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程序员,大众的刻板标签往往和高薪脱不了干系,但很多时候在高薪的背后,都是由程序员日日夜夜加班所垒砌起来的,随着越来越的互联网采用996的工作模式,加班成为了程序员探知色变的话题,“掉发”、“黑眼圈”也逐渐因此成为老梗在圈内流传。
可有一个地方却反其道行之,相传国企对于程序员依旧保持“不加班”、“工作清闲”等等特质,因此,成为了不少程序员趋之若鹜的“圣地”。
但究竟国企是否真的是这样?在国企当程序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1、一周上班5小时,税前25万
前段时间,在互联网匿名社区看到这样一个帖子:程序员入职某国企,一周上班5小时,1万行代码写了1年,引起网友热议。
该程序员表示,自己以前是BAT中一家公司的员工,后来有机会去国企,就跳槽了,原本因为降薪还有点后悔,但是真的去了以后发现这个选择太正确了。
而自己,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副业或者其他方面,网友看到他的经历后 ,纷纷表示,太爽了。
2、国企究竟是怎么样的?
针对以上的事情,也不少网友也表示,这样的国企可能只是个别情况,更多的国企并没有这么轻松,笔者根据评论中网友的留言,总结了以下几点在国企当程序员的生活大致:
1、大部分国企程序员的生活有松有紧,有项目推进时候就会比较忙,需要不断的讨论方案,研发任务比较重,但整体还是比互联网企业要轻松多的,没项目的时候就只需要处理一些紧急解决问题。
早上固定时间8点钟上班,晚上5:30下班,国企的工作对于一些追求“Work Life Balance”的人们十分友好。
2、对于税前25万这一点,很多网友表示,既然这名程序员能够进BAT,想必技术也不会差,在国企应该算是技术大佬了。
所以“年薪25w+,每周工作5、6个小时”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还是个别情况,大部分国企的薪资并没有那么高。
3、国企比较轻松的大多数为个人单位,业绩压力不大,很多都是垄断企业,工作相对而言就比较轻松,其中发展越快的行业工作会越忙,因为发展快那就需要有人去做更多的工作、更多的付出,成熟的反而比较清闲。
其实对于很多测试员而言,选择国企还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一个难题,其实,不同企业的工作环境都不一样,各有各的好处,国企压力小,但薪资比不上私企,更不要说是大厂了,因此,也不能说哪个好,哪个差,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会不同。
3、哪些国企行业更适合测试员?
对于刚毕业的测试员来讲,去大厂闯闯,能够学到的经验和能力会更多,但对于年龄偏大的测试员而言,国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对测试员而言,哪些国企的行业会更适合一些,哪些的需求量又更高一些呢?
笔者为大家分析了一波,想去国企的小伙伴也可以注意一下这几个行业。
对于测试员目前的情况来说,比较好的国企大多数还是金融类大国企(银行、保险、证券),下面给大家分类分析一下
》银行
银行好一些的是六大国有银行(中农工建交邮储)和三大政策行(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和一些较好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等)以及一些地方城商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等)
总结就是大银行的待遇>中小银行,地方性银行总行的待遇>国有行省级分行。普遍稳定+薪资还行+没有营销压力。
银行如果遇上比较忙的项目会有加班,但总体福利还是好的,并且最大的福利是,由于项目原因,行业不会培养你单一的技术栈,而是会让你全面发展,即使之后跳槽也不会有太多的技术落后。
并且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等国企对于程序员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对于测试员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证券行业
各省基本都有一所证券公司,工资也比较高,沿海省份集中在税前30-40万左右,内地集中在20-30万。很少加班,多数为国企,一般要求硕士。
然后还有些公募和私募基金的技术岗,待遇会更好,但是相应的学历要求也会更高。该行业会有更多的业务岗的机会,目前对于程序员的需求也比较大。
》保险
四大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和太平人寿)、中国再保险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机会,平时的工作基本就是维护平台,相对比较轻松一些。
》电网
电网工作主要是发电的央企(煤电、水电、风电、核电、光伏):
国家能源、大唐集团、中国华能、华电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华润集团、国投集团、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等
还有就是电力装备制造的新央企: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可能待遇不如前面的),还有每个省都有中石油分公司。
这些公司基本上薪资都是税前8-15万之间,工作氛围要看分到的部门。
》军工相关的央企
如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电子科技集团等,这些一般集中在一线城市,但不同所得差别很大,具体薪资和加班情况要看部门,对学历要求也一般为硕士。
4、写在最后
其实无论去国企还是在互联网公司继续工作,都是要看个人的规划,如果想着能有一份稳定的,待遇不错的工作来看,国企确实是一个好选择。
当然上述一万行代码写一年的事件始终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的国企公司还是和民营企业一样,我们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使多大的力拿多大的馍,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踏踏实实地干好本分的工作,提升技术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