的日期无条件向持票人或者收款人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汇票的基本当事人有出票人即签发票据的人、付款人即债务人和受款人即持票人。按出票人不同,汇票可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是由银行签发,交由汇款人寄给外地受款人,凭此向指定银行兑取款项的汇款凭证。商业汇票是由企业签发的,要求付款人于一定时间内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信用凭证。

        本票(Promissory Note)又称期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出票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承诺书或保证书,其特征是以出票人自己为付款人。基本当事人有出票人(付款人)和受款人。按出票人的不同,本票可分为银行本票(银行签发)和商业本票(企业签发)。按是否注明持票人姓名,本票可分为记名本票和不记名本票(不注明持票人或受款人的名称)。按付款期限可分为即期本票(见票即付)和远期本票(到期付款)。

        本票和汇票的区别在于本票的付款人同时是出票人,但是汇票未必

        支票(Check)是银行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通知银行在其存款额度内或约定的透支额度内,无条件地即期支付一定款项给指定人或持票人的书面凭证。支票区别于其他票据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支票是即期票据;支票的付款人有资格限制,通常只能是商业银行。支票主要有以下几种:(1)记名支票在支票上收款人一栏,注明收款人名称,取款时需由收款人签名方可支取;(2)不记名支票,不写明收款人或以“来人”抬头,凭票付款;(3)画线支票,在支票正面画两道平行线的支票,表示只能转入收款人存款账户,不能付现;(4)保付支票,由开户银行在支票上盖章,注明“保付”字样,保证到期付款,付款银行对支票保付后,即将票款从出票人的账户转入专户,以备付款;(5)旅行支票,由银行或旅行社签发,由旅行者购买以供其在外地使用的定额支票。

                2.6.1.2、国库券(Treasury Bills)

        国库券是国家为了弥补年度内先支后收或短期收支不平衡,由财政部发行的以国家为债务人、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信用凭证。国库券由中央银行具体办理发行和还本付息事宜。国库券的偿还期一般为3~6个月,也有的规定为9个月或一年期不等。

                2.6.1.3、票据行为

        票据行为指能产生票据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行为,包括票据的签发、承兑、背书、付款等

        (1)票据的签发是在购销双方签订商品贸易合同,达成商业信用意向之后发生的,签发者必须是在商业银行开户的法人;(2)票据承兑是确立票据的债权债务关系,确立付款人的责任,承兑者(付款人)在票据上签注“承兑”字样和签章后,承兑行为结束;(3)票据背书是指持票人在转让票据权利时(即票据流通时)在票据的背面签名,并与其他票据债务人连带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4)付款清算:商业承兑汇票付款人在汇票到期前,应将票款足额交其开户银行,以备汇票到期日开户银行凭票从付款人账户将票款划给收款人或贴现银行。

        2.6.2、中长期信用工具(一年以上)

        2.6.2.1、公司债券。

        企业为向外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企业承诺在指定时间必须按票面规定还本付息。债券持有者同公司之间只存在普通的债权债务关系,定期取得收入,到期收回本金,不能参与公司的管理。公司债券一般是企业在扩展和追加投资时所发行的,期限不等,通常在10年以上,其利率一般高于国债利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利率频繁波动,浮动利率债券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其利率与市场基准利率挂钩,定期(半年或一年)调整。由于公司债券支付的利息列入成本而不必纳税,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大企业需要资金时,会较多地优先考虑用发行债券的办法筹资。

        公司债券按有无担保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担保公司债券(以公司不动产为担保的称抵押债券,以有价证券作担保的称质押债券),另一类是无担保公司债券(凭信用发行,没有抵押品)。

        2.6.2.2、政府债券/国债券

        中央政府以债务人身份为筹措预算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是由中央政府发行并承担还款义务。国债券一般不记名,票面上载有面值、偿还期和利率,其期限通常是10~30年。

        2.6.2.3、市政债券

        地方政府为满足地方财政需要而发行的债务凭证,筹集的资金用作地方性一般行政开支和兴办地方公用事业。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市政债券往往对持有者由国家减免所得税,有的还可免交地方所得税,所以它又称“免税证券”(Tax-exempt Securities)。

        2.6.2.4、金融债券

        金融机构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金融债券被视为公司债券,其发行、流通和转让受相同法规管理。

        2.6.3、永久性信用工具

        主要指政府发行的无期限公债。最典型的政府发行的无期限公债是英国的统一公债,它没有偿还期。英国政府于1751年首次发行该种债券,政府无限期地支付利息,并允许流通转让,但不能要求偿还本金。人们购买的可能原因是看好政府的未来,认为无限期公债有升值的可能;除此之外,可能也有获取利息、对政治的干扰等考虑

        2.6.4、信用工具的属性

        偿还期:信用工具从目前到偿还本金实际所需要的时间

        流动性:在极短时间内变卖为现金,同时以货币计价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本金的安全性:信用工具的本金是否会遇到损失的风险。风险的两大来源:信用风险——债务人违约、不按时还本付息的风险;市场风险——市场上利率变化而引起的信用工具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这个风险对需要变现的持有者存在,对持有到期者不存在。

        收益率:购买信用工具并在持有期内所应获得的回报率。

2.7、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结构

资产:具有明确归属关系,可给所有者带来远期收益的财产或权利,分为生产性资产、非生产性资产、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代表权益关系的契约的总和,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现金流量金融资产的特征是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的价值估价。

金融资产结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

金融资产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

        ①金融相关比率:反映某一时点上现存全部金融资产存量与实物资产存量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一组重要指标,通常作为代表使用的是广义货币余额与GDP之比,在一国金融体系均衡发展的条件下,金融相对比率相关比率的提高标志着金融业的发展,说明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②各种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货币,存量分别占实物资产存量的比例,这些比例反映出不同金融工具在经济各部门的渗透程度,以及各部门对金融工具的偏好

        ③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银行业、资本市场
 

2.8、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8.1、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流通费用

        调剂资金余缺,跨期和跨域的资金转移;信用交易中债权债务关系可以相互抵消,最终结算时差额结算;加速货币流通速度(同样数量的货币可以促进更大规模的商品交换);缩短交易和流通过程;通过创造信用流通工具降低流通费用。

        2.8.2、推动资本集中和集聚,能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资本集中:若干分散资本的合并;资本积聚:个别资本通过利润资本化而增大其资本总额

        信用是加速资本集中与积累的有利杠杆,他通过尽可能集中分散的零散的闲置资金,在不改变社会资本总量的情况下改变资本的配置关系是个别资本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2.8.3、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当经济繁荣、资金需求旺盛、市场利率上扬时,自动抑制信用规模抑制过热的投资和需求,当经济萧条时,资金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利率会下跌,从而刺激投资和和需求,信用扩张,促进经济复苏。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自发调节功能有限。

        人们可以自觉的利用信用调节国民经济,金融当局通过信贷总量和利率的变动调节货币供求,通过信贷结构政策和利率结构政策扩张或紧缩特定信贷,以鼓励或抑制某些部门的发展,从而调节国民经济的结构

                                第3章 金融市场概述

3.1、金融市场的含义

(1)“场所说”:将金融市场视为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许多交易活动已经突破时空限制,不再需要固定的场所。

(2)“机制说”: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和定价的机制。

(3)“关系说”: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供求关系以及金融交易形成的债权、股权关系的总和。

(4)“结构说”:金融市场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的总称。

        上述观点均是对金融市场从不同角度加以考察,并对其予以界定的。这反映了金融市场是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复杂的综合体。金融市场也可以视为要素市场的一部分。综合来看,可以将金融市场界定为金融交易的场所和机制的总和。

        上网电价、居民及企业用电价格、生产用电价格

        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价格扭曲

        拉闸限电

3.2、金融市场的特性

       3.2.1、 交易对象的特殊性

                使用价值的同质性;价格决定的特殊性;交易关系的延续性

        普通的产品及生产要素具有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其市场价格的决定基础是其内在价值。一旦交易完成,即进入消费过程或生产过程,交易双方的买卖关系也告结束。

        金融市场交易的是金融工具,交易双方并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交易的实质是资金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有偿让渡。通过交易,双方由此建立起借贷关系或股权投资关系,对未来预期收益和风险在彼此之间进行分配。金融工具由于和实物资产分离,其市场价格的决定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殊机制。

        3.2.1、交易过程

        普通商品的交易一般是双方直接接触,看货成交;在金融市场上,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交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2.3、交易场所

        普通商品和劳务交易多以有形市场为主,依靠固定的场所为交易者提供当面接洽、集中交易的渠道;而金融市场则既可以表现为证券交易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形市场,也可以是通过电话、传真、因特网进行交易的无形市场

股票价格的形成,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如何产生了股票交易价格

行情、预期、企业的经营状况

大公司是否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更有利?

经济危机倒下的企业是什么类型的,有哪些特征

3.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3.3.1、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市场主体

        金融市场的主体即市场参与者,主要是个人或家庭、工商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他们参与金融交易的动机是多元化的。(筹资、投资、保值、投机、套利)

        个人主要是作为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者,他们将日常消费以外的节余收入用于购买金融资产,通过执行投资理财计划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和增值。同时,他们也会以自己未来的预期收入作为支撑,借人资金购买住房、耐用消费品等以满足当期需求,从而在跨期消费中谋求获得最大的效用。个人参与金融交易还可能有其他目的,如投机、套利、保值等。

        工商企业则是金融市场中主要的资金需求者,同时也是重要的资金供给者。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现金流入、流出在时间和数量上的不一致,企业经常会出现暂时性资金短缺或资金闲置。企业可以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满足自身的短期或中长期资金需求;亦可将暂时闲置的资金投入金融市场,获取收益。企业也可以出于投机、套利、保值等目的参与金融交易。

        政府部门在金融市场上主要是资金需求者,将所筹资金用于“资本性支出”,如调节财政收支,用于基础建设,支持国有企业和公用事业发展等。政府也会在金融市场上扮演投资者的角色,比如购买其他国家政府发行的债券,为财政盈余寻找有效的运用途径。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的专业参与者,通过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获取利润。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一方面,提高了交易效率,减少了交易双方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保持了市场交易的稳定和活跃,在市场运行中起着“造市者”(Market Maker)的作用。此外,金融机构也在市场上进行投机、套利、保值。

        中央银行则是较为特殊的非利益驱动的参与者,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在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吞吐基础货币或者干预市场价格波动,同时对其他金融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产生影响,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广义的金融市场参与者还包括为市场活动提供辅助性服务的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证券评级机构、清算机构、登记机构等。

        3.3.2、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市场客体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金融工具,即交易者之间为转移资金或风险而签订的界定双方权利义务的金融合约。

        金融工具的实质是金融交易契约,具有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三大特点

        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需要根据自己的评估和偏好在三者之间进行权衡,以寻求最佳的金融投资组合。

        一般而言,金融工具品种的丰富是金融市场发达的标志之一。

        3.3.3、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

        金融工具的交易价格与交易者的损益直接相关,是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变量。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价格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如借贷利率、证券发行与交易价格、汇率等,其变化趋势受多种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也是对这些宏观与微观因素的综合反映。

        此外,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还包括市场设施、运行规则以及市场管理机构。

        从回报率区别投资、投机、诈骗、非法集资

3.4、金融市场的地位

        现代经济体系中,三大市场构成了经济运行的支柱:要素市场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产品市场对最终商品和劳务进行交易;金融市场引导储蓄转化为投资。

        在宏观经济层面,储蓄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投资是指社会真实资本的增加。

        理论界通常将储蓄转化为用于生产“资本品”(机器设备、厂房、基础设施等)的投资,进而形成新增生产能力的过程称为“资本形成”。

        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资本形成的速度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之一。如何促进储蓄转化为高效率的投资,对实现经济均衡增长意义重大。

        宏观经济意义上的储蓄来自于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居民储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后的剩余。企业储蓄指企业的折旧和税后利润中扣除向其所有者分配利润后的余额。政府储蓄指的是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扣除经常性支出后的部分。国外储蓄则是一国进出口的差额。

        真实资本的投资主体也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和国外部门。企业投资分为存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投资是指用于购建住宅的支出。政府投资主要是公共投资及国有企业投资。国外投资指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

       

        资金盈余单位可以将自己的储蓄直接用于投资。这种储蓄者和投资者集于一身的直接转化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和减少成本,但局限性也十分突出,个体的储蓄供给和投资需求可能并不吻合,且其储蓄规模有限,制约了投资规模。

        间接转化是现代经济运行中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导方式。财政和金融是间接转化的两大渠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集财于国”转变为“分财于民”,相应地,金融积累取代财政积累占据主导地位,金融市场成为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枢纽。

        如果经济体系中存在金融市场,经济交易就分为实物交易与金融交易两个层面。某单位(经济实体)对其储蓄可以采取两种投资形式: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该单位的储蓄与实物投资的差额为净金融投资”。若储蓄>实物投资,该单位存在资金盈余,净金融投资为正值,形成对其他单位的金融资产,即该单位将其储蓄出借给其他单位进行实物投资。反之,该单位资金短缺,净金融投资为负值,意味着该单位持有对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即该单位借入其他单位的储蓄进行实物投资。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盈余单位的储蓄通过金融工具的交易流向资金短缺单位,具体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直接融资。资金的最终需求者发行直接证券(如股票、债券、票据等),出售给资金的实际供给者,以融取资金。二是间接融资,即资金通过金融中介间接流向资金短缺单位。资金盈余单位将资金的使用权转让给金融中介机构,换取后者发行的间接证券(如存单、保单、基金受益凭证或基金股份等),金融机构再将资金借贷给资金短缺单位,或是购买其发行的直接证券。 

3.5、金融市场功能

        3.5.1、聚集并配置资金

        金融市场为资金盈余者提供了能够为其带来收益的金融工具,使其积累的收入有可能获得增值,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储蓄意愿。(吸纳社会冗余资金)

