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视频编码趋势

预计在2023年,HEVC/H.265等软件编码解决方案的能效优化将成为新的关注重点。
除了传统的BD-Rate性能标准(主要侧重于以较低码率提供更高视觉质量)之外,“能效”指标在软件转码技术选型中的意义也将愈发凸显。

这主要归结于以下两类视频内容的快速增长:
UGC(用户生成内容);PUGC(专业UGC),例如Vimeo平台托管的视频内容。
印度社交平台ShareChat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月内容上传量已达惊人的7500万次!
如此庞大的视频上传量,必然带来更高的转码成本(对应算力资源与能耗)。因此,能效的提升有望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同时仍保持良好的转码效率。
可行方案之一是升级到新一代标准下的编解码器。然而,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采用了比上一代更复杂的编码算法,反而拉低了转码的能效。
于是我们再次陷入经典的两难取舍:
如果新的编解码器能效不高,那视频解决方案供应商就不会轻易使用。但如果供应商继续使用旧有标准的编解码器,就会错失最新编码工具及算法带来的可能收益,而继续消耗高昂的网络带宽成本,尤其对于UGC及PUGC这样巨大体量的视频场景,将产生巨额分发成本。
面对市场需求,新的编码工具需要考虑能效优化,力求在以下多个编码器优化指标之间获取理想的平衡点:
视觉质量码率消耗CPU使用率编码速度处理延迟

H.264/AVC仍主导 HEVC和AV1将继续增长
H.264/AVC
如今,H.264/AVC继续获取各类平台的一致支持,因此我们预计在新的一年,H.264/AVC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它的市场份额应该也会呈现萎缩趋势。
H.265/HEVC
预计H.265/HEVC的部署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应对HDR及UHD(2K/4K/8K)视频的应用场景。
近年来,我们观察到了HEVC/H.265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增长。对于底层部署有HEVC硬件解码的设备,最近Chrome浏览器又悄悄全面打开了对HEVC播放的支持 [1],进一步加速了这种增长态势。
我们收到市场明确反馈,一部分云体育分析及流媒体平台,清晰看到了将HEVC推广到全用户、全平台的巨大潜力。采用新版Chrome浏览器,这些平台超过65%的用户群体,不做任何设备更新,都将可以在Chrome中观看HEVC视频流。
AV1
我们预计AV1的部署也将呈现增长。AV1是由AOMedia – 开放媒体联盟推出的开源、免版税的视频编码标准。
到目前为止,YouTube、Vimeo(俩家全球头部视频共享平台)、Meta/Facebook(全球最大社交媒体平台)和Netflix(领先的流媒体平台)都已推出了AV1格式的视频内容。
最近,高通也宣布将从第二代骁龙8芯片起支持AV1的硬件解码,考虑高通骁龙芯片在安卓手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想见 AV1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我们预计苹果将在2023年,会将宣布对AV1在其iOS/MacOS/Safari中的全生态支持。在苹果已发布的AVFoundation框架代码中,已包含有支持AV1的最新 API选项。
AV1在RTC(实时通信)中的应用
RTC对于延迟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而AV1则提供一系列能够有效压缩屏幕内容的特殊编码工具。从供需两方面来看,AV1在屏幕内容编码(SCC)领域将大有可为。
处于领先位置的RTC平台Webex,已将AV1格式引入生产环境。Webex还与NASA以及一些其他科技机构合作,将AV1实时视频编码应用于Artemis I登月任务,实现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极低带宽下的高质量视频通话。
其他编解码器
2023年,其他编解码器在市场上仍可占据一片天地。我们预计除H.264、HEVC、AV1、VP8/VP9、AVS2/AVS3之外,EVC和VVC等其他一些编码标准解决方案,将在市场中同时共存。
除RTC外,流媒体点、直播应用,也将对低延迟、高并发、高处理速度的编码方案,提出更多的需求。
这些指标也将成为2023年各编码器的主攻方向。

架构支持:x86、ARM与M1
我们认为软件与硬件编解码器方案将继续共存,凭借各自优势应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一般来说,软件编解码器能提供更好的编码效率,即:在实现更佳视觉质量的同时将码率压得更低(节约传输带宽)。
另外,软件编解码器也更加灵活,可以在多种平台和设备上灵活部署。
软件编解码器需要考虑同时支持x86和ARM架构。随着苹果M1设备、边缘计算、移动设备和ARM架构服务器的广泛采用,对ARM处理器的支持需求将同步激增。
ARM处理器(例如Amazon EC2提供的AWS Graviton处理器)的功耗和定价,明显优于x86架构的同类处理器。
我们初步评估,Graviton 2 ARM处理器的性能可能比x86同类处理器低30%,但明显具备价格优势。
新一代编解码器和改进方向
预计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将继续发展,具体包括:
由AOMedia开发的AV2,将提供超越AV1的新的编码工具。通过ITU-T和MPEG之间的协同努力,新开发的编码工具已经在增强压缩模型(ECM)中体现出了对VVC在压缩性能上的显著超越。对AI在视频编解码器中应用的进一步探索,打破传统2D变换+运动补偿框架的约束。
除了转码之外,新技术还有望将视频处理和编码更加有效的结合起来。举例来讲,采用超分辨率技术实现更加有效的视频传输,已在工业界获取了更多认可。
Per-title ABR技术,仍持续它的领先地位,继续支持多种网络条件下的多分辨率、多码率视频的共享和分发。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LiveVideoStack_」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vn9PLgZvnPs1522s82g/article/details/129414582(这里写自定义目录标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