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

内卷化效应


内卷化效应就是长期从事一项相同的工作,并且保持在一定的层面,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这种行为通常是一种自我懈怠,自我消耗。

学术概念
目录
1 概念
2 实例
3 启示

概念
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曾在爪哇岛生活过。这位长住风景名胜的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这位学者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
21世纪的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紧张的竞争之中,人们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生存压力和挑战,对于一个人而言,克服自己内心的内卷化心态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如此,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前途才会更加光明。

实例
此后,这一概念便被广泛应用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学术研究中。“内卷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意指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作为学术概念,其实幷不深奥,观察我们的现实生活,就有很多这样的“内卷化现象”。
中央电视台记者到陕北采访一个放羊的男孩,曾留下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为什么要放羊?”
“为了卖钱。”
“卖钱做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呢?”
“生孩子。”
“生孩子为什么?”
“放羊。”
这段对话,就形象地为这种“内卷化”现象做了注解。
启示
社会生活中这种现象可以说无处不在。
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组织,微观到一个人,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就如同车入泥潭,原地踏步,裹足不前,无谓地耗费着有限的资源,重复着简单的脚步,浪费着宝贵的人生。我国农村一些地方,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农民兄弟过的仍然是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耕生活;同样在一个单位供职,有的人几年一个台阶,士别几日就当刮目相看,而另一些人却原地不动,多少年过去了却一切照旧。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这种内卷化现象尤其突出。一些民营企业内部实行家族化管理,重要岗位,不是七大姑,就是八大姨分兵把口,管理哲学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用自己的人放心。于是,在企业内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外部的新鲜空气难以吹进来,真正优秀的人才也吸引不进来,措施和办法因循守旧。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过去了,厂房依旧,机器依旧,规模依旧,各方面都没有多大变化。企业进入了一种典型的“内卷化状态”。
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个人,进入内卷化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精神状态和思想观念。人们常说,信心决定命运,观念决定出路。一个人如果总是自怨自艾,不思改变,不求进取,不谋开拓,民无信心,军无斗志,只能是原地不动,还有可能倒退。总是因陋就简,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只能进入周而复始的轮回状态。两千年的小农意识,生产的只能是两千年的自然经济,不可能产生出市场经济和现代经济。


内卷化的外文名involution(退化)。内卷化效应就是长期从事一项相同的工作,并且保持在一定的层面,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这种行为通常是一种自我懈怠,自我消耗。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被认为“和中国社会的某些特色联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影响较广泛的概念”。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
黄宗智认为明清以来,在人口的压力下,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变成一种“糊口经济”。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贫困的小农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选择,商品化并没有打破小农的经营体制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它。
他认为有必要对几个世纪以来的农业商品化做出区分,为了以现金或实物向不在村的地主缴租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为了支付生产和维持生活的直接开支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为牟利而出售满足租税、生产费用和消费需求之后的剩余农产品可称之为“牟利推动的商品化”。
黄宗智的研究及国内学者研究都表明,无论是华北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都是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形式。这种商品化“是谋求活命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行为。”黄宗智在使用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变迁时,拓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对研究对象有更强的解释力,并非是使“内卷化的含义已经变得复杂而含混,由此产生出一些更加纠缠不清的问题。”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概念。他认为在其著作中,内卷化这个概念不完全符合吉尔茨的定义,自己只是借用这个词,它所揭示的现象已脱离了原词意义。
“政权内卷化”与农业内卷化的主要相似之处在于: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即效益并未提高);固定方式(如赢利型国家经济)的再生和勉强维持。
其不同之处在于正规化和合理化的机构与内卷化力量常处于冲突之中;功能障碍与内卷化过程同时出现。进入20世纪的国家政权不是靠提高自身效率来扩大财政收入,而是靠扩大外延——增设机构和增加税种来增加收入,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伴随着“赢利型经纪人”贪污贿赂的增长,这是国家政权内卷化在财政收入方面表现,它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努力遭到了失败。

