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军产品方法论》阅读笔记2020-08-07

俞军产品方法论——299个笔记

目录

◆ 1. 什么是产品经理

◆ 1.2 不一样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 1.3 产品经理做什么

◆ 2.1 企业、用户与产品的关系

◆ 2.2 如何理解用户

◆ 2.3 如何理解产品

◆ 2.4 如何理解企业

◆ 2.5 如何更好地用产品进行“价值交换”

◆ 3.1 交易与交易模型

◆ 3.2 效用

◆ 3.3 边际

◆ 3.4 成本

◆ 3.5 供需定律

◆ 3.6 相对价格

◆ 4.1 理性决策

◆ 4.2 常见的决策方法和误区

◆ 4.3 能落地的决策才有价值

◆ 4.4 权衡决策问题举例

◆ 5. 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

◆ 5.2 产品经理的成长

◆ 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仅记录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几点>

◆ 百度离职讲座:谈人才的选用育留

◆ 从百度离职时的感谢信

◆ 俞军的一堂产品课

◆ 深度对话俞军:关于产品经理的价值、天赋、能力、成长及未来

◆ 湖畔大学产品讲座

◆ 从滴滴离职发朋友圈感恩

◆ 本人点评


 

◆ 1. 什么是产品经理

>> 软件时代中诞生了很多to B(面向企业)软件公司,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研发和销售面向企业的软件,这些公司中有很多产品经理。

>> 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通常是和销售人员一起,到客户侧沟通,了解客户明确的需求,并将之转化为功能,推动开发工程师研发并上线客户需要的功能。

>> 所以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偏重于进行项目管理和推进,按照客户的要求准时上线产品。

>> 为了企业效率的提升,它们的产品经理分化为三类岗位:

  • 一类是产品市场经理(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也就是面向市场的产品经理,主要研究用户的需求。
  • 第二类是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负责产品功能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从产品市场经理处接收到的用户需求。
  • 第三类是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主要负责各种项目的管理,通过团队管理和协调的方式,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 1.2 不一样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 早年软件的设计大多数是to B的,to B的需求相对容易明确,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迭代即可。即使有一些to C(面向个人)的产品,也因为市场稀缺性的缘故,用户选择较少,产品不愁卖。

>> 2012年移动互联网爆发,重新定义了App(应用程序)产品经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爆发需要大量的人来做App,在市场上没有足够人才的情况下,无论是应届生,还是从其他职业转行的人,只要快速学习一些产品基础知识和会画App原型,就可以做产品经理。

◆ 1.3 产品经理做什么

>> 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产品到底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只有面向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结果。

>> 经济学领域太庞大,产品经理只要学会用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就算及格了:效用、成本、边际、供需定律。效用,是指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程度,人们默认追求总效用最大化。关于成本,要明白什么是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关于边际,要明白基本的边际递减、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交易。供需定律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这些概念,将在后面的章节专门论述。

>> 为什么企业总是说创造用户价值,而不是创造产品呢?因为用户关心的是得到什么和付出什么,包括这个产品给他什么效用组合,需要他付出多少金钱或时间等。用户同样也会比较机会成本,看这个产品是比其他产品更好用还是更让他离不开,从用户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交易过程。所以,做产品要强调创造用户价值,因为企业与用户交换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价值。

>> 企业追求的是效率,简单来说,就是考虑投入和产出。这些,就属于交易模型的范畴。

>> 本质上用户和产品发生的每次交互过程,都发生了一次交易。用户可能没有付出金钱成本,但是可能付出了时间成本、认知和思考成本等。每个交互和体验细节设计,本质上都是在降低用户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在增加用户在交易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这个收益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愉悦感等。

 

◆ 2.1 企业、用户与产品的关系

>> 我们认为用户价值和企业商业价值的关系是: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达成创造商业价值的目的。而本质上,交换的不是产品这个媒介,而是产品背后的各种用户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是用户价值交换的媒介。

>> 企业能做的,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满足哪些用户需求,创造哪些用户价值,以更多地促成交换,让企业有最高的边际收益和ROI(投资回报率)

>> 这个例子里,腾讯能做的是,选择自己的用户群最喜欢的音乐人,尽可能多地购买这些音乐人的音乐版权。对于付费会员,向他们提供“无广告”的聆听环境,提供无损音质的音乐;基于ROI的考虑,对于免费用户,则提供带广告的、普通音质的音乐

◆ 2.2 如何理解用户

>> 用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这五个属性。

>>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表示,他认为人的大脑活动存在两种模式,他称之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快思考,代表人类的本能和习惯,可以快速且自动启动,耗费资源很少,经常为习惯、经验、刻板印象等认知偏见所支配。系统2是慢思考,代表人类的逻辑和理性,其启动是被动、缓慢、耗费资源的,存在意识控制

>> 情境的刺激会激发感知、解读、选择集合、模拟推演、价值判断五步流程。

>> 边际效用的概念,认为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国际学术界和社会开始普遍接受价值的主观性,放弃了价值的客观性。

>>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满足欲望。

>> 欲望具有无限性和约束性。无限性是指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价值最大化,即欲望满足最大化,包括欲望种类的无限性和欲望满足程度的无限性。欲望的另一特点是约束性。

>> 效用最大的特点是主观性,价值也是一种主观判断,是由主体对这件事情的效用判断决定的,且随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比如说你喜欢苹果,我喜欢橘子,那么橘子对我的效用比苹果对我的效用大,价值相应也大;

>> 分析用户的粒度必须基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且必须有足够的样本量,用户是一种基于无数样本的分布模型。

>> 用户价值(即主观效用)具备认知依存、情境依存、经验反馈演化三个特性。

>> 认知依存是指用户的认知决定了他的偏好

>> 情境依存的意思是,有情境才有用户,脱离情境就没有用户。

>> 用户价值也具有经验反馈演化的特性,是变化的。用户总是变化的,所以产品也要跟着变化。人、制度、技术是永恒演化的,演化的结果就是相对价格的变化。

>> 翻台率:翻台率 =(餐桌使用次数-总台位数)÷总台位数×100% 翻台率就是一个饭店一天内每张桌子平均的使用次数

>> 具体到产品里面,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衡量用户价值:用户价值 =新体验–旧体验– 替换成本

◆ 2.3 如何理解产品

>> 产品本质上是一种解决方案,所以每个团队本质上都是在提供产品

>> 卖产品是卖一种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组合。分析产品的重点是弄明白这个产品利从何来、利往何去,它创造了什么价值,价值是怎么分配的。从价值的维度分析,才能推演它的趋势,才能理解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只从表面上看它有没有某种功能,是不是又改版了。如果它增加一个功能,那为什么要增加,这种做法也可能是错的,这些永远要自己去判断。

>> 一个好产品应该有三个属性:有效用,有利润,可持续。

>> 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怎么区分?从纯信息产品到线下产品,不同产品需要付钱的人是不一样的,要从交易的角度去理解,然后逐渐认识到交易模型的概念。交易模型不仅仅适用于那些需要付钱交易的产品,因为你可以把时间也当作用户支付,用户支付的也不止钱和时间,还有其他身体和心理成本,还有个人数据、投票支持、未来承诺等,如果把这些都作为支付的话,用户的一次行为就是一次交易。

◆ 2.4 如何理解企业

>> 企业的本质,只在于两点:第一,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第二,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 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的途径有三种

  • 洞察
  • 试错:边界是需要靠对和错双向界定的,如果每个扩大边界的行为都成功,那你还是不知道产品的边界在哪里,所以试错和失败必然是产品开发过程的一部分。
  • 偶然性

>> 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之处,就是在于“发现市场获利机会

>> 阿罗信息悖论(在买方得到信息之前,他并不了解信息对他具有的价值,但是一旦他了

>> 解信息的价值,他事实上已经无成本地获得了这一信息)

>> 一般来说,大型的市场获利机会,一是源于市场环境和制度变化,二是源于关键新技术,三是长期关键因素——组织建设能力,抓住机会和最终实现生产效率高于市场,都相当依赖组织建设能力。

>> 权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掌握专业知识的员工,

>> 这些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种:显性知识,默会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表达或传递的知识。默会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无法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表达。

