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kell学习心得

最近学了一点haskell,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语言,决定继续学下去,并把它作为第三中语言,排在java和c++之后。

当然我学他也就几天而已,理解的可能不对,后续会进一步改善。

haskell是一门函数式语言,调用的入口是main函数,例如:

main=do putStr "Hello world!"

do是当需要执行多个语句时才需要的。


haskell最重要的数据结构是数组,可以如下定义:

a=【1,2,3】

haskell是个严格类型的语言,不像有些语言如javascript那样,根据用途自动转化数据类型,haskell一旦确定了类型,以后的使用中必须保持这个类型。但是你可以不声明这个类型,当你赋值给他的时候,他会判断是何种类型。像上面的a就是一个整数数组类型。如果你希望加入一个string类型的值,比如会失败的。

针对数组有很多操作,列举如下:

head tail

init last

连接++

加入:

从数组衍生出来的是tuple,不同与数组,tuple中的元素可以是不同的类型。但是tuple不能分开,必须当成一个整体。

数组很有用的一个用法是做集合,

a=[x|x<-[1..20],odd x]

这个集合包含1到20的自然数中所有的奇数。它由3个部分组成,| 以左的部分是x,右边<-表示来源于,odd x表示x满足的条件。


haskell中没有循环,取而代之的是递归调用,举例来说,数组a中的最大值,如果用循环需要这样:

int x=max;

for(int tmp:a)

   if(x<tmp) x=tmp;


但是如果用递归的话,可以这样做:

max::[Ord a]=>[a]->a

max [x]=x

max x:xs=if x > max xs then x else max xs


采用这种方式,我们完全不需要循环这种东西,但是虽然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多少有些不方便。因为遍历数组这样的操作实在是太常用了。

为了方便,hasckell还提供了一些基础方法,最常用的就是map。map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一个接受一个参数的函数,第二个是数组,返回值也是数组。

map (*2) [1..20]

就是对1到20的整数做一个*2的操作,编程2,4,6,8。。。


MAP的问题是输入输出都是一样长度的数组,这多少有些 不爽,因为我们经常需要对数组做一些选择过滤的操作,比如选出【1。。10】中的奇数,可以这样:

filter (odd) [1..10】

得到[1,3,5,7,9]


zip是另一个有用的函数,他的功能是将两个数组的元素连起来。

zip [1..10] [1..10]

得到[(1,1),(2,2)..(10,10)]

先写这些吧,回头继续写。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