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PTH Via设计对高速信号频域、时域质量的影响

     当板级互连以高数据速率运行时,各种非理想效应会对信号质量产生影响,其中一种效应是由四分之一波长的stub引起的共振,它在共振附近的频率上导致显著的传输损失。带有PTH过孔的电路板中常见的“悬空过孔”即stub会引起的共振,但由于它们没有均匀的传输线结构,因此无法通过四分之一波长方程准确预测。

     本篇文章将选择包含22个金属层,且通过平板通孔(PTHs)垂直连接的的PCB设计作为实例。叠层设计为平面-信号-信号-平面重复单元,使用半盎司铜和~3毫米厚的电介质层,与每个信号层相关的所有参考平面都通过PTH通孔连接在整个层叠中。如下图是选择的一个实际差分信号的出线情况,该结构由一个top层PAD和一个通孔组成,在第3层上1000mil的走线到一个通孔,在第19层上有1000mil的走线,最后在bottom层有另一个PAD,即信号线出线层为T-3-19-B。    

ec393ca392c4102cfe7fbb672f03395c.png

     一般来说,通孔stub的行为可以类比为传输线sub,在stub长度等于四分之一波长的频率处引起共振,会期望共振频率与通孔stub长度和介电常数的平方根成反比。然而,由于它是非TEM模式结构,因此stub细节的变化不会遵循传输线stub的单位长度电感和电容关系,为了准确地评估通孔stub的影响,通常使用3D全波模拟工具进行模型仿真。本文中,只考虑差分信号,下图为用于设计指导的3D模型,孔尺寸和实际设计的主要差异有:    

eea6f7fb7f4bae20455fead19bd2d40a.png

²Via dimension:

üDrill diameter: 12 mils

üVia pad diameter size: 25 mils

üAnti-pad diameter: 42 mils

üDistance to return via: 40 mil

²Design variation:

üLayer transition (stub length): L3 to L3, 11, 12 and 20

üStripline length (2*d): 1, 2, and 4 inches.

如下图为不同stub设计结构的频率响应结果,图左侧的图形显示了不同层过渡的插入损失(L3-3, L3-11,L3-12和L3-20),在同样传输线长度下有无stub的对比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谐振频率随stub长度的增加而减小,且与传输线长度无关,符合局部stub效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芯片电源完整性与信号完整性设计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