>> 一个会欺骗或坑害用户的企业,它的管理层和员工绝对不会普遍品行良好,其内部文化和效率也会是糟糕的。

>> 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知识、运行机制,这四点都会影响组织的效率

>> 共同目标和共同理念很难改动,改动成本很高,所以企业得先有合适的目标和理念,而且企业一般在招聘时就会选择志同道合的人。

>> 运行机制是制度设计问题。首先是制定好的激励(其次是约束)制度,

>> 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一书提到,决定组织文化的是三点:第一是创始人的人格特性;第二是高级管理者们的真实行为;第三是员工的社会化,即日常向员工宣贯,以及通过制度和日常工作等让员工融入组织文化。

>> 发展是创造用户价值的游戏,从任何角度突破都可以。在很多条件下,评估发展状况可以只看做成了什么,不看错过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 但生存是不能有短板的游戏,任何一个短板都可能带来很大伤害甚至致命。在很多条件下,企业能否生存,不看做好了哪些方面、做了多少次,只看哪一个关键问题没处理好。

>> 生存游戏的常见要点包括:

  • 环境选择
  • 替代成本
  • 效率

>> 企业做一个产品,一般有四方面产出。

(1)财务绩效。

(2)认知:该领域内的know-how(技术秘密),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累。

(3)团队:互相磨合过的、有平台匹配度的团队,其效率远不是新组建的团队能比的。

(4)无形资产:用户和产业利益链上各方的了解和信任积累,降低了企业未来的新交易和推出新产品的交易成本,提前获得了竞争优势。

>> 有的公司爱投资,尤其是为了业务互补或避险,这没问题。但如果为了投资别人而放弃自己做产品,就会失去上述后三项产出的收益,而这些收益不像财务绩效一样容易被认知、被量化。

>> 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太大了

>> 在相当程度上,这些互联网企业已经在代行公共职能,通信、交易、教育、交通、饮食、娱乐、安全、信用、银行、邮递、社交、媒体、出版……既然是行使公共职能,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按社会公器的标准与社会相处,找到新的平衡点,否则就难以持续。以上不是一个从伦理角度出发的观点,而是从市场博弈角度出发的观点。这是各方力量对比出现大变化后,趋向新的博弈平衡方向的结果,是一种必然。

>> 从伦理角度来说,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因为信息产品的特点,互联网产品对市场的渗透太快了,伦理构建完全跟不上。

>> 互联网呢?很多重大产品三五年就完成市场渗透,就有了几亿用户,那些教授、学者、专家、政府及法律系统的研究者、媒体和大众都还没顾得上开始深度研究,甚至有的人还处于早期默认反对或鄙视新生事物的阶段,所以暂时只能主要依靠企业里的年轻产品经理和年轻管理者去探索定义该产品的伦理问题,这个责任真的很重,而且是时代之重。

>> 詹森提出过一个企业生产函数,是分析企业不错的视角:Q=Fr(L,K,M,C:T)

  • 首先,企业的产量Q(quantity)是变量r(rules,外部规则)的函数,外部规则是政治、法律、社会、地理等外部环境决定的游戏规则,外部规则首先决定了企业可能的边界,尤其关键的是对企业主体权利的界定和保护。比如停止审批新游戏、行业准入限制的变化、税率高低、产权规则和人身保护水平等,都直接影响企业产出边界,企业只能在这些约束条件下,寻找可能的最大产量(外部规则产出边界)。而当外部规则变化(如实行改革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会出现新的外部规则产出边界,这就是企业冒险的最佳时机。
  • 变量T(technology,技术)的函数
  • L(labor)、K(capital)、M(material)分别指传统的劳动力、资本、原材料三个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互联网企业的原材料主要是供给);C是内部规则,是在给定外部规则r的情况下,企业的所有内部游戏规则,包括产权和组织形式、利润分配和激励体系、员工关系和消费者关系、文化价值观等。
  • 这个函数也未涉及“价值发现”,仅讨论“生产”,而在这个时代,价值发现在很多时候已经比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即便如此,这个函数依然让人惊艳。

>> 这里所谓的分析“企业”,其实也是分析“产品”:产品用了什么生产技术,产品面临的外部规则约束是什么。

>> 对产品来说,最核心的价值概念是两个: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 使用价值即产品的各种效用(在第3部分详述),用户价值也是指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

>> 交换价值(价格)有三个属性,有效用、被认知、稀缺性,

>> 企业创造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用产品承载),然后用它跟用户交换钱、时间、承诺等企业需要的价值。

>> 创造价值的五大路径:劳动、分工、交易、新技术、制度

>> 这里要注意的是,创造新价值的一个关键是“更合乎人的需要”。价值首先是由需求所驱动的,而不是劳动。没有背后对应的需求,劳动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没有了价值)

>> 劳动可能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定能创造出来,如烧焦的饭、反复挖开又埋上的道路管线),却不能创造交换价值。

>> 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分工的出现、留存、演化,必然也取决于它能带来的生产知识的相对价值的变化

>> 从广义上说,技术就是生产知识,是所有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知识。新技术,即新的生产知识。从某个意义上说,人类日常生活的幸福发展史几乎等同于技术进步史。

>> 技术本身(无论多高端)并不创造价值,技术必须被应用于产品,但产品(被生产出来)本身也不创造价值——只有产品被交易(此处的交易指购买和使用)后才实现了价值创造,只有交易量大才能创造大量新价值。

>> 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诺斯在他的著名作品《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否定了通常把西方国家近代高速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工业革命的观点,详细解释了是制度创新,是产权的不断明晰和保障不断加强,决定着知识、技术、商业和经济的增长和积累,最终工业革命水到渠成。

>> 制度创新决定着知识和技术的增长,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经济增长都只是结果。

>> 詹森生产函数也反映了异曲同工的观点,给定外部制度和技术,长期来说对企业产出影响最大的是企业的内部制度。

◆ 2.5 如何更好地用产品进行“价值交换”

>> 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用产品进行“价值交换”?

我们认为,在实际应用这个理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思路是“将产品看作交易”,

>> “产品即交易”里的“交易”,是指把人的任何有意识行为,看作付出预期代价购买预期收益。

>> 这里提供几种用于判断用户价值的视角,帮助大家提升主观判断的质量,以提升“理解用户”的能力,最终设计出更好的产品(第4部分中将具体解释这几点):

(1)对自我认知的认知;

(2)对给定目标的批判性思考;

(3)参照系;

(4)成本;

(5)不确定性决策;

(6)概率(风险决策);

(7)非货币价值(跨效用决策);

(8)外部性;

(9)时间性(跨期决策)。

>> 用户的成本有两部分:

(1)直接成本,包括付出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隐私数据、态度等;

(2)交易成本,即为了促成交易,付出的搜寻成本(比如为了找到哪个音乐软件最适合自己,甚至尝试用几个付出的时间)、议价成本(为了买到更便宜的西红柿和摊贩讨价还价付出的时间和口舌)、学习使用的成本、保障成本等。

>> 总之,产品是企业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的媒介。用户愿意进行交易(选择该产品)是因为这个选择对他而言是价值最大化的,即用户主观预期该产品的效用大于用户的成本,且大于其他产品的效用(机会成本)。企业愿意进行交易(卖出产品)也是因为这么做最有利可图,并且企业要注意持续维护和创造用户价值,才能保证交易的“可持续性”,才能持续地获利。而企业的一切行为,也应该围绕“让交换行为更多地发生”。

 

◆ 3.1 交易与交易模型

>> 比如对于资讯类产品而言,交易主要是用户以“自己的时间”来换取“获得资讯”的一个过程;用户需要判断“获得的资讯”的预期收益与付出的时间成本如何,收益大于成本,才会发生这次交易。

>> 用户的成本其实分为很多种类型,大体而言有金钱、时间、身体、心理(非常多样化)四类。也因成本类型的多样化,产品体系所定义的“交易”不一定都是需要“金钱”的。

>> 我们所说的“交易”更接近一种交换行为。

>> 交易创造价值。

>> 产品即交易,作为产品经理,就要帮助用户创造这样的交换,产品设计要以终为始,一开始就奔着最后能成交去设计。

>> 交易模型是指产品经理发现和设计的合理机制,它能促成用户做出某种行为(即交易),且可持续(生态是平衡的)。交易模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商业模式,是多边关系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模式。

