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为谁工作?》
1、为什么要努力工作
1.1、 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1.2、 薪水算什么,要为自己而工作
1.3、 比尔·盖茨为什么还要工作
1.4、 认真工作是真正的聪明
1.5、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2、你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了吗?
2.1、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2.2、 缺少机会是浮躁之人的借口
2.3、 两个以上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
2.4、 对工作心怀感激
2.5、 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3、用心,最完美的工作态度
3.1、 态度就是竞争力
3.2、 工作中无小事
3.3、 心中常存责任感
3.4、 有些事,不必老板交代
3.5、 接受工作的全部,不只是益处和快乐
3.6、 忠诚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
1、为什么要努力工作
1.1、 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你在这个世界上将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今后如何对待工作?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关于做
什么事和得到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意义的问题。
一位心理学家在一项研究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个工作在心理上所反应出来的
个体差异,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
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50 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
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
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
数的人来到这儿,在这里接受上帝的爱,心中就会激动不已,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
第一种工人,是完全无可救药的人。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可能不会得到任何工
作的眷顾,甚至可能是生活的弃儿,完全丧失了生命的尊严。
第二种工人,是没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人。对他们报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劳的,他们抱
着为薪水而工作的态度,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不是企业可信赖、可委以重任的员工,必定
得不到升迁和加薪的机会,也很难赢得社会的尊重。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
“需要的五个层次说”:
(1) 基本的需要:对于食物和衣物的需要,以抵御饥饿和寒冷。
(2) 安全的需要:对居住在一个可以感到安全的地方的需要。
(3) 社交的需要: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和交友的需要。
(4) 获得尊重的需要:要求别人赞扬和认可的需要。
(5) 充分发挥能力、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与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需要。
心理学家认为,为工作而工作的人,很少有机会获得第4 种和第5 种人类需要。由于他
们的生命需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或多或少的,他们失去了部分的生命乐趣。
该用什么语言赞美第三种工人呢?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抱怨和不耐烦的痕迹,相反,
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们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同时,因为他们
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带给了他们足够的尊严,和实现自我的满足感。他们不仅真正体味到了
工作的乐趣、生命的乐趣,而且他们才是最优秀的员工,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人。
工作是什么?翻开各国的权威字典,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解释几乎如出一辙:工作是
上帝安排的任务;工作是上天赋予的使命。这种解释虽然带有太多的宗教色彩,然而,他们
却传达出了一个共同的思想:没有机会工作或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就是违背上帝
意愿的人,他们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我们的工作能够引导我们逐步接近那种能充
分表现我们的才能和性格的境况,这样的工作应该就是最令人满意的工作了。人生只有一次!
正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或成就自我,为了拓宽、加深、提高上天赋予的技能,将身心全面发
展成为一个匀称、和谐和美丽的人,我们才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并在那个方面付出毕生心血。
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
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
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感、表达自我的机会、个人使命感以及一种活着的理由。工
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那个人。
因此,美国前教育部部长、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或许在过去的岁月里,有的人时常怀有类似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人的消极看法,每天常常
谩骂、批评、抱怨、四处发牢骚,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激情,在生活的无奈和无尽的抱怨
中平凡地生活着。
不论您过去对工作的态度究竟如何,都并不重要,毕竟那是已经过去的了,重要的是,
从现在开始,您未来的态度将如何?
让我们像第三种工人那样,为拥有一个工作机会而心怀感激,为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幸福而
努力工作。
1.2、 薪水算什么,要为自己而工作
也许是亲眼目睹或者耳闻父辈或他人被老板无情解雇的事实,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将社会看的
比上一代更冷酷、更严峻,因而也就更加现实。在他们看来,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
报酬,等价交换,仅此而已。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东西,曾经在校园中编织的美丽梦想也
逐渐破灭了。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宁愿少说一句话,
少写一页报告,少背一个行李,少走一段路,少干一个小时的活……他们只想对得起自己目
前的薪水,从未想过是否对得起自己将来的薪水,甚至是将来的前途。
某公司有一位员工,在公司已经工作了10 年,薪水从不见涨。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
内心的郁闷,当面向老板诉苦。老板说:“你虽然在公司待了10 年,但你的工作经验却不
到1 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
这名可怜的员工在他最宝贵的10 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0 年的新员工工资外,其他一无
所获。
也许,这个老板对这名员工的判断有失准确和公正,但我相信,在当今这个日益开放的
年代,这名员工既然能够忍受10 年的低薪和持续的内心郁闷而没有跳槽到其他公司,就足
以说明,他的能力的确没有得到更多公司的认可,或者换句话说,他的现任老板对他的评价
基本上是客观的。
这就是只为薪水而工作的结果!
大多数人因为不满足于自己目前的薪水,而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也放弃了,到头来连
本应得到的薪水都没有得到。这就是只为薪水而工作的可悲之处。
不要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忽视。应该相信大多数的老板是有判断力和明智的。为了最大
化实现公司利润,他们会尽力按照工作业绩和努力程度来晋升积极进取的员工,那些在工作
中能尽职尽责、坚持不懈的人,终会有获得晋升的一天,薪水自然会随之高涨。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老板并不是一个睿智的人,并没有注意到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也没
有给予相应的回报,那么也不要懊丧,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现在的努力并不是为了
现在的回报,而是为了未来。我们投身于工作是为了自己,是在为了自己而工作。人生并不
是只有现在,而是有更长远的未来。
年轻人对于薪水常常缺乏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其实,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
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更应该珍惜工作本身带给自己的报酬。譬如,困难的任务能锻炼我们
的意志,新的工作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
练我们的品性。公司是我们生活中的另一所学校,工作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增进我们的智
慧。与在工作中获得的技能与经验相比,微薄的薪水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应该被看得过分重要。
公司支付给你的是金钱,你的努力赋予你的是可以令你终身受益的能力。
能力比金钱重要万倍,因为它不会遗失也不会被偷。许多成功人士的一生跌宕起伏,有
攀上顶峰的风光,也有坠落谷底的失意,但最终重返事业的巅峰,俯瞰人生,原因何在?是
因为有一种东西永远伴随着他们,那就是能力。他们所拥有的能力,无论是创造能力、决策
能力还是敏锐的洞察力,既非一开始就拥有,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
习到的。
也许你的老板可以控制你的工资,可是他却无法遮住你的眼睛,捂上你的耳朵,阻止你
去思考,去学习。换句话说,他无法阻止你为将来所做的努力,也无法剥夺你因此而得到的
回报。
许多员工总是在为自己的懒惰和无知寻找理由。有的说老板对他们的能力和成果视而不
见,有的会说老板太吝啬,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一个人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他又怎么能看到工资背后可
能获得的成长机会呢?他又怎么能意识到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对自己的未来将会产
生多么大的影响呢?这样的人只会无形中将自己困在装着工资的信封里,永远也不懂自己真
正需要什么。
我们无法命令老板做什么,但是我们却可以让自己按照最佳的方式行事;也许老板不是
很公正,但是我们应该要求自己做事要有原则。你不应该因为老板的缺点而不努力工作,埋
没了自己的才华,最终毁了自己的未来。
总之,不论你的老板有多吝啬多苛刻,你都不能以此为由放弃努力。因为,我们不仅是
为了目前的薪水而工作,我们还要为将来的薪水而工作,为自己的未来而工作。一句话,薪
水算什么?我们要为自己而工作。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为薪水而工作,如果你能不为薪水而工作,你就超越了芸芸众生,
也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1.3、 比尔·盖茨为什么还要工作
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大约是466 亿美元。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一亿美元,他们要466
年才能用完这些钱——这还没有计算这笔巨款带来的巨大利息,那他为什么还要每天工作?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财产净值估计为10 亿美元,不像比尔·盖茨那么多,不过也足
以让他的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了,那为什么他还要不停地拍片呢?
