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 RLC介绍(不包含AM模式)

1 RLC

      RLC层位于PDCP层和MAC层之间。它通过SAPService AccessPoint)与PDCP层进行通信,并通过逻辑信道与MAC层进行通信。每个UE的每个逻辑信道都有一个RLC实体(RLC entity)。RLC实体从PDCP层接收到的数据,或发往PDCP层的数据被称作RLC SDU(或PDCP PDU)。RLC实体从MAC层接收到的数据,或发往MAC层的数据被称作RLC PDU(或MAC SDU)。

      RLC层主要负责(见36.322):

·        分段/串联和重组RLC SDUconcatenation/segmentation/reassembly,只适用于UMAM模式):RLC PDU的大小是由MAC层指定的,其大小通常并不等于RLCSDU的大小,所以在发送端需要分段/串联RLC SDU以便其匹配MAC层指定的大小。相应地,在接收端需要对之前分段的RLCSDU进行重组,以便恢复出原来的RLCSDU并按序递送(in-sequencedelivery)给上层。

·        通过ARQ来进行纠错(只适用于AM模式):MAC层的HARQ机制的目标在于实现非常快速的重传,其反馈出错率大概在1%左右。对于某些业务,如TCP传输(要求丢包率小于),HARQ反馈的出错率就显得过高了。对于这类业务, RLC层的重传处理能够进一步降低反馈出错率。

·        RLC data PDU进行重排序reordering,只适用于UMAM模式):MAC层的HARQ操作可能导致到达RLC层的报文是乱序的,所以需要RLC层对数据进行重排序。重排序是根据序列号(SequenceNumberSN)的先后顺序对RLC data PDU进行排序的。

·        复包检重测duplicate detection,只适用于UMAM模式):出现重复包的最大可能性为发送端反馈了HARQACK,但接收端错误地将其解释为NACK,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MACPDU重传。

·        RLC data PDU进行重分段resegmentation,只适用于AM模式):当RLC data PDU(注意:这里不是SDU)需要重传时,可能需要进行重分段。例如,当MAC层指定的大小小于需要重传的原始RLCdata PDU的大小时,就需要对原始RLCdata PDU进行重分段。

 

      按序递送(in-sequence delivery)指的是RLC实体的接收端必须按序将重组(reassembly)好的SDU发送给PDCP层,也就是说,SDU n必须在SDU n+1之前发送给PDCP层。其基本思想是将接收到的RLC PDU(假设其SN = x)放在接收buffer(reception buffer)中,直到较小SN(小于x)的所有PDU都已成功接收并递送给PDCP层。只有当拥有较小SN的所有RLC PDU都用于重组SDU后,下一个RLC PDU才会被使用。例如对于类似VoLTE的流应用,要求接收到的数据的顺序与它们被发送时的顺序是一致的,否则可能造成声音的紊乱。

 

      RLC层的功能是由RLC实体来实现的。一个RLC实体可以配置成以下3种模式之一:

·        TransparentModeTM):对应TM RLC实体,简称TM实体。该模式可以认为是空的RLC,因为这种模式下只提供数据的透传(passthrough)功能。

·        UnacknowledgedModeUM):对应UM RLC实体,简称UM实体。该模式提供除重传和重分段外的所有RLC功能,因此提供了一种不可靠的传输服务。

·        AcknowledgedModeAM):对应AM RLC实体,简称AM实体。通过出错检测和重传,AM模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传输服务。该模式提供了所有的RLC功能。

 

      除TM模式对应的逻辑信道外,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RLC实体的模式(在UM模式和AM模式之间进行选择)是在无线承载建立时,eNodeB通过相关RRC消息的RLC-Config字段来配置的。在36.331中,搜索“RLC-SAP”,能看到各种RRC消息所使用的RLC模式(以及SRB)。

      每种模式支持的RLC层功能见表1-1(见36.322的4.4节)。

 

