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03规约

103规约是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串口数据传输)
IEC 60870-5规约是基于 三层模型“增强性能结构”:物理层(光纤系统或基于铜线的系统(提供二进制对称和无记忆传输))、链路层、应用层。
注:站之间的链路可以按非平衡或者平衡式传输模式工作,若是从一个控制系统到几个继电保护设备(或间隔单元)之间链路共用一条公共的物理通道,那么这些链路必须工作在非平衡式,以避免多个继电保护设备(或间隔单元)试图同一时刻在通道上传输的可能性。不同的继电保护设备(或间隔单元)在通道上容许传输的顺序取决于控制系统的应用层的规则。
链路层应用标准:

应用层:
1、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是由一个数据单元标识符(DATA UNIT IDENTIFIER)和唯一的一个信息体(INFORMATION OBJECT)组成。

对于所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s)数据单元标识符有相同的结构,它由四个八位位组所组成。

    其结构如下:

    1)类型标识(TYP)

    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

    3)传送原因(COT)

    4)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常常和用于链路层的地址一致。信息体信息体标识符和一组信息元素集组成(还有时标)
  信息体标志符包含两个八位位组,其结构如下:

    1)功能类型(FUN)

     2)信息序号(INF)

信息元素集由一个单个的信息元素、一个综合信息元素或一个顺序的信息元素所组成。

******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数据单元标志符,信息体}

******数据单元标识符{类型标识,可变结构限定词,传送原因,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信息体{功能类型,信息序号,信息元素集,时标}


2、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
(1)数据单元标识符: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其第一个八位位组定义为类型标识,见表3、表4。为了兼容的数据交换而使用了31种类型标识符,其定义如下:

   ①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18]〈1255

                                131〉:=配套标准所定义(兼容范围)

                                 32255〉:=为特殊应用(专用范围)

 3  类型标识的语义:在监视方向的信息

1〉:=带时标的报文

  M_TM_TA_3

11〉:=通用分类标识

  M_GI_N(T)A_3

2〉:=具有相对时间的带时标的报文

  M_TMR_TA_3

23〉:=被记录的扰动表

  M_LRD_TA_3

3〉:=被测值I

  M_MEI_NA_3

26〉:=扰动数据传输准备就绪

  M_RTD_TA_3

4〉:=具有相对时间的带时标的被测值

  M_TME_TA_3

27〉:=被记录的通道传输准备就绪

  M_RTC_NA_3

5〉:=标识

  M_IRC_NA_3M_IRF_NA_3M_IRS_NA_3

28〉:=带标志的状态变位传输准备就绪

  M_RTT_NA_3

6〉:=时间同步

  M_SYN_TA_3

29〉:=传送带标志的状态变位

  M_TDT_TA_3

8〉:=总查询(总召唤)终止

  M_TGI_NA_3

30〉:=传送扰动值

  M_TDN_NA_3

9〉:=被测值Ⅱ

  M_MEII_NA_3

31〉:=传送结束

  M_EOT_NA_3

10〉:=通用分类数据

  M_GD_N(T)A_3


 

 4  类型标识语义:在控制方向的信息

6〉:=时间同步  C_SYN_TA_3

21〉:=通用分类命令  C_GC_NA_3

7〉:=总查询(总召唤)  C_IGI_NA_3

24〉:=扰动数据传输的命令  C_ODT_NA_3

10〉:=通用分类数据C_GD_NA_3

25〉:=扰动数据传输的认可  C_ADT_NA_3

20〉:=一般命令  C_GRC_NA_3


 

    在〈031〉范围内未在表3、表4列出的全部值,为将来兼容使用保留。


 ②可变结构限定词

    在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其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二个八位位组定义为可变结构限定词,如下所述:

    可变结构限定词:=CP8{数目、SQ

        其中  数目:=UI717]〈0127

           09〉:=信息元素的数目

         10127〉:=未用

          SQ=BS18]〈01

            0〉:=寻址一个信息体内顺序的信息元素

            1〉:=寻址单个信息元素或综合信息元素

    SQ位指明寻址后续信息体或信息元素的方法。

    SQ=0表示同类的信息元素序列由信息体地址来寻址(IEC60870-5-3中的5.1.5),信息体地址是顺序信息元素的第一个信息元素的地址。后续信息元素的地址是从这个地址起顺序加1。这种模式用于被测值和被记录的扰动表。

    SQ=1表示由信息体地址寻址的单个信息元素或综合信息元素。


传送原因在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其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三个八位位组定义为传送原因,如下所示:

 传送原因=U1818]〈0255

           09〉:=信息元素的数目

         0〉:=未用

      <1-63>:=兼容范围

      <64-255>:=专用范围

 

 在监视方向的信息传送原因的语义

1〉:=自发(突发)

11〉:=当地操作

2〉:=循环

12〉:=远方操作

3〉:=复位帧计数位(FCB)

20〉:=命令的肯定认可

4〉:=复位通信单元(CU)

21〉:=命令的否定认可

5〉:=启动/重新启动

31〉:=扰动数据的传送

6〉:=电源合上

40〉:=通用分类写命令的肯定认可

7〉:=测试模式

41〉:=通用分类写命令的否定认可

8〉:=时间同步

42〉:=对通用分类读命令有效数据响应

9〉:=总查询(总召唤)

