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微生物共生固氮的多样性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也是作物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但是植物无法直接吸收利用大气中的氮气,所以它们的生长主要依赖于从根际获得的固定的氮元素。氮气可由一些固氮原核生物转化为铵,这种过程称为生物固氮。固氮酶是催化固氮的酶复合物,在固氮生物中高度保守,并受到氧气的抑制。

生物固氮

生物固氮分为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其中共生固氮是固氮效率最高的类型。根据固氮微生物的类型主要分为蓝细菌共生固氮、放线菌共生固氮以及根瘤菌共生固氮。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海草根细胞中和根细胞之间存在一种固氮海洋细菌。

植物共生的多样性(Xu et al.,2023)

根瘤菌和放线根共生的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的蔷薇 I 分支,并且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具有共生固氮的趋势。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被认为直接起源于放线根祖先,而放线根祖先又从丛枝菌根祖先进化而来。与这一假设一致,与固氮细菌的关联涉及丛枝菌根共生所共有的几种机制。最近的研究表明,结瘤是在一次事件中获得的,随后是跨谱系的大量平行损失。

豆科-根瘤菌固氮共生的进化历史概述(Zhao et al.,2021)

豆科-根瘤菌共生体系

豆科-根瘤菌共生的特征是宿主的根瘤结构,由内共生根瘤菌定植。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根部共生的土壤细菌的总称。根瘤菌呈杆状,有鞭毛和荚膜,不生芽孢, 革兰氏染色阴性。通常在有氧条件下自由生活,在没有植物寄主的情况下,无法固氮,因为它们无法产生必须由寄主植物提供的高柠檬酸盐。

在根瘤中生活的菌体呈梨形、棍棒形或“T”“X”“Y”等形状,这种变形的菌体称类菌体。 每种根瘤菌都只能在一种或几种豆科生物上形成根瘤,建立共生关系,表现出各自的专一性。已鉴定出属于变形菌的根瘤菌250多种,未来还会有新物种发现。

    • 代表植物:大豆、苜蓿、豌豆、花生等已知 Caesalpinioideae(主要是含羞草进化枝)和 Faboideae 含有结节物种,其中大部分属于 Faboideae豆科植物。除豆科植物外,至少一种非豆科植物Parasponia andersonii(属于蔷薇科)可以与根瘤菌共生。
    • 共生微生物:根瘤菌属(Rhizobium)、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等。大多数根瘤菌菌株可以结瘤几种不同的物种,但一些根瘤菌菌株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例如Sinorhizobium fredii NGR234,它可以结瘤100多个属的豆科植物。
    • 共生结构:根瘤(或茎瘤),通过Nod因子信号传导启动形成。

大豆定型根瘤

苜蓿不定型根瘤

非豆科植物—放线菌(Frankia)共生体系

放线菌根植物被放线菌属Frankia结瘤,以德国生物学家A.B.Frank的名字命名。这些生长缓慢、分枝、丝状的革兰氏阳性土壤放线菌适应了各种环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都有发现。Frankia产生三种不同的细胞类型:丝状营养菌丝、多细胞孢子囊和固氮囊。与根瘤菌相比,自由生活的Frankia能够通过在土壤中形成专门的囊泡来固定氮,这些囊泡具有多层富含hopanoid的脂质包膜,据推测会形成氧扩散屏障。一些菌株能够在活宿主的结节细胞内产生孢子,在那里它们固定氮。在系统发育上,Frankia可分为4个类群(I、II、III和IV)。簇I、II和III能够感染并固定不同植物属的氮,而从放线菌根瘤中分离出的簇IV菌株无法感染或触发其初始宿主植物中的有效结瘤,这表明簇IV菌株的成功结合可能需要更具体的条件或额外的微生物。化石证据表明放线根固氮物种最早出现于白垩纪晚期。

    • 代表植物:桤木(Alnus)、沙棘(Hippophae)、木麻黄(Casuarina)等木本双子叶植物。
    • 共生微生物:弗兰克氏放线菌(Frankia),形成根瘤或茎瘤结构。

沙棘放线菌根瘤

比较维度

根瘤菌(Rhizobium等)

弗兰克氏放线菌(Frankia)

分类地位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革兰氏阴性杆菌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革兰氏阳性丝状菌

宿主范围

主要限于豆科植物(除Parasponia属)