        金融市场将其广泛动员、吸纳的零散资金集少成多,融通给投资者,克服了实物投资项目的不可分性对小额投资的参与障碍,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

        金融市场不仅加快资本积累速度,还有助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交易双方的竞争形成的金融资产均衡价格(收益率)作为信号引导着资金的流动。通过这一“价格发现过程”,金融市场能够迅速地将资金转移到最具生产效率的单位手中,进而形成实际资源在地区、部门、行业、企业间的最优配置格局,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3.5.2、风险配置

        经济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在众多金融工具中进行选择和组配,确定适当的风险承担水平。风险厌恶程度较高的主体可以将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等安全资产作为主要的金融投资方式,并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风险进行保值,而风险容忍度较高或风险中性者可以选择投资于公司债券、股票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前者为追求安全而规避或转移风险,同时也放弃了获取高额回报的可能。后者在承受较高风险的同时,也拥有得到较大收益的机会。

        3.5.3、信息揭示

        金融市场不仅反映微观经济主体的信息,如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居民的收支情况,还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紧张还是宽松、货币供求状况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经济处于繁荣抑或萧条等宏观经济信息。

        金融市场的市场价格、资金流向等成为企业、个人经济决策的指示器,也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3.6、金融市场效率

        金融市场能否以最低成本运行,可称之为运行效率。

        3.6.1、 经济学的效率:

通过竞争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的均衡状态。不存在帕累托改善的资源配置方法

        3.6.2、金融市场的效率评判

        (一)、市场的信息效率

        市场的信息效率是证券的市场价格反映有关证券价值的全部可得信息的程度。

尤金·法玛对有效市场的分类:①强式有效:价格反映所有信息(包括内部信息);②半强式有效:价格反映历史信息与公开信息;③ 弱式有效:现期价格充分反映历史信息。

        关于金融市场信息有效性的理论被称为“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写为EMH)。该假说意味着,在有效市场上,金融资产市场价格能准确地反映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的预期现值,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占有特殊信息获取超额利润。

        信息效率对于金融市场能否实现配置效率至关重要。只有当证券是有效定价的,通过市场价格信号的指示器效应,证券持有者对证券价值最大化的追求方能促使金融市场将资金投向价值最高的项目。

        西方学者对EMH进行了大量实证检验,有证据支持弱式有效和半强式有效巿场假说,然而,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偏离EMH 的异常现象。近年来,行为金融学等理论尝试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异象”进行解释。事实上,完全有效的状态只存在于理想世界中,它的现实意义在于为衡量市场的相对效率提供了理论基准。

        中国股市证券价格的扭曲

        (二)、市场的配置效率

        市场的配置效率是指金融市场能使储蓄者持有的闲置资金向最具生产效率的投资项目转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仅有信息效率仍然是不充分的,完全金融市场还应该是无摩擦的,交易成本为零。      

        信息效率是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配置效率则是金融市场基本功能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前者是狭义层面的市场效率,后者是广义层面的市场效率。     

        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必须具备相当的广度、深度和弹性。①广度是指市场交易者类型的多样性。在有广度的市场上,参与者数量众多、类型各异、其入市目标、对风险和金融工具期限的偏好各不相同,市场交易不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被少数人或某些利益集团操纵的可能性也较小。②深度是指在当前交易价位上很容易寻找到买者和卖者,市场交易在较稳定的价格上持续不断地进行。③弹性则是指当市场价格受到突发事件或大额交易影响而大幅波动时,市场能迅速自我调整,不至于长期过冷或者过热。

3.7、金融市场类型

3.7.1、按交易目标分类

        3.7.1.1、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专门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交易标的物包括货币头寸、存单、票据、短期公债等。货币市场工具因期限短、风险小且流动性强,被视为具有类似于货币的功能而得其名。货币市场的交易目的主要是满足临时性资金周转的需求,因此,资金借贷的时间短,多数1~7天,最长不超过1年。广义的货币市场也包括银行短期信贷市场。

        3.7.1.2、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则是专门融通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的市场,所筹资金大都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建造厂房,购置设备,扩大生产能力,从而转化为“资本”。资本市场上交易的是中长期或永久性金融工具,主要是指股票和中长期债券,相对于货币市场工具,其风险一般较高,流动性也较低。广义的资本市场还包括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

        3.7.1.3、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进行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支付凭证买卖的市场。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客户、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和中央银行。

        客户是出于兑换、保值需要或投机目的而参与外汇交易的工商企业和个人。外汇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其目的一是受客户委托从事外汇买卖,获取佣金或手续费,二是调整自己的外汇头寸,减少风险暴露,以及获得买卖外汇的价差收入。外汇经纪人是在外汇交易者之间联系外汇买卖,尤其是大宗交易的中间人。中央银行参与外汇交易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增减国家外汇储备或调整其构成,二是为干预市场汇率

        这四类参与者之间的交易形成了外汇市场的两个层次:一是带有零售性质的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外汇交易的客户市场;二是带有批发性质的外汇银行之间以及和中央银行之间进行交易的银行间市场。从总的交易份额或结构来看,银行间的批发交易占了较大比重。现代外汇市场已经实现了电子网络化和全球一体化。

        3.7.1.4、黄金市场/贵金属市场        

        黄金市场是指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市场。在金本位制下,黄金是世界货币,黄金市场的存在对国际收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976年牙买加会议决定放弃黄金官价,实行黄金非货币化,黄金的国际储备地位削弱,各国中央银行按市场价格进行黄金交易,私人黄金市场也得以迅速发展。

        黄金市场的交易具有双重性质,一是贸易活动,即将黄金作为商品买卖;二是将黄金买卖作为金融活动

        黄金市场的参加者主要是:(1)需要将持有的黄金出售以获得外汇资金用于国际支付,或购买黄金作为投资工具或保值手段的企业和金融机构。(2)专门经营黄金买卖的金商或经纪人;通过买卖黄金来安排国际储备和调节国际收支的中央银行。(3)利用金价涨跌谋取利润的投机者。

        国际金融机构有时也参与黄金买卖。以伦敦、苏黎世为代表的欧式黄金市场无固定交易地点,主要通过电讯网络联系成交,而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型和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型黄金市场则主要集中在交易所进行交易。

3.7.2、按发行和流通市场分类

        3.7.2.1、初级市场/一级市场/发行市场

        初级市场是通过发行新的金融工具融通资金的市场。在初级市场上,每笔交易都直接导致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短缺单位

         3.7.2.2、次级市场/二级市场/流通市场

        次级市场指已发行的金融工具再次进行转手买卖的交易市场。次级市场上的交易只表示现有金融工具所有权的转移,并不代表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

        次级市场的重要性在于:①提高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解决了投资者和发行者之间融资期限安排不一致的矛盾。次级市场越活跃,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强,则其融资功能越能充分得到发挥。②次级市场的金融工具交易价格是企业选择发行时机和为新发行的金融工具定价的基准。企业可以将次级市场上该企业或同行业企业已发行融资工具的市场价格作为制定新工具发行价格的依据。③次级市场行情的波动集中反映了经济、政治和市场主体心理预期的变化,是经济的寒暑表。

3.7.3、按交割方式分类

        3.7.3.1、基础市场

                基础性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外汇)的交易场所

                交易方式:现货交易,即按一定的价格成交,并且立即交割。现货交易又分为现金交易(成交和结算在同一天发生)和固定方式交易(成交日和结算日之间一般相隔1~5个营业日,比如隔日结算用T+1表示)。        

       如果投资者资金不足,又想获得较多收益,则可以采用保证金交易/“垫头交易”。投资者缴付一部分现款,其余款项由经纪商垫付,买进证券。以这种方式购买证券,投资者必须先在经纪人处开立保证金账户,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交易完成后,客户必须向经纪人归还借款本息。保证金占购买证券金额的比率一般由各国金融管理当局视经济形势加以规定,并可随时调整。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效应,当证券价格上升时,可以使投资者超出其自身的资金实力获取更多的利润,当价格下跌时,投资者的损失加重。

        3.7.3.2、衍生市场

       交易对象是各类金融衍生工具,衍生工具的价值取决于基础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或某一指数的金融合约,主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四种基本类型,合约成交后在未来结算。

        金融衍生交易的目的是转移基础金融资产的风险,或是降低交易双方的成本。

3.7.4、按交易场所分类

         有形市场:有固定场所和操作设施,集中进行交易的金融市场

        无形市场: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的金融资产交易的总称。没有集中固定的交易场所,通过现代化电信工具和网络实现交易。

3.7.5、按地域分类

        3.7.5.1、国内金融市场

        交易活动发生在本国居民之间,不涉及其他国家的居民。

        3.7.5.2、国际金融市场

        如果金融活动超越国境,涉及其他国家居民,这些金融活动的总和就形成了国际金融市场,它是国内金融市场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展和延伸

        从交易内容上讲,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划分为国际借贷市场、国际证券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和国际黄金市场;按照市场的参加者和交易使用的货币与市场所在地的国家的所属关系,国际金融市场又可以划分为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

        在岸市场:对市场所在国而言,在岸交易发生在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交易货币可以是本币,也可以是外币;离岸市场/境外市场 :离岸交易发生在非居民之间,交易的货币一般为外币。

        在现实中,这两类市场并非界限如此分明,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往往交叉并存,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管理规则与运作机制的差异。离岸市场由于既不受交易货币发行国的法令管制,也不受业务所在国法规管辖,因此在交易品种、交易规程、利率决定等方面都有其相对独立的特征。

        离岸市场是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产物。欧洲货币市场是离岸市场的核心部分。所谓欧洲货币,指在某种货币的发行国境外的银行存贷的该种货币,又称境外货币。如美国境外的银行 (包括美国银行的国外分行) 所吸收和贷出的美元资金,英国境外的银行所吸收和贷出的英镑资金等。

        广义的欧洲货币市场不仅包括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卢森堡等欧洲金融中心的离岸市场,也包括中东、远东、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地区的离岸市场。

3.7.6、按交割期限分类

金融现货市场:交易协议达成后即办理交割业务,在交易后1-5个营业日内付款交割

金融期货市场:投融活动成交后,按合约规定,在指定日期付款交割;锁定和规避金融风险,实现价格发现的功能。

金融期权市场:交易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

3.7.7、按照交易对象的分割方式划分

        即期交易市场

        远期交易市场

                                        第4章 货币市场

4.1、货币市场特点

        货币市场的交易对象是短期金融工具,流动性、安全性较高,不过获得的收益也有限(高流动性;低收益性;低风险性)

        货币市场是批发市场,单笔交易金额较大,且交易频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投资者。

4.2、货币市场作用

        4.2.1、短期融资

        货币市场为经济主体调剂短期资金余缺提供了重要的交易平台。

        由于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企业资金周转各环节的衔接有松有紧,企业可以在货币市场上进行短期筹资或投资。

        金融机构也可以在货币市场上灵活调剂其资金头寸的余缺。货币市场也为财政部门筹措短期资金带来极大便利。

        4.2.2、提供基准利率

        由于货币市场工具期限短,具有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特质,其收益率通常被作为其他金融工具定价的基准利率。

        4.2.3、为货币政策提供操作空间和传导渠道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如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都需要通过影响货币市场的资金总量和基础利率,进而影响货币总量和长期利率等中介指标,实现其最终目标。

4.3、货币市场构成

        4.3.1、同业拆借市场

        4.3.1.1、同行拆借的定义

        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除中央银行以外)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的短期融资活动

        4.3.1.2、同行拆借的形成(投机、短期资金运作)

        中央银行实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推动同业拆借市场形成的直接原因。各国中央银行通常规定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须按存款的一定比例持有库存现金储备或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不得用于放贷、投资和其他盈利性业务。如果存款机构的准备金没有达到法定要求的水平,将受到中央银行的处罚。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法定存款准备金通常并非实时计提,而是按一定期间的平均存款余额或期末存款余额计提的,而存款人存取款项的随机性导致存款余额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存款机构经常会出现短期内现金头寸余缺难以控制的情况。为了保障支付能力和减少资金闲置的机会成本损失,存款机构同业间拆借资金的市场就应运而生。此外,银行之间每天进行票据交换时,也需要彼此融通清算中出现的资金余缺。

        4.3.1.3、同行拆借的现状

        美国最早建立了规范的同业拆借市场,称联邦基金市场,其拆借利率称为联邦基金利率。一般而言,大银行是资金的主要购买者,其次是非银行经纪机构和交易商,小型金融机构往往是卖出者。现在,发达国家的拆借市场已成为交易量最大的货币市场子市场,在货币市场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同业拆借不仅限于补足存款准备金、轧平票据、交换头寸的临时性资金调剂,拆借期限延长到数月,直至一年,成为金融机构协调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常规手段。

        4.3.1.4、同行拆借的分类

        (一)、是否通过中介进行交易进行分类

        ①由专业中介机构(如拆借经纪公司或短资公司)充当交易媒介的拆借方式。经纪机构集中了资金拆入拆出的大量信息,可迅速为拆借双方找到在数量和价格上匹配的交易对手。通过经纪机构进行拆借,不仅可以降低搜寻成本,提高效率,还能保障同业拆借的有序和安全;②通过兼营或代理性的中介机构(如大银行或证券经纪人)进行拆借;③拆借双方直接联系成交。

        (二)、根据拆借的保障方式进行分类

        ①有担保拆借以担保人或担保物作为信用保障。这类拆借多采用证券回购方式,由拆出方从拆入方买人短期政府债券、金融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高流动性资产拆入方承诺到期购回作为担保品的资产。②信用拆借适用于拆借期限较短,拆入方资信较好的情况。

        (三)、按拆借期限进行分类

        (1)  隔夜拆借,即“日拆”,一般在当天清算时拆入,次日清算前偿还;

        (2)  指定日拆借,期限一般为1天以上,1年以内,中途不得解约或后延;

