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全栈体系【四阶】(十一)

第四章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

  • 传统的机器学习:以算法为核心
  • 深度学习:以数据和计算为核心

感知机 perceptron(人工神经元)

  • 可以做简单的分类任务
  • 掀起了第一波 AI 浪潮

感知机不能解决线性不可分问题,浪潮跌入谷底

线性不可分的问题在理论界上被解决了:MLP

  • 掀起了第二波 AI 浪潮

由于当时是 80 年代,算力很差,第二波浪潮跌入谷底。

在同一时期,SVM 的出现,通过升维变换的方式解决了线性不可分问题。

1998 年,YanleCun 提出来 Lenet5,CNN

2006 年,杰弗里辛顿 DBN 掀起了第三波 AI 浪潮

十四、支持向量机

1. 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是一种二分类模型,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解决数据分类问题,它的目的是寻找一个超平面来对样本进行分割,分割的原则是间隔最大化(即数据集的边缘点到分界线的距离 d 最大,如下图),最终转化为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来求解。通常 SVM 用于二元分类问题,对于多元分类可将其分解为多个二元分类问题,再进行分类。所谓“支持向量”,就是下图中虚线穿过的边缘点。支持向量机就对应着能将数据正确划分并且间隔最大的直线(下图中红色直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最优分类边界

什么才是最优分类边界?什么条件下的分类边界为最优边界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中的 A,B 两个样本点,B 点被预测为正类的确信度要大于 A 点,所以 SVM 的目标是寻找一个超平面,使得离超平面较近的异类点之间能有更大的间隔,即不必考虑所有样本点,只需让求得的超平面使得离它近的点间隔最大。超平面可以用如下线性方程来描述:

w T x + b = 0 w^T x + b = 0 wTx+b=0

其中, x = ( x 1 ; x 2 ; . . . ; x n ) x=(x_1;x_2;...;x_n) x=(x1;x2;...;xn) w = ( w 1 ; w 2 ; . . . ; w n ) w=(w_1;w_2;...;w_n) w=(w1;w2;...;wn) b b b为偏置项。可以从数学上证明,支持向量到超平面距离为:

γ = 1 ∣ ∣ w ∣ ∣ \gamma = \frac{1}{||w||} γ=∣∣w∣∣1

为了使距离最大,只需最小化 ∣ ∣ w ∣ ∣ ||w|| ∣∣w∣∣即可。

1.3 SVM 最优边界要求

SVM 寻找最优边界时,需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正确性:对大部分样本都可以正确划分类别;

(2)安全性:支持向量,即离分类边界最近的样本之间的距离最远;

(3)公平性:支持向量与分类边界的距离相等;

(4)简单性:采用线性方程(直线、平面)表示分类边界,也称分割超平面。如果在原始维度中无法做线性划分,那么就通过升维变换,在更高维度空间寻求线性分割超平面。从低纬度空间到高纬度空间的变换通过核函数进行。

1.4 线性可分与线性不可分
1.4.1 线性可分

如果一组样本能使用一个线性函数将样本正确分类,称这些数据样本是线性可分的。那么什么是线性函数呢?在二维空间中就是一条直线,在三维空间中就是一个平面,以此类推,如果不考虑空间维数,这样的线性函数统称为超平面。

1.4.2 线性不可分

如果一组样本,无法找到一个线性函数将样本正确分类,则称这些样本线性不可分。以下是一个一维线性不可分的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维线性不可分

以下是一个二维不可分的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维线性不可分

对于该类线性不可分问题,可以通过升维,将低纬度特征空间映射为高纬度特征空间,实现线性可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维空间升至二维空间实现线性可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维空间升至三维空间实现线性可分

那么如何实现升维?这就需要用到核函数。

2. 核函数

通过名为核函数的特征变换,增加新的特征,使得低维度线性不可分问题变为高维度线性可分问题。如果低维空间存在 K(x,y),x,y∈Χ,使得 K(x,y)=ϕ(x)·ϕ(y),则称 K(x,y)为核函数,其中 ϕ(x)·ϕ(y)为 x,y 映射到特征空间上的内积,ϕ(x)为 X→H 的映射函数。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核函数。

2.1 线性核函数

线性核函数(Linear)表示不通过核函数进行升维,仅在原始空间寻求线性分类边界,主要用于线性可分问题。

示例代码:

# 支持向量机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sklearn.model_selection as ms
import sklearn.svm as svm
import sklearn.metrics as sm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mp

x, y = [], []
with open("../data/multiple2.txt", "r") as f:
    for line in f.readlines():
        data = [float(substr) for substr in line.split(",")]
        x.append(data[:-1])  # 输入
        y.append(data[-1])  # 输出