表1-1:每种模式支持的RLC功能

RLC功能

TM

UM

AM

传输上层PDU

Yes

Yes

Yes

使用ARQ进行纠错

No

No

Yes

对RLC SDU进行分段、串联和重组

No

Yes

Yes

对RLC data PDU进行重分段

No

No

Yes

对RLC data PDU进行重排序

No

Yes

Yes

重复包检测

No

Yes

Yes

RLC SDU丢弃处理

No

Yes

Yes

RLC重建

Yes

Yes

Yes

协议错误检测

No

No

Yes

 

1.1 TM模式

 

Figure 4.2.1.1.1-1: Model of twotransparent mode peer entities

 

      TM模式下,RLC实体只进行透传,不对RLC SDU进行分段和串联,也不添加任何头部信息。TM模式通过逻辑信道BCCH、PCCH和DL/UL CCCH来接收/发送RLC PDU。

     在eNodeB或UE侧,一个TM实体只能接收或发送数据,而不能同时收发数据,即TM实体只提供单向的数据传输服务。

      从36.322的Figure 4.2.1.1.1-1可以看出,在发送端,一个TM实体只由一个保存RLC SDU的传输buffer组成。当MAC层告诉该TM实体有一个传输机会时,TM实体会将传输buffer中的1个RLC SDU直接发送给MAC层,而不做任何修改。在接收端,一个TM实体直接将从MAC层接收到的RLC PDU发送给PDCP层。

      对于TM实体来说,一个RLC SDU等同于一个RLC PDU。协议中,TM实体传输的PDU被称为TMD PDU。TMD PDU只由一个Data域组成,并不包含任何RLC头部。见36.322的Figure 6.2.1.2-1。

 

Figure 6.2.1.2-1: TMD PDU

 

      只有那些无需RLC配置的RRC消息会使用TM模式,如系统消息SI、Paging消息以及使用SRB0的RRC消息。DRB不支持TM模式,只支持UM模式或AM模式。

 

1.2 UM模式

      UM模式不提供重传和重分段功能,其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UM模式常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如VoIP等,这种业务允许有一定的错包或丢包,但对延迟较为敏感,同时要求按序传输,并丢弃重复报文。点到多点的服务,如MBMS,由于没有可用的反馈路径而不能使用AM模式,也使用UM模式。

      UM模式通过逻辑信道DL/UL DTCH、MCCH或MTCH来接收/发送RLC PDU。

      与TM模式类似,一个UM实体只能接收或发送数据,而不能同时收发数据。UM实体只提供单向的数据传输服务。

 

Figure 4.2.1.2.1-1: Model of twounacknowledged mode peer entities

 

1.2.1发送端

      UM实体在发送端需要做2件事:(1)将来自上层(PDCP层)的RLC SDU缓存在传输buffer(transmission buffer)中;(2)在MAC层通知其发送RLC PDU时,分段/串联RLC SDU以生成RLC PDU,并赋予合适的SN值,然后将生成的RLC PDU发给MAC层。

      UM实体在发送端会维护如下变量:

·        VT(US):该变量保存了下一个新生成的UMD PDU将被赋予的SN值。该变量初始化时为0,并在UM实体发送一个SN =VT(US)UMD PDUMAC层时更新。简单地说,“VT(US) – 1”等于最近一个已经发送的UMD PDUSN值。

 

1.2.1.1分段和串联

      UM实体发送RLC PDU的前提条件是:MAC层通知UM实体发送一个RLC PDU,即通知UM实体有一个传输机会。MAC层同时会告诉UM实体在这次传输机会中,可以传输的RLC PDU的总大小。

      由MAC层指定的RLC PDU的大小通常并不等于RLC SDU的大小,所以在发送端需要分段/串联RLC SDU以便生成的RLC PDU匹配MAC层指定的大小。

      生成一个RLC PDU时,是按照RLC SDU到达UM实体的顺序来逐个将RLC SDU放入RLC PDU中的。

 

 

 

 

