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之于战略

常识之于战略

虽然从事战略规划与产业相关工作有一段时间了,最近读了大战略研究专家约翰·刘易斯·加迪斯《论大战略》一书,和工作结合起来,又对战略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前一直对战略有固定的认识:有限资源下的取舍。同时,沿着DSTE流程和BLM模型来看待战略很多年,之前我们是在延长线上,面对特定领域的固定市场,面对相对固定的对手,从竞争入手,从市场格局入手,从市场目标驱动来做战略分析,所以更加注重的是取舍。

毫无疑问,取舍依然是关键和必要的,但近期发现在产业处于剧烈变化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重新理解战略的重心,更加注重对机会成本的看待以及对自身的分析和理解。

第一、尊重常识:
开篇讲到波希战争。时间穿梭到公元前480年,你将看到一幕非常震撼的场面。薛西斯一世——波斯的万王之王,登上置于海岬上的王座,目视其军队集结。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这是一支超过50万人的军队,号称百万大军。 当他看到50万人正为他的一个决定而蓄势待发的时候,当希腊抛弃城池,把海上作为最后的决战地时,他毫不顾忌的忽略了自己的部队根本无法海战的事实,他认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挡他。他决意与希腊开战,并把战场选在了自己的短板、对方的长板上。而事实证明,失败来的和他的决心一样坚定。 同样的故事是后来的拿破仑在俄国的溃败。

当拿破仑还是一个炮兵指挥官的时候,他是很懂得审时度势,很懂得变通的,所以打了很多胜仗。10年时间里,拿破仑率领军队先后吞并意大利,灭亡神圣罗马帝国,占领德意志,威服奥地利。凭借辉煌功业,与伟大的亚历山大和凯撒齐名。 辉煌的战绩让他站在历史的高点忽略一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严寒的莫斯科,战备补给跟不上时,他与他的军队将面临什么。

书中揭示一个困惑了我很久的问题,为什么大企业中很多的决策,运作看起来是违反常识的。就像诺基亚的埃洛普这样的企业高层也大多是从基层做起来的,“猛将发于卒伍”,但为什么给下属和团队的指令却显得违背常识呢,或经常显得急功近利。书中说到:“常识就像空气一样:越往高处走,就变得越稀薄。”我们已经深入理解不能按照延长线思维,“过去成功的经验不是未来成功的向导”,但每个人都有成功的路径依赖,依靠经验和固定规则依然是深入我们基因的东西。所以,在自上而下的决策同时获得自下而上的反馈,依靠开放组织、周边伙伴和产业,以及开放创新来校验和执行战略决策显得比较重要。

第二、在目标和能力之间做好均衡:

目标是远处的港湾,能力是航行的船。而战略就是根据风向、波浪和潮汐,不断地调整船的速度和方向,让它最终能到达港湾。好的战略制定者,身上总是有两种禀赋:第一,他踩的每个台阶都很实很具体;第二,他换台阶的动作都很快很及时。

这点对我们当前非常适用,我们长期在CT领域积累了大量专家、产品和经验,但在迈向IT和计算领域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拿起竞争对手标杆来分析,毫无疑问Intel,英伟达,甚至红帽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能否现在就切换到Intel模式,甚至在开源上就走RedHat模式?我们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这是困惑我最大的地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合近期实践看,肯定是要结合我们自己的资源禀赋和组织现实,认知现实和能力现实来立足于当下,稳步推进,日拱一卒而非一日千里。

所以,对我们在一个成熟的商业组织从事开源产业发展工作的团队和同事,当前最大的策略就是变化,就是不断结合每一个阶段成果不断调整我们的步伐,策略,心里有教堂,但每一步都要时刻保持灵活性,通过不断的实战来提升团队的开源操盘和运作能力,提升技术架构能力,提升对业务的理解,不断让能力和目标协同和均衡,达到进取与可行最佳状态。绕过前进路上的各种沼泽,沙漠,峡谷和高山,最终到达目的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