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机械结构设计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的发展状况 1
1.2 带式输送机发展趋势 1
1.3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目的和意义 2
第2章 总体方案确定 3
2.1 设计方向 3
2.2 方案选择 3
2.2.1 子母机架式(抽屉式) 3
2.2.2 折叠式 4
2.2.3 大型输送机式 4
2.2.4 云梯式 5
2.3 伸缩传动系统选择 5
2.4 章节小结 5
第3章 输送机设计计算 6
3.1 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6
3.1.1 物料名称和输送能力 6
3.1.2 成件物品单位重量 6
3.1.3 输送机布置形式及主要尺寸 6
3.1.4 给料点,卸料点的数目和位置 7
3.1.5 工作环境 7
3.1.6 输送物品的特殊要求 7
3.2 输送带速度原则 7
3.3 输送带带宽计算 7
3.4 输送能力计算 7
3.5 相关数据计算 8
3.5.1 传动滚筒功率计算 8
3.5.2 电动机功率计算 9
3.5.3 最大张力计算 9
3.5.4 输送带层数计算 9
3.6 输送带的选择 10
3.7 驱动装置选用 10
3.8 托辊的选用 11
3.9 改向滚筒的选用 11
3.10 章节小结 12
第4章 伸缩机构设计 13
4.1 机构的设想 13
4.2 螺母螺杆机构 13
4.3 选用材料 13
4.4 相关数据计算 14
4.4.1 原始数据 14
4.4.2 耐磨性 14
4.4.3 验算自锁 15
4.4.4 螺杆强度 15
4.4.5 螺杆稳定性 16
4.4.6 螺杆的刚度 17
4.4.7 螺杆的横向振动 18
4.4.8 动力计算 18
4.4.9 螺母螺杆装置布置 19
4.4.10 联结螺母和伸长架的螺栓选择 19
4.5 螺杆减速装置 19
4.6 选用电动机型号 20
4.7 减速齿轮设计 20
4.7.1 原始数据 20
4.7.2 选择材料,确定试验齿轮的疲劳极限应力 20
4.7.3 接触强度初步确定中心距,并初选主要参数 20
4.7.4 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21
4.7.5 校核齿轮弯曲疲劳强度 23
4.7.6 齿轮主要参数 24
4.8 联动部件 25
4.9 小齿轮结构设计 25
4.9.1 初步估算轴径 25
4.9.2 小齿轮外型与制造形式 26
4.10 选用联轴器 26
4.11 小齿轮用滚动轴承 27
4.11.1 原始数据 27
4.11.2 轴承选用与寿命计算 28
4.12 小齿轮强度校核 28
4.13 螺杆轴承选用 30
4.13.1 已知数据 30
4.13.2 寿命计算 30
4.14 轴承座 32
4.15 传动键设计 32
4.16 重新校核螺杆强度 32
4.17 章节小结 33
第5章 输送机机架设计 34
5.1 机架的要求 34
5.2 机架的材料选择 35
5.3 机架形式与零件布置 35
5.3.1 输送机横截面布置设计 35
5.3.2 输送机侧面布置设计 36
5.4 机架质量估算 36
5.5 输送机整体重量估算 37
5.6 输送机支撑架形式 37
5.7 固定铰支座和液压缸受力分析和安装位置设计 37
5.8 伸长架稳定性计算 38
5.9 定制液压缸 39
5.10 工业脚轮、伸长架用滑轮及其他产品 39
5.11 章节小结 40
结论 41
致谢 42
参考文献 43
第2章总体方案确定
2.1设计方向
传统的轻型带式输送机多数为固定式,可移动式输送机也只能在固定方向上移动,使得运输条件很固定,不适用于多数运输条件。并且传统输送机的输送距离都是固定的,局限性很大,所以根据现今带式输送机的发展趋势,本设计要让伸缩、倾斜、移动这几个功能并存于一台带式输送机中,实现多环境多条件下的物料运输。
2.2方案选择
经查阅参考资料之后,发现可移动于可倾斜着两个功能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可伸缩这个功能则比较难以实现。输送机机架内部应该存在一定自由空间使得皮带可以折叠并且隐藏在机架内,在伸长架伸出时使用,同时还要让折叠部分在正常运输过程中可以运转,不会影响输送机的正常使用[7]。
通过在输送机的底部安装导轮和滚轮的方式来实现移动的要求,在输送架底部安装变幅式液压缸让倾斜功能得到实现。而用来实现可伸缩功能的方法则有很多参考方案[8]。
2.2.1子母机架式(抽屉式)
输送机的整体框架分为两部分来设计,其中的一部分为主体设计,另一重要部分则是输送机机架的可伸缩的部分。在原有运输距离不足时,伸缩部分伸出以加长运输距离,使得运输机具有可伸缩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1 子母架式输送机
2.2.2折叠式
机架主体机架的设计方式参考于卫星所用的折叠太阳能帆板,主体机架采用折叠式,并且上下对称,满足折叠要求,当需要伸长时,将折叠部分打开,则使运输物料的距离得到伸长,达到了预想的伸缩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2 折叠式输送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全国性赛事,致力于提升研究生的数学建模与创新实践能力。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求解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该竞赛为参赛者提供了展示学术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平台。 论文模板通常包含以下内容:封面需涵盖比赛名称、学校参赛队号、队员姓名以及“华为杯”和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标志;摘要部分应简洁明了地概括研究工作,包括研究问题、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使读者无需阅读全文即可了解核心内容;目录则列出各章节标题,便于读者快速查找;问题重述部分需详细重新阐述比赛中的实际问题,涵盖背景、原因及重要性;问题分析部分要深入探讨每个问题的内在联系与解决思路,分析各个子问题的特点、难点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部分需列出合理假设以简化问题,并清晰定义模型中的变量和符号;模型建立与求解部分是核心,详细阐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以及采用的数学工具和求解步骤;结果验证与讨论部分展示模型求解结果,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并对结果进行解释;结论部分总结研究工作,强调模型的意义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参考文献部分列出引用文献,遵循规范格式。 在准备竞赛论文时,参赛者需注重逻辑清晰、论述严谨,确保模型科学实用。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时间管理也是成功的关键。通过竞赛,研究生们不仅锻炼了数学应用能力,还提升了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科研写作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hejizuopi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