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应用广泛,云存储使存储器的需求从2维到3维,因此数据仓库不再是比喻,而是真正的后台支持。三星、东芝、美光、SK海力士等NAND Flash向3D技术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相关半导体需求带来的设备商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系统的存储体系,使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SEMI)预测半导体设备市场,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434亿美元,比2016年高9.3%,这是2015年起连续第3年维持成长。
1.3D存储器技术的开始与发展
三星成功量产3D NAND之后,英特尔在2015年研发出3D Xpoint新闪存技术,东芝、美光、SK海力士也在2016年陆续投产3D NAND,2017年原厂3D技术纷纷提升到64层3D NAND投产,英特尔也将3D XPoint开始用于SSD产品。
NAND Flash的3D技术与2D技术在结构上截然不同。简单来讲,2D NAND好比是平房,3D NAND则犹如耸立的高楼大厦,也因此Flash原厂近几年大手笔增加投资金额建厂或更新设备。其中三星2013年在中国西安建3D NAND专用工厂,2015年开建的平泽厂也将在2017年投入生产,东芝改造Fab 2工厂,并开始新建Fab 6工厂,还有美光Fab 10X和SK海力士M14,以及SK海力士将要新建的M15工厂,这些都需要采购新设备生产3D NAND。
东京威力科创(Tokyo Electron)执行董事堀哲朗表示,2016会计年度(2016/4~2017/3)的NAND设备订单是2015会计年度的2倍;爱德万(Advantest)社长吉田芳明认为,NAND设备订单需求至少会持续到2017会计年度上半年,甚至更长。
虽然东芝计划出售东芝Memory新公司股权可能会影响到3D NAND设备投资计划,以及Fab 6新建计划,但不至于影响到整个半导体设备的订单需求。另一方面,物联网相关半导体需求的成长,也给半导体设备市场带来了新需求。
2.堆叠式存储器
堆叠路由器是简单的路由器,然而堆叠式存储器却是最先进的存储器。
据外媒报道,东芝今天宣布正式出货BiCS FLASH 3D闪存,采用64层堆叠,单晶粒容量512Gb(64GB,TLC),相对于上一代48层256Gb,容量密度提升了65%,这样封装闪存芯片的最高容量将达到960GB。
只需要两颗芯片,就能造出近2TB容量的单面M.2 SSD,而且成本更低。
不过,目前,64层3D闪存(512Gb)仍是试样出货,但64层(256Gb)已经量产。
如此以来,今后500GB~2TB的SSD将渐渐成为主流,120GB/240GB逐步淘汰。
3.层式建筑
根据3D存储器的设计。将许多立体层状的建筑组成一个高楼,而不再是结构式方式,可解决厕所等通风问题。
从侧面看,立体层式建筑就像多张邮票一样并行而立。每一张邮票是一个立体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