        (3)无条件拆借,是一种期限较为自由的拆借方式。

         4.3.1.5、同业拆借利率

         同行拆借利率包括拆入和拆出利率。由于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情况能及时反映金融体系“头寸”(银行当前所有可以运用的资金的总和)“银根”(金融市场上资金供应状况)的松紧,拆借利率由拆借双方议定,随行就市,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利率,能够充分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因而同业拆借利率被视为基础利率,成为其他金融工具定价的基准。例如,伦教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是目前国际上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市场基准利率之一,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欧元区银行间拆借利率(Euribor)、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同时,同业拆借利率的信号指示功能也使它成为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如美联储)直接将同业拆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4.3.2、票据市场

        4.3.2.1、商业票据市场

         结算票据

        商业票据指由大型工商企业或金融机构作为出票人,承诺到期按票面金额向持票人支付现金的无抵押担保的远期本票,票面金额一般在10万美元以上。它实质上是一种短期融资证券,不同于以商品销售为依据,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结算票据。

        发行商业票据筹资比向银行借款利率低且手续更简便,还与银行对商业票据市场的积极参与有密切关系:一方面,银行为了绕过Q条例对存款利率的管制,通过发行利率相对较高的商业票据扩充资金来源,另一方面,银行也为大企业提供“商业票据发行便利”,即承诺给予信贷额度支持

        商业票据的发行者主要是资金雄厚、信誉卓著的大公司、金融机构及公用事业单位。商业票据的发行目的最初是筹集短期资金以满足发行人的临时性和季节性资金需求,后派生出其他目的。例如,企业需要为其投资项目筹措长期资金,但当时市场利率较高,企业可以通过持续不断地“滚动”发行商业票据,将短期资金转换为长期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商业票据的发行大多以银行信贷额度作为担保,以提高票据的吸引力。

        商业票据多为贴现发行,其发行利率主要取决于市场资金供求的松紧、发行者资信等级、有无担保人及担保人资信等级、发行成本等。此外,发行利率与银行的优惠贷款利率也有着密切联系,前者以后者为基础。商业票据的期限一般较短,多为1 ~2个月。商业票据发行前一般要经过评级,以便向潜在投资者传递有关发行人资信的信息。商业票据的二级市场通常并不发达,主要是因为期限较短,投资者通常持有票据到期。

        4.3.2.2、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银行对汇票的承兑是指银行确认由工商企业签发的商业汇票的证明事项,在汇票上作出承诺付款的文字记载和签章的行为。承兑银行承担到期向持票人付款的不可撤销的责任。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即称为银行承兑汇票。

        出票、承兑相当于银行承兑汇票的发行环节,银行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则是银行承兑汇票的流通转让。贴现是指持票人为取得现款,将未到期的已承兑汇票以贴付利息为代价转让给银行。银行将票据面额扣除贴现利息后的金额支付给持票人(贴现利息=票据面额×贴现率×剩余天数/360)。银行将其贴现的汇票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为转贴现再贴现则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汇票转让给中央银行。

        银行开办的汇票承兑业务大致有国际进出口贸易的汇票承兑、货物运输和仓储的汇票承兑以及国内贸易的汇票承兑等几种类型。银行提供汇票承兑和贴现服务,可以解决贸易双方信用不足和资金紧张的问题,其实质是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销货方能迅速回收货款,购货方可获得延期付款的优惠,银行则获得承兑手续费和贴现利息。

        我国当前的商业票据是指基于商业信用、作为结算手段的“真实票据”,欧洲商业票据是指在票面计值货币的发行国境外发行的商业票据,二级市场相对活跃。

        商业汇票是工商企业之间因商业信用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出票人可以请求其开户银行对汇票予以承兑。

        4.3.3、国库券市场

        4.3.3.1、国库券定义

        在中国,人们习惯于将财政部发行的债券统称为国库券,而在国外,只有期限在1年以内的国债才被称为国库券。国库券是指由国家财政部发行的短期债券。国库券一般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折价发行,到期按票面金额兑付,投资者收到的利息是票面金额与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

        4.3.3.2、国库券功能

        ①财政部短期融资——应付财政部门的短期资金需求

        ②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提供操作对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库券,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③投资者(主要是银行,兜底)的二线准备——既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又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④提供无风险基准利率——国库券被视为零风险金融工具,其利率也构成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之一。

        4.3.3.3、国库券的突出特点

        ①低风险性。国库券期限很短,因而利率风险很小,且有国家税收能力作担保,一般被认为没有违约风险;

        ②流动性高。国库券的低风险特征使它的可销售性很强,因而次级市场非常发达

        4.3.4、国库券的发行        

        典型的国库券发行方式是拍卖,其优点是由市场决定发行价格,有利于降低成本。

        以美国为例,拍卖由财政部委托美联储主持,分为竞争性投标和非竞争性投标。竞争性投标人报出认购价格(或收益率)和数量,非竞争性投标人一般是小投资者,只报出购买数量。在竞争性招标中,招标人按报价从高到低(亦即按收益率从低到高)的顺序开标依次决定中标人以及中标数量与价格投标人购得国库券的最高收益率称为终止收益率,报价高于此收益率的投标者将落标。非竞争性投标者按竞争性投标形成的平均价格购买国库券,从而避免了参与竞争性投标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国库券的发行中,国库券一级经销商(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作用十分关键。它们经有关部门认定,有资格参加国库券投标、承销,开展分销和零售业务。具有一级经销商资格的机构须拥有足够的资本金,且在二级市场的交易量要达到一定规模。

        

经济学前沿:环境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

美国为什么强大,中国真的就可以超越美国吗?

自由规范、健全的市场?高等教育差异?

财阀经济、社区大学?

        4.3.4、回购协议市场

        4.3.4.1、回购协议

        回购协议是证券的卖方在出售证券时向证券的买方承诺在指定日期以约定价格再购回证券的协议。从买方看来,它又叫逆回购协议。

        4.3.4.2、回购协议的实质

        一种有担保品的短期资金融通方式。回购协议的卖方(回购方)实际上是借款人,出售其持有的证券以获得资金。回购协议的买方(逆回购方)是贷款人。作为担保品的是协议项下的证券,通常是风险较小的政府债券,也可以是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

        4.3.4.3、交易结构:初始交易、回购交易

        回购协议的交易程序分为初始交易回购交易两个环节。到协议约定的日期时,回购方按约定价格购回证券,卖价与回购价之差就是借款利息。回购利率取决于抵押品的品质、回购期限、交割方式等,一般低于无担保的同业拆借利率。若双方约定回购期限为一天,这种协议称隔夜回购;若超过一天,则是定期回购。回购协议为回购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筹措资金方式,使回购方可以避免因急于变现而放弃优质债券资产的损失。对逆回购方来说,它是一种安全的短期投资方式。

        回购协议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以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是典型的卖方、货币市场基金、企业、政府是典型的买方,中央银行则通过回购交易来调节基础货币供应和短期利率。

        4.3.4.4、回购协议的风险与应对

        回购协议的抵押品质量较高,但交易双方仍可能面临风险:当证券的市价上升时,证券价值可能会高于贷款价值,回购协议的买方到期可能不愿出售证券,致使卖方无法按约定价格回购证券而受到损失。当证券的市价下跌时,到期卖方可能不愿回购,买方则会受到损失。为减少风险,一种办法是要求证券市值大于借款金额,另一种办法是,当证券的市场价格涨落到某一水平时,相应调整回购协议

        4.3.4.5、我国现状

        1997年,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回购交易暂行规定》和《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人股市》的规定,将回购市场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市场:一是基于证券交易所,由券商、企业、个人投资者参与的国债回购市场;一是基于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主要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的债券回购市场,交易对象主要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由于回购相对于信用拆借安全度较高,已成为银行间市场最为活跃的交易品种。

        4.3.5、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资产证券化

投资学

财务管理

公司理财

         4.3.5.1、定义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简写为CDs),是银行发行的到期之前可转让的定期存款凭证。20世纪50年代后期,货币市场利率不断上升,而银行存款利率受美联储Q条例的限制,无法采用竞争性存款利率,使银行的筹资能力受到很大制约。为规避管制,花旗银行于1961年开始发行可转让定期存单,期望借此能增加存款,并使资金来源多样化。由于大额存单无利率上限,可与市场利率保持一致,存单持有人若需要现金可以随时在市场上将其售出,因而受到广泛欢迎,其他银行也纷纷效仿。

         4.3.5.2、特点/与银行普通定期存单的差异

        (1)  普通存单记名且不可转让,存款人可以提前支取,但银行会扣除部分利息。大额存单通常不记名,不能提前支取,存单持有者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将其转让出售;

        (2)普通存单金额不等,而大额存单面额固定,按标准单位发行,而且面额较大,在美国,最低额为10万美元;

        (3) 普通存单的期限或长或短,而大额存单的期限一般在1年以内;

        (4)   在一些国家,普通的定期存款利率受到管制,大额存单则可以按市场利率对持有者支付利息。

        4.3.5.3、大额存单与银行发行债券的区别

        大额存单是银行存款的证券化。银行发行债券筹资不属于银行存款,银行无须为其缴纳存款准备金,债券的投资者也不受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

        由于银行接受存款不能打折,大额存单通常按面额发行,可以采用固定或浮动利率。认购者多是大企业、政府机构、货币市场基金或其他金融机构,也有个人投资者。存单持有者若需变现,可将存单在二级市场出售,通常是由交易商买入。交易商的“造市”保证了大额存单的流动性。有些国家规定大额可转让存单仍须缴纳存款准备金,而且享受存款保险。

        4.3.5.4、我国现状

        国内银行大额存单发行量有限,而且与国外相比,面额较小,二级市场也很不活跃。大额存单只是各银行竞争存款市场份额的应急措施,而未成为经常性负债管理手段,加之人民银行对其施加利率上限管制,使之相对优势并不突出。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降温,国内银行存款规模居高不下,资金运用趋于谨慎,在此背景下,大额存单市场未及兴起便归于沉寂。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银行经营理念的调整,在适宜的市场条件下,大额存单市场仍然有潜在发展空间。

        信息资源的变现——精品投行的变现——做各方需求的连接点、中间人

        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成熟的市场是否应该消除信息偏差,能否给每一个人信用评估

        市场的变现能力

        中国和美国的金融体系评价

        美国金融市场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区别

        4.3.6、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4.3.6.1、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功能      

       货币市场是批发市场,散户一般难以进入。通过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中小投资者可以将其零散资金集中起来,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分享投资收益。

        4.3.6.2、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特点

        与传统证券投资基金相比,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是:(1)均为开放式基金;(2)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固定不变,通常是每个基金单位1美元。随着投资收益的不断累积,投资者的基金份额也不断增加;(3)衡量基金业绩的标准是收益率,与其他基金以净资产价值增值为标准不同;(4)投资风险低,收益稳定,投资者可随时转让基金,流动性较好。

       

                                        第5章资本市场

5.1、股票市场

        5.1.0、股份公司与股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独资和合伙企业不能适应生产规模急剧扩大、投资迅速增加的要求,股份公司应运而生。(聚集资金、分担风险)

        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份公司的基本形式,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若干等额的股份,投资者认购股份后,即成为公司的股东。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证明股东对公司拥有所有者权益的股权凭证

        股份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金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财产责任。

        股东大会是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执行机构,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经理负责,监事会对董事会和公司业务进行监督。

        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分离。(经营者革命、“人民资本主义”)

        5.1.1、股票的性质

        股票是有价证券

        股票是要式证券

        股票是资本证券

        股票是综合权利证券

        股票是证权证券

        5.1.2、股票的基本要素

       5.1.2.1、股票的价值

        (1)票面价值,即股票的票面金额。股票面值的基本功能是确定每一股份对公司资产的持有份额,从而确定投资者享有的股东权益;

        (2)账面价值,指每股普通股所对应的公司账面净资产数额,它反映了每一股份所拥有的公司财产价值;

        (3)内在价值,是指股票代表的实际价值,取决于股东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投资者要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就需对股票的内在价值予以准确判断;

        (4)市场价值,包括股票的发行价格和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股票发行价格决定着公司筹集资金的数量,交易价格则影响着公司的市场形象及新股发行价格。对投资者而言,股票市值关系着投资的成本、收益和风险;

        (5)清算价值/股票的“残值”,指公司终止并清算后股票具有的价值。

         5.1.2.2、股东权利.