# 列表转数组
x = np.array(x)
y = np.array(y, dtype=int)

# 线性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model = svm.SVC(kernel="linear")  # 线性核函数
# model = svm.SVC(kernel="poly", degree=3)  # 多项式核函数
# print("gamma:", model.gamma)
# 径向基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 model = svm.SVC(kernel="rbf",
#                 gamma=0.01,  # 概率密度标准差
#                 C=200)  # 概率强度
model.fit(x, y)

# 计算图形边界
l, r, h = x[:, 0].min() - 1, x[:, 0].max() + 1, 0.005
b, t, v = x[:, 1].min() - 1, x[:, 1].max() + 1, 0.005

# 生成网格矩阵
grid_x = np.meshgrid(np.arange(l, r, h), np.arange(b, t, v))
flat_x = np.c_[grid_x[0].ravel(), grid_x[1].ravel()]  # 合并
flat_y = model.predict(flat_x)  # 根据网格矩阵预测分类
grid_y = flat_y.reshape(grid_x[0].shape)  # 还原形状

mp.figure("SVM Classifier", facecolor="lightgray")
mp.title("SVM Classifier", fontsize=14)

mp.xlabel("x", fontsize=14)
mp.ylabel("y", fontsize=14)
mp.tick_params(labelsize=10)
mp.pcolormesh(grid_x[0], grid_x[1], grid_y, cmap="gray")

C0, C1 = (y == 0), (y == 1)
mp.scatter(x[C0][:, 0], x[C0][:, 1], c="orangered", s=80)
mp.scatter(x[C1][:, 0], x[C1][:, 1], c="limegreen", s=80)
mp.show()

绘制图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多项式核函数

多项式核函数(Polynomial Kernel)用增加高次项特征的方法做升维变换,当多项式阶数高时复杂度会很高,其表达式为:

K ( x , y ) = ( α x T ⋅ y + c ) d K(x,y)=(αx^T·y+c)d K(xy)=(αxTy+c)d

y = x 1 + x 2 y = x 1 2 + 2 x 1 x 2 + x 2 2 y = x 1 3 + 3 x 1 2 x 2 + 3 x 1 x 2 2 + x 2 3 y = x_1 + x_2\\ y = x_1^2 + 2x_1x_2+x_2^2\\ y=x_1^3 + 3x_1^2x_2 + 3x_1x_2^2 + x_2^3 y=x1+x2y=x12+2x1x2+x22y=x13+3x12x2+3x1x22+x23

其中,α 表示调节参数,d 表示最高次项次数,c 为可选常数。

示例代码(将上一示例中创建支持向量机模型改为一下代码即可):

model = svm.SVC(kernel="poly", degree=3)  # 多项式核函数

生成图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径向基核函数

径向基核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Kernel)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应用很广泛。与多项式核函数相比,它的参数少,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有比较好的性能。在不确定用哪种核函数时,可优先验证高斯核函数。由于类似于高斯函数,所以也称其为高斯核函数。表达式如下:

示例代码(将上一示例中分类器模型改为如下代码即可):

# 径向基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model = svm.SVC(kernel="rbf",
                gamma=0.01, # 概率密度标准差
                C=600)  # 概率强度,该值越大对错误分类的容忍度越小,分类精度越高,但泛化能力越差;该值越小,对错误分类容忍度越大,但泛化能力强

生成图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总结

(1)支持向量机是二分类模型

(2)支持向量机通过寻找最优线性模型作为分类边界

(3)边界要求:正确性、公平性、安全性、简单性

(4)可以通过核函数将线性不可分转换为线性可分问题,核函数包括:线性核函数、多项式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

(5)支持向量机适合少量样本的分类

4. 网格搜索

获取一个最优超参数的方式可以绘制验证曲线,但是验证曲线只能每次获取一个最优超参数。如果多个超参数有很多排列组合的话,就可以使用网格搜索寻求最优超参数组合。

针对超参数组合列表中的每一个超参数组合,实例化给定的模型,做 cv 次交叉验证,将其中平均 f1 得分最高的超参数组合作为最佳选择,实例化模型对象。

网格搜索相关 API:

import sklearn.model_selection as ms
params =
[{'kernel':['linear'], 'C':[1, 10, 100, 1000]},
 {'kernel':['poly'], 'C':[1], 'degree':[2, 3]},
 {'kernel':['rbf'], 'C':[1,10,100], 'gamma':[1, 0.1, 0.01]}]


model = ms.GridSearchCV(模型, params, cv=交叉验证次数)
model.fit(输入集,输出集)
# 获取网格搜索每个参数组合
model.cv_results_['params']
# 获取网格搜索每个参数组合所对应的平均测试分值
model.cv_results_['mean_test_score']
# 获取最好的参数
model.best_params_
model.best_score_
model.best_estimator_
  • 23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柠檬小帽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