>> 产品经理用产品促成企业和用户间的价值交换,每一次交换都会创造价值。产品经理最终要做的,是持续不断地发现市场上高于用户支付代价的用户价值,并设计合适的交易模型把它固化为产品。

>> “激励相容”: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参与者都会按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行动,如果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简单地说,就是让对方干得好要比干得不好时获得更多收入,这样对方才有上进的动力。

>> 我们观察到很多优秀的企业其实都有一个共性:对外的表现是用户体验好,背后的关键点其实是重视长期收益的价值观。

>> 当一家企业通过多种方法发现了市场机会,并创造了新的价值,短期来看,因为用户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这家企业可以赚取非常高的利润。但其他企业看到这样的情形后,便会开始模仿及跟进类似的价值创造,甚至会在此基础上进行额外的改进,引入更多的创新。因为这样的市场机制及现象存在,所以很少有静态的企业壁垒(政府意志支撑的强准入限制可以算),大多数企业的壁垒其实是“效率”或者说“时间差”。因此,我们除了要讨论“创造价值”外,还需要思考如何高效率地创造价值。

◆ 3.2 效用

>> 产品经理来说,只要掌握四个概念——效用、边际、成本、供需定律,就算过了及格线。

>> 平时生活中也可以应用这些概念进行思考,这样你在生活中的决策判断能力也会见长,你对社会和人性的理解也会提高,也就间接提高了产品专业能力。

>>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来满足欲望。

>> 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说明,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在效用一定的情况下,欲望越小,人们感到越幸福,欲望越大则越不幸福;在欲望一定的情况下,效用越大,人们感到越幸福,效用越小则越不幸福。所以,获取幸福的途径有两条,增加效用或减少欲望。

>>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下至上分别是: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 效用是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货币、时间、身体需求、心理需求、信念、情绪、认知等。

>> 欲望是最主要的用户需求起源,欲望最常表现为身体上的多种需求,如食、性、视、听、味、触、舒适、健康、美丽、生命、自由等。

>> 心理感觉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效用,心理效用的需求表现有生存、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好奇、审美、名誉、权力、友谊、爱情、闲暇等。

>> 信念也是一个基本的用户需求起源,每个人的信念是不一样的,违反个人信念的事会给个人带来认知失调和负效用。

>> 情绪也是一个最基本的用户需求起源,满足情绪能够给用户带来效用,这需要掌握足够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并进行实验研究。

>> 认知的效用主要体现为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取向,即维护正面的自我形象;社会认知取向,即正确了解世界的需求。

>> 自尊取向是指人都是要维护自己正面形象的。“我是对的”,而且“我对社会是有益的”,我不但是正确的,我还是个好人。

>> 社会认知取向,即正确了解世界的需求。

>> 所以我们说其实用户不是人,是需求的集合。某个人可能在A情境下,是某个产品的用户,但在B情境下却又不是这个产品的用户了,因为这个产品在A情境下可以提供最大效用满足他的需求,但在B情境下却又不能了。

>> 本质上,头条系列产品已经满足了几十亿用户的需求,因为它满足的用户需求多了n倍,它创造的用户价值也远不是用1亿日活跃用户能评估的。

>> 以需求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用户”,因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使用场景,满足了不同的效用需求。而用户从来都不是人,只要多提供了一种效用,多了一种交换内容,那就多了一类用户,有交易就有用户。

>> 不断增加效用,不断促成用户改变行为——不管是让他花时间,还是让他花钱来与你产生新的交换,都算增加了一个新用户。

>> 以效用角度去分析什么是用户,更容易得到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判断。因此不用过多地纠结这个定义本身,而是以这种视角去不断感悟和细分自己产品的用户,这样会有很大价值。

>> 效用也具备个体性,同样一个产品带来的效用,对不同的个人来说差异很大,受到情境、边际及个体的禀赋、资源、偏好、认知的影响。信息的完备性及原有的思维框架也会影响一个人对效用的判断。

>> 效用的个体主观性在某种意义上也使市场出现了很多的交易可能性,如果所有人对一个产品的效用评价是一致的,比如所有人都看跌一个股票,那么交易就不会发生。特定场景下,我的产品的什么功能,满足了用户哪些需求,将获得什么收益?

>> 因为产品对不同用户的效用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在决定做什么产品或更新什么功能之前,先要讨论:我们要满足的是哪些用户?该产品代表什么情境下的什么效用组合?这个产品迭代能否结合我自身的各种优势,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比?这里的收益可以是金钱上的,也可以是流量上的、口碑上的、安全上的等。

>> 产品效用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底线需求(不能低于),够用就好(不用高于),越多越好(愿意多支付),惊喜(超过预期或参照系)。

>> 一般来说,用户量大的服务型产品,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应该追求的极致体验往往不是尽可能优质地满足用户需求,而是bad case数量最小化。

>> 够用就好。有一类需求,对其满足程度的增加所产生的用户效用是边际递减的。

      百度知道: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边际理解为“变化的”——例如加班,平时工作,每工作1小时,报酬是20元。

      1.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30元。那么1小时就是边际成本,30元就是边际收益,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2.继续加班,又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20元,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3.继续辛苦加班,又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10元,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加班时间越长,报酬越低,这叫边际收益递减。如果时间越长,报酬越高,这叫边际收益递增。

>> 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 我们一般说的研究迎合用户需求,其实指的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创造哪些用户价值、满足哪些用户需求更能促成交换,最适合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能让企业有最高的边际投入回报比。

某一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效用

>> 价值只是用户的主观判断,产品的功能和属性本身都只是交换媒介,用户从产品获得和感知的,只是一组效用,且对这些效用的评估有个体差异和情境差异。因此,有些纯粹从技术角度评估的进展,如某个数值提高了或降低了百分之多少,跟最终的用户感知效用不见得有高相关性。所以分析产品的用户价值时,我们不要把产品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而是要拆成用户视角中的各种效用,然后来分析各种产品属性迭代对一个(或一组)效用可能的影响,进而分析预判这个效用变化对应的用户行为变化

>> 价值只是用户的主观判断,产品的功能和属性本身都只是交换媒介,用户从产品获得和感知的,只是一组效用,且对这些效用的评估有个体差异和情境差异。因此,有些纯粹从技术角度评估的进展,如某个数值提高了或降低了百分之多少,跟最终的用户感知效用不见得有高相关性。所以分析产品的用户价值时,我们不要把产品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而是要拆成用户视角中的各种效用,然后来分析各种产品属性迭代对一个(或一组)效用可能的影响,进而分析预判这个效用变化对应的用户行为变化

产品功能——用户的各种效用(需求)

>> 所以分析产品的用户价值时,我们不要把产品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而是要拆成用户视角中的各种效用,然后来分析各种产品属性迭代对一个(或一组)效用可能的影响,进而分析预判这个效用变化对应的用户行为变化

◆ 3.3 边际

>> 传统经济学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额外增量。

>> 互联网产品的拉新费用其实也有类似的边际效应。互联网获客成本最低的时候是移动互联网刚开始兴起的时候,那时获得一个用户也许就几元钱,很容易。而最近不少互联网公司的获客成本已经达到100元甚至更高。这也比较好理解,越容易转化的用户(潜在交易成本越低)肯定越先被“获取”,越往后获取的是越难转化的用户(潜在交易成本更高,转化需要的难度和成本更大)。

◆ 3.4 成本

>> 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 对于职业司机而言,他从事其他工作的最大收入就是他开网约车的机会成本。他需要判断,是开网约车收益更大,还是从事其他职业收益更大。其对收入的诉求会比顺风车司机和兼职司机更高,他需要这份工作的收入比其他同等辛苦的工作更高。

>> 交易成本,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 从“企业和用户以产品为媒介交换价值”的角度来看,在这个交换中,用户的获利是“效用减去成本”。这个过程中,用户得到了“效用”,即各种主观的用户价值,一个效用组合,同时也付出了“成本”,从某个角度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交易成本。直接成本一般是钱或时间,其他所有为了达成交换而付出的显性和隐性成本都算交易成本。

>>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交易成本的本质是,所有用户(买方)付出的但企业(卖方)没收到的成本,以及所有企业(卖方)付出但用户(买方)没收到的成本。

>> 产品经理在一个企业中可能会承担需求、生产、销售、协调职能中的一部分,至于是承担其中哪一个或哪几个职能的全部或部分,取决于业务特点、企业文化、外部大环境的影响。