        股东的管理参与权,包括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代表诉讼提起权、股东会议召集权、董事或监事解任请求权、公司解释请求权、会计文件及账簿查阅权、董事会违法行为制止请求权、公司解散请求权和公司重整请求权等;

        股东的财产权,包括股利分配请求权、新股认购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股份转让权等。

        财产权是核心,管理参与权是保障股东实现其财产权的必要手段。

        学术界通常根据行使权利的目的将股东权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前者指股东仅为自身利益而行使的权利,如个人财产权;后者指股东为自身利益的同时兼为公司利益而行使的权利,如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5.1.2.3、股票收益

        (一)、股利(股息和红利)。

        股息是股份公司从利润中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分配给股东的收益。红利是指股东在获得股息后,从公司剩余利润中分得的收益在现实中,公司对股东一般采取一次性分红派息。公司分派股利,除了支付现金股利外,还经常采用发放股票股利的形式。公司以新增发的股票或库存股票分配给股东,也叫“送股”。此外,还有财产股利、负债股利、建业股利等。

        股利政策是指股份公司对公司经营获得的盈余公积和应付利润采取现金分红或派息、发放红股等方式回馈股东的制度与政策。稳定可预测的股利政策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是股份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指标。

        ①派现/现金股利:股份公司以现金分红方式将盈余公积和当期应付利润的部分或全部发放给股东,股东为此应支付所得税。机构投资者由于本身需要缴纳所得税,为避免双重税负,在获取现金分红时不需要缴税。现金股利的发放致使公司的资产和股东权益减少同等数额,导致企业现金流出,是真正的股利。

        ②送股/股票股利:股份公司对原有股东采取无偿派发股票的行为。送股时,将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入“股本”账户,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现在的上市公司一般只将未分配利润部分送股。送股实质上是留存利润的资本化。表面上看,送股后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因此而增长,其实股东在公司里占有的权益份额和价值均无变化。投资者获得上市公司送股时也需缴纳所得税。

        ③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在股东权益内部,把公积金转到“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并按照投资者所持有的股份份额比例的大小分到各个投资者的账户中,以此增加每个投资者的投入资本。

        股利制度的四个重要日期:①股利宣布日:公司董事会将分红派息的消息公布于众的时间;②股权登记日:统计和确认参加本期股利分配的股东的日期,在此日期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方能享受股利发放。③除息除权日:通常为股权登记日之后的1个工作日,本日之后(含本日)买入的股票不再享有本期股利;④派发日:股利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根据证券存管和资金划转的效率不同,通常会在几个工作日之内到达股东账户。

        (二)、优先认股权。

        公司发行新股时,普通股股东有权按持股比例优先认购新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障股东在公司中的地位和权益。由于新股发行价一般低于股票的市场交易价,因而优先认股权是一种有价权利。公司通常采用配股方式向股东提供优先认股权,股东可以购买新股、出卖优先认股权,也可以放弃优先认股权。

        (三)、交易价差收益/资本利得。

        股票持有者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股票所得到的买卖价差

        5.1.3、股票种类

        (一)、普通股与优先股

        按股东权益的差别,可以将股票分为普通股股票和优先股股票。

        普通股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无特别权利的股票。普通股是公司发行股票中最普遍的形式,它构成了公司资本最基本的部分,有“标准股票”之称。

        普通股的特点是: (1)普通股股东拥有公司的所有权。公司所有权由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构成,具体表现为:对公司合并、解散、修改章程等重大决策的投票表决权;对公司董事的选举权;对公司经营收益的剩余请求权,即公司的经营收益在偿还债务和支付优先股股息后,可由普通股股东享有;优先认股权,以保持股东在公司股份中的持股比例;当公司停业或破产时,在满足债权人和其他投资者的清算请求后,分得剩余财产的权力。(2)普通股的股利是非固定的。普通股股利来自公司的税后利润,取决于公司的利润水平及其分配政策。公司在将利润用于弥补上年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和公益金后,一般会留存部分利润。(3)普通股股东在公司的盈余分配和剩余资产分配中排在优先股之后,因此普通股的风险较高,股东的利益与公司的命运更为紧密。普通股按风险程度和投资功能的不同,又可归为蓝筹股、成长股、收入股、投机股、垃圾股、概念股等

        优先股是股份公司发行的,享有某些特定优先权的股票。实际上是兼有权益合约和债务合约的合同。

        与普通股相比,优先股的特点是:①在股息分配和公司剩余财产分配中拥有优先权。公司取得盈利后,须首先支付优先股股息,剩余部分方能对普通股分配。当公司解散、破产时,在清偿债务后,优先股股东有优先分配剩余资产的权利。②除了少数浮息优先股外,股息率一般是固定的,不随公司利润水平变化,风险小于普通股。③表决权有限。一般情况下,优先股股东不能参加股东会议,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公司的经营无决策参与权。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股东会议决议直接影响其利益时,才有可能行使否决权,或是公司长期未发放股息,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或公司章程出席股东会议,维护自身权益。此外,优先股股东不享有优先认股权

        优先股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如:(1)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累积优先股是指在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盈利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将未发或未发足的股息累积起来,等待公司经营状况好转后再行补发的优先股。非累积优先股的特点是股息限于当年支付,若公司当年的盈利不足以全额支付股息,不足部分也不构成公司对股东的欠款,股东不得要求用以后年度的利润补足。(2)参与优先股和非参与优先股。非参与优先股只能得到固定的股息,而不能参加剩余盈利的分配。参与优先股的特点是其股东既可以获得固定的股息,又可以与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的分配,获取红利。(3)可转换优先股和不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一定比例转换成普通股。而不可转换优先股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转换成普通股。(4)可赎回优先股和不可赎回优先股。可赎回优先股是指公司按规定可以在股票发行一段时间后以一定价格购回的优先股,一般附有赎回条款。不可赎回优先股的发行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购回股票。公司赎回股票主要是为减轻股息负担。

        (二)、记名股票与无记名股票

        记名股票上记有股东姓名,并将其列入公司股东名册。记名股票除股东及其正式的委托代理人或合法继承人、受赠人外,任何人都不得行使股东权利。记名股票只能采用背书方式转让,并同时在股东名册上过户;无记名股票是指在股票和股东名册上均不记载股东姓名的股票。无记名股票的转让较为方便,不需更名过户,凡持有股票者即取得股东资格。

        (三)有面额股票与无面额股票

        有面额股票在票面上载有一定金额。股票面额是公司资本的基本单位,同时,设定面额也是为了便于交易中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开盘价格;无面额股票是指在票面上不标明金额的股票,仅在发行时标明每股占总资本的比例无面额股票避免了公司实际资产和票面资产的价值背离,在美国较为流行。不过,它对发行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核算、法律责任等要求很高,故此许多国家禁止发行。

        根据投资主体身份的差异,中国股份制企业的股份被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着手对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为保证企业的国有性质,只允许社会公众持有的个人股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而国有股和法人股原则上为非流通股,由此形成独特的同一公司内部“股权分置”格局。占绝对控股地位的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导致一系列弊端: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难以对大股东和管理层形成市场化激励和约束;股票市场定价机制扭曲,制约了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2005年全面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其核心思路是通过股东之间的自主协商,确定实现各方利益平衡的改革方案,最终消除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逐步实现股份全流通,为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创造条件。

        根据发行和上市地区不同,中国股份公司的股份又可分为A股、B股、H股等。其中,A股是指国内公司发行的,以人民币计值,专供中国境内投资者购买和交易的普通股;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由国内公司在境外发行,以人民币标明面值,由境外和港澳台投资者用外币购买,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是指由国内注册公司在境外发行,并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此外,境外上市外资股还包括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N股、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S股、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L股等。

        5.1.4、股票发行流程

        发行申请——签订承销合同——指定销售计划——公布招股说明书——“路演”

        为了保障投资者权益,促进股票市场健康、有序运行,各国证券监管部门一般都会设立股票的发行基准。公司在不同情况下发行不同类别的股票,所需满足的条件不尽相同。无论是初次发行或是增资发行,都须符合有关规定条件。

        如果公司在国外发行股票,则要受到本国及对方国家法律法规的双重制约。各国都对股票发行制定了严格的程序。由于股票的发行目的、发行方式、发行范围不同,发行程序也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公司发行股票首先要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公司需要准备与发行股票有关的各方面申报材料,并提出发行申请。经监管部门批准后,公司与承销商签订承销合同,协商确定股票发行的各项事宜,制订销售计划,向社会公布招股说明书,并进行“路演”(证券发行人和承销商在公开发行之前向潜在投资者进行推介,对象一般是券商、金融机构。其后,由承销商负责股票发行的具体操作。具体包括:开展股票申购、股款交割、股东登记等工作。

        5.1.5、股票发行方式

        (一)、按发行对象的不同,股票发行可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公开发行。

        公开发行/公募,是以非特定的广大投资者为发行对象,按统一条件向社会公开发售股票。公开发行所能筹集的资金数额较大,而且有利于提高发行公司的知名度。股票在公开发行后,一般即可上市转让。不过,公开发行通常以企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信用等级为条件,发行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公开披露企业各种信息,发行成本相对较高。

        非公开发行/私募/定向发行,即公司向特定的少数投资者发行股票。私募的手续简便,可节约发行成本,发行风险也较低。不过,私募的筹资潜力有限,非公开发行的股票一般不能上市转让,股票缺乏流动性。

        (二)、按是否有中介机构协助,股票发行可分为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

        直接发行是指股份公司承担股票发行的一切事务和发行风险,直接向认购者推销股票。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发行费用,但要求发行公司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并熟悉招股手续和有关技术。

        间接发行/委托发行,是指发行者委托中介机构代理销售股票的发行方式。由于公司自己发售股票受到其金融能力、信誉程度、信息渠道等条件的限制,因而委托中介机构销售股票是公司发行股票的主要方式。

        5.1.6、股票承销方式

        证券经营机构接受发行人委托承担销售股票的职责,即为股票承销。证券经营机构作为承销商,具体业务主要是接受发行公司的委托,向证券监管机构提出发行申请,并提交规定的各类文件资料,经批准后,承销商负责股票销售的具体事宜。一级市场上的证券承销业务是投资银行传统的核心业务。依据发行公司与承销商之间的责任关系,可以将承销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全额包销

        承销商与发行人签订合同,由承销商一次性买下计划发行的全部股票,然后再转售给公众投资者。承销商的买入价和发售价之间的差额即构成承销商的收人,扣除发行费用后,就是包销利润。承销商买断股票,实际上是为发行公司预付了股款,同时承担了全部发行风险。

        2.余额包销

        承销商以发行公司的名义按既定的发行价格代理发行股票,并承诺在发售期满时,若股票不能全部售出,将对剩余股票负责(认购余下的部分或者与其他承销商交易)。承销商不对公司提供预付股款,承担部分发行风险。承销商的收人来自于手续费。

        3.代销

        承销商接受发行公司的委托,在一定时期内代理发行股票,其职责仅限于尽力推销,而非包销。承销商不承担任何发行风险。发行期满,未售出的股票将退还给发行公司。

        当股票发行数量较大时,主承销商通常与其他证券经营机构寻求合作并组成承销团。主承销商承担主要职责,与发行公司签订股票承销协议,分销商与主承销商签署分销协议。(金融市场的报团取暖)

        5.1.7、股票发行价格.

        1.平价发行/面值发行

        将股票的票面金额确定为发行价格。由于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高于股票面值,认购者能够获得价差收益,因此投资者乐于接受平价发行,不过发行公司就失去了股票发行的溢价收益

        2.溢价发行

        股票的发行价格高于票面金额。通过溢价发行,公司能以相对少的股份筹集到相对多的资金,提高融资效率。不过,采用溢价发行也会带来一定的发行风险,若价格过高,不为投资者接受,就可能导致发行失败。

        3.折价发行

        发行价格低于股票的票面金额。

        折价发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折价发行使投资者享受优惠,折价不足票面金额的部分,由发行公司的公积金抵补;另一种情况是股票的发行情况不佳,发行人以折扣吸引认购者。各国一般规定股票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发行定价是股票发行的关键环节,若定价过低,不能最大限度地筹集资金,若定价过高,将会对股票日后在二级市场上的市场表现产生不利影响,对投资者造成损害,并最终损害发行公司自身利益。合理的定价是股票成功发行的前提。对承销商来说,定价是否适当,是评判投资银行水准的重要标志。

        股票的发行定价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知名度、所处行业特点、股票发行数量、股票二级市场走势等一系列因素。在实践中,股票的定价方法主要有市场盈率法和市场竞价法。

        5.1.8、股票流通市场功能:

        ①为股票持有人提供变现机会(创造流动性)。由于股票是永久性证券,股东不能从公司抽回资金,若要收回投资或转移投资,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将股票转让出去。

        为股票发行者创造有利筹资环境(推动股票顺利发行)。股票能够在二级市场上顺畅流通,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投资计划和市场变动情况随时买卖股票,这显然有助于推动股票二级市场的顺利发行。

        ③股权转移和股票行市涨落表明投资者对股票价值/公司经营业绩的判断(公司治理)。如果公司经营状况不佳,股东可通过卖出其持有的股票以示不满。这种“用脚投票”的机制与股东出席股东会议“用手投票”共同构成了对公司运作的约束机制。在公司股权趋于分散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已成为广大投资者行使其决策权的重要方式。

        ④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流通市场完成兼并、收购,对资源配置格局进行调整优化(调整资源配置格局)

        

        5.1.9、股票流通市场结构

(一)、场内市场/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

        证券交易所是买卖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的集中交易场所。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的股票买卖活动即为股票的场内交易,其主要特点是: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时间,交易采用公开竞价方式,交易数量大且集中,交易过程受到严格管理(信息充分披露,内地更多强调合规),资料完整、设备先进、服务周到。

        (香港上市只要公司满足了资产及盈利要求,并且信息披露完整,一般不会以其他原因拒绝上市,且公司自己可以选择适当时机挂牌,而不必像大陆,受政策变化,可能有时会人为阻止上市。)

        股票在交易所挂牌交易必须经过批准。交易所对申请上市的公司一般都有较严格的要求。获得上市资格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交易所会定期或不定期复核,不符合条件者暂停上市或摘牌。

        证券交易所并不参加交易,其基本职能是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证券上市、交易、清算、交割等方面的规则,审批证券的上市申请,组织、监督证券交易活动,提供和管理交易所的市场信息等(提供环境、制定规则、审批申请、监督活动、管理信息)

        交易所的参加者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主要分两种,一是既可自营又可代客交易的股票经纪商,一是只从事自营业务的自营商。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1)公司制。交易所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设立,其创办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发行股票(该股票不能在本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制证交所是自负盈亏的营利性机构,其收入主要是向上市公司收取上市费以及按证券成交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佣金,同时,交易所也对场内交易双方违约产生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由于公司制交易所的收人与证券交易额直接相关,交易所可能会有人为推动证券交易活动的倾向,而且交易所承担的风险也较大。伦敦证券交易所是公司制的典型。

        (2)会员制。交易所是由证券商共同协商、自愿组成,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组织交易所的收人主要来自会员交纳的会费、证券上市费、服务费。会员制的优点是交易费用较低,会员自担交易风险,一般会严格约束自己。不过,会员制交易所不能发行股票筹资,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也相对迟缓。会员制曾经是各国证交所的普遍组织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交易所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一些证券交易所放弃传统的互助组织形式,转而改组为公司制。

        公司制还是会员制是证交所的主流?

