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信号通道反射效应的基本原理

在涉及SI问题时,几乎90%以上都来自于单个网络,而对于单个网络而言,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信号传输路径上的阻抗不连续所导致的反射。

反射的原理

反射是信号在传输线上传输时遇到阻抗不连续的地方发生的信号回波。如果传输线是阻抗受控的,则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的瞬时阻抗是恒定的,不会发生反射。如果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瞬时阻抗突然发生变化,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变化,都将有一部分的信号被反射回来,而另外一部分的信号则继续向前传输,但是幅值会有所改变。反射的信号量由瞬时阻抗的变化量决定。

反射信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长的走线、未被匹配终端的传输线、过量电容或电感及阻抗失配等。下面用图所示的理想传输线模型分析信号反射。下图中,理想传输线L被内阻为Rs的数字信号驱动源Vs驱动,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Z0,负载阻抗为RL。

afc0fae858928f2e894294c99fa184c8.png

理想情况下R0、Z0和RL应满足条件R0=Z0=RL,传输线的阻抗是连续的,不会发生任何反射。信号源端的能量有一半消耗在源内阻R0上,另一半消耗在负载电阻RL上(传输线无直流损耗)。若是Z0=RL,说明负载是可以完全吸收驱动源端传送来的能量的,不会有信号反射回到源端,此种情况被称为临界阻尼。若Z0<RL,那么负载端多余的能量就会反射回到源端。此时负载端并未能消耗信号源全部的能量,这种情况被称为欠阻尼。若Z0>RL,负载需要消耗的能量比信号源端所能提供的能量要多出很多,没有多余的能量可以反射回到信号源端。此时需要通过反射来通知驱动源端提供更多的能量,这种情况被称为过阻尼。欠阻尼和过阻尼均会引起反向的传播波形,临界阻尼则不会。从系统设计来看,临界阻尼的情况是很难完全达到,因此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稍微的过阻尼,这种情况无能量反射回到源端。    

负载端的阻抗和传输线的阻抗无法匹配时,在负载端(B点)将一部分信号反射回到源端(A点),此反射信号电压的幅值和极性由负载反射系数ρL决定,见下式所示:

9f01cb951ab3ad4a7c7291d1a9a2c6f4.png

式中,ρL称为负载电压反射系数,其绝对值是反射电压与入射电压之比,-1≤ρL≤1。理论上,反射波的幅度最大值可以与入射电压的幅度相同,即ρL=1,且ρL的极性可正可负。当Z0=RL时,ρL=0,这时不会发生反射,所以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进行匹配就可以能消除反射。当Z0>RL时,ρL<0,传输线处于过阻尼状态,反射波的极性为负,与入射电压反向。当Z0<RL时,ρL>0,处于欠阻尼状态,反射波极性为正,与入射电压同向。

源端的阻抗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能匹配时,从负载端反射回的电压到达源端时,又将会再次反射回负载端,形成二次反射。此时反射电压的幅值和极性由源端的反射系数ρs决定,见下式:

493e48a0aa1743d1615adbfa3a1958a1.png

理论上,反射波的幅度最大值可以与入射电压的幅度相同,即即ρs=1,且ρs的极性可正可负。当R0=Z0时,ρs=0,这时不会发生反射,在此种情况下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源端阻抗进行匹配就可以消除反射。当R0<Z0时,ρs<0,处于过阻尼状态,反射波极性为负,与入射电压反向。当R0>Z0时,ρs>0,处于欠阻尼状态,反射波极性为正,与入射电压同向。

实际电路中的反射很复杂,若源端、传输线、负载端的阻抗都不匹配,则初次反射回源端的信号还会再次反射回去,方向与发射信号相同,到达负载阻抗突变处又会再次反射回源端,如此多次反复,形成多次反射,直至反射电压降至结束,最终的结果将导致信号振铃,相当于在信号上不同时间叠加一次噪声。严重的振铃现象将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反射S参数S11

S参数通常以矩阵格式显示,行数和列数等于端口数。对于S参数Sij,j下标表示被激励的端口(输入端口),“i”下标表示输出端口。因此,Sii是指其它端口匹配时从端口i反射的信号的振幅与入射到端口i的信号的振幅的比率即端口的反射系数;

而Sij是指其它端口匹配时,j端口向i端口传输系数。以二端口网络为例来讨论S参数的含义:

50c13c43b2982ce8e6f85f9f9f16b2cb.png

根据波传播方程式以及端口处入射信号和反射信号之间的关系。定义𝑎i为入射信号电压的归一化值𝑉i+,定义𝑏i为反射信号电压的归一化值𝑉i-。可以表示出网络的特性参数:

94fd926dc1d22902ba235be69e438592.png

0343ae0cbd0a16845bfda2fd3c3d363a.png

可以使用下面两个等式来表征二端口网络:

d0c75a9de96f2ba196607ad3d1e085aa.png

写成矩阵形式:

71e4a9fa101096a4d0909a96d79b8bb3.png

从前面定义可见,𝑎𝑖(𝑖=1,2)表示阻抗归一化的入射信号电压,𝑏𝑖(𝑖=1,2)表示阻抗归一化的反射信号电压,通过𝑆𝑖𝑗将入射信号和反射信号联系起来,这组参数𝑆𝑖𝑗就称为该二端口网络的S参数。    

S参数是一个可以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直接测量的量,并由此判断信号的反射、传输特性,在信号完整性分析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物理量。

S参数矩阵里面表征反射效用的参数为S11,按照前面的定义方式,可以知道S11的定义式可以为:

df38b7fed0bf6b6a70dcc4e379ed45c7.png

如下图示意,

dc794628f4ecfdf168d5e6a490a72b16.png

信号在传输线上传输时,当瞬态阻抗出现不连续就会发生反射。而高速电路的不连续结构很常见,主要是传输线内部的不连续和端接的不连续。反射问题是影响单网络信号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反射带来的过冲、下冲会造成系统工作不稳定。本章分析了反射的产生机理,对不同端接形式、不同拓扑结构、典型不连续结构的反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给出了消除反射的措施。

从路的观点看反射问题

信号在传输线上传输时,每一时刻它都会感受到一个传输线的瞬态阻抗,该瞬态阻抗的值等于线上所加电压与流过的电流的比值。当传输线上的瞬态阻抗发生改变时(例如,线宽变化、结构变化等),一部分信号将被反射,另一部分信号将继续向前传输,但是信号有失真。在阻抗突变处,电压和电流连续,即满足:

50464f0ff4b51d2d56d3a0eca3a7ee00.png

在突变处的阻抗关系分别为:    

5b77044a5a2a9533e72c1562852af43f.png

其中,Z,表示信号最初所在区域的瞬态阻抗,Z2表示信号进入区域的瞬态阻抗。反射信号分量的大小由反射系数决定。反射系数定义为反射电压与入射电压之比,根据上述关系可以得到:

50b3c55a38ba0659d9a0e9864669db6e.png

前面讲的欠阻尼(过驱动)时,根据波形来看边沿变化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可知幅度就像在阻力很小的介质中减幅振荡,最后停到平衡位置。

30c2d09753e857927008663aa8589af8.png

同样过阻尼(欠驱动)时,边沿变化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可知幅度像是在阻力很大的介质中,根本振荡不起来,而是很慢地靠近平衡位置。

bf14c786fa7415fb82669d19065ccb27.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芯片SIPI设计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