美国Viacom 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在63 岁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很庞大的娱乐商业
帝国。63 岁,在多数人看来是退休、尽享天年的时候,他却在此时做了很重大的决定,让
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总是一切围绕Viacom 转,工作日和休息日、个人生活与
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有时甚至一天工作24 小时。你认为他哪来的这么大的工作热情?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些拥有了巨额“薪水”的人们,不但每天工作,而且如果你跟
在他们身旁,你会因为他们工作那么卖力而且时间那么长而感到精疲力竭。那么,他们为何
还要这么做?是钱吗?
还是看看萨默·莱德斯通自己对此的看法:“实际上,钱从来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
是对于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业,喜欢我的公司。我有一种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
高的价值,尽可能地实现。”
是的,就是这种自我实现的热情,使他们热衷于他们所做的事业,而非单纯地为了名和
利,甚至当他们可以控制生活的时速时,他们的脚还是不会离开油门。
一些心理学家发现,金钱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诱人了。人生的追求不仅仅只有满
足生存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有更高层次的动力驱使。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最
高,动力最强。
当一个人做他适宜且喜欢的工作,在工作中发挥他最大的才华、能力和潜在素质,不断
自我创造和发展,他就满足了自己自我实现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驱动的人,往往会把工作当
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竭尽全力去做好它,使个人价值得到确证和实现。在自我实现的过
程中,他将体会到满足感如同植物发芽般迅速膨胀。
你难道从未感觉到满足感所带来的狂喜吗?你难道还没找到目标,没有获取成长的力量
吗?你难道还没有推动力,没有坚定生命的动力吗?那你还没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要知
道,对于人生的真正意义的追求,能够使我们热血沸腾,使我们的灵魂燃亮。这种追求并不
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维持生计,它在更高层次上与我们身边的社会息息相关,并且能够
满足我们精神上的最终需求。
只有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人才会激发出持久强大的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地服务于社会。这种热情不只是外在的表现,它发自内心,来自你对
自己正在做的某件工作的真心喜欢。
我们谈的不是瞬间的热情(这种偶尔的热情每个人都体验过),而是可以驱动一个人达
到不凡成就的持久热情。相比那些被薪水所驱动的前行者而言,为满足“自我实现”这一人
类最高需求而奋斗的人只占少数,所以说,持久的热情在一般人当中就像钻石般少有,然而,
在筑梦者和成功者当中,这种热情就像空气般普遍。
热情是梦想飞行的必备燃料。这种燃料一旦被点燃,将让你的引擎在飞行期间生气勃勃
地持续运转。有史以来,热情驱使着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士,为追求“自我实现”而在他迷恋
的领域里到达了人类成就的巅峰,同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就让热情也为你做同样的事吧。
即使你还没有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你也不要麻痹自己——告诉自己工作就是为了赚
钱。不要对自己说:“既然老板给的少,我就少干,没必要费心地去完成每一个任务。”或
者安慰自己:“算了,我技不如人,能拿到这些薪水也知足了。”而应该牢记,金钱只不过
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你所追求的是自我提高,所以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消极的思想
会让你看不到自己的潜力,会让你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会让你放弃很多宝贵的机会,使
你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永远无法达到自我实现。
1.4、 认真工作是真正的聪明
夜晚,一个人在房间里四处搜索着什么东西。另一个人问道:“你在找什么呢?”
“我丢了一枚金币。”他回答。
“你把它丢在房屋的中间,还是墙边?”另一个人问。
“都不是。我把它丢在了房屋外面的草地上了。”他又回答道。
“那你为什么不到外面去找呢?”
“因为那草地上没有灯光。”
也许你觉得这个人的思考逻辑很可笑。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有些员工不是
在认真工作中寻找公司的重用,而是完全寄希望于投机取巧;有些员工则是以应付的态度对
待工作,却希望得到老板的赏识,得不到就埋怨老板不能慧眼识英雄,或慨叹命运之不公。
他们和那个在房间里找丢失在屋外的金币的人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在错误的地方寻找他
们所要的东西。
一个想要找到金矿的采矿者,如果他认为在海滩上挖掘更容易,而因此就在那儿寻找金
子的话,那他找到的肯定只是一堆堆沙子,而绝不可能是金子。只有在坚硬的石头和泥土中
挖掘,才能找到想要的宝藏。同样,工作懒散,则只能得到公司的解聘通知书;只有认真工
作,才可能得到公司的重用,赢得升迁和加薪的机会。
大多数老板都是十分精明的,他们都希望拥有更多优秀的员工,期望优秀员工给企业带
来更多的利润。如果你能够认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
天,你能够随心所欲地从事自己想做的事,赢得自己想要的体面生活。
可惜的是,在现实的工作中,有很多员工只知道报怨公司,却不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
似乎根本不知道被公司重用是建立在认真完成工作的基础上的。他们整天应付工作,并发出
这样的言论:“何必那么认真呢?”、“说的过去就可以了。”“现在的工作只是个跳板,
那么认真干什么?”。结果,他们失去了工作的动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不能在工
作中取得斐然成绩。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升迁和加薪机会。
杰克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了1 年,由于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朋友说:“我在
公司里的工资是最低的,并且老板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如果再这样下去,有一天我就要跟他
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对那家贸易公司的业务都弄清楚了吗?对于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弄懂了吗?”