        三板、新三板、主板、创业板?上交所只有主板市场,深交所分为主板,中小,和创业板;

上交所的公司多是央企、国企,还有科创板的高新科技公司,市值大的公司大部分都在这里。深交所是主要是以民营龙头企业和创业板为主,创业板有新能源、医疗等行业的公司,主要是些中市值公司。

        平仓、建仓、开仓、持仓

        投资者通过交易所买卖股票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开户。初次进入市场的投资者首先应开立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背靠券商)

        (2)委托。投资者与证券商或经纪人签订证券交易委托协议,并委托其代理买卖股票。客户的委托指令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市价委托:投资者委托证券商或经纪人按当时的最优市场价格买卖股票。市价委托存在潜在的风险,因为从投资者下单到委托单得到执行期间,市场价格可能发生对其不利的变化。②限价委托:投资者委托按限定价格买卖股票。若投资者限定买进最高价或卖出最低价,证券商或经纪人只能在该价格以下或以上寻找成交机会。限价委托的风险是无法保证委托一定能得以执行。③停损委托:只有当市场价格达到某一指定价格时,委托才可执行,并转化为市价委托。其中,买进停止委托的指定价格高于当前的市价,而卖出停止委托的指定价格低于当前的市价。证券商或经纪人对委托指令审核无误后,向交易所申报。

        (3)成交。买卖委托通过电脑将买卖双方的竞争性报价输入计算机,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客户代理优先的原则排序并撮合成交。(有疑问)

        竞价方式:口头唱价、板牌报价、书面竞价、电脑报价

        (4) 清算。成交后,买卖各方要进行资金和股票的结算。清算包括证券商或经纪人之间进行清算(第一层次清算);证券商或经纪人与委托人之间进行清算(第二层次清算)。

        (5)、交割。买方将资金交付卖方,卖方将股票交付买方。如果是记名股票,还要办理变更所有者姓名的过户手续。

        世界上著名的证券交易所有纽约证交所、伦敦证交所、东京证交所、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实行会员制)、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会员制)。             

        (二)场外市场

        广义上的场外市场是对交易所以外的所有证券交易活动与买卖关系的总称。股票交易之所以采用场外交易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因为股票在交易所上市必须遵守一系列严格且复杂的规定,有的股票达不到上市要求。有些股票虽然上市了,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在场外交易。场外市场是非集中的、开放式的多层次市场体系:

        (1) 柜台交易市场/OTC市场/店头市场/第二市场

        券商在OTC市场上主要从事自营业务,即分别作为买方和卖方与投资者进行交易,充当股票交易的做市商。券商报出股票的买入价和卖出价,通过买卖差价获得收益(主要)若券商以中介人身份代理客户买卖,在柜台上沟通股票交易,则其赚取的是佣金。

        (2) 第三市场

        第三市场是指一些进行大额交易的投资者与非交易所会员在场外买卖交易所上市股票而形成的市场。该市场产生原因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证交所实行最低固定佣金制,大宗交易不能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而非交易所会员不受交易所最低固定佣金的限制。1975年,交易所的最低固定佣金制取消,实行协议佣金制,对第三市场也有一定影响。

        (3)第四市场

        第四市场指投资者绕开证券商,相互之间直接进行交易的市场。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一些机构投资者和持有大量财富的个人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大宗交易,交易者在没有经纪人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直接交易。第四市场成本低、成交快、保密性好,因而具有相当潜力。

        中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是在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背景下自发形成的。早在1986年,我国即出现了股票柜台交易活动。90年代初,一些城市陆续建立证券交易中心,交易一度颇为活跃。此外,我国先后于1992年和1993年建立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 和全国电子交易系统( NETS),为法人股提供场外交易渠道。鉴于场外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1998 年国务院明令禁止股票场外交易。后经证监会批准,中国证券业协会在2001年选择部分证券公司代办原NET、STAQ系统挂牌公司股份转让业务,其后,从交易所退市的公司也纳入代办股份转让范围。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又称“三板市场”,作为国内目前唯一合法的场外股票市场,仅限于特定的已流通股份的转让,交易空间狭小。中国还需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创造条件。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 成立于1939年,在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的监管下代表和管理场外市场的证券交易商。

        第一市场的股份并购会导致奇货可居,待价而沽,最好的办法是绕开券商直接交易

        证监会的质询函、证监会对股市的监督内容是什么——证监会的所有信息都是公开的

        股票投资、股权置换、天使资金

        5.1.10、股票交易价格

        5.1.10.1、股票交易价格的经济意义

        对股票买人者来说,交易价格是其获得股东权益的投资成本。

        对卖出者来说,交易价格与其原先的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构成其投资收益。

        对发行公司来说,交易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评价

        对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来说,交易价格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

        5.1.10.2、股票交易的理论价格

        根据收益资本化的现金流折现法,股票的理论价格(投资价值)是股票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其基本公式为:

        P代表股票交易价格,n代表持有股票的时间,Rn代表预期的未来各期股利收益,i为市场利率,M表示n年后卖出股票的收入。

        若假定未来各期的预期收入为固定值,且持有时间无限长,则该公式转化为:

        5.1.10.3、股票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

        股票发行定价的决定因素:公司的盈利水平、知名度、所处行业特点、股票发行数量、股票二级市场走势

        价值投资,如何了解这些数据

        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分析

        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专业能力的体现、举轻若重

        指数分析把握的是细枝末节,存在技术造假的可能,是否有这种必要

        股票的交易价格与股票的预期收入成正比,与市场利率水平成反比。从理论上讲,一切影响股利和市场利率的因素都会影响股价水平。在现实中,股票交易价格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其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宏观经济因素对各种股票价格具有普遍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率、经济周期或经济景气循环、货币供应量、利率、财政收支、投资与消费、物价、国际收支、汇率等。

        如果二十大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行业发展,会重点侧重哪些行业?

        政治因素和自然因素影响经济环境或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从而引起股价波动。政治因素主要包括战争、政局、国际政治形势、劳资纠纷等。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灾害。

        行业因素: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其所在行业的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景气变动等密切相关。

        投资者的心理状况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举足轻重。投资者在股市上的心理动向也是基于对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但也存在与客观因素不一致的主观心理表现。当投资者不了解事实真相或对未来缺乏判断能力时,容易出现急于抛出或买进的情况,形成抢购或抛售风潮,导致股价剧烈波动。

        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发展前景直接影响到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公司自身因素具体包括公司盈利水平、股利分配政策、公司投资方向、产品市场前景、企业竞争能力、重大人事变动、投资者结构、股票分割等。

        一些投机者经常从事非法的投机活动,采用转账、轮做、轧空、串谋、散布谣言等手段操纵股价。此外,证券主管部门的限制规定,如对保证金比率、涨跌停板及交易方式的限定或调整,也会对股价产生影响。

        5.1.10.4、股票市场价格指标

        股票市场价格指标是指用一定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用于反映股票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人们逐渐感觉到,仅有股票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成交量等单项指标尚不能恰当地反映股市价格走势,有必要编制能全面准确反映股价变动一般情况和趋势的综合性股市价格指标。

        股市价格指标是技术分析的基础,投资者可据此预测股价上升和下跌的转折点,选择买进和卖出的有利时机。股价指标同时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价指标的编制一般都选择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而这些公司是所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支柱,因而股价指标可以反映国内外经济形势、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

        股票价格指标按编制方法可分为股价平均数股价指数。股价平均数一般是将样本股票的收盘价加以平均,用于反映一定时点上多种股票价格的一般水平。股价指数是用于反映股市不同时期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数,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称基期,与之相比的时期称报告期。根据计算样本覆盖的宽度,股奡价格指标可以分为全样本指标部分样本指标。前者是指所有上市公司都进入指标样本。后者则以部分代表性上市公司(按规模或是按行业)作为样本。

        股票价格指标的编制

        股价指标编制的方法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区别,一是计算样本,二是相对权重,三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股价平均数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1)简单算术平均数,对样本股票的价格进行算术平均。算术平均数虽然简单易懂,但是未考虑股票分割等因素,也未考虑每种样本股重要性的差异,计算出的结果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股价水平;(2)修正算术平均数:考虑到分股、合股、送股、配股等因素会造成指标的非连续性变动,要对股价或除数进行修正,以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指标能真实地反映股票市场价格的总体变动。其中,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是通过修正随着股票拆分等因素而变化的除数来纠正其误差的一种方法。修正股价法则是将分割后的股价还原成分割前的股价,然后再计算算术平均数。(3)加权平均数,是以样本股的发行量或成交量作为权数计算出平均数。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适用于观察平均股价水平的变动,以成交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可以反映股市投资者的取向

        股价指数以“点”作为计算单位,比如以某基期为100点,以后每上升或下降一个单位称上升或下降“1点”。其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法、综合法和加权法。在实践中,股价指数的市值加权平均法被各证券交易市场广泛采用,其基本计算公式是:

        股价指数 = 报告期样本股总市值 / 基期样本股总市值 x 基点

        指标代表的范围:综合指标、行业指标;样本覆盖宽度:全样本、部分样本指标

        5.1.10.4、主要股票市场价格指标

        (1)、道·琼斯股价平均数(Dow-Jones Averages,简写为DJA):样本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最初的计算方法是简单算术平均法,1928年,道.琼斯公司设计出修正平均法,平均数不再用美元表示,改为用点表示。目前,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分为四组:①30种工业股价平均数;②20种运输业股价平均数;③15种公用事业股价平均数;④包括上述65种股票的综合股价平均数。其中,被经常引用的是工业股价平均数

        (2)、标准普尔指数( The Standard and Poor's Indexes ):由标准普尔公司于1923年开始编制并发表。标准普尔500指数在1976年调整为5组:400种工业股票指数、40种公用事业股票指数、40种金融业股票指数、20种运输业股票指数、以上500种股票综合指数。500种股票的总市值占纽约证券交易所总市值的80%以上。指数采用市值加权法编制,基期为1941 ~1943年,基点为10。另外,还有四组辅助性的股票指数。标准普尔100指数是基金经理人喜欢运用的股价指数,也是美国最主要的股值衍生工具的标的物,基期为1976年1月2日,基点为100。

        (3)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由纽约证券交易所于1966年6月推出,以1965年12月31日为基期,基点为50。样本股票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除了综合指数外,还有工业股价指数、金融业股价指数、公用事业股价指数、运输业股价指数。

        (4)伦敦金融时报股价指数( Financial Times Index):由伦敦《金融时报》编制,是反映英国股票市场股价变化趋势最为权威的指数。以1935 年7月为基期,基点为100,分为三组:第一组的样本是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具有代表性的30种英国工商业股票,其他两组分别由各行业的100种股票和500种股票构成。通常人们所说的金融时报指数是指第一组股价指数

        (5)日经股价指数(平均数) (Tokyo Nikkei Average):由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制的反映日本股市价格变动的指数,以1950年为基期,采用道式修正法。由于采样不同,日经指数分为日经225种股价平均数和日经500种股价平均数。前者样本原则上固定不变,后者样本不固定。

        (6)香港恒生股价指数( Hong Kong Hang Seng Index):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编制恒生指数。该指数是香港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股价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点为100。它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中选择33种样本股,分为四类:金融业、公用事业、地产业、工商业,其成分股均属于蓝筹股,总市值占全部股票总市值的2/3。

        (7)中国上证股价指数与深证股价指数:上交所于1991年7月15日开始公布上证综合指数,基期为1990年12月19日,基点为100,以上交所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采用市值加权平均法。1992 年2月起分为上证A股和B股指数。1993 年5月,上交所正式公布分类指数,包括工业、商业、地产、公用事业和综合5类。深交所于1991年4月4日开始编制深证综合指数,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期,基点为100。1995 年2月,深交所开始公布深证成分指数,选取深交所上市股票中的40种为代表,基点为1000,这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成分指数。1996年,上交所推出上证30指数,以30种股票为样本。2002年,我国又推出了上证180成分指数和深证100成分指数。

        5.1.11、股份变动

        股票分割/“拆股”/“拆细”:将1股股票均等地拆成若干股。

        股票合并/“并股”:将若干股股票合并为1股。

        从理论上说,不论是分割还是合并,只是增加或减少股东持有股票的数量,但并不改变每位股东所持股东权益占公司全部股东权益的比重。理论上,股票分割或合并后股价会以相同的比例向下或向上调整,但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值不发生变化。但事实上,股票分割与合并通常会刺激股价上升或下降,。一般情况下:股票分割通常适用于高价股,拆细之后每股股票的市价下降,便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购买;并股则常见于低价股,例如,若某股票价格不足1元,则不足1%的股价变动很难在价格上反映,弱化了投资者的交易动机,并股后,流动性有可能提高,导致估值上调。

        增发: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增加资本额而发行新股。上市公司可以向公众公开增发,也可以向少数特定机构或个人增发。增发之后,公司注册资本相应增加。

        配股:面向原有股东,按持股数量的一定比例增发新股,原股东可以放弃配股权。

        转增股本:将原本属于股东权益的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股东权益总量和每位股东占公司的股份比例均未发生变化,唯一的变动是发行在外的总股数增加了。

        股份回购: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资金,从公开市场上买回发行在外的股票

        5.1.12、股票发行制度   

        股票发行制度是指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程序化的规范,具体而言,表现在发行监管制度、发行方式与发行定价等方面。

        股票发行制度主要有三种,即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每一种发行监管制度都对应一定的市场发展状况。在市场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股票发行制度也应该逐渐地改变,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其中审批制是完全计划发行的模式,核准制是从审批制向注册制过渡的中间形式,注册制则是目前成熟股票市场普遍采用的发行制度。        

         5.1.13.1、股票注册制度

        注册制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成熟股票市场所普遍采用的--种发行制度。证券监管部门公布股票发行的必要条件,只要达到所公布条件要求的企业即可发行股票。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合规性的形式审查,而将发行公司的质量留给证券中介机构来判断和决定。这种股票发行制度对发行人、证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要求都比较高。

