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材料参数和模型
文章目录
在定义网格、几何结构和掺杂分布后,可通过以下操作修改电极特性、调整默认材料参数,并选择器件仿真时使用的物理模型:
- 使用语句:分别通过
CONTACT
(接触)、MATERIAL
(材料)、MODELS
(模型)语句实现对应功能。 - 其他功能:通过
IMPACT
语句启用碰撞电离模型,通过INTERFACE
语句设置界面属性。 - 参数扩展:许多参数可通过 Silvaco C 解释器(SCI)定义,支持为部分模型定制方程。
1. 指定接触特性:
1.1 栅极或肖特基接触的功函数
- 默认与肖特基接触:默认情况下,与半导体材料接触的电极被视为欧姆接触;若定义功函数,则视为肖特基接触。
- 语句用法:
CONTACT
语句用于指定一个或多个电极的金属功函数。NAME
参数:标识需修改属性的电极。WORKFUNCTION
参数:设置电极功函数。- 示例:
CONTACT NAME=gate WORKFUNCTION=4.8
:将名为gate
的电极功函数设为 4.8eV。- 也可直接通过材料名称设置常用接触材料的功函数,如
ALUMINUM
(铝)、N.POLYSILICON
(N 型多晶硅)等。例如CONTACT NAME=gate N.POLYSILICON
,用于设置 N 型多晶硅栅极接触的功函数。 - 注意:当铝(Aluminum)与重掺杂硅接触时,通常形成欧姆接触(ohmic contact)。此时,无需指定功函数(workfunction)。 以MOS器件为例,错误写法是
CONTACT NAME=drain ALUMINUM
,因为欧姆接触场景下不需要额外指定功函数等参数。
CONTACT
语句可用于定义肖特基接触的势垒降低(barrier lowering)和偶极子降低(dipole lowering)。- 势垒降低:通过
BARRIER
参数启用。 - 偶极子降低:通过
ALPHA
参数设置偶极子降低系数。 - 示例:
CONTACT NAME=anode WORKFUNCTION=4.9 BARRIER ALPHA=1.0e-7
- 该语句将名为
anode
的肖特基接触的功函数设为 4.9eV,启用势垒降低,并将偶极子降低系数设为 1 nm(1.0e-7cm)。
- 势垒降低:通过
- 注意:当接触处定义肖特基势垒时,建议在半导体中接触下方设置精细的 y 方向网格(fine y mesh)。 以确保准确模拟肖特基耗尽区(Schottky depletion region)的特性,提升仿真精度。
1.2 设置当前边界条件
- 功能:
CONTACT
语句用于将电极的控制方式从电压控制改为电流控制。电流控制电极适用于模拟电流对电压高度敏感,或电流是电压多值函数的器件(如击穿后出现回跳现象的场景)。 - 示例:
CONTACT NAME=drain CURRENT
,该语句将漏极(drain)电极设置为电流控制模式。 - 求解要求:所有使用电流边界条件的模拟,均需采用
BLOCK
或NEWTON
求解方法(具体可见后续关于“非线性迭代”的内容)。
1.3 定义外部电阻、电容或电感
- 集总元件定义:通过
CONTACT
语句中的RESISTANCE
(电阻)、CAPACITANCE
(电容)、INDUCTANCE
(电感)参数,可指定连接到电极的集总电阻、电容、电感。- 示例:
CONTACT NAME=drain RESISTANCE=50.0 CAPACITANCE=20e-12 INDUCTANCE=1e-6
,表示为漏极电极指定一个 50 欧姆电阻、20 皮法电容与 1 微亨电感的并联结构。 - 2D模拟缩放:在 2D 模拟中,这些无源元件值会按第三维宽度缩放。例如,假设 Atlas 2D 模拟宽度为 1μm,电阻会变为 50 Ω·μm。
- 示例:
- 分布接触电阻定义:通过
CON.RESIST
参数可指定电极的分布接触电阻。- 示例:
CONTACT NAME=source CON.RESISTANCE=0.01
,表示源极(source)接触的分布电阻为 0.01 Ω·cm²。
- 示例:
- 求解注意事项:包含外部电阻、电容或电感的模拟,必须使用
BLOCK
或NEWTON
求解方法。
1.4 浮动接触(Floating Contacts)
- 浮动电极的定义场景
- 使用
FLOATING
参数的情况:
CONTACT