图1-1:UM分段和串联功能举例

 

      图1-1是UM分段和串联功能的一个例子。UM实体的传输buffer里有7个RLC SDU,对应SDU x至SDU x+6。当MAC层通知该UM实体发送一个RLC PDU,并指定该PDU的大小时,UM实体发现该大小只能容纳整个SDU x和部分SDU x+1(以及生成的RLC header)。此时UM实体会将SDU x+1分段,并将分段的前半部分与SDU x串联起来,再加上相应的RLC header后,生成SN = n的RLC PDU,并将其发给MAC层。

      在MAC层通知的下一个传输机会里,UM实体发现MAC层指定的大小只能容纳下SDU x+1的后半部分、整个SDU x+2以及部分SDU x+3(以及生成的RLC header)。此时该实体会将SDU x+3分段,并将SDU x+1的后半部分、SDU x+2以及SDU x+3的前半部分串联起来,再加上相应的RLC header后,生成SN = n+1的RLC PDU,并将其发给MAC层。

      在接下来的传输机会里,UM实体发现MAC层指定的大小正好能容纳下SDU x+3的后半部分及其相应的RLC header。此时该实体会将SDU x+3的后半部分加上相应的RLC header后,生成SN = n+2的RLC PDU,并发给MAC层。

      在生成SN = n+3的PDU时,MAC层指定的大小正好能容纳下SDU x+4及其相应的RLC header。此时无需分段,也不需要串联,将SDU x+4加上相应的RLC header后,生成SN = n+3的RLC PDU,然后将其发给MAC层即可。

      在接下来的传输机会里,MAC层指定的大小正好能容纳下SDU x+5、SDU x+6及其相应的RLC header。此时无需分段,只需要将SDU x+5和SDU x+6串联起来,加上相应的RLC header后,生成的SN = n+4的RLC PDU,然后将其发给MAC层即可。

 

1.2.1.2 UMD PDU

      结合图1-1的例子,我们进一步介绍UMD PDU的结构及其相关字段的作用。

      UMD PDU由2部分组成:Data域和header(头部)。

      Data域由一个或多个“Data field element”组成。一个“Data field element”对应一个RLC SDU或一个RLC SDU分段。Data field element是按照RLC SDU到达RLC实体的先后顺序映射到Data域的。例如:图1中SN = n的RLC PDU的Data域包含了2个“Data field element”,分别对应SDU x和SDU x+1的分段。SN = n+1的RLC PDU的Data域包含了3个“Data field element”,分别对应SDU x+1的分段、SDU x+2和SDU x+3的分段。

      一个RLC PDU的Data域按照顺序由“0个或1个SDU分段 + 0个或多个SDU + 0个或1个SDU分段”组成。也就是说,SDU分段只可能出现在Data域的最开始或者最后。

      header由固定部分(每个PDU都有)和可能存在的扩展部分组成。

      固定部分(fixed part)由一个FI(2比特)、一个E(1比特)和一个SN(5比特或10比特)字段组成,其本身是字节对齐(byte-aligned)的。

      SN唯一指定了一个UMD PDU。SN的长度由RRC层下发的sn-FieldLength字段指定,其值可以为5比特,也可以为10比特。如果使用5比特的SN,则固定部分长为1字节;如果使用10比特的SN,则固定部分长为2字节(多出来的3比特是预留的,用R1表示)。

      扩展部分(extension part)由1个或多个“E(1比特) + LI(11比特)”组成。只有当Data field element的个数多于1个时,才存在扩展部分(extension part)。除了最后一个Data field element外,其它Data field element都有一个对应的“E + LI”。如果LI的个数为奇数,则最后一个LI之后需要添加4比特的padding。可以看出,扩展部分中“E + LI”的个数等于Data field element的个数减去1。

      关于UMD PDU的结构,可参见36.322的6.2.1.3节。(或见下图。图中最左边的比特对应MSB,最右边的比特对应LSB)

 

