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技术7

 

     回忆一下COM技术5中我们创建组件的方法,客户以DLL的名称做为参数.装载此DLL并调用其中所输出的函数CreateInstance.这个函数可以建立一个组件的实例并给客户返回一个IUnknown接口的指针.但是组件对我们来说仍是不透明的,我们需要知道实现组件DLL的位置.但是COM组件实际上可以透明地在网络上(或本地)被重新分配位置,而不会影响本地客户程序.所以,由客户端来调用DLL并不是什么好主意.必须有一种更好的办法让组件的实现更透明,更灵活.于是就出现了类厂的概念.这和设计模式中封装变化点的思想一致,哪里有变化,我就封装哪里.类厂封装了组件的产生过程.下面来看看这一系列活动内部运转的详细过程:我在 http://www.cnblogs.com/shipfi/archive/2007/02/13/649196.html 里找到了详细介绍:

 

/*
 1.实现二个接口IX,IY 
 2.实现一个组件CA,实现了IX,IY接口.   
 3.对于这个组件进行注册,把组件的信息加入到注册表中.实现DllRegisterServer和DllUnregisterServer函数.函数具体功能就是把本组件的CLSID,ProgID,DLL的位置放入注册表中.这样程序就可以通过查询注册表来获得组件的位置.
*/


/*
 4.创建本组件类厂的实例
*/

class  CFactory: public  IClassFactory
{
    
virtual HRESULT __stdcall QueryInterface(const IID& iid,void** ppv);
    
virtual ULONG   __stdcall AddRef();
    
virtual ULONG   __stdcall Release();
    
    
virtual HRESULT __stdcall CreateInstance(IUnknown* pUnknownOuter, const IID& iid, void** ppv);
}


/*
 在类厂实例中,主要的功能就是CreateInstance了,这个函数就是创建组件的相应实例.看它的实现:
*/

HRESULT __stdcall CFactory::CreateInstance(IUnknown
*  pUnknownOuter, const  IID &  iid, void **  ppv)
{
    
//...
    CA* pA = new CA;
    
if(pA == NULL)
    
{
        
return E_OUTOFMEMORY;        
    }

    HRESULT hr 
= pA->QueryInterface(iid,ppv);
    
    pA
->Release();
    
return hr;
}

/*
 5.在这个组件的DLL中导出DllGetClassObject函数.这个函数的功能就是创建类厂的实例对象并查询接口.看其实现:
*/

STDAPI DllGetClassObject(
const  CLSID &  clsid, const  IID &  iid, void **  ppv)
{
    
//....</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