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始计篇 原文注解笔记
1、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 : 战争 , 是国家的大事 , 关系到 民众 和 士兵 的生死 , 国家的存亡 , 必须认真考察仔细研究 ;
-
" 兵 " 指的是 兵器 / 军械 , 引申为 士兵 -> 军队 -> 战争 -> 军事 ;
-
" 国之大事 " 指的是 国家的重大事务 ;
- "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
- " 祀 " 是 祭祀 , 表示内部团结 , 内部治理 , 内政 ;
- " 戎 " 就是对外政策 , 外交 , 军事 , 战争 ;
- "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
-
" 察 " 指的是 考察 / 研究 ;
2、五事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因此 , 通过 对 敌我双方 五个方面的分析 , 来 衡量 计算 战争胜负的 情况 和 规律。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材,五是制度
- " 经之以五事 " : " 经 " 是 度量 / 衡量 ;
- "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 :
- " 校 " 是 衡量 / 比较 ;
- " 计 " 指的是 计算 , 计算 后面的 " 七计 " ;
- " 索 " 是 探索 , 研究 ;
道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政治 / 人和 , 民众认同 并 拥护 / 支持 君主的意愿 , 使得 百姓 能够为君主出生入死 , 不惧怕危险 ;
- " 道 " 本意是 道路 , 引申为 规律 / 方法 -> 人心向背 -> 人和 -> 政治 , 老百姓是否拥护君主 ;
- " 令民与上同意 " :
- " 令 " : 使
- " 民 " : 老百姓 , 民众
- " 上 " : 君主
- " 同意 " : 意 是 意志 / 意愿 , 同意 就是 百姓 与 君主 同心同德 , 拥护 / 配合 / 支持 君主的意愿 ;
天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天时 , 昼夜交替、寒冷酷热、四级气候变化 ;
- " 时制 " 指的是 四季季节更替 ;
地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地利 , 战场 远近、地势 险峻 或 平坦、战场区域 开阔 或 狭窄、地形对于攻守的 益处 或 弊害 ;
- " 远近 " 指的是 作战区域 距离本国核心区域的 远近 , 越近可调动的资源越多 ;
- " 险易 " 指的是 地势 险峻 或 平坦 , 地势险峻 易守难攻 ;
- " 广狭 " 指的是 战场的面积 , 关系到可投入兵力的数量 ;
- " 死生 " 指的是 地形条件 是否 利于 攻 / 守 / 进 / 退 ;
- " 生 " 指的是 生地 , 易攻能守之地 , 占据生地 既可以防守 , 又可以 攻击敌人 ;
- " 死 " 指的是 死地 , 进退两难之地 , 既无法防守 , 也无法进攻 ;
将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将材 , 将帅 要具备 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抚部属、勇敢坚毅、严于律己 等品质 ;
- 智 : 足智多谋 , 计出万端 , 可以识破对方的计策 , 自己提出并执行计策 ;
- 信 : 赏罚有信 , 令行禁止 , 赏罚必须分明 , 否则会影响己方士气 ;
- 仁 : 关心士卒 , 善待百姓 , 决策者 需要胸襟开阔 , 虚怀若谷 , 可以做到 开诚布公 , 集思广益 , 包容手下 , 不要出现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的情况 ;
- 勇 : 英勇善战 ;
- 严 : 严于律己 , 赏罚分明 , 严格执行军法 ;
法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制度,军队 组织体制 建设 , 各级将吏的管理 , 军需物资的管理 ;
- 曲制 : 军队编制 , 通信联络制度 ;
- 官道 : 各级 将吏 的 管理制度 ;
- 主用 : 管理 各类军需物资 的 后勤保障制度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functional"
int main() {
// 控制台暂停 , 按任意键继续向后执行
system("pause");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