Figure 6.2.1.3-1: UMD PDU with 5 bit SN (No LI)

Figure 6.2.1.3-2: UMD PDU with 10 bit SN (No LI)

Figure 6.2.1.3-3: UMD PDU with 5 bit SN (Odd number of LIs, i.e. K= 1, 3, 5, …)

Figure 6.2.1.3-4: UMD PDU with 5 bit SN (Even number of LIs, i.e.K = 2, 4, 6, …)

Figure 6.2.1.3-5: UMD PDU with 10 bit SN (Odd number of LIs, i.e.K = 1, 3, 5, …)

Figure 6.2.1.3-6: UMD PDU with 10 bit SN (Even number of LIs, i.e.K = 2, 4, 6, …)

 

      E是Extension bit的意思,该字段用于指示“固定部分”或“E + LI”之后紧接着的是Data域,还是一个“E + LI”。值为0表示之后紧跟着Data域,值为1表示之后紧跟着一个“E + LI”。

      LI是Length Indicator的意思,该字段用于指示对应的Data field element(SDU或SDU分段)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FI是Framing Info的意思,该字段用于指示在Data域的开始或结束位置的Data field element是不是一个RLC SDU分段。该字段长为2比特,高比特位表示Data域的第一个字节是否是一个RLC SDU的第一个字节,低比特位表示Data域的最后一个字节是否是一个RLC SDU的最后一个字节(0对应“是”,1对应“否”)。这2比特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RLC SDU,也可以对应同一RLC SDU。 

      图1-1假设使用5比特的SN域。SN = n的RLC PDU由2个Data field element(SDU x和SDU x+1的分段)组成,扩展部分包含1个“E + LI”,因此固定部分的E设置为1,表示固定部分之后紧接着1个“E + LI”。扩展部分的“E + LI”中的E值为0,表示其后紧接着Data域,LI(对应LI1)指示了Data域中SDU x的长度。由于Data域的第一个字节对应SDU x的第一个字节,Data域的最后一个字节并不对应SDU x+1的最后一个字节,所以FI的值设置为01。

      SN = n+1的RLC PDU由3个Data field element(SDU x+1的分段、SDU x+2和SDU x+3的分段)组成,扩展部分包含2个“E + LI”,因此固定部分的E设置为1,表示固定部分之后紧接着1个“E + LI”。扩展部分的第一个“E + LI”中的E值为1,表示其后紧接着1个“E + LI”,LI(对应LI1)指示了Data域中SDU x+1的分段的长度。扩展部分的第二个“E + LI”中的E值为0,表示其后紧接着Data域,LI(对应LI2)指示了Data域中SDU x+2的长度。由于Data域的第一个字节并不对应SDU x+1的第一个字节,Data域的最后一个字节也不对应SDU x+3的最后一个字节,所以FI的值设置为11。

      SN = n+2的RLC PDU由1个Data field element(SDU x+3的分段)组成,扩展部分包含0个“E + LI”,因此固定部分的E设置为0,表示固定部分之后紧接着Data域。由于Data域的第一个字节并不对应SDU x+3的第一个字节,Data域的最后一个字节对应SDU x+3的最后一个字节,所以FI的值设置为10。

      接着对比SN = n+3和SN = n+4的PDU可以看出,虽然二者的FI都设置为00,但SN = n+3的PDU的FI字段的2比特对应的是同一SDU,而SN = n+4的PDU的FI字段的2比特分别对应不同的SDU。

      包括UMD PDU以及后面将介绍到的AMD PDU、AMD PDU segment和STATUS PDU在内,其对应的RLC PDU总是字节对齐的,并且PDU的最后不存在padding。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RLC header里并不指定Data域中最后一个Data field element的大小。这是因为RLC PDU的长度是由MAC指定的,该长度会在MAC PDU中对应该RLC PDU的subheader中的L字段中体现(见36.321的6.1.2节和6.2.1节)。“RLC PDU的长度 - RLC PDU header的长度 - 所有LI之和”即为最后一个Data field element的长度。