但我们考察产品,不仅要考察用户价值,还要考察为了达成价值交换,各方支付的所有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因为交易成本的体现大多不直接,因此在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略掉。对交易成本的理解和分辨有助于产品经理更清晰地思考“成本”和“交易模型”。

>> 机会主义的存在使交易费用提高。交易越复杂,交易费用提高的幅度也越大。一切足以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其他因素都是通过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才使交易费用上升的。

>> 产品角度,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的来源概括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完整和信息有成本。

  • 信息不对称:当交易中的一方有别人没有的信息,我们说,信息是不对称的,否则信息是对称的。
  • 信息不确定:如果在交易过程中至少一方当事人选择行动之后才揭示相关信息,那么信息就是不确定的,否则信息就是确定的。
  • 信息不完全:若在交易开始时,某些相关信息至少不为一个当事人所知,信息不完全就产生了。
  • 信息有成本:信息有分散性和主观性,信息的认知、发现、收集、处理、传播、鉴别与吸收都有成本。

所以,最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手段通常是信息相关,这就是信息科技产品严重改变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原因,也是互联网公司市值高的原因,它们的产品极大地降低了一些交易成本。(分析一下各知名产品,很容易理解它降低了什么交易成本。尝试应用交易成本分析一下自己负责产品的一个具体功能或策略,看看它的具体影响。)

>> 市场型交易成本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搜寻(商品和交易对象)成本和度量(交易对象和商品的属性)成本;

(2)寻价(议价比价)成本和决策(决策和订立契约)成本;

(3)实施成本和保障(权利、违约、意外、监督等)成本。

>> 产品经理职业的度量成本就特别高,如果出现有效度量方法,必然也会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促成无数新交易,并促成无数正确的人入行,促成更多企业放心聘用更多产品经理,最终使这个职业有一波大发展。

>> 现在我们在某些业务上比较强调追求“确定性”,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其实就是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

◆ 3.5 供需定律

>> 以出行行业而言,一旦给乘客降价,乘客数就会增加;如果给司机增加补贴,司机总在线时长就会增加。但很多人会陷入一种误区,忽略了“其他条件不变”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因为现实世界是永恒变化的,所以本质上“其他条件一直在变”,于是,每一次行为的实施,除价格这个关键因素外,也受其他无数关联因素的共同影响(有时影响小,有时影响大)。

>> 增加补贴后用户就会来不是永远正确的。

比如有个螺蛳粉店老板搞了免费试吃活动,他与其他餐饮替代品相比绝对已经算便宜的了,那么他一定能把所有的用户都吸引来吗?这是不一定的,有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活动信息,所以不会来;有的人可能因为螺蛳粉店距离自己住的地方太远了,所以不想来;有的人对螺蛳粉的味道比较抵触,又怕它不健康,这种认知偏好或偏误也会导致不少人不愿意来。我们讨论供需定律时一定要分辨清楚其他的约束条件是否发生了改变,而不要简单地把“价格下降,需求上升”当作永恒不变的真理。

◆ 3.6 相对价格

>> 人间第一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相对价格 =(直接成本+交易成本)÷ 效用组合

>> 人间第一定律是方便产品经理分析产品的工具,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强大解释能力。它跟需求定律的区别,一是把价格(支付的代价)明确地细分成了直接成本和各类交易成本,二是把“默认不变的商品”这个抽象概念明确地定义成了用户视角的产品效用组合,也就是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常变化的“产品变化”也考虑进来。

>> 交易成本是达成一笔交易所要付出的全部成本中,除交易对象的直接收入以外的部分。只有一方的时候没有交易成本,只要双方交易就有交易成本。一般来说,同样的交易,在越发达的社会,交易成本越低。(但越发达的社会,交易成本占成交总额的比例越高,这是因为,发达社会的大量新增交易在落后社会原本是无法成交的。)交易成本过高时,交易不会发生,某一个交易成本如果降低到低于阈值了,交易就会发生。

>> 产品已经有了1 000万用户,那第1 000万个用户以后的无数潜在用户为什么没有被转化?往往是因为那些潜在用户被各种各样的交易成本阻断。只要降低一点某一种交易成本,就能把被这种交易成本阻断的用户转化过来,这可以理解为促成边际交易或转化边际用户。

>> 未来一段时间内蓝海比较少,主要就是红海时代,比较适合用这个人间第一定律去分析产品。可以通过追加效用组合、改变效用组合或降低各类交易成本来降低产品的相对价格,实现用户增长。

 

◆ 4.1 理性决策

>> 产品经理的工作由各种决策组成,包括以最常见的“要不要做”“怎么做”为代表的决策问题。好的决策,应该是通过科学方法做出的具有相对高确定性的理性判断,光靠直觉反应或感性判断是不够的。

>> 理性决策的三要素,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理性的信念、理性的目标、理性的行动。

>> 理性的信念即与真实世界一致的信念,也可以理解成“对自我认知的认知”。

>> 理性的目标应该是约束条件下的价值(总效用)最大化。我们应保持对当前目标的反思:我的目标(或任务)理性吗?为什么不能是其他目标呢?从确定这个目标到现在,有什么关键变量(约束条件)已发生变化或将会发生变化?

>> 理性的行动是在给定目标下,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 产品经理做决策前,首先需要列举各种可能性,应具备思考的广度。在产品文化优秀的产品团队中,应该要有异见收集机制。团队带着批判性思维充分讨论,可弥补某个产品经理在思考广度上的欠缺

>> 产品经理的工作核心,最终都是权衡。产品经理是做权衡的,不是做“设计”或“创意”的。

>> 新要素不仅限于新技术,也包括新人群(如有些产品要下沉到三四线用户)、新渠道(如公众号、小程序、抖音)、新方法(如AB测试、产品驱动、数据中台等)、新工具(例如工作中用到的生产力工具,iPhone、钉钉、维基百科、谷歌等都可创造更好的新体验)等等。

>> 新体验不限于新要素与旧要素的结合,旧要素与旧要素的新组合,也可以创造新体验。

>> 旧体验是已发生的历史经验,或是别人的产品,产品经理当然没能力去改变旧体验。所以,产品经理将用户的旧体验最小化,靠的是选择特定情境下的用户和选择用户的参照系。

>> “完美新用户”概念带给产品发展路径的一个方法是:一种全新种类的产品出现早期,不一定只能做首创发明者,即使是模仿者、后来者也会有机会。

>> 最常见的替换成本是认知成本、获取成本、使用成本,而广义来说,价格和所有交易成本也都是替换成本。一般来说,产品经理要么降低自己用户的替换成本,要么提升自己用户的流失成本(相当于提高了竞品的替换成本)。

>> 认知成本包括品类认知(如了解触屏手机)成本、品牌认知(如了解苹果、华为、小米)成本、美誉度认知(如口碑评价)成本等等。获取成本包括渠道(如公众号、小程序、App、二维码)获取成本、下载成本(如减少安装包大小)等等。

>> 交互视觉成本就属于使用成本。越简洁易用,使用成本越低;越沿袭原有用户的习惯,使用成本越低;极端情况下,有些产品直接复制行业已有的交互,使用成本几乎为零。又如,某些产品随使用时间的延长,体验变好(如个性化推荐型产品),此时用户切换到其他产品的成本就会升高。

◆ 4.2 常见的决策方法和误区

>> 对于适合它的题型来说,进行AB测试就是在偷看答案后解题,它简直就是产品经理的“作弊”利器。不过,还是有题型,尤其是开放性大题和附加题往往不适合它。

>> 数据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或得出结论,需要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做主观分析和判断。人生来便具有主观性,加上建模的局限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人们很难根据数据总是做出最正确、最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 宏观经济学中有个重要概念叫卢卡斯批判。卢卡斯批判也适用于批判过分依赖数据驱动的行为。虽然,因为互联网产品能快速迭代(能快速进行AB测试、灰度测试、回滚),而经济政策不能,这个问题带给互联网产品的负面作用远不如它带给经济政策的,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理解不足之处。而优化改善的方向,正是基于用户样本量的用户模型。卢卡斯(凭理性预期理论获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认为,利用加总的历史数据来给出政策建议和经济预测,其结论值得怀疑——和机器学习很像,建模,训练,测试