他的朋友问道。
“没有!”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先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
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书写合同等具体事务都弄懂了之后,
再一走了之,这样做岂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杰克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一改往日的散漫习惯,开始认认真真地工作起来,甚至下班之
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写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
“你现在大概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了,又升职、又加薪,
说实话,现在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工作不
认真,又不努力学习;而后你痛下苦功,担当的任务多了,能力也加强了,当然会令他对你
刮目相看。”
认真工作才是真正的聪明。因为认真工作是提高自己的最佳方法。你可以把工作当作你
的一个学习机会,从中学习处理业务,学习人际交往。这样不但可以获得很多知识,还为以
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认真工作的员工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
一个良好的习惯,到任何公司都会受到欢迎。相反,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或许能让你获得一时
的便利,但却在心灵中埋下隐患,从长远来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它们在位置安排上有
一个秩序,就是人们必须经过前者,才能达到后者。其寓意是,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
无论你做什么工作,无论你面对的工作环境是松散还是严谨,你都应该认真工作,不要
老板一转身就开始偷懒,没有监督就没有工作。你只有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
断提高,加薪升职的事才能落到你头上。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认真工作,那你
就会被老板豪不犹豫地排斥在他的选择之外。
现在的老板非常青睐认真工作的员工,并给予很多的机会。老板往往会这样鼓励员工:
“认真干吧!把你的能力都发挥出来,还有更多的重任等着你呢!”他的意思就是说:“认
真工作吧,我会给你增加工资的。”当老板让你做更多的更重要的工作时,你的工资自然会
提高,你的职业机会大门也就徐徐拉开了。
1.5、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我干的活对得起这些钱就行了。”
“我们那个老板太抠门了,只给我们开这么点儿工资。”
“还有,经理干的活也不比我多多少啊,可他的薪水比我高出一大块,他拿的多,就该
干的多嘛,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
大多数情况下,许多企业员工都会有这样的抱怨。
抱怨公司的老板;抱怨工作时间过长;抱怨公司管理制度过严……。有时,抱怨的确能
够赢得一些善良人的宽慰之词,使自己的内心压力暂时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口头的抱怨
就其本身而言,不会直接给公司和个人带来经济损失。但是,持续的抱怨会使人的思想摇摆
不定,进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抱怨使人思想肤浅,心胸狭窄,一个将自己头脑装满了抱怨
的人是无法容纳未来的,这只会使他们与公司的理念格格不入,更使自己的发展道路越走越
窄,最后一事无成,只好被迫离开。
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只知抱怨而不努力工作的人吧,他们从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
他们不懂得,丰厚的物质报酬是建立在认真工作的基础上的;他们更不懂得,即使薪水微薄,
也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技能。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抱怨中,徒随岁长,而技能
没有丝毫长进。最可悲的是,抱怨者始终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严酷的现实:在竞争日趋激
烈的今天,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而只知抱怨的人,总是排在被
解雇者名单的最前面,不管他们的学历是否很高,他们的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
一天,我站在一家商店出售皮鞋的柜台前,和受雇于这家商店的一名年轻人聊天。他告诉我
说,他在这家商店服务已经7 年了,但由于这家公司的老板“目光短浅”,他的工作业绩并
未得到赏识,他非常郁闷,但同时,他似乎对自己很有信心:“像我这样一个学历不低、年
轻有为的小伙子,还愁找不到一个体面而有前途的工作?!”
正说着,有位顾客走到他面前,要求看看袜子。这位年轻店员对这名顾客的请求不理不
睬,仍在继续和我发牢骚,虽然这位顾客已经显出不耐烦的神情,但他还是不理。最后,等
他把话说完了,才转身对那位顾客说:“这儿不是袜子的专柜。”
那位顾客又问,袜子专柜在什么地方。这位年轻人回答说:“你问总服务台好了,他会
告诉你怎样找到袜子专柜。”
7 年多来,这个内心抑郁的可怜的年轻人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遇到“伯乐”,没
有得到升迁和加薪的机会。
3 个月后,当我再次光顾这家商店时,没有再看见那位满腹牢骚的小伙子。商店的另一
名店员告诉我,上个月,公司人员调整时,他被解雇了。“当时,他非常震惊,也非常激动
和气愤……”
几个月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上,又碰见了那个小伙子,他心情
有些沉重,一改往日的“意气风发”。他说,时下经济不景气,找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满意
的……
说完后,他匆匆离去,说是要去参加一个面试,虽然工作性质与原来的没有什么不同,
薪水也不比原来的高多少,但他还是很珍惜这个面试机会,一定不能迟到。
也许,如果他懂得珍惜原来的工作机会,努力工作,今天就不需要这样努力地去找工作
了。
我遇到过许多工作不顺利的人,发现他们充满了抱怨和痛苦。其实,他们自己所抱怨的
并不是导致失业的最主要原因。恰恰相反,这种抱怨的行为刚好说明,他们倒霉的处境是自
己一手造成的。
我见到过许多整日来往于不同公司的人,可是他们并不是在为生意而忙碌,而是在到处
寻找工作。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总是在遭受“晴天霹雳”之后才会醒悟。
比如,当成绩一落千丈的时候,有的人才开始痛下决心好好念书;当入不敷出的时候,
有的人才肯去尝试新观念、做出艰难的选择;当婚姻亮起红灯的时候,有的人才试着对伴侣
表示关心;当失去工作时,才懂得付出努力的重要。只有在到处碰壁的时候,人们才能学会
人生最重要的课题。
人都有好逸恶劳的习性,按部就班的人不会没事找事,如果不是被环境所迫,多半都只
会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当屋顶塌下来的时候,他们只会问:“为什么倒霉的事总发生在我
身上?”
其实,你一直拥有成为优秀员工的潜能,一直拥有被委以重任的机会,一直面对升迁和
加薪的大门。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在遭遇到人生的“晴天霹雳”之后,
才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做事方式呢?不要在看似平安舒服的日子里让光阴一点点溜走,不
要在那里坐等“晴天霹雳”突然将你击倒。努力工作的人懂得,要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
手中,不给“晴天霹雳”击倒自己的机会。
当我们拒绝成长,才会感觉到成长痛苦不堪。上天通常都是先用温和的报警来提醒我们,
但当我们对他的报警置之不理时,他老人家就会重重地敲下一锤来。
从平凡的工作中脱颖而出,与其说是由个人的才能决定,不如说取决于个人的进取心态。
这个世界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大开绿灯,直到他生命的终结。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以盈利为第一目的,为了达到这个基本目的,老板们常常要解
雇那些不努力工作的员工,同时也吸收新的员工进来,这是每天都会有的一些常规的整顿工
作。不管业务多么繁忙,这种优胜劣汰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之中,不仅仅是在经济萧条时期。
那些无法胜任、不忠诚敬业的人,都被摈弃于就业大门之外,惟有拥有一定的技能并且努力
工作的人,才会被留下。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必定要去努力找工作。
珍惜你现在的工作吧,即便是为了生存。
2、你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了吗?
2.1、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从前有位名叫阿里·哈法德的波斯人,住在距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他家拥有大片的兰花花
园、稻谷良田和繁盛的园林。他是一位知足而十分富有的人。有一天,一位年老的佛教僧侣
前来拜访这位老农夫,他坐在阿里·哈法德的火炉边,向这位老农夫讲述钻石是如何形成的。
最后,这位僧侣说:
“如果一个人拥有满满一手的钻石,他就可以买下整个国家的土地。要是他拥有一座钻
石矿场,他就可以利用这笔巨额财富的影响力,把孩子送至王位。”
那天晚上上床时,阿里·哈法德变成了一个穷人——不是因为他失去了一切,而是因为
他开始变得不满足。他想:“我要一座钻石矿。”因此,他整夜难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就
跑去询问那位僧侣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钻石。
“只要你能在高山之间找到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么,你就可
以在白沙中找到钻石。”僧侣说。
于是他卖掉了农场,将利息收回,把家交给了一位邻居照看,然后便出发去寻找钻石了。
在人们看来,他最初寻找的方向是十分正确的,他先是前往月亮山区寻找,然后来到巴
勒斯坦地区,接着又流浪到了欧洲,最后他身上带的钱全部花光了,衣服又脏又破。
在旅途的最后一站,这位历经沧桑、痛苦万分的可怜人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湾的岸边,
怀揣着那位僧侣所激起的得到庞大财富的诱惑,将自己投入了迎面而来的巨浪中,从此永沉
海底。
几十年后的一天,当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继承并居住在阿里·哈法德的庄园)牵着
他的骆驼到花园里去饮水时,他突然发现,在那浅浅的溪底白沙中闪烁着一道奇异的光芒,
他伸手下去,摸起了一决黑石头,石头上有一处闪亮的地方,发出彩虹般的美丽色彩。他把
这块怪异的石头拿进屋里,放在壁炉的架子上,然后继续去忙他的工作,把这件事给完全忘
掉了。
几天后,那位曾经告诉阿里·哈法德钻石是如何形成的僧侣,前来拜访阿里·哈法德的
继承人。当看到架子上的石头所发出的光芒时,他立即奔上前去,惊奇地叫道:“这是一颗
钻石!这是一颗钻石!阿里·哈法德已经回来了吗?”