      当UM实体要发送一个新的UMD PDU给MAC层时,它会将该PDU的SN设置成VT(US),然后将VT(US)加1。

 

1.2.2接收端

      UM实体在接收端主要做几件事:(1)对分段的RLC SDU进行重组(reassembly),以便恢复出原来的RLC SDU并发往PDCP层;(2)对RLC PDU进行重排序(reordering);(3)检测并丢弃重复包(duplicate detection)。

      如果接收端收到的RLC PDU是乱序的,则需要先进行重排序。由于MAC层使用多个HARQ process来处理HARQ,因此乱序到达是不可避免的(可参见11.2节的介绍)。乱序到达的RLCPDU会先保存在接收buffer中,直到之前的RLC PDU都已成功接收并递送给PDCP层。(同样适用于AM模式)

      如图1-2所示,MAC层的HARQ处理导致了RLC PDU以 PDU 8、PDU 6和PDU 9的顺序到达接收端的RLC层。此时接收端会对接收到的PDU进行重排序处理,并将PDU以PDU 6、PDU 8和PDU 9的顺序保存在接收buffer中。

      在重排序期间,通过校验收到的RLC PDU的SN值,接收端可以知道是否收到了重复包。重复包将被丢弃,从而保证上层不会收到重复的数据。(同样适用于AM模式)

      接收端需要检测MAC层是否丢失了某个RLC PDU,并避免过度的重排序延迟。简单地说,接收端只会等待还未收到的RLC PDU一段时间,等不到就不等了。重排序定时器t_Reordering决定了在多长时间内等待一个还未收到的PDU。每个UM实体只有一个t_Reordering。使用该定时器的目的是为了检测MAC层是否丢失了某个RLC PDU,如果在t_Reordering指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该PDU,则接收端认为该PDU已经丢失了,且UM实体不会再去尝试接收这些已经丢失了的PDU。(同样适用于AM模式。但不同的是,AM模式会要求对端重传丢失了的PDU,而不是直接丢弃)

      只有当一个RLC SDU的所有分段都存在于接收buffer里时,才能从保存的RLC PDU中重组出该SDU。只要有部分分段没有被接收到,该RLC SDU的所有数据都会被丢弃。也就是说,如果某个RLC SDU的一个或几个分段所在的RLC PDU丢失了,而导致包含其某个分段的另一个RLC PDU无法重组出该RLC SDU,则收到的RLC SDU分段将被丢弃(但使用收到的PDU成功重组出的其它SDU要发送给PDCP层)。(同样适用于AM模式。但不同的是,AM模式会要求对端重传丢失了的PDU

 

 

图1-2:UM模式中,PDU丢失检测及处理

 

      如图1-2所示,当接收端收到PDU 8时,会启动定时器t_Reordering。由于在该定时器超时之前,PDU 7还没收到,因此接收端认为PDU 7丢失了。接收端在重组RLC SDU时,由于PDU 7的丢失导致了SDU 16和SDU 17的部分分段丢失,从而无法重组出完整的SDU 16和SDU 17,因此SDU 16和SDU 17的已接收分段将被丢弃。SDU 15和SDU 18是完全接收的,所以会被递送给PDCP层。SDU 19的已接收分段会继续放在接收buffer中,直到接收到SDU 19的所有分段(最终也有可能被丢弃)。

      重排序和重复包检测功能并不会应用在使用MCCH或MTCH的UM实体上,因为这些信道在MAC层并不使用HARQ操作。

 

1.2.2.1接收端相关变量

      在详细介绍UM模式接收端处理流程之前,我们需要先介绍接收端的相关变量。UM实体在接收端会维护如下变量:

      VR(UR): UE接收状态变量(UM receive state variable)。该变量保存了等待重排序的最早一个UMD PDU的SN值。该变量初始化时为0。接收端认为SN小于VR(UR)的UMD PDU都已被成功接收(即使没有成功接收,也认为小于VR(UR)的UMD PDU已经丢失而不再去接收了),VR(UR)对应重排序窗口内还未接收到的拥有最小SN的UMD PDU。

