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运行的时候,OS会为每一个可执行文件(或程序)分配一块内存空间(注意:这里的内存空间是4GB的虚拟地址空间,并最终由OS定向到实际的物理内存,而实际内存的大小是根据进程的PCB中的信息得到的),用于容纳程序所对应的进程。而这块内存由五个部分组成:栈、堆、常量存储区(符号区)、自由存储区、静态(全局)区
而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对这(4GB大小的虚拟内存)五块存储区的管理,是由程序的进程自己来管理的。
Q1: 那么,进程是怎么知道应该为这些内存分配多大的内存空间呢?
答案是:有两个角色帮助它知道:程序员和编译器
程序员负责的是:堆和自由存储区
编译器负责的是:栈,常量存储区和静态存储区
Q2:OS怎么知道进程的信息:包括所使用的内存大小
答:通过PCB
Q3: 从源代码到可执行文件,对于内存分配这一块,编译器做了什么?
答:当编译器将源代码翻译成汇编代码的时候,在汇编代码中,就已经实现了对程序中出现的各种变量的内存调度:如进栈、出栈、堆分配、符号的存取等等。同时,编译器会将一些关于程序的信息写入,作为可执行文件的一部分,以备当程序执行时为OS读取,来为对应的进程作初始化的工作(包括:分配内存空间大小、设置各种进程的ID等)。
在.exe文件中,包含了各种设置信息:DATA(数据段),MESG,STACK(堆栈段),CODE(代码段),BEG(程序入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