“没有,还没有,阿里·哈法德还没回来。那石头是在我家的后花园里发现的。”
“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它是不是钻石,”这位僧侣说,“这确实是一颗钻石!”
然后,他们一起奔向花园,用手捧起河底的白沙,发现了许多比第一颗更漂亮更有价值
的钻石。
这就是印度戈尔康达(Golconda)钻石矿被发现的经过。戈尔康达钻石矿是人类历史上最
大的钻石矿,其价值远远超过南非的金百利(Kimberley)。英国国王皇冠上的库伊努尔大钻
石(Kohinoor,106 克拉),以及镶在俄国国王王冠上的那颗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都取自那处
钻石矿。
这是美国演说家鲁塞·康维尔的著名演讲《钻石就在你家后院》的开篇故事,它讲述了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戈尔康达钻石矿——的传奇发现经过。50 年内,鲁塞·康维
尔走过了美国各大州,在全美大小城市亲自讲演《钻石就在你家后院》达6000 余次,他的
演讲曾激励过两代美国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耕耘。
1888 年,鲁塞·康维尔陆续用演讲所得的400 万美元演讲费(相当于现在的1.45 亿美
元),建成了美国著名的Temple 大学。
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聆听”戈尔康达钻石矿的发现经过,在抛弃其纯粹的
偶然性和传奇色彩后,我们仍然会被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所惊醒和震撼。
你是不是也经常希望别人的草地就是自己的,却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你仔细看过自
己脚下的土地了吗?你注意自己手头的工作了吗?认真分析过手头工作可能给自己带来的
巨大财富和机遇了吗?还是每天都在羡慕朋友的工作,或是感叹成功者的机遇之可遇不可
求?
“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发现任何机会,而他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
方做得更好,那么他会感到非常的灰心失望。”这是著名成功学家奥格森·马登给年轻人的
忠告。
年轻人常常有几分傲气,如果再有较好的学历,比人高一等的本领,傲气当然就更盛了。
他们对工作的理想太高,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基于这种心理,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优秀的青年
人,往往会对已有的工作感到不满,稍遇挫折或被老板或主管说了几句,就兴起“拂袖而去”
的念头。
大部分年轻人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手头的平凡工作就是一座丰富的钻石矿,只要好
好挖掘——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做好目前所做的工作,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钻石”——
包括职位的上升和财富的增加。相反,许多人心态浮躁,他们总想:“做这份工作,有什么
希望可言?”“混呗,干这差使能有什么出头之日?!”对工作心灰意冷的人,不可能踏踏
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他们坚信世界上有很多挣钱或者成功的机会,于是他们焦急地等待,
等待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另外的行业,另外的工作职位,但决不是现在,决不是手头
上这个日久生厌的工作;他们知道如何在将来提高自己,但却不珍惜眼前的机会。他们像故
事中的阿里·哈法德一样,在漠视自己的工作中抛弃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宝藏。
还有一些人,他们有一定的才华,但并没有把才华用在手头的工作中,而是将宝贵的青
春时间用在评论已经挖到“钻石”的人上。看到别人事业有成,挖到了“钻石”,他们瘪瘪
嘴,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那算什么,有他那机会,很难说我不会比他更成功。”这些人
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们在设想“如果……”的过程中,浪费了青春,磨灭了激情,耗尽了才
华。等他们想起要收拾自己荒芜的庭院时,草深已不可除,要想从头再来,也许要付出比别
人多几十倍的努力。只是,条件容许他们从头再来吗?而且,他们很有可能因为玩忽职守早
就被老板解聘,再也没有机会找到本应属于自己的“钻石”。
其实,即使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极其低微的位置上,也往往藏着极大的机会。只要把
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专注、更迅速、更正确、更完美;只要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从
旧事中找出新方法来,便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使自己有发挥本领的机会。无论做什么工
作,只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去做,都能得到收获。一个人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就会在
那里看到成绩,只要你的努力是持之以恒的。
看看自己脚下的土地吧!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座丰富的钻石矿。年轻人在展望未来
的时候,不要浮躁,务必要认识到自己正在拥有的一切。至少在任何工作转换之前,都要努
力使自己专注于手中的具体工作,哪怕是看似平凡的琐碎工作。
2.2、 缺少机会是浮躁之人的借口
年轻人往往充满梦想,这是件好事情。但年轻人还需要尽快懂得,梦想只有在脚踏实地
的工作中才能得以实现。许多浮躁的人曾经都有过梦想,却始终无法实现,最后只剩下牢骚
和抱怨,他们把这归因于缺少机会。
机会!生活和工作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中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机会;每次考试都是
生命中的一次机会;每个患者都是机会;报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机会;每个客户都是
一个机会;每次训诫都是一个机会;每笔生意都是一个机会。这些机会带来教养,带来勇敢,
培养品德,制造朋友。对你的能力和荣誉的每一次考验都是宝贵的机会。
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机会,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眼
光不愿俯视手中的工作细节的人,在等待机会的焦虑中,度过了并不愉快的一生。
约翰·格兰特在一家五金商店工作,每周只能赚2 美元。他刚一进商店时,老板就对他
说:“你必须对这个生意的所有细节熟门熟路,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对我们有用的人。”
“一周2 美元的工作,还值得认真去做?!”与格兰特一同进公司的年轻同事不屑地说。
然而,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作,格兰特却干得非常用心。
经过几个星期的仔细观察,年轻的格兰特注意到,每次老板总要认真检查那些进口的外
国商品的账单。由于那些账单使用的都是法文和德文,于是,他开始学习法文和德文,并开
始仔细研究那些账单。一天,他的老板在检查账单时突然觉得特别劳累和厌倦,看到这种情
况后,格兰特主动要求帮助老板检查账单。由于他干得实在是太出色了,以后的账单自然就
由格兰特接管了。
一个月后的一天,他被叫到一间办公室。老板对他说:“格兰特,公司打算让你来主管
外贸。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我们需要能胜任的人来主持这项工作。目前,在我们公司
有20 名与你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只有你看到了这个机会,并凭你自己的努力,用实力抓住
了它。我在这一行已经干了40 年,你是我亲眼见过的3 位能从工作琐事中发现机遇并紧紧
抓住它的年轻人之一。其他2 个人,现在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并且小有建树。”
格兰特的薪水很快就被涨到每周10 美元。一年后,他的薪水达到了180 美元,并经常
被派驻法国、德国。他的老板评价他时说:“约翰·格兰特很有可能在30 岁之前成为我们
公司的股东。他已经从平凡的外贸主管的工作中看到了这个机遇,并尽量使自己有能力抓住
这个机遇,虽然做出了一些牺牲,但这是值得的。”
能够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机遇所带来的近期回报可能很
少,甚至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么,而应当看到“我们能够
得到这个机遇”本身的价值。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不会像格兰特那样愿意接受每周2 美元的
工作,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远远大于所得到的这区区2 美元。但事实上,正是这份每
周2 美元的工作为格兰特每周180 美元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为格兰特最终成为公司最年轻
的股东奠定了基础。
人们往往对离自己最近的地方熟视无睹,也往往看不出日复一日的工作琐事中有什么值
得挖掘的机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很容易将机会与运气混为一谈,其实,机会与运气是完全
不同的两个概念。运气,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只要碰上了,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够财运亨通或
直上青云。运气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任何人都不能拿自己的一生去赌。而机会,则常常把
自己打扮成挑战或挫折,只有那些在平凡工作中善于用心并敢于接受挑战的人,才能发现并
抓住机会。
一个长期在公司底层挣扎,时刻面临着失业危险的中年人来到我的办公室。他讲话时神
情激昂,抱怨老板不愿意给自己机会。
“哦?!”这样的抱怨我有些耳熟。
“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海外营业部,但我觉得,像我这把年纪的人,怎么能经受如此
的折腾呢。”他义愤填膺。
“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一种折腾,而不是一个机会呢?”我问。
“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公司本部有那么多职位,却让我这个年纪一大把的人,去如此
遥远的地方。”
我无法确认这个离家有些遥远的职位是否真的不适合一位中年男子。如果是的话,我更