      VR(UX):UM t-Reordering状态变量(UMt-Reorderingstate variable)。该变量保存了触发t-Reordering的UMD PDU的SN值的下一个SN。当启动t-Reordering(同时会更新VR(UX))时,说明有小于VR(UX)的UMD PDU还未接收到,此时需要等待这些UMD PDU以便进行重排序。

      VR(UH):UM最高接收状态变量(UM highest receiving statevariable)。该变量保存的SN值等于所有已经接收到的UMD PDU中,拥有最高SN的那个UMD PDU的SN值,再加1。该变量初始化时为0。该变量对应重排序窗口的上边界(不包含VR(UH))。简单地说,“VR(UH) – 1”等于已接收的拥有最高SN的UMD PDU的SN值。

 

      Reordering window:重排序窗口。如果一个SN满足(VR(UH) – UM_Window_Size) ≤SN < VR(UH),则该SN位于重排序窗口内;否则该SN位于重排序窗口外。UM RLC接收实体不会去接收“SN < (VR(UH) – UM_Window_Size)”的UMD PDU,也就是说,接收端认为SN小于重排序窗口下边界的UMD PDU都已经成功接收。重排序窗口指定了在不向前移动该窗口的前提下,能够接收的PDU的数量。如果重排序窗口向前移动,则位于窗口之外的任一PDU,不管其状态如何,都需要进行重组,并将生成的SDU按序发往PDCP层。

      UM_Window_Size对应重排序窗口的大小。当使用5比特SN时,UM_Window_Size = 16;当使用10比特SN时,UM_Window_Size = 512;当UM RLC接收实体用于MCCH或MTCH时,UM_Window_Size = 0。

      图1-3是除UR(X)外的UM接收端相关变量的一个例子。

 

图1-3:除VR(UX)外的UM接收端相关变量

 

1.2.2.2丢弃处理

      当UM实体从MAC层收到一个UMD PDU时,它会判断是丢弃该PDU还是将其放入接收buffer中。

      当接收端收到一个SN = x的UMD PDU时,在以下3种情况下该PDU会被丢弃:

      情况1:如果VR(UR) < x < VR(UH),且之前已经成功接收到SN = x的UMD PDU,则该PDU是重复包,予以丢弃。如图1-4的case 1。

      情况2:由于接收端认为SN < VR(UR)的PDU都已经成功接收,所以当(VR(UH) – UM_Window_Size) ≤ x < VR(UR)时,该PDU也会被丢弃。如图1-4的case 2。

      情况3:接收端不会去接收重排序窗口之外,且SN < (VR(UH) – UM_Window_Size)的UMD PDU,所以x < (VR(UH) –UM_Window_Size)的PDU将被丢弃。如图1-4的case 3。

 

 

图1-4:将被丢弃的UMD PDU举例

 

      而在其它情况下,接收端会将UMD PDU放入接收buffer中,并按照下一节的介绍进行处理。

 

1.2.2.3接收buffer中的UMD PDU的处理

      当一个SN = x的UMD PDU放入接收buffer时,接收端会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1:如果x位于重排序窗口之外(此时x一定是超出了重排序窗口的上边界,即x ≥ VR(UH)),

·        将VR(UH)设置成x + 1

·        由于VR(UH)的更新,重排序窗口也将相应地向前移动,此时必定会有一些UMD PDU移到了重排序窗口之外。因此需要对重排序窗口之外的UMD PDU进行重组,移除RLC header,并将重组后的还未曾递送过的RLC SDUSN递增的顺序递送给PDCP层。

