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医生工作站管理系统学习
一、程序简介和部署
1️⃣、门诊的定义:
一个患者的门诊经历,包括挂号、候诊、看医生、 交费、取药、抽血、化验、检查、治疗等,是围 绕着医生的诊疗行为而形成的门诊流程。包含中医的望、闻、问、切、开方下药,西医的症状体 征、病史采集、检验检查、处方治疗等内容。
2️⃣、门诊的业务流程:
门诊业务流程:患者经挂号、候诊后就诊,医生接诊后进行问诊、查体、开立检验检查申请、处方等操作,患者缴费后进行检验检查、取药、治疗等,根据结果决定复诊、离院或住院。具体流程如下:
二、程序的主要功能
1️⃣、患者一览界面:
展示挂号患者信息,医生可进行叫号、接诊等操作,右侧功能区提供多种功能,如查看检验报告、开立入院证等。
2️⃣、结构化病例界面:
以结构化病历为中心,左侧展示患者基本信息,中间用于病历书写,右侧是书写助手,上方有基础操作区。
3️⃣、药品处方开立界面:
西药和草药处方界面类似,均有基础操作区和药品选择区,医生可选择药品、审核、保存处方。
4️⃣、检验 / 检查 / 处置开立界面:
各界面都有基础操作区和项目选择区,医生可选择相应项目并保存申请,检验检查还涉及项目选择和报告查看等流程。
检验界面:
检查界面:
处置界面:
·
5️⃣、入院证开具界面:
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开立入院证,涉及与门诊就诊、科室、人员等相关信息的交互。
三、程序数据结构和流向
各功能模块涉及不同的数据表和数据流向。如就诊界面通过多张表关联实现患者信息传递;药品开立涉及 HIS 处方表等多个表,实现处方信息记录和药品信息获取;检验 / 处置 / 检查开立分别涉及对应项目字典、申请记录、费用等相关表,确保操作记录和费用计算准确。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
1️⃣、后台窗体无法打开:
需在门诊医生站模块管理页面维护窗口信息,在后台系统定义中关联按钮与窗体,重新登录解决。
2️⃣、自定义格式维护:
在门诊医生站后台科室字典相关路径维护,复制文件并覆盖,自定义配置。
3️⃣、结构化病历维护:
win7 执行批处理文件,win10 在命令提示符操作,确保病历动态库正常注册,维护病历格式和数据同步。
4️⃣、登录 / 接诊报错:
登录报错需查看日志,补充缺失动态库;接诊报错若为 win7 系统,删除特定文件,同时确保系统安装在非系统盘。
五、提出的问题
1️⃣、检验和检查的区别:
在医院中,检验和检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定义的差异:
检验是指通过各种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样本进行分析和检测,以获取 有关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信息,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健康评估等。例如,血常规检验可以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和形态,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贫血或血液系统疾病等。
检查涵盖的范围更广泛,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人体进行全面或局部的观察、评估,以发现潜在的病变或异常。包括身体的物理检查(如医生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以及借助影像学设备(如 X 线、CT、MRI、超声等)、内镜等器械对身体内部结构进行的观察和评估。例如,胸部 X 线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肺部的炎症、肿瘤等病变;胃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胃肠道内的情况,发现溃疡、息肉等病变。
参与人员的不同:
检验:主要由检验医师、检验技师等专业人员完成。他们负责样本的采集、处理、检测和结果的分析报告。
检查:不同的检查项目由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例如,体格检查由临床医生完成;影像学检查由放射科医生、超声科医生等操作和解读;内镜检查由消化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或内镜专科医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