希望他能试着去改变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条件,同时,努力克服一些障碍,将挑战变成一个通
往成功的机会大门,也不枉自己为此所做出的一些个人牺牲。
成功者不善于也不需要编织任何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
自己努力的成果。缺少机会,则往往是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人用来原谅自己的借口。
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在极其低微的岗位上,也时常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只要调动自己
全部的智力,全力以赴;只要勤勤恳恳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就能发现机遇,
推开通往成功的大门。
2.3、 两个以上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
美国著名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公司的口号是:“写出两个以上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这
句话不仅适用于公司经营,对个人工作也有指导。
“年轻人事业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精力太分散。”这是戴尔·卡耐基在分析了众
多个人事业失败的案例后得出的结论。事实的确如此,许多生活中的失败者几乎都在好几个
行业中艰苦地奋斗过。然而如果他们的努力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就足以使他们获得巨大
的
成功。
“瞧这儿,”一个农场主对他新来的帮手杰罗克说,“你这种犁法是不行的,你都犁歪
了,在这样弯曲的犁沟中,玉米会长得很混乱。你应该让你的眼睛盯住田地那边的某样东西,
然后以它为目标,朝它前进。大门旁边的那头奶牛正好对着我们,现在把你的犁插入土地中,
然后对准它,你就能犁出一条笔直的犁沟了。
“好的,先生。”
10 分钟以后,当农场主回来时,他看见犁痕弯弯曲曲地遍布整个田野。
“停住!停在那儿!”
“先生,”杰罗克说,“我绝对是按照你告诉我的在做,我笔直地朝那头奶牛走去,可
是她却老是在动。”
因为目标总是在变动,你就不得不在这个目标和那个目标之间疲于奔命,这是一种没有
目的、欠缺考虑、而且非常笨拙的工作方法。这种行事方法除了招致失败以外,还能带来什
么呢?
试想,有这样一个人,他只有一种技能,但是他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一个毫不动
摇的目标之上。而另外一个人,他很有头脑,但把他的精力分散开来,而且从不知道接下来
该做什么,我们可以这样断言:前者将会取得更多的成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一个专注
的目的,教育不能,天分不能,才智不能,勤奋不能,意志的力量也不能。没有一个专注目
标的人生,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人生。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个人素质很高,工作能力很强,也有着他那
个年龄的人所特有的积极进取心。他周围的许多同学和同事都认为,他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
的人。但是,10 年来,他订立过许多人生目标,却没有一次是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订立
的。一天到晚,不是忙着考托福就是考注册会计师,今天想出国,明天想开公司。年轻人的
那股冲劲和激情全部被他挥洒在工作周围的事情上了。
眼看着那些有些“愚钝”的同龄“老黄牛”被公司重用,而自己的诸多梦想都没有开
花,除了抱怨世界之不公外,就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口头禅挂在嘴上,以缓解
内心的苦闷和彷徨。
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工作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出了更高、更广、
更深的要求。一个做事时总是摇摆不定、变来变去的人,只会将自己长时间积累的职业经验
和资源都舍弃了,无法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也就无法超越他人。
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日本有句谚语叫做“滚石不生苔”,所谓的“滚石不生苔”是指不在一个地方稳定下来
而一直四处打转的话,就不会得到现实的收获。这里的“苔”指的是经验、资产、技巧、信
用等等。
一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转而从事新工作,他的损失是相当大的,如多年来他所积累的资
历、职位、经验和人际关系网络等等,也就是说,过去花费在这份工作上的时间成本可能变
得完全无用了。另外,人都是有行为定式和心理惰性的,到了一定年龄,经验增长了许多,
锐气却也消磨了不少,这是一种正常的资源损失;如果此时放弃已经厚实的经验而去倚重日
趋单薄的锐气,难免让人觉得有些不合常理和有悖自然。
当然,年轻人在事业的开端有多个目标是很正常的。这好比罗盘指针在被磁化之前所指
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只有在被磁石磁化而具有特殊属性之后,才成为罗盘。同样,一个人一
开始可能确定不了自己的方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最终就会,也必须确定一个自己
发展的目标。
如果确定的目标被证明是正确的,那就应该像卫星导航船一样,坚定不移地为目标而奋
斗。风平浪静时,卫星导航船将一直朝着它要到达的港口航行,当风起云涌时,卫星导航船
即使在狂风暴雨中也会一直坚持着它的航线。卫星导航船在海中航行时永远只会看到一样东
西,那就是它所要到达的港口。不管天气怎么样,或者它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它到达港口的
时间会在几小时之内就被预测出来。一艘想到达波士顿的船决不会在纽约出现。
2.4、 对工作心怀感激
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
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
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感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然而,人们常常为来自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
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和工作中的种种机遇。这种心态总是让他们轻视
工作,并把公司、同事对自己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还时常牢骚满腹、抱怨不止,也就更谈
不上恪守职责了。
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
资源,如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等等,这些都是
工作成功必须学习的感受和必须具备的财富。如果你能每天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
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会收获很多。
一种感恩的心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无任何权利要求别人时,
就会对周围的点滴关怀或任何工作机遇都怀抱强烈的感恩之情。因为要竭力回报这个美好的
世界,我们会竭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与周围的人快乐相处。结果,我们不仅工作得更加
愉快,所获帮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
在儿子踏入社会前,有位父亲告诫儿子三句话:“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为他工作;
假如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算你的运气好,要努力工作以感恩惜福;万一薪水不理
想,就要懂得在工作中磨练自己的技艺。”
这位父亲是睿智的,所有的年轻人都应将这三句话深深地记在心里,始终秉持这个原则
做事。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也不要计较。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把自己的心态回
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是一次新的经验,
不要计较一时的待遇得失。
一旦做好心理建设,拥有健康的心态之后,不论做任何事都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当
机会来临时才能及时把握住。千万不要觉得工作像鸡肋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
不甘情不愿地,心存怨愤。
对工作心怀感恩的心情基于一种深刻的认识:工作为你展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作为
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你对工作为你所带来的一切,都要心存感激,并力图通过努力工
作以回报社会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感恩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又是一种奉献精神,当你以一种感恩图报的心情工作时,你
会工作得更愉快,你会工作得更出色。
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现出
的虚情假意。与溜须拍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时常怀有感恩的心
情,你会变得更谦和、可敬且高尚。每天都用几分钟时间,为自己能有幸拥有眼前的这份工
作而感恩,为自己能进这样一家公司而感恩。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不论你遭遇多么恶劣
的情况,都要心怀感激之情。
对工作心怀感激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和老板。“感激能带来更多值得感激的事情”,这
是宇宙中的一条永恒的法则。请相信,努力工作一定会带来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成功机会。
除此之外,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
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习惯
和态度。
失去感激之情,人们会马上陷入一种糟糕的境地,对许多客观存在的现象日益挑剔和不