·        如果此时VR(UR)也移到了重排序窗口之外,则将VR(UR)设置成(VR(UH) –UM_Window_Size),即设置成重排序窗口的下边界。其中一种场景发生在接收端一直没有收到SN = VR(UR)UMD PDU,但不断地收到新的位于重排序窗口上边界之外的UMD PDU,从而VR(UH)不断前移,直至VR(UR)落到重排序窗口之外。

 

      步骤2:如果在接收buffer中包含了一个SN = VR(UR)的UMD PDU,则

·        将VR(UR)更新成“SN >当前VR(UR)”且还未接收到的第一个UMD PDUSN值。可以认为“SN <更新后的VR(UR)”的UMD PDU都已成功接收;

·        对“SN < 更新后的VR(UR)”的UMD PDU进行重组,移除RLC header,并将重组后的还未曾递送过的RLC SDUSN递增的顺序递送给PDCP层。

 

 

图1-5:步骤1及步骤2举例

 

      如图1-5所示,接收buffer的情况以及相关变量的取值如(a)所示。此时接收端收到一个位于重排序窗口之外的SN = n+x+2 > VR(UH) = n+x+1的UMD PDU,因此VR(UH)从n+x+1更新为n+x+3,并导致SN = n-3和SN = n-2的UMD PDU移到了重排序窗口之外。接收端需要对SN = n-3和SN = n-2的UMD PDU(可能还包括一些SN < n-2的PDU)进行重组,移除RLC header,并将重组后的还未曾递送过的RLC SDU按SN递增的顺序递送给PDCP层。此时VR(UR)并未在重排序窗口外,且在接收buffer中并不存在一个SN = VR(UR)的UMD PDU,所以无需更新VR(UR)。此时的变量取值见图1-5的(b)。

      接下来,接收端又收到一个位于重排序窗口之外的SN = n+x+4 > VR(UH) =n+x+3的UMD PDU,此时VR(UH)从n+x+3更新为n+x+5,并导致SN = n-1和SN = n的UMD PDU移到了重排序窗口之外。在步骤1中,接收端需要对SN = n-1和SN = n的UMD PDU(可能还包括一些SN < n-1的PDU)进行重组,移除RLC header,并将重组后的还未曾递送过的RLC SDU按SN递增的顺序递送给PDCP层。由于此时VR(UR)被移到了重排序窗口外,所以将VR(UR)设置成(VR(UH) – UM_Window_Size),即n+1。在步骤2中,接收端发现接收buffer中有一个SN = VR(UR) = n+1的UMD PDU,因此将VR(UR)更新成“SN > 当前VR(UR) = n+1”,但还未接收到的第一个UMD PDU的SN值,即n+2,并对SN < n+2的UMD PDU进行重组,移除RLC header,并将重组后的还未曾递送过的RLC SDU按SN递增的顺序递送给PDCP层。此时变量的取值见图1-5的(c)。

 

      步骤3:如果t-Reordering正在运行,

·        如果VR(UX)<= VR(UR),或者

·        如果VR(UX)落在了重排序窗口之外并且VR(UX)不等于VR(UH)

o   停止并重置t-Reordering

 

      t-Reordering正在运行,意味着有SN < VR(UX)的UMD PDU还未接收到。新收到SN = x的UMD PDU后,接收端需要重新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运行t-Reordering

·        接收端认为小于VR(UR)UMD PDU都已接收到,这也意味着VR(UX)<= VR(UR)时,小于VR(UX)UMD PDU都已接收到,所以此时没有运行t-Reordering的必要了。

·        由于VR(UX)不可能大于VR(UH),所以当VR(UX)落在了重排序窗口之外并且VR(UX)不等于VR(UH)时,VR(UX)必定落在了重排序窗口的下边界之外。而UM实体不会去接收“SN <(VR(UH) – UM_Window_Size)”的UMD PDU,所以此时也没有运行t-Reordering的必要了。

 

      步骤4:如果t-Reordering没有运行(包括步骤3介绍的场景导致的停止运行),并且VR(UH) > VR(UR),则启动t-Reordering,并将VR(UX)设置成VR(UH)。