>> 数据驱动的产品方法论也简单,还有快速迭代兜底,所以大概会继续作为基础工具和主流方法。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更可能作为一种辅助思考决策的高级工具,与数据驱动一起发挥作用。

>> 数据驱动的产品方法论也简单,还有快速迭代兜底,所以大概会继续作为基础工具和主流方法。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更可能作为一种辅助思考决策的高级工具,与数据驱动一起发挥作用。

>> 所谓理性,是指当条件合适时(理性并非总是优于本能和习惯),优先用逻辑、知识和思维去做出决策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而不是任由本能和习惯驱使。

>> 逻辑决策也是“讲理决策”,结论靠逻辑推导得来。但需要对方具备相应的认知水平,否则就会鸡同鸭讲。想让一个人理解和接受一个道理,是要在他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内去实现的。如果对方不具备相应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就需要帮他补齐,但这个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逻辑决策的成本远高于数据决策。产品经理需要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事实,你所认为的事实,只是你所认为的事实。另一个人是否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是受他的认知结构的刚性约束的。你只能在对方的认知约束内让他理解和接受他认为的事实,你只能按照对方的认知结构去设计沟通目标、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

>> 逻辑决策也是“讲理决策”,结论靠逻辑推导得来。但需要对方具备相应的认知水平,否则就会鸡同鸭讲。想让一个人理解和接受一个道理,是要在他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内去实现的。如果对方不具备相应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就需要帮他补齐,但这个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逻辑决策的成本远高于数据决策。

>> 用简单的三维归因分析可知:一个产品的成功,是由产品经理、团队合作伙伴、大环境三方因素共同决定的,具体其中某个因素的影响权重有多大,只能具体案例具体分析。(而且,因为历史不可重复和人的有限理性,即使有当事人的事后分析总结也不能保证其就是真相。)但如果对方的认知结构中没有三维归因概念,而是习惯于一维归因,那你就没办法用三维归因的所谓“事实”去和对方沟通,你永远只能基于对方认知结构和能接受的“事实”去和对方沟通。

>> 在用主观判断做决策时,我们建议的思考习惯是:有一个想法后,把它记下来,用过往所有经验去证伪,如果无法证伪,那就假设它成立,存储起来。以后有新的信息或思考时,随时将它提取出来匹配一下,就可能有所得,从而产生新的结论。

>> 认知偏误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特定思考、行为倾向,会导致理性或判断产生系统性偏误,这些现象被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广泛研究。

>> 产品经理作为研究人的职业,关于认知偏误的知识是其必修课,既要极力避免自己犯这些错,也要从这些角度理解人性,理解一些用户行为背后的原理。

>> 归因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是高频行为,但人们常常有归因偏误。如评价自己时,把良好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把不良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而在评价他人时则相反,归因良好行为或成功时高估外因,归因不良行为或失败时高估内因。

>> 锚定效应是指为不熟悉的事物估值时,会把熟悉的类似事物或不久前接触到的无关数值当作“锚”,估出来的数值会大大倾向“锚”。类似的偏误现象还有以下几种。

>> 幸存者偏差

>> 峰终定律:我们对一项事物进行体验之后,印象最深的是在峰值与结束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影响很小。

>> 框架效应:同一资讯以不同方式呈现会使得人的想法不同,例如告知公众有一个做法将会“导致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和“保护三分之二的人活下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 禀赋效应:指人们拥有或即将拥有某物品或资产时,对其价值的评估会比没有时高出许多,因而不愿失去或放弃它。

>> 心理账户:人们将消费分门别类(住宅、食物、服装、娱乐、投资等),且每一个类别对应各自的心理账户,每个心理账户都有自己的预算和单独的参照点,使得各个账户之间的替代性非常有限。一个人对给定数量金钱赋予的价值,取决于这部分钱属于哪一个心理账户,继而依赖于背景、框架和情境。心理账户能解释同一个人在不同事物上的花钱矛盾现象。

>> 损失厌恶: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 选择性注意:人们常常倾向于忽略掉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东西,只看到自己期望看到的东西,他们期望看到的东西又是基于熟悉的东西、先前的经历,或是个人的欲望、兴趣需求,这就是选择性注意。

>>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人们习惯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典型现象如种族歧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 逆火效应:遇上与自身信念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它们足以完全摧毁原信念,否则会忽略或反驳它们,原信念反而更加强化。

>> 逆火效应:遇上与自身信念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它们足以完全摧毁原信念,否则会忽略或反驳它们,原信念反而更加强化。所以才经常说,要走出舒适圈,这样你才有机会拥抱无限的可能性。

>> 舒适区效应:对于过去常用的方案,高估效益或成功机会;对于过去少用的方案,低估效益或成功机会。

>> 舒适区效应:对于过去常用的方案,高估效益或成功机会;对于过去少用的方案,低估效益或成功机会。比如我某次在学校看到一个陌生人后,之后几天会有种每天都见到他的感觉(可能会过分在人群中寻找)

>> 频率错觉:因最近注意到一件原先没注意到的事,就觉得这件事到处都在发生。

>> 巴纳姆效应:人们会把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人格描述评价为高度准确,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能放诸四海而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这个效应多出现于占卜星相、算命和个体性格分析等情境。像极了每次输游戏的我,疯狂开始下一局,以为输多了就会赢。但实际上游戏的ELO机制是真的很恶心……

>> 赌徒谬误:认为某事多次发生则未来发生的概率较小,或多次未发生则未来发生的概率较大。就像赌徒认为掷骰子时连续几把结果是“大”,那么下一把是“小”的概率更高,而忽视了每一次掷骰子都是独立事件,有独立概率。

>> 产品经理需要理解的“用户”,应该不是一个具体的群体或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需求组合。例如,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说法,“用户怎样怎样”。每当这种时刻,我们可以按照发言者的语境推演一下他说的“用户”是指什么。除了经过系统训练的产品经理,其他职业的大部分人口中的“用户”定义令人失望,也就不用指望后面的讨论质量有多高了。

>> 产品经理研究的“用户”,是最需要采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的,必须从无数情境下差异化的个体样本出发来抽象出“用户模型”

◆ 4.3 能落地的决策才有价值

>> 常常听到产品经理抱怨,用逻辑去说服别人的难度特别大。确实,因为历史原因和一些变化,有些工作的沟通比较困难,要花费更多精力和心力。但好在,对这个能力的锻炼和成长会在未来持续提高个人价值。一个管理者职位越高,他的日常工作中一般都会有越高比例的沟通说服工作。

>> 产品经理可以通过哪些办法来影响自己的老板、同事或下属呢?

>> 要提高自己的推动能力,关键是提高自己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能力,并能充分分析各方诉求,寻找有较多共同利益的方案和视角,然后让对方理解推动这事能给他创造的价值,或这事推不动会带给他的伤害。

>> 议程设置是指在组织或公司做决策时,产品经理通过影响他人发挥出上述“非正式权力”,从而使决策落地的重要技巧。

>> 一般而言,议程设置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线性过程:首先,必须设定将要被讨论的问题的轻重缓急,即媒体议程;其次,媒体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公众观念或者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即公众议程;最后,公众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政策制定者所重视的事物,或者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即政策议程。舆论导向正确的重要性也可由此证明。

◆ 4.4 权衡决策问题举例

>> 排队就从一个供需最为紧张的场景切入——企业集中下班的场景。在北京中关村进行的MVP(最小可行产品)实验,验证了用户对于公平的感知和接受度的同时,也验证了排队模式通过拉长一点匹配时间(用户更愿意等待了),提升了打车需求的整体满足程度。很有条理和问题引入与解决的滴滴打出问题

>> 后来,滴滴征询了媒体、专家、政府对醉酒乘客乘车问题的意见,又通过公众评议会征集公众意见,以及做了一些实验,才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方案“平台引导醉酒乘客主动报备”,但此方案仍不完美,还有不少问题未能解决,需要继续努力。

>> 很多滴滴产品经理都在学犯罪心理学。有一个犯罪铁三角理论是说,潜在犯罪者 + 合适受害人 + 合适犯罪场景,只要铁三角成型就有概率发生犯罪,但如果能识别并阻断任意一个角,犯罪就不会发生。