满。如果你的头脑被那些令你不满的现象所占据,你就失去了平和、宁静的心态,并开始习
惯于注意并指责那些琐碎、消极、猥琐、肮脏甚至卑鄙的事情。放任自己的思想关注阴暗的
事情,你自己也将变得阴暗,并且,从心理上,你会感觉阴暗的事情越来越多地围绕在你身
边,让你难以摆脱。相反,把你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光明的事情上,你也将变成一个积极向
上的人。
不要浪费时间去分析和抨击高高在上的公司官僚,不要无休止地指责和厌恶在某些方面
不如自己的部门主管。指责别人不能提高自己,相反,抨击和指责他人只能破坏自己的进取
心,徒增莫名的骄傲和自大情绪。请相信市场永远是公平的,它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公平,
一切降低公司效益的行为和个人终将被清除,那些风光一时的不称职者终将被社会无情淘
汰。
我规劝那些牢骚满腹的年轻人,将目光从别人的身上转移到自己手中的工作上,心怀对
工作的感激之情,多花一些时间,想想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提高和进步的地方,看看自己的工
作是否已经做得很完美了。如果你每天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工作,相信
工作时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积极的,工作的结果也将大不相同。
带着一种从容坦然、喜悦的感恩心情工作吧,你会获取最大的成功的。
2.5、 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从很大程度上讲,人是机遇的产物。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以及他的成就时,我们不
能完全忽略机遇的重要性。有些时刻比几年都要重要,在时间的重要性和价值之间没有均衡。
一个出乎意料的5分钟就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但是,人不是靠偶尔撞在木桩上的兔子获得成功的。事实上,通常我们所说的命运的转
折点,只是我们之前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所集成出的机会。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校训就精辟
地
诠释了勤奋、机遇和成功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麦克阿瑟将军说过:“召集军队上战场的军号声对于军人来说,就是一种机会。但是,
这嘹亮的军号声,绝不会使军人勇敢起来,也不会帮助他们赢得战争,机会还得靠他们自己
来把握。”促使一个人抓住了成就他一生的那个机遇并走向成功的,正是他的个性、他的个
人能力。
偶然的机会只对那些勤奋工作的人才有意义。
流传甚广的奥尔·布尔的一件轶事能够更好地说明这个道理。这位杰出的小提琴家,多
年以来一直坚持不懈地练习拉琴。通过不断的练习,他的技艺早已成熟到后来他出名时的那
个程度了,但是他始终还是默默无闻,不为大众所知。
不过,他的运气迟早会到来。
一次,当这个来自挪威的年轻乐手正在演奏的时候,著名女歌手玛丽·布朗恰巧从窗外
经过。奥尔·布尔的演奏使她如醉如痴,她从来没有想到小提琴能够演奏出如此优美动人的
音乐,她赶紧询问了这个不知名乐手的姓名。随后不久,在一次影响力极大的演出中,由于
她突然与剧场经理发生了分歧,不得不临时取消了自己的节目。在安排什么人到前台去救场
时,她想到了奥尔·布尔。面对聚集起来的大批观众,奥尔·布尔演奏了一个多小时,就是
这一个多小时,使奥尔·布尔登上了世界音乐殿堂的巅峰。对于奥尔·布尔而言,那一个小
时便是机遇,只不过,他早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成功的秘密在于,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你已经做好了把握住它的准备。对于那些懒惰者
来说,再好的机遇,也是一文不值;对于那些没有做好准备的人来说,再大的机遇,也只会
彰显他的无能和丑陋,使他变得荒唐可笑。
人们总是喜欢办事认真、不出差错的雇员。没有人希望总是像对待游手好闲的人或傻瓜
那样,时时刻刻防备自己的雇员。就好像如果一个木匠必须亲眼看着徒弟的工作,才能肯定
他没有做错的话;或是一个银行司库员必须亲自核查他的簿记员的账本,方能肯定准确无误
的话,那么与其让别人来做,还不如自己亲自来做!所以,公司会马上炒这些不称职的雇员
的鱿鱼,更不用说要给他们机会了。当一个人“撞上”了一个好职位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因
为他利用了什么有利的条件,而是因为他已经为得到那份工作做了多年的准备。
每一天,都要尽心尽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要力争高效地完成。尝试着超越自己,
努力做一些份外的事情,不是为了看到老板的笑脸,而是为了自身的不断进步。即或是在同
一个公司或同一个职位上,机遇没有光临,但在你为机会的来临而时时准备的行动中,你的
能力已经得到了扩展和加强,实际上,你已经为未来某一个时间创造出了另一个机遇。
谨记哈佛校训: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3、敬业、用心,最完美的工作态度
3.1、 态度就是竞争力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人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员工,受到老板的器重;有的人一直
碌碌无为;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是处……众所周知,除了少
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态
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感情、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
出来的外在表现。
在企业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态度。有的勤勉进取;
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我们不能保证你具有了某种态度就
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态度。
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三种人。
第一种人:得过且过。
玛丽的口头禅是:“那么拼命为什么?大家不拿同样一份薪水吗?”
玛丽从来都是按时上下班,从不行差踏错;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之事更不会
主动去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一遇挫折,她最擅长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晋升上去是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还不是
像我一样原地踏步,这样有什么不好?”
第二种人:牢骚满腹。
史密斯永远悲观失望,他似乎总是在抱怨他人与环境;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
于环境造成的。
他常常自我设限,让自己本身无限的潜能无法发挥;他其实也是一个有着优秀潜质的人,
然而,却整天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种种乐趣。
他总是牢骚满腹,这种消极情绪会不知不觉传染给其他人。
第三种人:积极进取。
在企业里经常可以看到桑迪忙碌的身影,他热情地和同事们打着招呼,精神抖擞,积极
乐观,永争第一。
桑迪总是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是在项目受到挫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
他总能让希望之火重新点燃。
同事们都喜欢和他接触,他虽然整天忙忙碌碌,但却始终生活在正面情绪当中,时刻享
受工作的乐趣。
一年后,玛丽仍然做着她的秘书工作,上司对她的评价始终不好不坏。一年一度的大学
生应聘潮又开始了,上司开始关注起相关的简历来,也许,新鲜的血液很快就会补充进来。
在公司里人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史密斯,去年经济不景气,公司裁员,部门经理首先就
想到了他。经济环境不好,公司更需要增建业绩,团结一致,史密斯却除了发牢骚,还是发
牢骚。第一轮裁员刚刚开始,史密斯就接到了解聘信……
而桑迪还是那么积极进取,忙碌的身影依然随处可见,他已经从销售员的办公区搬走,
这一年,被提升为销售经理,新的挑战还刚刚开始。
在公司,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和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
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
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地越多。
玛丽、史密斯、桑迪三人,一个面临失业的危险,一个已经被解聘,一个得到晋升。这
并不是说得到晋升的桑迪比史密斯、玛丽在智力上更优越,而是不同的工作态度导致的。尤
其是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位上,大多数人都可以胜任,能为自己的工作表现增加砝码的
也就只有态度了。这时,态度也是你区别于其他人,使自己变得重要的一种能力。
那些慵懒怠惰的人、那些态度上不具备竞争力的人只注重事物的表象,无法看透事物的
本质。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他人工作出色,他们就说:“那是天
分。”看到人家屡次加薪,他们就说:“那是幸运!”发现有人为老板所重用,他们就说:
“那是机缘。”
事实上,不管你所工作的机构有多庞大,甚至也不管它有多么糟糕,每个人在这个机构
中,都能有所作为。某些上司可能对员工的工作设置障碍,或对员工的出色表现视而不见,
或者不能充分赏识和鼓励;也有一些上司愿意对员工进行培训,改善他们的业绩,并给予鼓
励。但不管环境的利弊,最终,卓越的工作表现,都需要积极的态度。
一开始,你会觉得坚持这种态度很不容易,但最终你会发现这种态度会成为你个人价值
的一部分。而当你体验到他人的肯定给你的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帮助时,你就会一如既往地
秉持这种态度做事。
3.2、 工作中无小事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作为普通人,在大量的日子里,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
做不到位。很多人,不屑于做具体的事,不屑于小事和细节,总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
斯人也”。孰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
汤姆·布兰德,起初只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一个制造厂的杂工,就是在做好每一件小事
中获得了极大成长,最后成为福特公司最年轻的总领班。在有“汽车王国”之称的福特公司
里,32 岁就升上总领班的职位,的确不是一件太简单的事。他是怎么升起来的?