      VR(UH) > VR(UR)意味着此时至少有一个SN < VR(UH)的UMD PDU还未接收到,所以此时应启动t-Reordering,并在该定时器指定的时间内去接收还未收到的PDU。

 

 

图1-6:步骤3及步骤4举例

 

      假设VR(UX)以及其它变量的取值如图1-6的(c)所示。在图1-6中,t-Reordering正在运行,接收端又收到了一个SN = n+2的UMD PDU,此时VR(UR)从n+2更新成n+x+3,并导致“VR(UX) = n+3 <= VR(UR)”。接收端认为小于VR(UX)的UMD PDU都已成功接收,因此会停止并重置t-Reordering。此时变量的取值如图1-6的(d)所示。(VR(UX)位于重排序窗口之外的处理方式与此类似,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由于步骤3的处理,t-Reordering没有运行,并且VR(UH) = n+x+5 > VR(UR)= n+x+3,意味着至少有一个SN < VR(UH) (这里对应SN = n+x+3)的UMD PDU还没有被接收到,因此会将VR(UX)设置成VR(UH),并启动t-Reordering。此时变量的取值如图1-6的(e)所示。

 

1.2.2.4t-Reordering超时处理

      如果t-Reordering超时,则接收端会

·        将VR(UR)更新成“SN >VR(UX),但还未接收到”的第一个UMD PDUSN值。

·        对“SN < 更新后的VR(UR)”的UMD PDU进行重组,移除RLC header,并将重组后的还未曾递送过的RLC SDUSN递增的顺序递送给PDCP层。

·        如果此时VR(UH)> VR(UR),启动t-Reordering,并将VR(UX)设置成VR(UH)

 

      t-Reordering超时,说明VR(UX) > VR(UR),且“VR(UX)在重排序窗口之内,或VR(UX)=VR(UH)”。也说明了“至少有一个SN < VR(UX)的UMD PDU在该t-Reordering指定的时间内没有被接收到”,此时接收端不再去尝试接收SN < VR(UX)的PDU,并认为那些没有收到的PDU已经丢失了。

      可以看出,UM模式中,是通过t-Reordering超时来判断SN < VR(UX)的某个UMD PDU是否丢失了的。

 

 

图1-7:t-Reordering超时处理举例

 

      如图1-7的(a)所示,t-Reordering超时的时候,还有一个SN = VR(UR) = n+x+3的PDU没有接收到。此时接收端不再去接收该PDU,并将VR(UR)更新成“SN > 当前VR(UX) = n+x+5,但还未接收到”的第一个UMD PDU的SN值,这里对应n+y-2。并对SN < n+y-2的PDU进行重组,移除RLC header,并将重组后的还未曾递送过的RLC SDU按SN递增的顺序递送给PDCP层。由于此时VR(UR) = n+y-2 < VR(UH) =n+y,因此要将VR(UX)设置成VR(UH),并启动t-Reordering。此时变量的取值如图1-7的(b)所示。

 

 

完整版本

 

  • 5
    点赞
  • 5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通信技术标准,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它是4G技术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提供了高速、高效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LTE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和无线链接控制(RLC)层。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传输基础功能;MAC层负责数据传输控制、资源分配等通信控制功能;RLC层负责数据分段、重传控制等数据传输细节。 LTE的实施过程包括几个关键环节。首先是网络规划和设计,包括基站布点、频段规划、邻区规划等。其次是设备采购和部署,包括基站和无线传输设备的选型、采购和安装调试。然后是网络优化,通过各种手段调整和优化网络参数,确保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最后是运维和维护,包括故障排查、性能监控、维护升级等日常管理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各种技术和商业因素。例如,LTE支持的频段选择、无线传输技术的选用,都需要基于实际需求和网络环境进行决策。此外,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能源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总体而言,LTE教程涵盖了LTE的基本结构和实施过程。掌握LTE的结构以及实施的关键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TE技术,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和运营效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