>> 任何个人的任何一项权利的有效性都要依赖于:这个人为保护该项权利所做的努力;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任何“第三方”所做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

>> 鉴于这两个三角原理,在产品工作中,保护用户权利的一部分工作是教育用户保护自己的权利。比如,汽车发生严重翻车事故时,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80%,如果用户自己不系安全带,那么第三方做了所有努力也很难抵消这部分风险。

>> 拼车创造的价值总和=拼成时的共乘(收益)–未拼成时的乘客折扣(风险)。大部分时候,人们看到了收益,觉得拼成的时候平台利润率高,但忽略了风险——未拼成时给出的乘客折扣是平台的净亏损。

>> 第二种,供小于求,缺司机,价值分配向司机倾斜。

>> 对乘客采取两口价的方式,即乘客承担拼不成的风险;对司机,基础价格为快车价格的实时计价模式。如果行程中没有拼成,司机提供的就是快车服务,在司机的视角,他应该获得和快车一样的收入,这就需要基础计价和快车保持一致。

>> 之前的拼成返利因为只考虑拼成结果(拼成几单),不考虑拼成质量(具体共乘的里程),并不是一个公平的分配策略。所以综合权衡之后,我们使用了共乘计价的模式,共乘的收益=共乘里程×里程费单价×共乘倍率。比如一次行程,共乘有1公里,里程费单价为1元,共乘倍率为0.5,司机可以额外获得1×1×0.5=0.5元(见图4–1)。这样,对于司机而言,拼车单一定是有更高价值的订单,从而保证拼车的司机生态在供小于求的环境下是正向循环。

>> 大部分情况下,客服介入发生在司乘很难就如何返还达成一致时,通常不是司机不返还(司机不返还违反了前文提到的权责判定,甚至属于“盗窃”,暂不是这里要讨论的)。司乘就如何返还达不成一致,也通常都是因为返还方式和费用的问题。

>> 因为滴滴只是民营企业,是没有强制执法权的,无法强制后续乘客或司机承认,或强制他们做一些事,所以就需要更复杂的权衡,失物也更难找回。

来自百度百科: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 问题就变成了乘客在修改目的地上损失的体验和定价提升之间的权衡。在某些地区,运力可能是极端不足的,损失一个就拉不回来了,实际要权衡的是乘客在修改目的地上损失的体验,和有时可能打不到车而损失的体验,究竟选择哪个对整体生态更优。

>> 按照“判责不清,平台承担”的价值导向,最终由平台先承担这部分成本,再通过优化识别策略、模型,逐渐降低成本。

>> 滴滴内部还逐渐理解了“上游问题上游解决”“用户认为不公平就是不公平(以大众评价为参照系)”两个价值导向。以前者为例,通过分析判责不清的场景,我们发现其中的根因都来源于“上游”。举个例子,司机开错路导致迟到,不一定是司机主观恶意,有时可能是平台导航提醒不够及时。相比于平台承担判责成本,通过推动上游重视并解决问题,是效率更高的方式,这背后都是对成本的权衡。

 

◆ 5. 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

>> 行业里说的优秀产品经理,一般是指市场需求导向的、擅长决策的产品经理,

>> 还有一些职级错配的原因,可能是评审有随机性,或者某人是擅长做PPT(演示文稿)的演讲型选手,

>> 做出把他人的业绩说成是自己业绩的作弊行为,

>> 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思维决策能力,

>> 一个员工在企业的某个岗位上,这个岗位对他的价值不是你付给他的工资,而要减去机会成本才是他真正的利润。

>> 假设你给他年薪100万元,但是他在外部能找到的机会成本是150万元,那么企业当前岗位对他的价值是– 50万元,那这个人能稳定待在企业吗?而流失一个良好产品经理对企业来说代价是很高的,很不划算,所以最好的做法是:一开始就不招聘他,把机会给另一个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 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既需要纵向深入理解业务,又需要横向跟很多团队深度协作,所以空降高阶人员天然就要付出很高的熟悉成本和磨合成本。产品经理做决策还无法都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必须依赖知识和数据背后的判断和理念,而空降新人不可能与原有团队总是达成共识,这也使得基层产品经理遇到上级换人和技术运营搭档换人时,如同跳槽一样难以适应。

>> 产品经理的真正关键能力,不是能学习的知识(虽然产品经理也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实践中权衡取舍和持续迭代以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训练和验证。(当然,如果一个岗位只需要产品经理做App,这种产品经理是可以培训量产的,也有跨产品的通用性。但过了2013年前后的App供给极度稀缺期,现在这种产品经理已经供大于求了,不好找工作还报酬平平。)

>> 缺乏职业热爱,期望工作朝九晚五和休闲生活,不爱加班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因为这个职业需要持续积累大量用户样本,不花大量时间是不可能合格的。

>> 有些人觉得自己就读学校好、学历高就有优势,但其实,这些与从事产品经理职业的成功率没有因果关系,最多在统计上成功率高一些,但也有限。

>> 产品经理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这三种完全不同的能力,中间如何对标拉齐体现公平性和有效激励,极具挑战性。

>> “通过理性推理得出正确的个人选择”,需要定义为:多年以后,人们未能发现更好的选择,且当时的判断逻辑已包含做这个决策所需的所有关键变量。

>> 产品经理的价值=经验等级×平台匹配度×智慧等级

>> 五年差不多是个分水岭,产品经理入行五年后,基本上对该有的知识技能,产品怎么生产、怎么迭代,企业内部机制,都学得差不多了,对这个领域所有的用户、市场、政策、竞争、供给和上下游情况的理解也比较稳定了,基于相同产品的经验等级很难再拉开明显差距,再之后就更多是靠个人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潜力、性格来拉开差距了。这都是与领域相关的。

>> 面试一个产品经理,主要问两方面问题:

  • 一是围绕他过去做过的某件事(一般是某个产品或某个功能,也可以是其他)进行深入提问。你开始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你是怎么想到的?针对以后的情况你考虑了哪些方面和做了些什么?开始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发现了什么?什么东西和原来理解的不一样了?又发现了哪些相关的洞察,你和外部市场上的其他人对其认知不一样?在迭代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你现在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如果再回到当初,你还会做什么?
  •  二是问一件他不熟悉的事,必须是你熟悉而他不熟悉的问题,用这个问题来判断他在面对一个陌生问题时,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角度去切入、分析和求解的,这其实是为了看他到目前为止形成的思维框架。

>> 找一个真正对业务结果负责的产品经理,他就要有良好的思维框架,对用户、对社会有足够的认识,思维方法论成熟,既要会发散也要会权衡、会收敛,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追求产品的创新和突破。所以要问他一个他不了解的问题,看他是怎么拆解这个问题的。

>> 正常的产品经理应该在投递每一个不同岗位时,都重新设计简历的。如果从简历就能看出来他没有针对性,说明他的同理心、勤奋程度、对招聘企业的兴趣至少有一样不合格。

>> 至于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面试时一般从四个角度判断:

(1)批判性思维;

(2)同理心;

(3)用户模型;

(4)产品技能熟练度。

>> 产品经理的潜力是企业的长期价值,面试中主要判断三项:

(1)自省(发现和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合作、雇用、回避),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潜力;

(2)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

(3)高成就动机。(短短的面试过程不能保证对潜力、性格、三观等有准确充分的判断,还需要在入职后的工作中持续判断。)

>> 应届生只有少量实习经验,面试他们就不一定要围绕做过的产品项目进行深入追问了,可以深入询问他做过的几件事,参与过的活动、学习情况、个人爱好均可,这样也可以考察他有没有超过平均水平的思维洞察能力。(本人要反驳:并没有哦……没实习经验想进大公司的概率极低)

◆ 5.2 产品经理的成长

>> 掌握用户模型,需要大量的用户案例积累,经过亲自体验、用户反馈、bad case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大量的预判和迭代验证等环节,直到预判上线后的用户行为有高准确率。

>> 最爱用户的产品经理,最应该致力于帮助企业找到模式持续赢利,这样才能吸引企业持续做好产品,

>> 赚很多钱的企业家或产品经理,也最应该致力于服务最多的用户,为每个用户创造最多的他愿意为之付费的用户价值。这就是交易模型的意义——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 实践精神——实践精神的关键词是:事实、数据、观察、实践、权衡、反馈、迭代、自省。