        5.1.13.2、股票核准制度

        核准制则是介于注册制和审批制之间的中间形式。它--方面取消了政府的指标和额度管理,并引进证券中介机构的责任,判断企业是否达到股票发行的条件;另--方面证券监管机构同时对股票发行的合规性和适销性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有权否决股票发行的申请。在核准制下,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且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必要条件,证券监管机构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票发行申请。证券监管机构对申报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进行审查,还对发行人的营业性质、财力、素质、发展前景、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等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

        5.1.13.3、股票审批制度

        审批制是一国在股票市场的发展初期,为了维护上市公司的稳定和平衡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采用行政和计划的办法分配股票发行的指标和额度,由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指标推荐企业发行股票的--种发行制度。公司发行股票的首要条件是取得指标和额度,也就是说,如果取得了政府给予的指标和额度,就等于取得了政府的保荐,股票发行仅仅是走个过场。因此,审批制下公司发行股票的竞争焦点主要是争夺股票发行指标和额度。证券监管部门凭借行政权力行使实质性审批职能,证券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进行技术指导。

        无纸化证券:不以纸质凭证为表现形式,而仅是记录在特定的账簿存管,并通过对账簿的管理来行使证券上的权利。股票的无纸化发行建立在证券市场发展和交易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证券交易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证券的发行与交易量不断攀升,纸质证券不能再适应和满足现代证券发行与交易的需要,而且其安全但烦琐的发行与交易程序成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证券发行与交易市场的严重障碍。面对这种情况,股票的无纸化趋势兴起。

        5.1.13.4、股票的初始登记制度        

        股票的初始登记制度包括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登记、增发新股登记、送股/转增股本登记和配股登记等。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和增发登记:股份公司经主管部门批准公开发行新股,曾采用股票认购证、与储蓄存款挂钩、“全额预缴、比例配售”等网下发行和网上定价发行、网上竞价发行等方式。在不同的发行方式下,股份发行登记的方法略有不同。

        ①采用股票认购证、与储蓄存款挂钩、“全额预缴、比例配售”等网下发行方式认购新股的投资者,首先必须到登记结算公司或其指定的代理机构开立股票账户。然后,投资者凭中签表、股票账户、本人身份证、现金或银行存折到指定的收款点缴款认购,办理股份登记。如果是认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在缴款的同时,投资者应按要求在有关资料中注明自己选定的托管证券公司营业部。收款点办理收款手续费后,按要求将认购资料送至主承销商签收。主承销商将各收款点所送资料汇总后,将股份登记资料输人电脑,打印新股认购缴款清册送交登记结算公司签收。登记结算公司将股份登记数据资料同开户资料进行核对无误后,打印股东清册,并由主承销商确认、盖章,同时,股东清册连同股份登记数据资料还要送交证券交易所上市部。在规定上市日前,登记结算公司将股东数据资料转人证券交易所电脑数据库。

        ②采用网上定价或网上竞价公开发行方式的,投资者申购后,主承销商根据股票发行公告的有关规定确定认购股数,然后由登记结算公司在发行结束后根据成交记录或配售结果自动完成新股的股份登记。具体办法为:新股认购者在开立股票账户后,可于规定的发行日前,在办理本次发行的证券营业部存入足够的申购资金,然后按买入股票的受托手续办理申购。认购者应在申购结束后到证券营业部确认申购配号,并办理交割手续。

        网上和网下同时发行是现在通行的发行方式,其初始登记的具体流程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对证券发行人提供的证券登记申请资料审核通过后,根据其申报的证券登记数据,办理证券持有人名册的初始登记。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发行(以下称网上发行)的证券,证券交易所向登记结算公司传送的认购结果视为证券发行人向本公司提供的初始登记申请材料之一,登记结算公司根据网上发行认购结果,将证券登记到其持有人名下;通过网下发行的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根据证券发行人提供的网下发行证券持有人名册,将证券登记到其持有人名下。登记结算公司完成证券持有人名册初始登记后,向证券发行人出具证券登记证明文件。

        对送股和公积金转增股本的股份登记,是根据上市公司提供的股东大会决议中红利分配方案确定的送股比例或公积金转增股本比例,按照股东数据库中股东的持股数,主动为其增加股数,从而自动完成送股的股份登记手续。送股股份登记的记录在股票账户的过户记录中逐笔反映。根据有关规定,证券发行人申请办理送股(公积金转增股本)登记,应向登记结算公司提交送股登记(转增股本)申请。登记结算公司根据送股申请,于股权登记日登记送股。送股及转增股本产生的新增可上市流通股份在股权登记日后第二个交易日上市流通。申请送股(转增股本)时,上市公司应确保权益登记日不得与配股、增发、扩募等发行行为的权益登记日重合,并确保自向登记结算公司提交申请表之日至新增股份上市期间,不得因其他业务改变公司的股本数或权益数。

       对配股的股份登记,是在配股登记日闭市后向证券公司传送投资者配股明细数据库。投资者可在公告的配股期限内,委托其指定交易所证券营业部或原股份托管的证券营业部,在交易时间通过证券交易所电脑交易系统卖出配股权。认购缴款结束后,由登记结算公司主动为认购缴款的股东在相应的股票账户中增加相应的股数。未被认购并且承销商未予包销的股份,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即时在可配股份总数中予以扣除,不予登记。配股股份登记的记录在股票账户的过户记录中逐笔反映。

        股票发行人申请办理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增发、配股登记时,应当向证券结算公司提供的申请材料:(1)股票登记申请;(2)中国证监会关于股票发行的核准文件;(3)承销协议;(4)具有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关于证券发行人全部募集资金到位的验资报告(包括非货币资产所有权已转移至证券发行人处的证明文件);(5)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外的途径发行证券的,还需提供网下发行的证券持有人名册,证券持有人名册应当包括证券代码、证券持有人证券账户号码、证券持有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号码、本次登记的持有证券数量等内容;(6)证券有限售条件的,还需提供限售申请并申报有限售条件证券持有人类别;(7)公开发行前国家或国有法人持股的,还需提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涉及向外国战略投资者定向发行股份的,还需提供商务部等有权部门的批准文件;(8)涉及司法冻结或质押登记的,还需提供司法协助执行、质押登记相关申请材料;(9)证券首次发行的,还需提供证券发行人法人有效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对指定联络人的授权委托书;(10)指定联络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以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5.1.14、 股票保荐制度

        保荐制度由保荐人(券商)对发行人发行证券进行推荐和辅导,并核实公司发行文件中所载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承担风险防范责任,并在公司上市后的规定时间内继续协助发行人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督促公司遵守上市规定,完成招股计划书中的承诺,同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负有连带责任。

        保荐制度核心内容是对企业发行上市提出了“双保"要求,即企业发行上市必须要由保荐机构进行保荐,并由具有保荐代表人资格的从业人员具体负责保荐工作,解决了证券发行上市的保荐责任主体的问题,既明确了机构的责任,也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了个人,促进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确保其对企业实行勤勉尽责。同时,发挥了市场对发行人质量的约束机制,从源头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质量。简而言之,保荐制度在规范证券发行上市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经营机构执业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5.1.15、证券交易

        5.1.15.1、竞价原则:“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成交时价格优先的原则为:较高价格买入申报优先于较低价格买入申报;较低价格卖出申报优先于较高价格卖出申报。

       成交时时间优先的原则为:买卖方向、价格相同的,先申报者优先于后申报者。先后顺序按证券交易所交易主机接受申报的时间确定。

        5.1.15.2、竞价方式

        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采用两种竞价方式:集合竞价方式和连续竞价方式。

       上交所规定,采用竞价交易方式的,每个交易日的9:15~9:25为开盘集合竞价时间,9:30~11 :30、13 :00~ 15 :00为连续竞价时间;深交所规定,采用竞价交易方式的,每个交易日的9:15~9:25为开盘集合竞价时间,9:30~11:30、13:00 ~ 14:57为连续竞价时间,14:57~15:00为收盘集合竞价时间。

        集合竞价:对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接受的买卖申报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竞价方式。根据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集合竞价确定成交价的原则为:(1)可实现最大成交量的价格;(2)高于该价格的买入申报与低于该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的价格;(3)与该价格相同的买方或卖方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的价格;(4)集合竞价的所有交易以同一价格成交;(5)然后进行集中撮合处理。

        连续竞价:对买卖申报逐笔连续撮合的竞价方式。连续竞价阶段的特点是每一笔买卖委托输入交易自动撮合系统后,当即判断并进行不同的处理:能成交者予以成交;不能成交者等待机会成交;部分成交者则让剩余部分继续等待。

        连续竞价时,成交价格的确定原则为:(1)最高买入申报与最低卖出申报价位相同,以该价格为成交价;(2)买入申报价格高于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申报价格时,以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申报价格为成交价;(3)卖出申报价格低于即时揭示的最高买人申报价格时,以即时揭示的最高买人申报价格为成交价。

        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在无撤单的情况下,委托当日有效。另外,开盘集合竞价期间未成交的买卖申报,自动进入连续竞价。深圳证券交易所还规定,连续竞价期间未成交的买卖申报,自动进人收盘集合竞价。

        5.1.15.3、交易费用

        佣金是投资者在委托买卖证券成交后按成交金额一定比例支付的费用,是证券经纪商为客户提供证券代理买卖服务收取的费用,最高不超过成交金额的3‰,最低5元起,单笔交易佣金不满5元按5元收取。此项费用由证券公司经纪佣金、证券交易所手续费及证券交易监管费等组成。

        一般情况下,券商对大资金量、交易量的客户会给予降低佣金率的优惠,因此,资金量大、交易频繁的客户可自己去和证券部申请。另外,券商还会依客户是采取电话交易、网上交易等提供不同的佣金率,一般来说,网上交易收取的佣金较低。

        过户费是委托买卖的股票、基金成交后,买卖双方为变更证券登记所支付的费用。这笔收人属于中国结算公司的收入,由证券经纪商在同投资者清算交收时代为扣收

        我国税收制度规定,股票成交后,国家税务机关应向向出让方单边收取印花税,为成交金额的1‰ 。为保证税源,简化缴款手续,现行的做法是由券商代扣后由交易所统一代缴,债券与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项税收。         

        另外,部分地方还收委托费。这笔费用主要用于支付通讯等方面的开支,一般按笔计算(由证券公司营业部决定收不收,证券公司多的地方,相互竞争,大多取消这项,比如大城市,证券公司少的地方,营业部可能收你成交一笔收一元或五元,比如小城镇)

        5.1.16、做市商交易

        做市商: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买卖双方不需等待交易对手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交易对手方即可达成交易。做市商通过这种不断买卖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充当临时性的交易对手)

        做市商通过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的利润。做市商制度就是以做市商报价形成交易价格、驱动交易发展的证券交易方式。它是不同,于竞价交易方式的一种证券交易制度,一般为柜台交易市场所采用。一般来说,做市商必须具备下述条件:(1)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建立足够的标的商品库存以满足投资者的交易需要;(2)具有管理商品库存的能力,以便降低商品库存的风险;(3)要有准确的报价能力,要熟悉自己经营的标的商品,并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作为做市商,其首要的任务是维护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所以做市商必须履行“做市”的义务,即在尽可能避免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条件下,随时承担所做证券的双向报价任务,只要有买卖盘,就要报价。

        做市商的特征

        (1)维持市场流动性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做市商须承担做市所需的资金,以随时应付投资者的买卖行为。买卖双方不必等待被撮合成交,通过直接向做市商进行交易即可;(2)有效稳定市场价格,增强市场稳定性:做市商通过参与做市能够有效遏制过度投机,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3)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有助于发现和提升企业价值。做市商所报的股票买卖价格是对上市公司在内的信息来源进行各方面的汇总分析,在衡量自身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报出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信息的价格。投资者在报价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并反过来影响做市商的报价,从而促使证券价格逐步靠拢其内在价值;(4)能够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做市商对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远远胜过普通投资者,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报价,有效化解信息传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避免了中小投资者报价的盲目性,从而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5)受到严格监管:严格的准入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和报价约束;严格的做市商退市及惩罚制度。

5.2、债券市场

        5.2.1、债券的定义与性质

        债券是债务人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向债权人承诺按约定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约定日期偿还本金的债务证书。

        债券属于有价证券:债券反映和代表一定的价值;本身有一定的面值,通常它是债券投资者投入资金的量化表现;持有债券可按期取得利息,利息是债券投资者收益的价值表现

        债券是一种虚拟资本:债券的本质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证书,在债权债务关系建立时所投入的资金已被债务人占用,债券是实际运用的真实资本的证书。债券的流动并不意味着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也同样流动,债券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

        债券是债权的表现。债券代表债券投资者的权利;拥有债券的人是债权人,债权人不同于公司股东,是公司的外部利益相关者

        5.2.2、债券的基本要素

        债券的基本要素包括:债券面值、利率、期限、债券价格( 包括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债券持有人的权利。

        债券的票面价值/债券面值:债券票面标明的货币价值,是债券发行人承诺在债券到期日偿还给债券持有人的金额。在债券的票面价值中,规定票面价值的币种,一般来说,在本国发行的债券通常以本国货币作为面值的计量单位;在国际金融市场筹资,则通常以债券发行地所在国家的货币或以国际通用货币为计量标准。此外,确定币种还应考虑债券发行者本身对币种的需要。币种确定后,则要规定债券的票面金额。票面金额大小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的投资对象,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发行成本。票面金额较小,有利于小额投资者购买,持有者分布面广,但债券本身的印刷及发行工作量大,费用可能较高;票面金额较大,有利于少数大额投资者认购,且印刷费用等也会相应减少,但使小额投资者无法参与。因此,债券票面金额的确定也要根据债券的发行对象、市场资金供给情况及债券发行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

        债券的到期期限:债券从发行之日起至偿清本息之日止 / 债券发行人承诺履行合同义务的全部时间。各种债券有不同的偿还期限,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十年,习惯上有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之分。发行人在确定债券期限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资金使用方向、市场利率变化和债券的变现能力。