可与8个非豆科被子植物科(如桤木、沙棘、木麻黄等)共生

共生结构

形成根瘤(de novo结构),由皮层细胞分裂形成

形成根瘤状结构,实为侧根变态,由中柱鞘起源

固氮结构

根瘤内形成类菌体(bacteroids),不形成囊泡

根瘤内形成泡囊(vesicles)保护固氮酶,部分种不形成

氧气调节机制

依赖植物源血红蛋白(leghemoglobin)调控氧分压

依赖泡囊壁层数宿主细胞木质化调节氧分压,部分含血红蛋白

氢气释放

固氮时释放H₂

具有吸氢酶(Hup⁺),固氮时不释放H₂

感染方式

典型为根毛卷曲(根毛感染),需Nod因子信号

可通过根毛感染细胞间渗透,信号分子非Nod因子

生态适应性

对土壤pH、盐度较敏感

干旱、盐碱、重金属、极低温等逆境

蓝藻共生体系

蓝藻是一类进行含氧光合作用的多种原核生物,遍布全球的海洋、水生和陆地环境中。某些种类的蓝藻具有与多种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的能力。共生蓝藻通常属于丝状蓝藻念珠藻属( Nostoc),尽管已经发现了一些其他共生蓝藻,包括 鱼腥藻(Anabaena)、Trichormus、Calothrix 和 Chlorogloeopsis。念珠藻属的蓝藻属于蓝藻的第四部分念珠藻目(Nostocales)。丝状蓝藻的单个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的类型,例如类孢子(休眠孢子)、异形胞(固氮细胞)、营养细胞(固碳细胞)和连锁体 hormogonia (运动丝)。hormogonia在共生建立过程中充当感染单位,并在自由生活条件下表现出短距离传播。此外,自养蓝藻利用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提供固氮动力,通过分离专用异形胞细胞中的固氮酶来物理保护它们的固氮酶,或者通过仅在夜间固定氮来暂时保护它们的固氮酶。

念珠藻

蓝藻共生已在几种陆地植物中报道,包括苔藓植物(苔类和角苔类)、蕨类植物(满江红属 Azolla)、裸子植物(苏铁科Cycadaceae )和被子植物(大叶草科Gunneraceae )。容纳固氮蓝藻的特殊结构包括叶状体腔(角苔类)、叶腔(满江红)、珊瑚状根(苏铁)和茎腺(大叶草)。大多数蓝藻都存在于有胚植物(Embryophyta)中的细胞间,但念珠藻属(Nostoc) 除外,位于细胞内的大叶草茎腺中,而满江红-蓝藻共生体没有宿主就无法生存。有趣的是,大多数共生结构的发育似乎并不依赖于蓝藻感染。除了满江红外,共生蓝藻的宿主范围似乎很广。例如,念珠藻属已经从苏铁中分离出来,角苔类能够在大叶草中定殖。同样,角苔类能够与从苏铁和大叶草中分离出的蓝藻形成关联。

    • 代表植物:红萍(Azolla,水生蕨类)。
    • 共生微生物: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通过叶腔共生完成固氮。

鱼腥藻

海草与海洋细菌的共生关系

海草大约在 1 亿年前从陆生开花植物进化而来,这些植物迁徙回海,在全球沿海环境中形成了广阔的草地。郁郁葱葱且高产的海草草甸通常在营养缺乏的水域中茁壮成长。由于植物和细菌之间的关联共生关系已从许多陆生草中发现,据推测微生物对氮气固定可能是海草氮的重要来源。最近,在整个地中海温暖水域繁殖的海草 Posidonia oceanica 的成功归功于与海洋细菌 Candidatus Celerinatantimonas neptuna 的陆生型固氮共生关系。这种固氮细菌生活在大洋松根细胞之间和内部,在那里它为宿主提供氨和氨基酸以换取糖。这种细菌属于γ-变形菌,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沿海生态系统中,与之前从盐沼草样本中分离出的细菌的相似性为95%,表明它们可能与其他海草和盐沼植物形成类似的共生关系。

海草与海洋细菌共生(Mohr et al.,2021)

参与植物-微生物共生的代表性共生结构(Xu et al.,2023)

(A)蓝藻-苏铁共生。苏铁中珊瑚根与蓝藻共生的横截面的插图。(B)丛枝菌根共生。(C)弗兰克氏放线根瘤。(D) 蒺藜苜蓿的不定型根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 Diversity and regulation of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in plants.Redirecting
  2. Nuclear phylotranscriptomics and phylogenomics support numerous polyploidization events and hypotheses for the evolution of rhizobial nitrogen-fixing symbiosis in Fabaceae.Redirecting
  3. Mohr, W., Lehnen, N., Ahmerkamp, S. et al. Terrestrial-type nitrogen-fixing symbiosis between seagrass and a marine bacterium. Nature 600, 105–109 (2021). Terrestrial-type nitrogen-fixing symbiosis between seagrass and a marine bacterium | Natur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