汤姆是在20 岁时进入工厂的。一开始工作之后,他就对工厂的生产情形,作了一次全
盘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3 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
门的工作性质都不相同。
他当时就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车制造这一行做点事业,必须要对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
都能有深刻的了解。于是,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杂工不属于正式工人,也没有
固定的工作场所,哪里有零星工作就要到哪里去。汤姆通过这项工作,和工厂的各部门都有
接触,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当了一年半的杂工之后,汤姆申请调到汽车椅垫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椅垫的手艺
学会了。后来又申请调到点焊部、车身部、喷漆部、车床部去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他几
乎把这个厂的各部门工作都做过了。最后他决定申请到装配线上去工作。
汤姆的父亲对儿子的举动十分不解,他质问汤姆:“你工作已经五年了,总是做些焊接、
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恐怕会耽误前途吧?”
“爸爸,你不明白。”汤姆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当某一部门的小工头。我以整个工厂
为工作的目标,所以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是把现有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利用,
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椅垫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是如何制造的。”
当汤姆确认自己已经具备管理者的素质时,他决定在装配线上崭露头角。汤姆在其他部
门干过,懂得各种零件的制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优劣,这为他的装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
利,没有多久,他就成了装配线上的灵魂人物。很快,他就升为领班,并逐步成为15 位领
班的总领班。如果一切顺利,他将在一两年内升到经理的职位。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
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
过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
况、加强公司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会,增强自己的判断能
力和思考能力。
做杂工是做小事,汤姆却可以从中获得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认识,为设计
合理的职业路线打下基础;做椅垫是做小事,汤姆却可以将做椅垫的手艺透彻掌握,等他晋
升为管理者时,他会比其他没有接触过椅垫的人更懂得管理椅垫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他利
用在每一个部门埋头苦干做小事的机会多方面地去体验,对厂里的各部门做了深入的了解,
发现了公司现有管理体制上的许多症结。虽然他仍是一个工人,但他的经验、见解,已超越
了普通工人。换言之,他已拥有领导全厂工人的能力基础。他在小事中所获得的成长是巨大
的。
绝大多数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管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经历一段或
长或短的做小事的“蘑菇”期。在那段时间里,年轻人就像蘑菇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在
不受重视的部门,做着打杂跑腿的工作),时常有大粪临头(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
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工作初期都有
可能被派去做一些琐碎的小事。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句重要的忠告需要年轻人铭记在心:与
其浑浑噩噩浪费时间,不如从你经手的每一件琐事、每一件小事中得到成长。
年轻人最丰富的资源是时间,如果不充分利用时间来换取其他的资源,而是敷衍了事,
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你白白地浪费了用在“小事”上的时间资源,没有任何收获。这无疑
是所有可悲事情中最可悲的一种,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流逝了,你却依然揣着最初的资源,
甚至更少。
任何事情就怕养成习惯。据说,柏拉图因为一个小孩玩一个荒唐的游戏而责备他。小孩
子说:“就因为这点小事,你就责备我?”柏拉图回答说:“如果养成了习惯,可就不是件
小事了。”如果你懒得尽心做小事,养成了马虎懒散的工作作风,那情形会更糟。当你能胜
任的大事摆在你面前时,你可能会不由自控地以一贯的作风去做它,结果可想而知。
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从小事开始,逐渐锻炼意志,
增长智慧,日后才能做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通过小事,可以折射出
你的综合素质,以及你区别于他人的特点。从干小事中见精神,得认可,“以小见大”“见
微知著”,赢得人们的信任了,你才能得到干大事的机会。
3.3、 心中常存责任感
我们常常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敬业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
领工资了。其实,敬业所需要的工作态度是非常严格的。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
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
正的敬业。
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
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
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
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所担负的责任充满责任感。
责任感与责任不同。责任是指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而责任感则是一个人对待任务、
对待公司的态度。责任感是简单而无价的。据说前总统杜鲁门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牌子,上面
写着:Book of stop here(责任到此,不能再拖)。他桌子上是否有这样一个牌子,我不
能去求证,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就是责任感。
一个人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而这又决定了他做事
的好坏。如果你在工作中,对待每一件事都是“Book of stop here”,出现问题也绝不推
脱,而是设法改善,那么你将赢得足够的尊敬和荣誉。
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
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
懒散敷衍成为一种习惯时,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你的工作,
从而轻视你的人品。粗劣的工作,就会造成粗劣的生活。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着粗
劣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
给你的老板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是却可以毁掉你的一生。
那些责任感不强的泥瓦工和木匠,将砖石和木料拼凑在一起来建造房屋,在这些房屋尚
未售出之前,有些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那些责任感不强的医科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学
好技术,结果做起手术来笨手笨脚,让病人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责任感不强的律师在读书
时不注意培养能力,办起案件来捉襟见肘,让当事人白白浪费金钱;责任感不强的财务人员,
在汇款时疏忽大意写错了一个账号,给公司带来灾难性的损失……这样的人,因为给老板和
顾客带来灾难而失去了工作的资格。
责任感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甚至可以
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失去责任感,即使是做我们最擅长的工作,也会
做得一塌糊涂。
乔治做了一辈子的木匠工作,并且以其敬业和勤奋而深得老板的信任。年老力衰,乔治
对老板说,自己想退休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十分舍不得他,再三挽留,但是
他去意已决,不为所动。老板只好答应他的请辞,但希望他能再帮助自己盖一座房子。乔治
自然无法推辞。
乔治已归心似箭,心思全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也全无往日的水
准。老板看在眼里,但却什么也没说。等到房子盖好后,老板将钥匙交给了乔治。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愣住了,悔恨和羞愧溢于言表。他这一生盖了那么多华亭豪宅,最后却为自己建
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同样一个人,可以盖出华亭好宅,也可以建造出粗制滥造的房子,不是因为技艺减退,
而仅仅是失去了责任感。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现,就必须在心中种下责任的
种子,让责任感成为鞭策、激励、监督自己的力量,使自己在工作上没有丝毫的懈怠。
或许有人说,只有那些有权力的人才需要很强的责任感,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只
要把事情做完了就行了,至于责任感有无皆可。事实上,企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大家有
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负载着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因
此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感。
缺乏责任感的员工,不会视企业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也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影