        债券的票面利率 / 名义利率,是债券年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率,通常年利率用百分数表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债券利率有多种形式,如单利、复利和贴现利率等。债券利率亦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借贷资金市场利率水平、筹资者的资信和债券期限长短

        债券发行者名称指明债券的债务主体,既明确了债券发行人应履行对债权人偿还本息的义务,也为债权人到期追索本金和利息提供了依据。

        5.2.3、债券的特征

        (1)偿还性:债务人必须按期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借贷经济关系随偿还期结束、还本付息手续完毕而不复存在。

        (2)流动性:债券持有人可按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转让债券,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实现投资收益。流动性首先取决于市场为转让所提供的便利程度;其次取决于债券在迅速转变为货币时,是否在以货币计算的价值上蒙受损失。

        (3)安全性:债券持有人的收益相对稳定,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变动,并且可按期收回本金。一般来说,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债券同时也是较安全的,因为它不仅可以迅速地转换为货币,而且还可以按一个较稳定的价格转换。债券也存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风险和流通市场风险

        (4)收益性:债券能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人。表现为三种形式:①利息收人,即债权人在持有债券期间按约定的条件分期、分次取得利息或者到期一次取得利息;②资本损益,即债权人到期收回的本金与买入债券或中途卖出债券与买人债券之间的价差收入。从理论上说,如果市场利率在持有债券期间一直不变,这一价差就是自买入债券或是自上次付息至卖出债券这段时间的利息收益表现形式。但是,由于市场利率会不断变化,债券在市场上的转让价格将随市场利率的升降而上下波动。债券持有者能否获得转让价差、转让价差的多少,要视市场情况而定;③再投资收益,即投资债券所获现金流量再投资的利息收入,受市场收益率变化的影响。

        5.2.3、债券的种类

        (一)、按发行主体分类

        政府债券,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政府机构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也称公债。由于有政府的信誉和财政收入作为保证,风险较小,其利率一般低于其他债券。

        公司债券,也即企业债券,是企业为筹资而发行的债券。其风险高于政府债券。

        金融债券,指商业性或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金融债券的安全性介于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之间,其利率水平一般高于政府债券,低于公司债券。

        (二)、按债券的偿还期限分类

        短期债券,是指偿还期限在1年内的债券,属于货币市场工具。

        中期债券,偿还期在1年以上,5年以下。

        长期债券,多指偿还期在5年以上的债券,在有些国家,偿还期在10年以上的债券方称为长期债券。

        (三)、按本息偿还方式分类.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是指在债券到期时向持有人一次性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债券。

        息票债券,发行人定期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到期时偿付本金。这类债券过去通常在券面上附有息票,作为按期领取利息的凭证,目前发行的分期付息债券多已不附息票。

        商业性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也可归人广义上的公司债券,但公司债券一般是指非金融公司发行的债券。

        定期定额清偿债券,在约定的期限内,发行人定期向投资者支付利息和部分本金,每期偿付额相等,期满时本金和利息全部偿清。

        贴现债券,又称零息债券( Zero-coupon Bonds), 发行时从债券面值中先行扣除利息,按低于面值的价格折扣发行,到期按面值兑现,一般为中短期债券。

        (四)、按利率能否调整分类.

        固定利率债券,发行时即确定利率,并不再调整。

        浮动利率债券,债券利率可随通货膨胀率或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行调整。债券在发行时通常设定基础利率,并加上一定的加息率。

        (五)、按抵押担保条件分类

        信用债券/无担保债券:完全凭发行单位的信誉,无其他任何保证的债券。

        抵押债券:为保证本息偿还,以特定资产作为抵押而发行的债券。根据抵押品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动产抵押债券和动产抵押债券。

        担保债券:由第三方作为担保人保证本息偿还而发行的债券。

        (六)、按发行区域分类

        国内债券,由一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在本国境内发行的以本币计值的债券。

        国际债券,一国的发行主体在其境外发行的,以某种外币计值的债券。发行国际债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弥补财政赤字、为大型项目建设或跨国公司扩张经营规模筹集资金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发行国际债券,以便筹集资金实施其经济开发计划。国际债券又可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外国债券是国外发行人发行的,以发行地所在国货币计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如,在日本发行的“ 武士债券”,在美国发行的“扬基债券”。欧洲债券则是指在债券的计值货币发行国以外发行的债券,其特点是债券的发行地所在国和债券面值货币的发行国不是同一个国家。外国债券的购买者主要是发行地所在国的居民,而欧洲债券的购买者主要是非居民。

        债券还可按发行方式分为公募和私募债券,按是否记名分为记名和不记名债券,根据债券附有的提前或延期偿还条款,还有可赎回债券、可退回债券和延期偿还债券等品种。

        5.2.4、债券的收益率

        债券收益是指投资者购买债券后所获得的全部投资报酬。债券收益的衡量指标是债券收益率,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票面收益率/息票利率:债券券面载明的利率

        计算公式为:票面收益率=年利息收入/债券面值x 100% .

        票面收益率至少有两个明显的局限性: 一是没有考虑债券发行价格可能与面值存在差异。债券的发行价格有平价、折价、溢价发行三种情况,给定年利息收人,当溢价发行时,息票收益率高于实际收益率,折价发行时,票面收益率低于实际收益率。二是没有考虑债券交易的市场价格对其收益率产生的影响。因此,票面收益率难以反映债券投资的实际收益水平。

        (二)、当期收益率/即期收益率:投资者当期获得的利息收入与其投资支出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当期收益率=年利息收入/当期债券市场价格x 100%

        当债券价格等于债券面值时,当期收益率等于息票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息票收益率的缺陷,可以反映债券市场价格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但它只能反映当期利息收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不能全面反映投资者在整个持有期的投资收益水平。

        (三)、持有期收益率:投资者买人债券后持有一段时间再行卖出所获取的利息收益和资本损益

        计算公式为:

        持有期收益率的优点是考虑了债券买卖的资本损益。不过,它与票面收益率、当期收益率一样,都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四)、到期收益率/债券投资的内在收益率

        使债券投资者直至债券到期时所获得的各期现金流的现值之和等于债券的初始投资的折现率。息票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

 

        (五)、贴现收益率

贴现基础上的收益率=(国库券面值-国库券购买价格)/国库券面值*360/距离到期日天数

        债券市场价格(投资成本)与到期收益率反向相关。如果息票债券的买入价格等于债券面值,到期收益率等于息票利率。到期收益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能较好地反映债券的实际收益率。

        5.2.5、债券的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是指对有价证券的质量进行评价和分类。债券在公开发行前,都需要进行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专业机构基于对债券发行人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的分析,对债券的风险水平作出评定,并将其结果公诸于众,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直观的参考指标。经评级的债券更易为投资者认可,并接受与其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收益率。因此,信用评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市场效率。证券评级机构一般是独立的非官方机构。 

        评级对象:发行人、金融工具、国家

        评级机构:惠誉国际、标准普尔、穆迪

        评级方法:黑箱系统、专利系统

        债券级别的划分(以标准普尔公司对长期债券的评级为例):

                AAA- A级、BBB-B级、CCC-C级、D级、SD级、NP级

         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债券发行人的偿债能力,即能否按期还本付息;

        (2)发行人的资信,即发行人在金融市场上的声誉、偿债记录、历史上是否有过违约情况;

        (3) 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主要是分析发行人破产的可能性,同时预计发行人一旦破产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下,债权人所能得到的法律保护程度和投资补偿程度。

        评级机构在接到债券发行人的评级申请后,或在自动评级制度下债券发行达到一定数额时,即开始评级工作。发行人与评级机构签订评级委托书,并向评级机构提供相关资料。评级机构在调查、分析和综合权衡后作出评定。如果发行人对评级结果表示接受,就向社会正式公布。债券发行后,评级机构还要对债券进行跟踪评级。各家评级机构对债券级别的划分并无统一标准,其级别标记也有所不同。

        以标准普尔公司对长期债券的评级为例,大致分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D级,各级别内还采用“+”或“一”设立差异较小的信用质量档。如AAA-A级表示发行人偿债能力强,具有较高资信,投资者基本上不承担投资风险; BBB级表示发行人偿债能力和资信状况都较好,但是不利的经济金融环境或市场变动很可能影响或降低发行人的偿债能力,投资者要承担一定风险; BB- -CC级说明发行人偿债能力在平均水平以下,资信一般,投资者要承担较大风险; C级说明发行人偿债能力低下,投资风险极大; D级说明发行人处于破产边缘,已经无力还本付息。一般而言, BBB级以上称投资级债券,该级别以下的则被称为投机级债券

        5.2.6、政府债券市场

        (一)、中央政府债券

        中央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发行的,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债券。美国国债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债券市场。除国库券以外,美国联邦政府还发行2 ~10年的中期国债/财政票据,以及10年以上的长期国债/财政证券。 美国国债享受免税优惠,只交纳联邦所得税,不用交地方政府所得税。国债的发行人一般都是国家财政部,但发行权归属于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国债的发行对象可以是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个人、社团及其他政府部门。国债的发行量取决于政府对债务收入的需求量、财政部门当前的债务负担和偿还能力、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等。在各类金融工具中,国债安全度最高,利率一般也最低。

        特点:近于无风险、利率度、免税优惠

        类型:国库券、财政票据、财政证券

        国债的发行方式也分为面向社会投资者的公募和面对特定投资者的私募。公开发行的具体方式主要是定期拍卖。财政部在拍卖前公布拍卖数量以及借新还旧的比例和筹集新资金的比例。中长期国债的拍卖也分为竞争性投标和非竞争性投标,不过其报价方法与国库券不同。拍卖定价方式有两种,一是多重价格拍卖,一是单一价格拍卖。此外,有些国家的国债发行采取中央银行包销的方式,财政部发行的国债由中央银行认购,然后出售给投资者。有的国家则由中央银行代理财政部发行国债,中央银行组织国债承销团,其成员是银行或证券公司。美国中长期国债二级市场的主体是场外市场,一级政府证券交易商不断报出国债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市场交易非常活跃。

        我国国债发行最早可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1959年,我国停止发行国债,直到1981年方恢复发行国债。此后,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国债的形式主要有计账式、凭证式、无记名式。国债发行最初是行政摊派,1991 年开始采用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标志着国债发行市场化进程的启动。1993 年,我国建立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1996 年,国债发行采用了拍卖方式。1988 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进行开放国债转让的试点,并于1990年全面开放国债流通市场。1997年,国债市场分割为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两部分。

        (二)、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券

        各级地方政府或公共机构发行,发行目的是弥补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暂时失衡或长期预算赤字,或为当地市政建设项目筹资。地方政府债券一般在发债政府的辖区内发行,通常也享受税收优惠。美国的市政债券按是否免交联邦政府所得税分免税和不免税两种,免税与否取决于其筹资目的,在地方一级大多可以免税。市政债券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一般责任债券。这类债券以地方政府的征税权为保证。按其偿债的税收来源又分为:①无限税款债券,以地方政府不受限制的征税权力作为担保;②有限税款债券,以地方政府的有限征税权力作保证;③特别税款债券,以特定项目的税费收入作偿债保证。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的征税权力大小不同,州和大城市发行的债券较为安全。

        2.收入债券/岁入债券,是以特定项目的收人为担保的债券。收入债券所筹资金用于特定的公用项目,如机场债券、工业债券、大学债券、港口债券、公用电力债券、医院债券等。由于不以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保证,故其风险大于一般责任债券。

        3.混合型债券。此类债券兼具一般责任债券和收入债券的特点,除了以发行人的税收收入作保外,还以项目收入作为支持,,或由保险公司提供保险,由银行提供担保

        在现实中,地方政府也可能会陷人入不敷出的财务困境,导致偿债困难。因此,市政债券也存在违约风险。

        主权债券的发行主体是政府。它是指政府财 政部门或其他代理机构为筹集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库券公债两大类。一般国库券是由财政部发行,用以弥补财政收支不平衡;公债是指为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券。有时也将两者统称为公债。中央政府发行的称中央主权债券(国家公债),地方政府发行的称地方主权债券(地方公债)。

        5.2.7、企业债券市场

        5.2.7.1、企业债券VS企业借贷契约

        企业债券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但与一般的企业借贷契约不同。企业借贷契约是借贷双方就借贷条件协商达成共识后签订的,而企业债券通常是公开发售,其条款由发行企业事先确定。企业债券契约的条款通常比借贷契约更加规范和严格,发行后一般不能更改,而借贷关系确立后,借贷双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对借贷契约进行磋商、修改和补充。企业债券的条件和规格是标准化的,便于向第三方转让,因而更具流动性。企业债券是借贷关系的证券化。

        5.2.7.2、企业债券VS股票

        企业债券与股票都是代表利益分配要求权的资本证券。与股票相比较,债券有着明显差别:

        (1)企业债券的性质债务工具,代表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是发债企业的债权人,可定期领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但无权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只能通过债券契约的限制性条款对重大决策有一定的干预权。股票是权益工具,股东是发行公司的所有者,有权按出资比例分享公司收益并参与经营管理,股票是永久性的,股东不能退股。债权与所有权的区别是二者的根本差异,其他区别多是从中派生而来。

        (2)企业债券在收益分配方面也不同于股票。企业债券一般都有确定的利率,债券持有者从企业税前利润中定期领取固定的利息收入。股票则没有固定收益,股东从税后利润中分享股利,股利的多少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股利分配政策。

        (3)若发债企业破产清算,债券持有者对发行人财产的求偿权优先于股东。发行债券仍然是公司筹资的重要渠道。在发达国家企业外源融资结构中,债券融资所占比重普遍高于股票融资。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均可发债,但只有股份公司才能发行股票