凡是高中历史还能记得一点的人,我想都不会忘记课本中关于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封建经济”影响的那句论断“即使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也能缓慢的过渡到资本主义”。
有趣的是,在这种论断之下,中国的诸多历史学者们,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致力于寻找中国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把这萌芽的时间一直向前推,最早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那么,如果真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话,为什么经过两千多年的“缓慢发展”,中国仍然没有进入资本主义呢?
同样的问题,西方史学界其实也在问。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思想,在西方其实影响颇大,特别是经济史领域。亚当斯密——马克思所共有的那种模式,一直是他们描述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典型模式,也即“小农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这个模式,不幸的是,这个模式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遭遇了困境,这同样让西方史学界困惑良久。而“内卷化”其实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内卷化”(involution),现在被更多的翻译为“过密化”,最早是历史人类学家吉尔茨在考察印尼水稻生产时提出的,目的就是描述“小农经济不断发展却长期不能过渡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这一现象。
后来,作为这一现象的典型“中国小农经济”模式,黄宗智在其研究中使用了这个词汇,并在其《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两本书中描述了这种“内卷化”的模式,并且试图解释了其原因。其给出的关于“内卷化”的具体描述大约就是,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发展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增长,这种以“糊口”为目的的小农经济的逻辑与习惯,造成了“内卷化”这一“事实”。
在《华北》一书中,他把这种“内卷化”归结为“自耕农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下,限制于“人口压力”和“分配不均”,小农无论在“自己耕作的土地”还是“为别人做佣工”两方面单独都无法维持其生计,不得不采取“半农半工”的方式,还只能在“饥饿线”上挣扎,而同时“一个不经商不放贷的小地主单从地租中获得得收益并不高,经营式农场主的收益率也比小农强不了多少。而且一旦他脱离生产,这些收入就会大部分消失”,并且他还面对着“分家析产”的困扰。
而在后来《长江三角洲》一书中,黄宗智更是描述了,即使在长三角当时这样商品经济其实很发达的的地区,商品经济反而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内卷化发展,而并非英国经典模式中那样“向资本主义过渡”。
就我个人看来,黄宗智“内卷化”,并不能成为一个理论,而只能成为一个“描述”,“内卷化”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是确实存在的,即使是现在也依然存在,但究其原因与具体模式,却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方式,比如黄宗智分析的“华北”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模式,而秦晖教授的“关中模式"其实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内卷化”现象。
而至于“内卷化“对史学的价值,恐怕还是那个我们已经开始慢慢意识到的,而其实从很早开始就一直有人不断在提的,中国历史的模式不应该用西方或者说是“英国经典模式”来约束,而应该深入的研究我们历史中自有的内在逻辑。编辑于 2017-02-07

清朝的内卷化: 但从乾嘉时期的各种社会和政治危机来看(比如天理教事件里官僚系统的表现,几年前中国纪检报还发过一篇政论《官员们都在坐等出事》),都是老大帝国后期病症周期律。

中国的内卷化一点都不特殊,特殊的其实是英国。工业化不是西方的发明物,而是英国的。可说是英国劳动力价格持续高昂的结果。以下是引用:
比如说,当英国正在发展珍妮纺纱机的时候,英国的陶工们还在采用青铜器时代比较浪费的烧窑技术。与此同时,中国则在建设极为先进的烧窑体系,这种窑能让热空气流通,使整个过程的能源效率实现最大化。哪一种文化更具创新性?在艾伦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就偏离了方向。两国都在发展新技术,只是背后有着不同的经济激励。
在工业革命之初,英国劳动力比较昂贵,而以煤炭形式存在的能源却比较廉价。欧洲大陆与此稍有不同,中国和印度则正好相反:劳动力比较廉价,能源较贵。由于大英贸易帝国的成功,当时英国工资水平较高。因此在英国用蒸汽动力代替人力比较划算。
中国的发明家们想方设法节约能源,英国的发明家们则千方百计要节约劳动力。
根据艾伦的计算,在1780年,即使一个法国企业家有机会学到组装珍妮纺纱机的简易方法,基本上也不具有生产价值。在印度,这么做绝对会亏损。但在英国,其年均回报率却接近40%。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英国在工程领域的超凡之处:不是因为别的国家无法发明可以节约劳动力的机器,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需要。


简单的说堆人海能引起量变但不能引起质变,要质变需要的思路是如何减少生产机械体系里人的数量。细思一下现在的智能化与无人化发展方向,极恐。

《增长的极限》末尾的讨论:资源趋于耗尽之后低增长的可持续世界将毁掉自由。

总结:
1 如无外力物体的熵会不断变大是自然物理规律。任何一个东西,如果没有外力,哪怕资源最优的利用(内卷化),迟早都是要崩溃。解决方法: 要有持续的生的力量(外力)来推动,使得熵循环形成正循环。否则就是负循环到崩溃。

具体到个人就是要有创造力,要努力干活,别偷懒。别期望稳定的偷懒。所有希望进国企混日子,公务员混日子的迟早会被自然规律给清算。
人是生的力量,自然界是死的力量。要生的更好,那只能不断的形成更多生的力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 生存,生活,最后是自我实现。希望更多的人能实现自我。别陷入房奴,车奴,卡奴等等陷阱之中。


具体到家庭:别贪图享受,别浪费。

具体到公司:技术--->产品--->运营---->消失。只有不断的研发新技术,提供新产品才能使得公司越来越大。

具体到国家:集体意志只是少数几个人的意志,但远远比不过很多人的积极发挥。过分强调集体意志剥夺了大部分人的想法,严重抑制民众的积极创造力。苏联模式的集体主义,对比西方资本的个人主义。谁优谁劣已经经过了历史的考验。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说要解放人类的生产力。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生的力量。

具体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次文化复兴来引发。让更多的人能走向世界。 但文化却一直是管制最为严格的一块。几千年总有很多次文化复兴的机会。但一直被有意扼杀。期望高层能高瞻远瞩,别局限于一时缺失。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