>> 产品经理是实践性职业,所有工作的目标都要能由实践验证,并在反馈中修改迭代

>> 产品经理也重视想法和创意,也重视规划性工作,也重视研究不易验证的用户心理动机,但是,产品经理做这些工作都要对结果负责,要以终为始,一开始就考虑落地可行性,所以实践精神对产品经理特别关键。

>> 刚入行时别想着找大机遇一飞冲天,而是要看哪里有大量迭代,能从无数的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因为产品经理的学习必然是阅读、思考、实践三位一体的,其中最短板决定你的上限。产品新人要多做事,多思考,要在迭代中验证和反思,没有充分思考过的经历只是经历,不等于经验。

>> 新手经过最初的打基础阶段后,如果想继续进阶变成熟练产品经理,最好多接触一些不同的挑战,如果有机会,可以发展这六个方面的能力:从0到1,做深做透,做宽做杂,大用户量,商业闭环,团队建设。另一方面,只强调用户至上,不考虑成本和效率、一心一意做极致用户体验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早期和每一个高成长领域发展早期确实是可行的,那时快速渗透空白市场就是收益最大的事,但是,过了这个阶段或不在高成长领域,这种做法就不适用了,就要回归产品的商业本质,兼顾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没有思考过赚钱的产品经理,视野也是有缺陷的,他们的市场空间也在缩小,以后的日子会比较难过。

>> 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而言,“过早做管理”就是个减分项,至少新手在前三年尽量不要做管理,因为这是实践积累的最佳时间窗口。潜力越大的产品经理越是这样,应该多做项目多思考,扎实提高自己的基础积累和专业能力。工作四五年后可慢慢开始带人学管理,也不要一下子管很多人,除非你有管理天赋,或者有得力下属,否则管理十来个人就能占用你的大部分时间。

>> 产品经理学管理,关键是学选人,能招到两三个高潜人才,主要问题就解决了。

>> 初学管理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总觉得下属干什么都不如自己,于是什么事都想自己干。这个问题,用经济学上的“比较优势”概念很容易解答。下属干的活虽然产出比你差,但他省下了你干这份活的时间,你省下的这份时间可以用来干别的更有价值的活,两份活的总产出能不能大于你亲自干下属那份活的产出?

>> 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发展,以前可以围绕“用户模型”,但以后越来越侧重于发展自己的“交易模型”能力,即不再是仅仅追求创造用户价值,而是追求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只会做用户体验或只会做商业变现的产品经理都有价值,但是价值上限不会很高。商业要整体考虑一个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只考虑变现是不完整的,不叫商业,不能保证可持续。而交易模型是能让企业既不伤用户又能更赚钱的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设计,无论行业红利消失还是遇到经济寒冬,它永远是有需求的,每往前一步都有价值。

>> 专业天赋高的产品经理最后也是要做管理工作的,那么两者差别何在?差别在于:一是专业天赋越高的人应该越晚做管理,专业天赋一般的人可以更早管理团队;二是专业天赋高的管理者,除了识人用人,还要强化和发挥自己的决策能力。

>> 越优秀的产品经理越应该找后期业务,和需要升级的企业双方各取所需。而觉得自己优势平平的产品经理,机会成本低,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率产品的性价比更高,可以考虑去A轮、B轮融资的早期业务冒险。

>> 相比国内市场的高度成熟、过度竞争、各种明暗游戏规则导致的越来越高的成本,很多海外地区是不错的潜力市场。在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磨炼出的经营能力和产品能力也往往有很强竞争力。出海,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产品经理有限的好选择之一。

>> 有批判精神,既能否定别人,也能否定自己。否定别人就是敢提出否定性意见,这样才更容易把一个想法、一个决策千锤百炼,提高它的准确率。而能自我否定,才能自我迭代。

>> 产品经理要解决的是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往往不是靠知识和确定性就能解决的。在现实世界中,产品经理只能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去做判断、做预测,而且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该解决的,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式。所以,擅长具有确定性的理工科逻辑是必须,但也是不够的,良好的产品文化还要能容纳基于不确定性的逻辑和理性思维。

>> 最后,数据只能反映过去的一些规律,无法预知不确定性的未来。当一个项目找到方向,开始驶入高速公路的时候,以数据驱动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市场不确定,需要找新方向的时候,还是一味强调数据驱动就不是个好主意了。

>> 学习经济学,不能像学习自然科学一样仰视着众多定律公式,而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学,这就需要多看几本不同的经济学教材。进行基础入门后,对产品经理来说,最有学习价值的三个方向是行为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

•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这是最通用的大学经济学入门教材。

• 《“错误”的行为》(理查德·泰勒):行为经济学离产品经理最近,通过这本书可以理解学科起源。

•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学习交易费用,思考商业模式。

• 《现代制度经济学》(盛洪):把历史上很多制度经济学名家的经典文章选编在一起,对于学习新制度经济学比较方便。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薛兆丰是中国成功的经济学普及者,他是当代中国人,也很接地气,使得这本书更易读,适合中国人学经济学入门知识。除了看,还可以在“得到”App上听他讲。

下面这几本书,也是很好的。

• 《博弈与社会》(张维迎):用通俗语言介绍了博弈论的方法、结论和社会应用。

• 《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用一种全新视角再次解答了人类永恒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 《消费者行为学》(利昂·希夫曼):研究人在消费产品过程中的行为,并应用于营销战略,内容非常适合产品经理。

• 《组织行为学》(斯蒂芬·罗宾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内容比较适合产品经理。

•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罗纳德·B. 阿德勒):人际沟通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既重要又令人困扰。本书兼具深度、广度和完整性,非常适合产品经理学习人际沟通。

• 《进化心理学》(戴维·巴斯):进化心理学是进化生物学和现代心理学相融合的新理论,解释人类的很多心理机制(人性)是怎样的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戴维·谢弗):通过考察从胎儿期到青年期的人是怎样发展的,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决定因素。

 

>> 多位产品经理提到读经济学的书很累,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 看不懂书就多看书评,看别人阅读后的理解一般会简单一些,谷歌、豆瓣和知乎都很好用。

• 多搜索书里的概念,从百科、知乎等平台看第三方对这些概念的多视角解读。

• 一本书看不懂,就多看几本同类的书,每一本都会让人多懂一点。

• 看网上知识就把精华摘要到记事本上,看纸书就在书上圈出重点,特别有价值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感悟就随手记下来。

>> 总之,产品经理如果想把自己“卖”出高价,有三种路径。一是要提高自身能力,使自己对企业更有效用。二是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有哪些,有多大。产品经理属于只此一份的拍卖品,所以出价最高的企业给出的就是你的市场价格。三是发展自己的稀缺性,优先发展那些企业急需但市场供给不足的能力。

>> 产品经理找工作,需要预判产品岗位的价值,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是:产品岗位价值 = 有价值(事)×成功率(团队)× 成功后回报大小

>> 天赋高的产品经理最好多换业务,如果长时间只做一个业务,学到的经验和思考很快就会有“边际效应”。

>> 人一辈子平均只有七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能抓住两三次,跃迁两三次就会达到很高的人生高度。努力提升自己,是为了那两三次机会到来时抓得住。建议优先选择好的锻炼机会,大多数普通机会不值得计较一时得失,不要纠结薪酬待遇。

>> 如果一定要选,那么对于很优秀的人才,这几者的重要性排序大约是:带你的人>业务>平台。

因为,公司不重要,业务才重要(在业务差异明显的前提下)。公司(平台)的附加价值是有上限的,且因人而异,人的受益程度大致跟人的弱小程度成反比。如果你很优秀(因为你可以选择),去腾讯还是去美团做产品差别并不大,具体做什么使你成长更快才是关键。你未来可以主要靠实力找工作而不是靠标签,那些只会按标签识人的上级,通常也不会是你的好选择。

>> 如果业务发展速度的差距过大,还是要选发展快的业务,因为一般发展快的业务,其团队也会快速升级,那么带你的人也不会太差。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 一般来说,产品经理选企业,如果按工作规划的短中长期区分:以一两年的短期规划为目标的选增长(使用量、收入、效率任一要素较快增长即可,本质上是选择最激烈的战场);以三五年的中期规划为目标的选行业(本质上是选择自己能创造最大用户价值的领域);以十年以上长期规划为目标则选老板(长期而言,只要企业活下去,机遇和危机都少不了,不会每次都运气好或运气差,老板的能力、性格、价值观就是主要决定因素)。

