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卦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临卦为消息卦,象征逐渐发展。
序卦传【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
临卦阳大阴小,故临者大也。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最为通达事宜正固,到了八月有凶祸。临卦的覆卦为观卦,其消息卦为八月,临卦乃一片大好之象,但物极必反,到了观卦,就消阳了。所以说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临卦,二阳息阴,为刚浸而长,阳气渐长的意思,泽喜悦而坤柔顺。刚强者居中而有应和,指九二。即九二为主爻。阳爻之势通达而正固,是天的法则。八月有凶,因为消退之象不久将至。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泽上有地之象,教化百姓,如泽之深;保育民众,如地之厚。孟子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教,取象兑之口为言。思,取象坤之土。容,包也,取象坤之布。保,育也,取象坤之载养。无穷、无疆,取象坤之博厚。
关于土为思,取自《尚书》洪范篇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论语·季氏》也有类似的说法,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五行传》曰:“貌属木,言属金,视属火,听属水,思属土”。树木有花与叶的仪表,因此貌属木;说话决断好像金属砍断那样利落,因此言属金;火向外发出亮光,因此视属火;水里面是明亮的,因此听属水;土安静而万物生,心思虑而万事成,因此思属土。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咸:无心之感,感应以临,得正吉祥。
初九与六四有应,故而有感。吉祥,前行的志向是正确的。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咸:无心之感,感应以临,吉祥没有不利的。
九二与六五也有应,也有感。这里强调了一下,二阳上行息阴乃顺乎天道,非顺乎上命者。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甘:甜美和柔。以甜美和柔之态面对来临者,无所利。若能忧而改之,则无咎矣。
六三进入互坤,坤为土,土为甘。参考上文《尚书》洪范篇。
六三进入互坤,故为甘。六三失位、乘刚,马上就要被阳爻息掉,故有忧。但若知忧而改,被二阳感化,则有泰象,故咎不长也。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至,到达,六四在互震之极,有动力,故为至。“至临”可以理解成用最好的诚意与人相接近,没有灾难。
六四正位,下应初九,居坤兑之交,说而顺。所处最当,所临最亲,是以无咎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知:通智。智,取自上面《尚书》洪范篇说的:坤为土,土为思,思曰睿,睿作圣,六五居尊位,又有圣之象,故为大君。
以明智的态度面对来临者,六五君主之位,持柔居中,下应九二,知人善任,大君之宜。故吉也。
六五之吉,同人卦也说过:六五应九二,则有君王礼贤归妹之象,故其爻辞多吉祥。而六二应九五,则有小人阿谀君王近谗之象,故其爻辞多戒惧。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敦厚的态度面对来临者,吉而无咎。
上六处临极,居坤终,怀厚德,存诚意,敦朴笃实,无过不及,吉而无咎,能成临之功,全临之德者也。
志在内也:心意在下卦的阳爻,其志是为顺刚阳者也。
【总结】:临卦六爻非吉则无咎,仅次于谦卦。初九咸临速应,以刚行正,临之「贞吉」者也。九二两阳并至,刚中应五,临之「无不利」者也。六三失正丧德,以柔临刚,临之「无攸利」者也。六四正位居体,守柔应刚,临之「无咎」者也。六五持柔行中,虚己任贤,临之「吉」者也。上六敦厚笃实,无过不及,临之「吉无咎」者也。高岛曰:“咸者临之速也,甘者临之贼也,至者临之诚也,知者临之明也,敦者临之久也。咸临见其德之能感,甘临见其性之过柔,至临见其位之得当,知临见其道之克明,敦临见其志之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