语句可定义浮动电极,适用于两种场景:- 第一种是浮栅(如 EEPROM 等可编程器件);
- 第二种是直接接触半导体材料的浮动结构(如功率器件中的浮动场板)。
示例:CONTACT NAME=fgate FLOATING
,表示名为fgate
的电极设置为浮动,应用电荷边界条件。
- 直接接触半导体时的处理方式
- 不可用
FLOATING
参数:当接触直接作用于半导体时,不能使用FLOATING
参数。此时需通过电流边界条件模拟浮动电极,例如:
CONTACT NAME=drain CURRENT
,为名为drain
的电极设置电流边界条件。后续执行SOLVE
语句时,该电流边界条件默认归零,实现接触浮动。 - 大电阻模拟方法:也可通过给接触附加大电阻实现浮动,例如:
CONTACT NAME=drain RESIST=1e20
。需注意:必须使用极大电阻值(如 1e20Ω)确保接触电流极小。举例:若容差为(1e-5V),电阻为 (1e12Ω),则电流约为(1e-17A),适用于击穿仿真等场景。
1.5 电极短接
- 短接原理与场景
- 目的:通过短接使两个或多个电极上的电压相等,常用于双基极双极晶体管等器件技术。
- 实现方式:根据结构定义方式不同,有多种方法。若结构通过 Atlas 语法定义,可设置多个具有相同 ID(如
ELECTRODE
语句中的 ID)的电极,这些电极会被视为电压相等;若通过 Athena 的ATHENA ELECTRODE
语句定义两个独立金属区域,也可通过特定语法短接。
CONTACT
语句用法
- 基础语法:
此例中,CONTACT NAME=base1 COMMON=base SOLVE VBASE=0.1
base1
电极会与base
电极短接,base
上施加的 0.1V 电压会同时作用于base1
。Atlas 会计算并存储两个电极的独立电流,必要时可通过SHORT
语句合并电流。 - 参数规则:
COMMON
参数指定的电极名称需与ELECTRODE
语句中定义的名称完全匹配。NAME
参数指定的电极不应直接施加偏压,偏压需加在COMMON
指定的电极上。
- 电压偏移与比例设置
- 可通过
FACTOR
参数设置关联电极的电压偏移。例如:
表示CONTACT name=base1 COMMON=base FACTOR=0.5
base1
的偏压 =base
偏压 + 0.5V。若同时使用MULT
参数,FACTOR
会被解读为倍数关系(而非偏移)。
- 电流边界条件
- 对需施加附加电流的短接电极,需先通过
CONTACT
语句连接,再直接在SOLVE
语句中指定电流值,以突破关联电极间的电流边界限制。
- 自动短接机制
- 从 Athena 或 DevEdit 加载结构时,若两个定义的电极区域名称相同,Atlas 会自动短接它们,移除原有器件结构中的电流边界条件。
1.6 开路接触
-
三种开路接触方法:
- 方法一:直接从结构文件中删除指定电极。
- 方法二:在需设为开路的接触点添加极大的集总电阻(如 1e20Ω)。
- 方法三:将需开路的接触点边界条件从电压控制改为电流控制,并设定极小电流或零电流。
-
方法适用性与建议:
尽管三种方法均可行,但若在结构中形成“浮区”,可能影响数值收敛。因此,通常推荐使用第二种方法(添加大电阻),因其能更好地确保模拟过程的收敛性。
2. 指定材质属性
2.1 半导体、绝缘体或导体
所有材料分为三类:半导体(semiconductors)、绝缘体(insulators)和导体(conductors)。每类材料需指定不同的参数集:
- 半导体需定义电子亲和势、带隙、态密度、饱和速度等参数。
- 许多材料在器件模拟中有默认参数(可查)。
2.2 设置参数
通过 MATERIAL 语句 自定义材料基本参数,参数可应用于指定材料或区域:
- 示例1:
MATERIAL MATERIAL=Silicon EG300=1.12 MUN=1100
为器件中所有硅区域设置带隙(EG300)和低场电子迁移率(MUN)。 - 按区域定义参数:
若通过REGION
或NAME
参数指定区域,可按区域设置参数。例如:
MATERIAL REGION=2 TAUN0=2e-7 TAUP0=1e-5
为2号区域设置电子和空穴的肖克利-里德-霍尔(SRH)复合寿命。
若通过REGION
语句定义了名称(如base
),可使用:
MATERIAL NAME=base NC300=3e19
为名为base
的区域设置300K下导带态密度(NC300)。
2.3 异质结材料
- 异质结材料属性修改
