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
整理电脑上文件时发现了几年前刚上大学时,整理的一份关于稳压电源的文档,当时是为了实验室培训之用而写,但是最后没有用到。记得那个时候刚学完了模电,有一些硬件基础,然后查了好多资料,从电子发烧友,到CSDN,再到芯片的datasheet,再到线性及开关稳压器设计320例和康老师的模拟电子技术,弄了很久才整理出了这份文档,具体参考已经不可知,侵删。当时没有开始写博客,所以就让它在电脑里一直沉睡。今天发现了,就把它放在这里了,我已经很多年不涉及硬件了,可能这些东西已经过时,而且当时查资料水平不高,理解也很粗浅甚至可能错误,并且大多只是纸上谈兵,不过总有对的点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copyright © 意疏:https://blog.csdn.net/sinat_35907936/article/details/120487011
开关稳压电路
前述的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由于调整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因此在负载电流较大时,调整管的集电极损耗( P C = V C E I O P_C=V_{CE}I_O PC=VCEIO)相当大,电源效率较低,一般为40 % ~60 %,有时还要配备庞大的散热装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可采用开关式稳压电路,电路中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即调整管主要工作在饱和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由于管子饱和导通时管压降 V C E S V_{CES} VCES和截止时管子的电流 I C E O I_{CEO} ICEO都很小,管耗主要发生在状态开与关的转换过程中,电源效率可提高到75%-95%。
由于省去了电源变压器和调整管的散热装置,所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它的主要缺点是输出电压中所含纹波较大,对电子设备的干扰较大,而且电路比较复杂,对元器件要求较高。但由于工艺已经成熟,而优点又突出,已成为宇航、计算机、通信、家用电器和功率较大电子设备中电源的主流,应用日趋广泛。
开关稳压电源将来自市电整流滤波不稳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交变的电压,然后又将交变电压转换成各种数值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因此开关稳压电源又称为DC/DC变换器。开关电源按控制原理可分为脉冲宽度调制,脉冲频率调制,脉冲密度调制和混合式调制,比较常用的是前两者。
以串联型开关稳压电路和并联型开关稳压电路为例,简要介绍降压型和升压型开关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串联型开关稳压电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它和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相比,主电路增加了二极管D(一般选用开关性能好的肖特基二极管)和LC组成的高频整流滤波电路以及产生固定频率的三角波电压 v T v_T vT发生器、比较器C、基准电压 V R E F V_{REF} VREF和误差放大器EA组成的控制与驱动电路。
图中 V I V_I VI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 v B v_B vB是比较器C的输出电压。利用 v B v_B vB控制开关调整管T,将 V I V_I VI变成断续的矩形波电压。当 v A > v T v_A>v_T vA>vT, v B v_B vB为高电平,T饱和导通,输入电压 V I V_I VI经T加到二极管D的两端,电压 v E v_E vE等于 V I V_I VI减去T的饱和压降 V C E S V_{CES} VCES ,此时二极管D承受反向电压而截至,负载中有电流 i o i_o io流过,电感L储存能量,同时向电容器C充电。输出电压 v o v_o vo略有增加。当 v A < v T v_A<v_T vA<vT 时, v B v_B vB为低电平,T由导通变截至,滤波电感产生自感电势(极性如图所示),使二极管D导通,于是电感中储存的能量通过D向负载 R L R_L RL释放,使负载 R L R_L RL继续有电流通过,因而常称D为续流二极管。此时电压 v E v_E vE等于 V D V_D VD(二极管正向压降)。由此可见,虽然调整管处于开关工作状态,但由于二极管D的续流作用和LC的滤波作用,输出电压是比较平稳的。
图2画出了电流 i o i_o io,电压 v T v_T vT、 v A v_A vA、 v B v_B vB、 v E ( v D ) v_E(v_D) vE(vD)和 v O v_O vO的波形。图中 t o n t_{on} ton是调整管T的导通时间, t o f f t_{off} toff是调整管T的截止时间, T = t o n + t o f f T=t_{on}+t_{off} T=ton+toff是开关转换周期。显然,在忽略滤波电感L的直流压降的情况下,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为:
V O = t o n / T ( V I − V C E S ) + ( − V D ) t o f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