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个人总结

从瀑布到敏捷——软件开发模式变迁史

  软件开发也像一个软件一样,不断地优化、升级,去其糟泊,取其精华,直到演化为更快更便捷的生产流程。

  传统线性瀑布模型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客户无法参与到整个制造过程中;其次,客户的期望和给出的开发成本往往不对称;然后,在线性的生产系统中,需求和设计师不可修改的;最后,下游的工作开展严格依赖于上游交付件的完成情况。

  到了敏捷开发阶段,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地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将真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不断地调试、测试,每个子项目都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既相互联系,又可独立运行。与传统的瀑布模型最大的不同就是客户也参与到其中,能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的变更。客户的需求是不断完善的,所以敏捷开发的子项目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同时也有着他的弊端:当大量的用户参与进来,大量的问题也被提出,越来越多不着调的需求也会被提出。

  不同的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制造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比如Kanban管理和精益软件开发。能更快满足客户需求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有人负责,才有质量:写给在集市中迷失的一代

  Brooks说所谓质量,只有在某人对它负责时才有意义,而这个某人只能是一个人,不能是几个人——二重奏除外

  很多IT人士基本功不扎实,缺乏规范化开发软件的过程。作者认为学会计算机编程很容易,就像学会用钉子把两块木板钉在一起一样容易。这也是现在一直都存在的重大问题。而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不仅仅只是“会用钉子把两块木板钉在一起”就行。简而言之,会编程是一回事,学会用编程则又是另一回事。

  对于模块化和代码重用的依赖感严重。就像网络上一些程序员上班只使用ctrl键和C键、V键一样,过度依赖于已有的东西会使编程能力的退化。一方面可以节省开发时间,另一方面削弱了程序员的能力。

  我认为作为一名IT人士,不能为了开发而开发,为了设计而设计,有人负责,才有质量。

软件工程方法论对我们软件开发有多大用处?

软件工程方法论是一种系统化开发软件,从而达到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方法。

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提高开发效率;

2、提高软件的质量;

3、降低开发成本;

不同的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高质量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