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记忆力

   "一大才子过,贤德儒虫蛾"。这是多年前,我在小学几年级时,作答一道“形容人很有才华”的小学语文课后题时的答案。在梦境中,我清晰的看见那时上课时书本上的内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清晰可辨、历历在目。我能够记得多年前小学课本上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我靠,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话说从梦境中醒来以后,我只能确定那是一篇文言文,里面有几句话是用来描述形容人,弟子众多,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具体怎么形容的现在却是想不起来了,课文的题目内容更是想不起来。
   奇怪,梦境中那种奇异的状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可以清晰的记得经历过、或者看过的所有事物,就像永久性的影像资料那般可供翻阅查找。而醒来后,这种能力则被关闭。别说记住所有经历过的事情的每一个不经意间的细节,就是刻意的去留心、记忆,也不能记下多少,转身或者隔几天就忘。是我们脑中的这块存储信息的记忆硬盘资源被重新格式化,然后再次利用了?还是我们的记忆打包、保存,以一种不可主动调用查阅的压缩方式存储在脑中?这种方式并非是将经历过的记忆从脑中清除,而是在睡眠以后将其打包压缩,存储到不可主动调用区,将记忆最深刻最清晰的部分保留在可主动调用的记忆海。
   所以,我们经历过的事情不是被"遗忘"了。只是被大脑压缩存储了,醒来时不可主动读取或修改。只有睡眠中自动智能程式化的整理或修改。当然,也并非完全不可读取,在类似睡眠的状态下也是可以主动读取和存储的,如催眠状态下“记起”已经“忘了”很久的事情。(这是对压缩记忆的一种读取,在梦境中记起多年前的事物也是一种压缩记忆的读取,若此时梦境中醒来,便可将一小部分记忆转存至可主动调用的记忆海。于是我们醒来后,便知道自己梦境中记起了多年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脑海非主动读取的记忆是在梦境中随着存储信息的增多不断的整理的,多年前的信息也会被整理)。这种压缩式、非主动调用的记忆,也并非完全不可主动写入。如在催眠状态下,使人相信某件事物是真实的,一旦被催眠的那人,在不可主动调用的存储区压缩存储了这一虚构的事实,并在可主动调用的记忆海中,记住了事情的概要脉络信息。那么他从催眠中醒来后,便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认为那是“真实的”。
   凡人的记忆力有多强?也许是经历过了,就永远的记住了。也许这才是事实。只是,我们在能主观调动记忆海存储的信息中,未找到便以为“忘记了”。其实这些信息还在脑海中,只是醒来时无法主动查看。也许你曾经忘了一件事情,怎么想也想不起,睡一觉,然后可以想起了一部分,其实就是从不可主观调用的记忆区中调取了曾经的记忆。
   当然,这种不可主动调用的“睡眠中格式化存储的记忆”,在不同的生物个体间表现的差异很大。绝大多数的人,在清醒的非睡眠状态是完全不可调用,而有些个体却可以模糊的调用一部分,于是他们表现的记忆力惊人,超乎常人。更有甚者,他们即便在清醒状态下,也可调用全部睡眠时存储的压缩记忆,于是这个世上便出现极少数“过目不忘”的“神人”。在这之前我是不相信有人可以过目不忘的,因为我做不到。然而,现在我却是相信了,有人真的可以过目不忘。或者说理论上,所有生物都可以。

   现在,我想我大概明白,人们为什么中午要午睡。哪怕眯一小会儿,只要睡着了,下午就会感到神清气爽了。若是没睡,或是没睡着,却有一点迷迷糊糊的混沌之感。究其根源,应该是真正进入睡眠状态后,启动了睡眠中的非主观记忆整理程式,对脑海中的记忆进行了压缩整理,保留重要事物的概要信息在可主动调用的记忆海,琐碎无关紧要的事物压缩存储到不可主动调用的睡眠记忆整理区。于是睡醒以后“神清气爽”。于是睡醒以后,忘了一些琐碎的事,突然记起了曾经未想起的一些事情。

   当然,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自然孕育的高精度的、原子水平的、精密系统。在睡眠中,进行着非主观调用记忆整理程式,也同样进行着各种非主观可控的自发程式。于是,我们从受精卵,变成了一个个体;从小孩,变成了壮汉;从壮汉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