        债券融资对企业有以下好处:一是降低筹资成本债券的发行费用一般低于发行股票;二是减轻企业税负。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而股票股息在税后支付;三是发债企业能利用财务杠杆。由于债券持有人只收取固定利息,不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在企业盈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股东可分享更多利润;四是能够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债券持有人一般不能干涉公司经营管理,发债不会影响主要股东的地位;五是能避免发行新股带来的“稀释效应”新股东将分享公司发行新股前的积累盈余,并分散股利的收益权,短期内会降低每股净收益,可能引发股价下跌。不过,发债企业也会面临财务风险(资金链条断裂),因而债券发行规模受到企业当前负债率水平的限制。企业需要在债券融资的相对优势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便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

        5.2.7.3、企业债券的特殊品种:

        (1)参与债券:债券持有者除了可获得规定的利息外,还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与参与优先股有相似之处。这种债券的利率实际上由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利率一般低于市场利率,浮动利率部分取决于发债企业的盈利状况

        (2)垃圾债券/高收益债券:信用等级低于BBB级的非投资级债券。垃圾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开展企业购并、资产重组而发行的,虽然风险较大,但投资者可能获得较高回报。

        (3)可转换债券:公司在发债时规定,债券持有人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将债券按约定价格转换成该公司的股票。可转换债券需要注明转换期和转换率,其利率较低,期限较长。可转换债券可看作是债权和转换期权的组合。

        对投资者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既能获得稳定的利息,在公司股价上升时,又可以将债券转换成股票,从而分享公司成长的收益。不过,在转换期内,若公司股价下跌,以至转股价格高于市价,投资者难以转换,只能获得较低的利息。

        对发行公司来说,可转债也有益处: ①转换价格通常高于当前股价,可避免低价发行股票的损失; ②可降低利息支出,可转债利率低于普通债券;③转换后,将降低公司债务比率,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增强借款能力; ④投资者在较长的时期内转换,能避免一次性发行新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不过,如果转换失败,公司就可能面临财务风险。

        (4)附认股权证的债券:发债公司承诺认购此债券者享有在一定时期以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债券持有人既可用现金购买股票,也可用债券交换股票

        5.2.7.4、企业债券的发行

        企业发行债券必须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发行条件,发行方式也分为公募、私募、直接发行、间接发行,发行价格有平价、溢价、折价,承销方式分为包销和代销,发行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和发售阶段。不过,企业债券有发行合同书,作为说明企业债券持有人与发行企业双方权益的法律文件,其中有各种限制性条款。企业债券发行后,也可以申请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不过,在交易所上市流通的债券占债券发行总量的比重不大,大部分债券是在场外交易

        5.2.7.5、影响债券市场价格的基本因素是债券利息收益和市场利率。

        

5.3、投资基金

5.3.1、投资基金含义        

        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份额集中投资者的零散资金,交由投资专家投资于股票、债券及其他金融工具,所获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金融中介机构。

        在一些场合,投资基金又可以理解为基金证券,即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证明其持有人享有对基金资产的所有权、收益分配权、剩余资产分配权的凭证。从这重意义上讲,投资基金是一种可 供投资者选择的投资工具。投资基金也可以被看作是集合投资的一种组织制度

5.3.2、投资基金功能        

        对于那些资金、时间和专业知识不能三者兼备的投资者来说,投资基金不啻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基金将分散的小额投资汇聚成巨额资金,能够获得规模效应,降低投资成本;同时,基金可以对其吸收的大额资金进行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基金募集的资金由专业经理人才运营,这些专家有着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随时掌握着各类相关信息,为投资收益提供了可靠保证;基金资产由独立的机构保管,安全性高;投资基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基金持有者可以赎回资金或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买卖。

        从宏观层面上看,投资基金以零售方式广泛地吸收社会资金并投人金融市场,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投资基金作为金融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活跃和稳定市场。

5.3.3、投资基金的类型

        (一)、按组织形式分类

        契约型基金,是根据信托契约组成的投资基金。基金不具备法人资格。基金管理公司通常是基金的发起人,发行受益凭证筹集资金,并负责基金的投资营运。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委托人,将基金资产交由基金保管公司(一般是银行、信托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保管。基金保管公司作为受托人,负责保管基金资产、办理与基金资产管理运作有关的各项代理业务及会计核算业务等,并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编制基金业绩报告。受益凭证的持有者是受益人,享有基金投资收益的分配权。三方当事人的关系由信托契约界定,作为彼此权利义务的依据。

        公司型基金,是按照公司法成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独立法人资格。这一类型的基金在美国被称为投资公司。公司发行的基金证券实际上是公司的股票,投资人购买证券后即成为公司的股东。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由股东选举成立董事会。基金公司聘请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投资顾问,与之签订管理契约,由管理公司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不过,有关资金运用和证券买卖的重大事项仍由基金公司董事会决策。同时,基金公司指定一家银行或信托公司作为基金资产的保管人,双方签订保管契约。

        (二)、按基金规模的变动情况分类.        

        封闭型基金:基金发行总额是限定的,在达到了预定发行计划后,基金即宣告成立,并进行封闭,基金规模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扩大或缩减。基金一般都在交易所上市,投资者要买卖基金单位,可以在二级市场竞价交易

        开放型基金:基金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基金组织者可以根据经营策略和实际需要发行新的基金单位,投资者可以随时购买基金单位,并随时将其持有的基金单位卖回给基金,以赎回现金。基金不在交易所上市。开放型基金的规模可随投资者的追加认购和赎回不断变化,能够形成对基金的优胜劣汰机制。

        (三)、按投资地域分类

        国内基金,指面向国内投资者销售并以国内证券市场为投资对象的基金。

        国家基金,面向国外投资者销售,以国内证券市场为投资对象。通过国家基金吸收外资,不增加外债,还避免了外商控制国内企业,也为国外投资者提供了一条方便而且安全的投资途径。

        环球基金,面向国内投资者销售,并投资于国外证券市场。

        海外基金/离岸基金,指向国外投资者销售并投资于国外证券市场的基金。

        (四)、按投资目标分类

        成长型基金:以追求资本利得为主要目标,股利收入在投资收益中占较小的比重。

        收入型基金:主要目标是获取当期最大收入,本金损失的风险较小,不过基金的成长潜力也有限,较适合保守的投资者和退休人员。

        平衡型基金:将资金分散投资于股票和债券,以保证基金资产净值稳定,同时又有一定的收益和适度的成长。

        (五)、按投资对象不同分类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

        股票基金:投资对象主要是普通股。按其分散投资的程度可分为一般股票基金和专门化基金。前者将大部分资金分散投资于各类股票,后者将资金专门投资于特定部门、行业、地区的股票或某些特殊的股票。

        债券基金:投资于各类债券。

        衍生基金/杠杆基金:投资对象是金融衍生产品,如认股权证、股指期货等。

        对冲基金:最初是指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运用对冲技巧来避免风险的基金,如今已经变成从事高杠杆、高收益、高风险投资业务的投资机构。

        套利基金:利用金融资产在不同的市场上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的基金。

        (六)、按管理方式分类

        有管理的基金

        指数基金;按指数化投资方式投资,依照某种证券价格指数的样本名单购买全部样本的证券,每一种证券的购买比例与该证券在指数中所占的比重一致, 其收益与该指数涨跌情况一致。指数基金的管理策略被认为是消极的管理。

        投资基金的种类十分丰富,除上述介绍的类型外,还有雨伞基金、基金中的基金等。

5.3.4、证券投资基金的费用

        基金管理费:从基金资产中提取的支付给为基金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基金管理人的费用,即管理人为管理和操作基金而收取的费用。基金管理费通常按照每个估值日基金净资产的一定比率(年率)逐日计提,累计至每月月底,按月支付。基金管理费率通常与基金规模成反比,与风险成正比。基金规模越大,基金管理费率越低;基金风险程度越高,基金管理费率越高。从基金类型看,证券衍生工具基金管理费率最高,货币市场基金最低。目前,我国股票基金大部分按照1.5%的比例计提基金管理费,债券基金的管理费率一般低于1%,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33%。

        基金托管费:基金托管人为保管和处置基金资产而向基金收取的费用。托管费通常按照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率提取,逐日计算并累计,按月支付给托管人。托管费从基金资产中提取,费率也会因基金种类不同而不同。基金托管费收取的比例与基金规模、基金类型有一定关系。通常基金规模越大,基金托管费率越低。基金托管费年费率国际上通常为0.2%左右,美国一般为0.2%。我国规定,基金托管人可磋商酌情调低基金托管费,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告,无须为此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

        基金交易费:基金在进行证券买卖交易时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印花税、交易佣金、过户费、经手费、证管费。交易佣金由证券公司按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向基金收取,印花税、过户费、经手费、证管费等则由登记公司或交易所按有关规定收取。参与银行间债券交易的,还需向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支付银行间账户服务费,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支付交易手续费等服务费用。

        基金运作费:为保证基金正常运作而发生的应由基金承担的费用,包括审计费、律师费、上市年费、信息披露费、分红手续费、持有人大会费、开户费、银行汇划手续费等。按照有关规定,发生的这些费用如果影响基金份额净值小数点后第5位的,应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法计入基金损益;发生的费用如果不影响基金份额净值小数点后第5位的,应于发生时直接计入基金损益。

        基金销售服务费:从基金资产中扣除的用于支付销售机构佣金以及基金管理人的基金营销广告费、促销活动费、持有人服务费等方面的费用。基金销售服务费目前只有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基金产品收取,基金管理人可以按照相关规定从基金财产中持续计提一定比例的销售服务费,费率大约为0.25%。收取销售服务费的基金通常不再收取申购费。

        目前,我国的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及基金销售服务费均是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逐日计提,按月支付。

5.3.5、基金资产价值

        基金资产总值是指基金所拥有的各类证券的价值、银行存款本息、基金应收的申购基金款以及其他投资所形成的价值总和。基金资产净值是指基金资产总值减去负债后的价值。基金份额净值是指某一时点上某一投资基金每份基金份额实际代表的价值。基金资产净值和基金份额净值计算公式如下:

        基金资产净值=基金资产总值-基金负债         基金份额净值=基金资产净值/基金总份额

        基金份额净值是衡量一个基金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也是基金份额交易价格的内在价值和计算依据。通常,基金份额价格与份额净值趋于一致,即资产净值增长,基金份额价格也随之提高

        基金资产估值是通过对基金所拥有的全部资产及所有负债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估算,进而确定基金资产公允价值的过程。

5.3.6、基金收入

        5.3.6.1、基金收入来源

        证券投资基金收入是基金资产在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投资收益以及其他收人。基金资产估值引起的资产价值变动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利息收人指基金经营活动中因债券投资、资产支持证券投资、银行存款、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按买入返售协议融出资金等而实现的利息收入。具体包括债券利息收入、资产支持证券利息收人、存款利息收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收入等。

        投资收益是指基金经营活动中因买卖股票、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基金等实现的差价收益,因股票、基金投资等获得的股利收益,以及衍生工具投资产生的相关损益,如卖出或放弃权证、权证行权等实现的损益。具体包括股票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收益、基金投资收益、衍生工具收益、股利收益等。

        其他收入是指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其他各项收人,包括赎回费扣除基本手续费后的余额、手续费返还、ETF替代损益,以及基金管理人等机构为弥补基金财产损失而支付给基金的赔偿款项等。这些收入项目一般根据发生的实际金额确认。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指基金持有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并于估值日对基金资产按公允价值估值时予以确认。

        5.3.6.2、证券投资基金的利润分配

        证券投资基金利润/基金收益是指基金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收益”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证券投资基金在获取投资收入扣除费用后,须将利润分配给受益人。

        基金利润分配通常有以下方式:①封闭式基金分配方式:现金方式分配;②开放式基金分配方式: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转换为基金份额,如果基金份额持有人事先未做出再投资转换选择的,基金管理人应当支付现金;③货币市场基金分配方式:在基金合同中将收益分配的方式约定为红利再投资,并应当每日进行收益分配。

        基金利润分配原则:

        ①封闭式基金分配原则: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封闭式基金年度利润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已实现收益的90%。封闭式基金当年收益应先弥补上一年的亏损,如当年发生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

        ②开放式基金分配原则:约定每年基金收益分配的最多次数和基金收益分配的最低比例。实践中,许多基金合同规定: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基金净收益的90%;基金收益每会计年度分配一次,目前应采用现金形式分配;基金当年收益先弥补上一年度亏损,此后方可进行当年收益分配;基金投资当年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每份基金单位享有同等分配权。

        ③货币市场基金分配原则:当日申购的基金份额自下一个工作日起享有基金的分配权益,当日赎回的基金份额自下一个工作日起不享有基金的分配权益。具体而言,货币市场基金每周五进行利润分配时,将同时分配周六和周日的利润;每周一至周四进行分配时,则仅对当日利润进行分配。投资者于周五申购或转换转入的基金份额不享有周五和周六、周日的利润;投资者于周五赎回或转换转出的基金份额享有周五和周六、周日的利润。

5.3.7、基金的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集中资金、专家管理、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投资工具,但投资者投资于基金仍有可能面临风险。

        (一)市场风险:相对于购买股票而言,由于能有效地分散投资和利用专家优势,可能对控制风险有利。分散投资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来自个别公司的非系统性风险,但无法消除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证券市场价格因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时,将导致基金收益水平和净值发生变化,从而给基金投资者带来风险。

        (二)管理能力风险:不同的基金管理人的基金投资管理水平、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存在差异,从而对基金收益水平产生影响。

        (三)技术风险:当计算机、通信系统、交易网络等技术保障系统或信息网络支持出现异常情况时,可能导致基金日常的申购或赎回无法按正常时限完成、注册登记系统瘫痪、核算系统无法按正常时限显示基金净值、基金的投资交易指令无法及时传输等风险。

        (四)巨额赎回风险:若因市场剧烈波动或其他原因而连续出现巨额赎回,并导致基金管理人出现现金支付困难时,基金投资者申请赎回基金份额,可能会遇到部分顺延赎回或暂停赎回等风险。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