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浪潮之巅》第二版到了,满心的喜悦。京东发来邮件,告知我今年消费已经满2K,升级成铜牌会员了。中午躺在床上睡不着。期末了,继续给大家推荐几本我认为有意义的书吧!
1,《浪潮之巅》第二版,吴军著,人民邮电出版社。看过浪潮一的,相信已经不需要什么推荐理由了。浪潮一是我在考研的时候看的电子版,当时这本书无异于在我那段苦闷的岁月里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能够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感受一下自由和伟大。《浪潮之巅》讲的是全球IT界各大公司的历史,潮起潮落。限于个人语言组织能力有限,我只能说:吴军的《浪潮之巅》和《数学之美》是我为数不多舍不得一口气读完非得强迫自己一天最多只能读两个章节的好书之二。 精彩,不容错过。
2,《黑客与画家》,Paul Graham著,阮一峰 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Paul Graham是美国硅谷创业之父,这本书是他2004年写的,2010年才出版中文版。这本书的书名肯定让大部分人觉得很蛋疼,完全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我不得不在这里说一下,这本书的英文名是Hackers and Painters ,Big Ideas from the Computer Age。中文版没有翻译后面的。(在此吐槽一下一些翻译书籍的名称,很多好书,如《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英文名是Computer Systems ,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代码大全》,英文名是Code Complete。少翻译一部分或者乱翻译,真是影响看书心情。) 《黑客与画家》并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编程的书,也不是教你编程艺术(见《Unix编程艺术》),他是一本类似于随笔,博客一样的文集。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虽然很多作者的观点我不认同,但是我绝对承认作者的思想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这是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也是我舍不得一次性读完的书之一。
3,《论中国》,亨利 基辛格著,中信出版社。作者基辛格就是那个美国前国务卿,在70年代那会中美建交发挥巨大作用的那个。看了《论中国》,你会惊讶于一个外国人,甚至比你更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传承;看了《论中国》,你可以了解更多60年代至90年代所发生一些大事的内幕,那些是在教科书上找不到的;看了《论中国》,你可以站在国家领导人这么高的层次看待某些问题,让你更加清醒认识到,政治还是远非你想的那么简单。看完《论中国》,结合所读的其他一些历史书,我感觉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演。个人觉得目前朝鲜的蹦跶也不过是在模仿当年老毛的动不动发表声明“我们不怕核战争!”。光脚不怕穿鞋的啊!喜欢政治和历史的同学可以看看。
4,《罗马人的故事》,盐野七生著,计丽屏翻译,中信出版社。作者盐野七生是个日本女作家,《罗马人的故事》总共有15卷,作者写了15年。书主要描述罗马1000多年的历史。与其他史书对比,其他史书更多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来解读历史,而这本书更多关注国家民族、政治制度、精神文化、宗教人性等许多方面。目前我只读了第一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给我的感觉是蛮不错的,描述罗马政治体制的变化也给我很多启发。但是第一卷书我最喜欢的却是描述希腊雅典的那几个章节,呵呵。 喜欢政治历史和民主话题的同学可以看看。
5,《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著,武汉出版社。袁腾飞相信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就是那个以骂老毛出名的历史老师。《这个历史挺靠谱》是袁腾飞版的上下五千年,比较诙谐幽默,闲来无事翻翻看挺好的。
6,《中国历代党政史》,王桐龄(1878-1953)著,上海书店出版社。我打赌大家基本没听过这本书。本书描述了先秦至清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朋党现象,非常有启发,非常有思想。这本书是我在深圳书城的一本角落里发现的,随便翻了翻,觉得真是写的好!不过事先申明,这本书是文言文写的。能看完这本书对你的历史观和人性的认知等有很大启发和帮助。
7,强力推荐!!《孟子》!! 不要认为是我文艺或者2B,我只是一个普通青年。我真心是觉得《孟子》真的是一本好书,你会觉得几千年前的人是那么有文化,那么文艺(褒义词),那么有见识,那么有思想,那么有文化,那么有见解!你可以发现N多成语和典故的出处,领略孟子的说话交流辩论艺术。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个中国人,你不应该去读一些传统经典吗?我会告诉你,前段时间京东做活动,我买了全套的《史记》《四书五经》《古文观止》收藏?我理解很多人有点排斥看这些,因为他们都曾是我们中学课本的内容。就好像你要毁了一首歌,就把它设为铃声;你要毁了一本书,就把他选入中学课本!对于传统经典,古人的智慧,真是太好太强大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希望大家去看看。
8,对于技术类的书籍,《C程序设计语言》和《C和指针》个人认为对学习C语言帮助很大。《C程序设计语言》被国外大牛们亲切称为K&R,我看了一遍,没有觉得这本书有多好多牛逼,但是当看了《C和指针》和应用了OPENCV后,我才回过头来感觉到K&R的确很不错,主要是我当时太浅薄了(好吧,现在也浅薄)。《C和指针》被某大牛谴责,说是本烂书,但是我觉得挺不错的。虽然书内有些描述不够恰当,课后习题有点小错误,但是至少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通过这本书发现的问题去stackoverflow上提问至少是vote up的,增加了repuation。Weiss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看的我真是掉头发啊掉头发;鸟哥linux真是让我累啊累啊。这些书都挺不错的。蛋疼郁闷的就是《学习OPENCV》,基本没什么帮助,看完了之后,发现还不如去OPENCV官网看文档。
关于看书种类,有些人会误解。其一是认为我每天跟打了鸡血吃了春药一样天天看励志书,虽然我是也看了俞敏洪口述,优米网编著的《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看了《J.P摩根传,金融的王道》等一些名人传记,但这些书也不是励志书,虽然看起来很励志。而且大部分是其他类型的书。 其二是有一次我和友人交流,我说我最近天天在看书,看多很书。友人的回答是:最近我也看了书。我问:看啥啦?交流一下。答曰:《30岁之前应该干什么》。友人跟我讲,看完这种书,感觉跟没看一样,毫无用处。 唉,对此我表示无语。市面上充斥的成功学和励志学的“书”,我觉得不配称为书。
关于看书的时间,其实不需要很多时间。很多人文类的书籍,我都是利用一些琐碎的时间段。例如中午午休之前,吃饱饭直接睡对胃不好,于是我看15分钟时间书;晚上跑完步回来,看15-30分钟时间。也没有天天坚持,经常也娱乐一下。在实验室学习专业知识累了,拿本“闲书”翻翻。这样下来,也就能看好几本书了。
好书共欣赏,诸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