异质结的材料属性可通过MATERIAL
语句调整。除常规材料参数外,还能定义与组分相关的参数,例如:随组分变化的带参数、介电常数和饱和速度等。 - 带隙差分配与
ALIGN
参数
在异质结材料系统中,材料间的带隙差会分配到导带和价带。ALIGN
参数用于指定导带分配的带隙差比例,进而决定电子和空穴的势垒高度(覆盖电子亲和势的设定)。- 示例:
MATERIAL MATERIAL=InGaAs ALIGN=0.36
MATERIAL MATERIAL=InP ALIGN=0.36
表示 InGaAs 与 InP 材料间带隙差的 36% 分配给导带,64% 分配给价带。若带隙差为 0.6 eV,则导带势垒高度为0.216 eV(0.6×0.36=0.216eV),价带势垒高度为0.384 eV(0.6×0.64=0.384eV)。
- 示例:
- 异质结器件模型设置
异质结器件中,不同材料的输运模型可能不同。用户可通过MODELS
语句指定这些模型及其系数,具体说明参考下面的“指定物理模型”。
3.指定接口属性
-
INTERFACE
语句的功能
INTERFACE
语句用于定义半导体与绝缘体界面的界面电荷密度和表面复合速度。例如:
INTERFACE QF=3e10
表示设定半导体与绝缘体所有界面的固定电荷为3×1010cm-2。 -
限定特定区域的界面属性
多数情况下,需将界面属性限制在特定区域,可通过INTERFACE
语句中的X.MIN
、X.MAX
、Y.MIN
、Y.MAX
参数实现。这些参数定义一个矩形区域,界面属性仅应用于此区域。例如:
INTERFACE QF=3e10 X.MIN=1.0 X.MAX=2 Y.MIN=0.0 Y.MAX=0.5
该语句将界面电荷限定在指定矩形区域内的半导体-绝缘体边界。 -
其他可定义的界面属性
除固定电荷外,还可通过INTERFACE
语句定义表面复合速度和热电子发射等属性。
4.指定物理模型
- 物理模型通过
MODELS
和IMPACT
语句指定。这些模型的参数可分为五类:迁移率、复合、载流子统计、电离和隧穿。每个模型的“物理模型”部分包含对应参数的详细信息。 - 除碰撞电离模型通过
IMPACT
语句指定外,所有模型均通过MODELS
语句指定。例如,语句:
MODELS CONBS FLMOS SRH FERMIED
IMPACT SELF
指定了与载流子浓度相关的迁移率、平行场迁移率、具有固定载流子寿命的肖克利-里德-霍尔(SRH)复合、费米-狄拉克统计以及塞弗特电离模型。
- 不同技术选择正确的模型。例如,
ROSE
和BIP
参数集可启用复合、载流子统计和陷阱模型,而PROGAM
和ERASE
参数可启用编程和擦除可编程器件的模型。例如,语句:
MODELS MOS PRTNT
启用了电导调制、表面复合及费米-狄拉克统计模型,而语句:
MODELS BIPOLAR FLINT, CONBS, AUGER, and BGN MODELS
启用了双极、平行场迁移率、与载流子浓度相关的迁移率、俄歇复合和带-带隧穿模型。
- 如果还指定了
LAT.TEMP
(晶格温度),且该温度与 300 开尔文的默认值不同,且大于 10 开尔文,则还会使用ANALYTIC
热载流子输运模型。
注:PRTNT
参数用于列出模拟中使用的模型和参数,这有助于验证模型和材料参数。
- 物理模型可在一种材料中启用,也可在多种材料中启用。这对异质结器件模拟很有用,因为不同的半导体区域可能有不同的特性。例如:
MODEL MATERIAL=GAAS FLINT EVSATHR=1. ECRIT=6.5e3 CONBS
MODEL MATERIAL=GAAS SRH FLMOS EVSATHR=0.1 ECRIT=1.5e4
同时对两种材料的迁移率和临界电场进行了设置。对于基于先进材料的器件,应仔细研究这些模型参数。
能量平衡输运模型
能量平衡漂移-扩散电荷输运模型可描述非平衡效应,如速度过冲和与能量相关的碰撞电离。该模型还可通过使用玻尔兹曼输运方程的高阶展开来描述这些效应。在此模型中,输运取决于局部载流子温度,而非局部电场。
若要启用电子或空穴的能量平衡输运模型,可在 MODELS
语句中使用 HCTE
、HCTH
或 HCTE.HO
参数,分别对应电子、空穴或两者的能量输运模型。例如:
MODELS MOS HCTE
启用了电子的能量平衡输运模型,同时保留了空穴的常规输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