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性能极致 - Redis:Redis6.0的多线程模型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smart哥,前中兴通讯、美团架构师,现某互联网公司CTO

联系qq:184480602,加我进群,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对抗互联网寒冬

学习必须往深处挖,挖的越深,基础越扎实!

阶段1、深入多线程

阶段2、深入多线程设计模式

阶段3、深入juc源码解析


阶段4、深入jdk其余源码解析


阶段5、深入jvm源码解析

码哥源码部分

码哥讲源码-原理源码篇【2024年最新大厂关于线程池使用的场景题】

码哥讲源码【炸雷啦!炸雷啦!黄光头他终于跑路啦!】

码哥讲源码-【jvm课程前置知识及c/c++调试环境搭建】

​​​​​​码哥讲源码-原理源码篇【揭秘join方法的唤醒本质上决定于jvm的底层析构函数】

码哥源码-原理源码篇【Doug Lea为什么要将成员变量赋值给局部变量后再操作?】

码哥讲源码【你水不是你的错,但是你胡说八道就是你不对了!】

码哥讲源码【谁再说Spring不支持多线程事务,你给我抽他!】

终结B站没人能讲清楚红黑树的历史,不服等你来踢馆!

打脸系列【020-3小时讲解MESI协议和volatile之间的关系,那些将x86下的验证结果当作最终结果的水货们请闭嘴】

背景

我们在第一篇《Redis系列1:深刻理解高性能Redis的本质》中就已经提到了,Redis 的网络 IO 以及键值对指令读写是由单个线程来执行的,避免了不必要的contextswitch和资源竞争,对于性能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而到了2020年的5月份,Redis官方 推出了 令人瞩目的 Redis 6.0,提出很多新特性,包含 多线程网络IO 的概念,如下:

新特性内核优化应用优化其他
ACL细粒度权限管控(包括ACLLOG)过期Key回收优化,增加配置参数新版本ModuleAPI全面支持SSL协议、并新增TSL协议
客户端缓存(Clientsidecaching)Resp3协议,兼容Resp2,更加简单、高效disque消息队列模块Redis-benchmark支持集群模式
多线程处理网络IO(ThreadedI/O)优化了INFO命令,效率更高新增配置,支持Del命令如unlink执行Systemd支持重写
Redis集群代理(Clusterproxy)优化阻塞命令,复杂度从O(n)到O(1)XINFOSTREAMFULL流命令新增配置参数来删除用于在非持久性实例中进行复制的RDB文件
支持linux/bsd系统的CPU和线程(包括子线程如aof、dbIO线程)亲和力绑定RDB加载速度优化CLIENTKILLUSERusername命令无磁盘复制副本(Disklessreplicationonreplicas),从测试版优化,目前无磁盘复制在loadrdb仍是测试版。
集群Slots命令优化
Psync2优化,修复了5.0的链式复制不一致问题。
defrag优化,从试验版到正式版

这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就是 Threaded I/O 和 Client side caching 这两项了。
这时候我们不免疑问,为什么6.0之前是单线程模式的,是基于什么考虑。而现在为什么又要优化成 多线程网络IO模式,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 ,带来了那些变化?
这一篇咱们就详细就来聊下这个 Threaded I/O。

6.0之前的单线程模式

了解单线程模式之前,大家可以先回顾一下Redis系列第一篇 Redis系列1:深刻理解高性能Redis的本质 。
就会明白,Redis所谓的单线程并不是所有工作都是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而是指Redis的网络IO和键值对读写是由一个线程来完成的,Redis在处理客户端的请求时包括获取 (socket 读)、解析、执行、内容返回 (socket 写) 等都由一个顺序串行的主线程处理。
这就是所谓的“单线程”。这也是Redis对外提供键值存储服务的主要流程。
由于Redis在处理命令的时候是单线程作业的,所以会有一个Socket队列,每一个到达的服务端命令来了之后都不会马上被执行,而是进入队列,然后被线程的事件分发器逐个执行。如下图:

至于Redis的其他功能, 比如持久化、异步删除、集群数据同步等等,其实是由额外的线程执行的。 可以这么说,Redis工作线程是单线程的。但是在4.0之后,对于整个Redis服务来说,还是多线程运作的。

那么问题来了,6.0之前为什么要使用单线程,通过 Redis官方的文档 ,我们看到他们有给出了说明:

  • 在使用 Redis 时,Redis 主要受限是在内存和网络上,CPU 几乎没有性能瓶颈的问题。
  • 以Linux 系统为例子,在Linux系统上Redis 通过 pipelining 可以处理 100w 个请求每秒,而应用程序的计算复杂度主要是 O(N) 或 O(log(N)) ,不会消耗太多 CPU。
  • 使用了单线程后,提高了可维护性。多线程模型在某些方面表现优异,却增加了程序执行顺序的不确定性,并且带来了并发读写的一系列问题,增加了系统复杂度。同时因为线程切换、加解锁,甚至死锁,造成一定的性能损耗。
  • Redis 通过 AE 事件模型以及 IO 多路复用等技术,拥有超高的处理性能,因此没有使用多线程的必要。

可以看出,Redis对CPU计算力的要求并不迫切,相反单线程机制让 Redis 内部实现的复杂度大大降低,同时降低了因为上下文切换和资源竞争造成的性能损耗。那既然单线程这么好用,为什么要引入多线程模式。

6.0之后的多线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知道, 近年来底层网络硬件性能越来越好,Redis 的性能瓶颈逐渐体现在网络 I/O 的读写上,单个线程处理网络 I/O 读写的速度跟不上底层网络硬件执行的速度。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Redis 在处理网络数据时,调用 epoll 的过程是阻塞的,这个过程会阻塞线程。如果并发量很高,达到万级别的 QPS,就会形成瓶颈,影响整体吞吐能力。

既然读写网络的 read/write 系统调用占用了Redis 执行期间大部分CPU 时间,那么要想真正做到提速,必须改善网络IO性能。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优化:

  • 提高网络 IO 性能,典型实现方式比如使用 DPDK 来替代内核网络栈的方式
  • 使用多线程,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多核CPU,同类实现案例比如 Memcached。

协议栈优化的这种方式跟 Redis 关系不大,所以最便捷高效的方式就是支持多线程。总结起来,redis支持多线程就是以下两个原因:

  • 可以充分利用服务器CPU的多核资源,而主线程明显只能利用一个
  • 多线程任务可以分摊 Redis 同步 IO 读写负荷,降低耗时

6.0版本优化之后,主线程和多线程网络IO的执行流程如下:

具体步骤如下:

  • 主线程建立连接,并接受数据,并将获取的 socket 数据放入等待队列;
  • 通过轮询的方式将 socket读取出来并分配给 IO 线程;
  • 之后主线程保持阻塞,一直等到 IO 线程完成 socket 读取和解析;
  • I/O 线程读取和解析完成之后,返回给主线程 ,主线程开始执行 Redis 命令;
  • 执行完Redis命令后,主线程阻塞,直到IO 线程完成 结果回写到socket 的工作;
  • 主线程清空已完成的队列,等待客户端新的请求。

本质上是将主线程 IO 读写的这个操作 独立出来,单独交给一个I/O线程组处理。
这样多个 socket 读写可以并行执行,整体效率也就提高了。同时注意 Redis 命令还是主线程串行执行。

开启多线程的方式

Redis6.0的多线程默认是禁用的,只使用主线程。如需开启需要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

    # io-threads-do-reads no
    io-threads-do-reads yes

开启多线程后,还需要设置线程数,否则是不生效的。同样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
关于线程数的设置,官方有一个建议:4 核的机器建议设置为 2 或 3 个线程,8核的建议设置为 6 个线程,线程数一定要小于机器核数。
线程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官方认为超过了 8 个就很难继续提效了,没什么意义。

    # 假设你的CPU核数是8核,尽量配置成 5~6
    io-threads 5

总结

  • 6.0之前,Redis所谓的单线程并不是所有工作都是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而是指Redis的网络IO和读写是由一个线程来完成的。其他诸如持久化、异步删除、集群数据同步等,其实是由额外的线程执行的。
  • 互联网飞速发展,开发人员面临的线上流量场景越来越大,再使用单线程模式会导致在网络 I/O 浪费太多时间,极大的降低吞吐量,而普遍多核的cpu又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 使用多线程,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多核CPU,提高网络的 read/write 效率。
  • 配置 Threaded I/O 多线程模式的时候,线程数一定要小于机器核数,否着意义不大。
  • 15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