>> 一个东西对一个人的价值有多大,不在于这个人对这个东西有多大的需要、多多的赞美和多高的估值,只在于他愿意为它付出什么代价。

本人感悟:人们只有在说到“付出”和“代价”的时候才会感到肉痛,才会认真地去思考什么是真正有价值,思考是否值得之事。

>> 目标不见得总能达成,甚至也不见得总是正确的,这很正常。但有了明确的长远目标,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平时的大量工作决策和生活决策中,权衡取舍之间就会更省力,也更自信。

本人感悟:就像《硅谷增长黑客笔记》中的“北极星指标”,《启示录》中用来表示产品是否成功的“收益指标”和“度量指标”一样,明确的目标和结果的设定,更有助于中途决策的选择和说服工作。生活中也是这样,没有目标没有TO DO LIST,你就会觉得什么都来得及,你可以随意挥霍时间,因为走在一条没有终点的路上,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像置身在茫茫大海,看不到边际,只会丧失希望和动力。

>> 给产品经理找工作的最后一个建议是,每次找工作前,先问问自己:我究竟想要什么?我愿意为此付出多大代价(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代价是自己的事,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的情怀或目标付出代价,除非恰好有共同利益。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应该想清楚和不时反思,自己的短期(1年)、中期(3~5年)、长期(10年)目标是什么?目标的方向和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的样子。

 

◆ 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仅记录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几点>

5.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9.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 百度离职讲座:谈人才的选用育留

>> • 充分授权,目标管理

• 平等,试错,总结

>> 持续的自我否定,最终结论是靠发现更多不足来找到,而不是推销观

 

◆ 从百度离职时的感谢信

>> 八年前,我带着“做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普及中文搜索,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心使命感来到这里时,还只是一个空有热情的业余网友。

◆ 什么是用户体验,如何评价用户体验的好坏

>> 我理解的用户体验是,让用户付出最小成本满足需求。

>> 用户体验不是一个静态页面,而是一个过程,要结合用户的真实使用过程来评测。

 

◆ 俞军的一堂产品课

>> 关于用户价值,俞军谈了两大点:

用户价值 =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需求有三个属性:用户价值,愿付价格,企业成本。

>> “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价值不是凭空创造的,而只是需求的有效满足。需求是价值的根源,能定义需求,才能定义用户价值。(他还引用了熊彼得的观点:创新是可衡量的。衡量创新的方式就是它创造的价值,甚至创新可以被解读为创造新价值。)

>> 所以思考产品时,你至少获得了两个支点:或者借助某种新生产要素,放大新旧体验差;或者重新分析、总结用户需求,寻找那些有真实需求但旧体验值过低的用户。

>> 用户每一次行为的单位用户价值是不同的,要尽可能积累不同用户单次使用体验的样本,然后在脑子里形成用户分布模型,即需求分布模型,直到每次做产品决策时,心里有个判断,这么想的用户有多少。简而言之,寻找用户价值,找的是用户需求样本的集合。只是多数人心中没有用户需求样本,贸然讨论用户价值,就容易失之主观与武断。

>> 除了自己用产品,就是多读、多看、多观察。每次见到某一种用户行为,都分析、记录、归类,看你能看的一切用户反馈、评价、数据,分析你能分析的一切用户的正常行为。重点是每一刻都用心。

>> 产品经理需要提升对两件事的判断力:确定性和可行性。

>> 确定性是指你对某个观点有多大把握,可行性是指你觉得这件事现在能做到什么程度。

>> 用户的反馈,我一字不落;用户的建议,我一概不听。之所以听用户的反馈,是因为那是真实用户行为样本。之所以不听用户建议,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没有进行可行性判断。

>> 演讲中,他有一句话触及了自己的情怀:“产品经理们就是以产品当笔,与世界对话。”就像这次演讲给我的整体感受一样,这句话让我进一步思考了产品经理这份工作应该有多难。

 

◆ 深度对话俞军:关于产品经理的价值、天赋、能力、成长及未来

>> 移动互联网时代,需求、体验、生产三个方面加在一起,导致产品经理(和工程师)被大量需要:新要素出现导致无数的新产品需求亟待挖掘;移动互联网导致用户数量上升一个量级后对体验要求更高;大量App需要流水线一般的生产人员。所以过去五年,产品经理的需求量如此大。现在呢,需求方面的重大新要素未出现,生产方面App数量减少,体验方面很多产品成熟加上从业者水平上升得也差不多了,所以现在没有一技之长的产品经理不好找工作。但现在P7级别以上的优秀产品经理依然极其稀缺,一将难求。

>> 只有同时拥有主人翁意识、决策权和专业产品能力,并且在一个正确的土壤和环境里,才能诞生真正的产品经理。

>> 也可以简单地说,一个产品经理如果没有达到P6级(3~5年经验)的水平,贸然加入一个低容错的业务(比如早期创业公司),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

>> 一个人需要同时具备天赋、努力和机遇三大要素,才有可能成为顶尖的产品经理。

>> 有的聪明人做不好产品经理的原因就在这里,他觉得自己逻辑性很强,但是做好产品经理更需要对人性、行为、需求的深度挖掘。产品经理研究的是一个用科学方法研究复杂且非科学的人性,并转化为可执行的商业方案的实证性学科。一个具备人文逻辑的人,最重要的是拥有批判性思维,其次是理解人和世界,最好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心理学、经济学、文史哲艺等知识也是多多益善,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一些相关信息,并且能够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公正、人为什么存有不同的思想、为什么会有立场等问题。

>> 第一级的关键词是可行性,这个级别的产品经理要能对一个需求或问题给出高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大约是市场上的P6级,小领域的熟练执行者。

>> 如果只做一个个项目,很多问题是碰不到的。领域知识包括这个领域的典型用户是哪些人,他们都有哪些需求,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有什么变化,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以及价值链上的各方,比如出行平台的产品经理需要了解乘客、司机、平台、竞品(替代品和被替代品)、政府、社会、合作伙伴、腾讯、阿里巴巴等各方的利益诉求和行为习惯。领域知识往往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大量实践和大量思考来积累。

>> 虽然PC互联网跟移动互联网不同,但是理解人和世界后做产品决策的道理是相通的。有一种训练方法是,每每看到或想到有意思的道理,就用自己积累的事实去匹配一遍,看哪些能够被验证,哪些不能验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校正它们的对应关系,明白道理适用的边界在哪。

 

◆ 湖畔大学产品讲座

>> 我选产品经理很简单,通过以下四个必选项:逻辑、同理心、产品心、产品经理基础。

我把逻辑分成四部分:理科逻辑、深度思考、视野、批判精神。

所谓理科逻辑,就是对事实的辨识能力,能识别基本的逻辑链因果关系。基本上好一点学校里的理工科学生有相当比例的人都有不错的理科逻辑。

深度思考,就是能思考事物本质。对于同一件事,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的评论可能就跟别人不一样。对经历过的事,他能总结得比别人更多;对没经历过的事,他的观点也不一样,能看得更透。

视野,一是见多识广,二是思维的开放性,三是思维的发散性。有良好视野的人更容易从不同的角度去想问题,增加成功率。

批判精神是既否定别人,也否定自己。自我否定,才能自我迭代。否定别人就是敢提出否定性意见,这样才更容易把一个想法、一个决策进行千锤百炼,提高它的准确率。这一点是我们的成长体系中不鼓励的东西,所以特别稀缺,在此要单独列出来。

 

◆ 从滴滴离职发朋友圈感恩

之前看别人评论说这章是精华,比前面都好,但我想说整本书都很流畅和舒服。认真看完前面的内容后再配合着最后一章的内容,可以更加地进行巩固和熟悉,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又一次升华和认知。这章更像是书评和对话。

 

◆ 本人点评

点评:★★★★☆

迄今为止看了那么多书的我,给出了为数不多的高分产品书籍。我希望未来我还会因为各种原因再来阅读这本书籍。

题外话:看俞军老师的情怀和热忱,想想曾经百度的辉煌和闪耀,对比如今的没落和饱受诟病,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

 

 

 

 

  • 2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