43〉:=对通用分类读命令无效数据响应

10〉:=总查询(总召唤)终止

44〉:=通用分类写确认

 

在控制方向的信息传送原因的语义

8〉:=时间同步

31〉:=扰动数据的传输

9〉:=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

40〉:=通用分类写命令

20〉:=一般命令

42〉:=通用分类读命令


④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四个八位位组定义为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一般地,此八位位组和用在链路层的站地址一致。下述情况例外,在同一个物理链路上由于需要重复功能时,而需要额外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公共地址,例如在一个变压器差动保护中, 需要两套过流保护功能是属于重复功能的例子。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UI818]〈0255

    其中  0254〉:=站地址

           255〉:=广播地址

(2)信息体标识符:

①功能类型:

信息体标识符的第一个八位位组定义为用于继电保护设备(或间隔单元)的功能类型,见表7,其定义如下:

    功能类型(FUCTION TYPE)=UI818]〈0255

其中  0127〉:=专用范围

     128129〉:=兼容范围

     130143〉:=专用范围

     144145〉:=兼容范围

     146159〉:=专用范围

     160161〉:=兼容范围

     162175〉:=专用范围

     176177〉:=兼容范围

     178191〉:=专用范围

     192193〉:=兼容范围

     194207〉:=专用范围

     208209〉:=兼容范围

     210223〉:=专用范围

     224225〉:=兼容范围

     226239〉:=专用范围

     240241〉:=兼容范围

     242253〉:=专用范围

     254255〉:=兼容范围

    为了适应已经生产和使用的继电保护和间隔单元传输信息的需要,本配套标准定义了专用范围的类型标识、功能类型、信息序号见附录DE,其中BU=UI313]〈16=间隔单元。

 7  兼容范围功能类型的语义

128〉:=距离保护    t  (Z)

193〉:=未用

129〉:=未用

208〉:=未用

144〉:=未用

209〉:=未用

145〉:=未用

224〉:=未用

160〉:=过流保护    >>

225〉:=未用

161〉:=未用

240〉:=未用

176〉:=变压器差动保护    Δ

241〉:=未用

177〉:=未用

254〉:通用分类功能类型  GEN

192〉:=线路差动保护    Δ

255〉:=全局功能类型  GLB

②信息序号:

信息体标识符的第二个八位位组定义了在一个给定的功能类型内的信息序号,整个范围〈0255〉分别独立地用在控制方向和监视方向,对于兼容范围其定义如下:

    信息序号(INFORMATION NUMBER)=UI818]〈0255

在监视方向:=0255

    015〉:=系统功能

    1631〉:=状态

    3247〉:=监视

    4863〉:=接地故障

    64127〉:=短路

    128143〉:=自动重合闸

    144159〉:=被测值

    160239〉:=未用

    240255〉:=通用分类功能

在控制方向:=0255

    015〉:=系统功能

    1631〉:=一般命令

    32239〉:=未用

    240255〉:通用分类功能

(2)信息元素集。

***********************************************************


********************************************************************

ASDU1 实际报文示例:

68 0e 0e 68 08 03 01 81 09 03 b2 0e 01 b2 23 2b 0c 00 66 16 
68 和第四字节68均为启动字符。
0e 和第三字节oe均为长度
08 控制域 
03 地址域,链路层地址
01 类型标识(TYP) 
81 可变结构限定词(VSQ) 
09 传送原因(COT) 
03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应用层地址
B2 功能码(FUN) 
0e 信息序号(INF) 
01 双点信息(DPI) ,位置状态,此为分状态 
b2 23 2b 0c 保护动作4字节时间,应该为: 12:43:9 138ms
00 附加信息(SIN) 
66 校验和
16 结束字符

通用分类服务报文分析:
68  5d 5d  68 28 01 0a 81 2a 01 fe f1 00 89  01 00 01 03 01 01 48  01 01 01 07 04 01 70 3d 8a 3f  01 02 01 03 02 01 88 13  01 03 01 03 02 01 01 00  01 04 01 07 04 01 00 00 80 40  01 05 01 07 04 01 8f c2 35 3f  01 06 01 07 04 01 cc cc 14 41  01 07 01 07 04 01 00 00 c0 3f  01 08  01 07 04 01 00 00 c8 42  bb  16

68 和第四字节68均为启动字符。
5d 和第三字节5d均为长度
28 控制域
01 地址域,链路层地址
0a 类型标识(TYP) 
81 可变结构限定词(VSQ) 
2a 传送原因(COT) 
01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应用层地址
fe 功能码(FUN) 
f1 信息序号(INF) 
00 返回信息标识符(RII) 
89 通用分类数据集数目(NGD),实际数据集的数目为9个
01 00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 
01 描述的类别(KOD) ,1为实际值 
03 01 01 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 ,数据类型为1,数据宽度为1,数目为1,无后续状态位
48 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 
其中 01 00 01 03 01 01 48 为第一个数据集的数据,同理,01 01 01 07 04 01 70 3d 8a 3f 为第二个 数据集的数据,依此类推…直到第9个数据集的数据 01 08 01 07 04 01 00 00 c8 42
bb 校验和 
16 结束字符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