响到企业的利益而感到不安,更不会处处为企业着想,为企业留住忠诚的顾客,让企业有稳
定的顾客群,他们总是推卸责任。这样的人在老板眼里是一个不可靠的、不可以委以重任的
人,一旦伤害公司和客户的利益,老板会毫不犹豫地将其解雇掉。
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不仅仅要完成他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他会时时刻刻为企业着想。
老板也会为拥有能够如此关爱自己的企业,关注着企业的发展的员工感到骄傲,也只有这样
的员工才能够得到企业的信任。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人,
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
对待工作,是充满责任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是敷衍了事,这一点正是事业成功者
和事业失败者的分水岭。事业有成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尽心尽责,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
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
在某一个时刻或某一段时间,我们总是有着责任感的,否则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但
让责任感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深入到工作中的每一点每一滴,并一直坚持下去
却十分困难,因为在坚持的过程中,诱惑太多。不是所有的时候,理智能战胜感情;也不是
所有时候,责任感能战胜懒散。
不管怎样,责任感必须培养,也完全可以培养。注意工作中的细节就有助于责任感的养
成。一个书店的营业员能勤擦拭书架上的灰尘,一家公交公司的司机,能让车天天保持整洁,
渐渐地就会习惯成自然。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我们就会自然而
然地担负起责任,而不是刻意的去做。当一个人自然而然地做一件事情时,当然不会觉得麻
烦和累。当你意识到责任在召唤你的时候,你就会随时为责任而放弃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你
不会觉得这种放弃对你来讲很艰难。
3.4、 有些事,不必老板交代
许多年轻人很少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而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他们遵守纪律、
循规蹈矩,却缺乏责任感,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没有创造性地、主动地工作。
在现代社会,虽然听命行事的能力相当重要,但个人的主动进取更受到重视。许多公司
都努力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主动工作的人。所谓主动,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却能自
觉而且出色地做好需要做的事情。
一个做事主动的人,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示超乎他人
要求的工作表现。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
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 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
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 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
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 美元的标准石油”,老板洛克菲勒并没有交代这样的任务,
但阿基勃特却主动地做了。也许在他看来,身为标准石油公司的职员,无论职务高低,都有
为公司的产品做宣传的责任和义务。
和阿基勃特一样,对于主动的人来说,有些事是不必老板交代的。如果老板说:“给我
编一本前往欧洲用的密码电报小册子。”主动的人获得老板的需求后,会转身就去寻找密码
电报资料,并设身处地为老板着想,认为把小册子做得便于携带、容易查询是必要的,于是
用电脑清晰地打出来,编成一本小小的书,甚至用胶装订好。而被动工作的人呢,他们听到
老板的要求,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
“从哪儿能找到密码电报?”
“哪些图书馆会有这样的密码电报资料?”
“这是我的工作吗?”
“为什么不让查理去做呢?”
“急不急?”
然后,他会随便简单地编几张纸,完成任务即可。
如果你就是老板,你必定会对那个满脸狐疑的家伙随后交来的几张皱巴巴的密码电报纸
不放心,必得经过仔细的核对和确认后,才敢在飞往欧洲前把它放入自己的公文包。
老板交代的任何事,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可以做成60 分,也可以做成80 分。但只
有主动的人,才会把工作做的尽善尽美。主动的人实际完成的工作,往往比他原来承诺的要
多,质量要高。无怪乎,主动的人不缺乏加薪和升迁的机会。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零售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可是一段时间后,叫约翰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汤姆的却仍在原地踏步,汤姆很
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
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约翰之间的差别。
“汤姆”老板开口说话了,“你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汤姆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汤姆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 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汤姆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
做。”
约翰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
袋,价格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还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昨天那个农民铺子里的西
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
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汤姆,说:“你现在肯定知道为什么约翰的工资比你高了吧?”
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主动的精神。主动地工作的员工,将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
奖赏。无论是“每桶4 美元的标准石油”还是向老板详尽地汇报几种蔬菜的市场信息,这些
事看似简单,但都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主动的责任心,一种为
老板细心考虑的忠诚。也正是这些,让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找到超越他人的机会,并在
其中表现出胜任上一级工作,然后责任和报酬就接踵而至了。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像汤姆那样只做老板交代的事的人。他们不但不会主动去做老
板没有交待的工作,甚至老板交待的工作也要一再督促才能勉强做好。这种被动的态度自然
会导致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下降。久而久之,即使是被交待甚至是一再交待的工作也
未必能把它做好。这样的员工,别人不禁要发问:他怎么会这样?究竟还有没有一点点的工
作力?他还能干什么?
他们或许可以躲过裁员,却很难得到晋升的机会。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只是尽本分,或
者唯唯诺诺,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漠不关心,你就无法获得额外的报酬,你只能得到属于你应
得的那一部分——当然,这比你想象的要少。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使自己的工作状况好转起来,就从今天开始,就从现在的工作开始,做
需要做的事,而不仅仅做老板交代的事,不必等到遥远的未来的某一天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去
行动。
没有人会告诉你需要做的事,这都靠你自己主动思考,在主动地工作的背后,需要你付
出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智慧、热情、责任、想像力和创造力。当你清楚地了解公司的发展规
划和你的工作职责,就能预知该做些什么,然后立刻着手去做,不必等到老板交代。
如果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阶,你就必须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纵使面对缺乏挑战
或毫无乐趣的工作。当你养成这种主动的习惯时,你就以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勇于承担责
任、值得信赖的人,一个有可能成为老板和领导者的人。
3.5、 接受工作的全部,不只是益处和快乐
我见过很多年轻人,干活的时候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来不愿多做一点儿,
但到了玩乐的时候却是兴致万丈,得意的时候春风满面,领工资的时候争先恐后。他们似乎
不懂得工作是付出努力。总想避开工作中棘手麻烦的事,希望轻轻松松地拿到自己的工资,
享受工作的益处和快乐。
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金钱,可以让我们拥有一种在别处得不到的成就感。但有一点不
应
该忘记,丰厚的金钱和巨大的成就感是与付出辛劳的多少、战胜困难的大小成正比的。
不可否认,人都有趋利避害、拈轻怕重的本能。如果有搬钢琴的任务,多数人会自告奋
勇地去拿钢琴的琴凳。但我们是在工作,不是在玩乐!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
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就算是屈辱和责
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如果说一个清洁工人不能忍受垃圾的气味,他能成为一个合
格的清洁工吗?如果说一个推销员不能忍受客户的冷言冷语和脸色,他能创下优秀的业绩
吗?
每一种工作都有它的辛劳之处。体力劳动者,会因为工作环境不佳而感到劳累;在窗明
几净的办公室里工作的中层管理者,会因为忙于协调各种矛盾而身心疲惫;居于高位的领导
者,有公司内部管理和企业整体运营的压力。你无法想象一个总经理说:“我只想签几字就
领高工资,至于公司的年度利润指标,这需要承担太多的压力,我受不了。”
只想接受工作的益处和快乐的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人。他们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在
不情不愿的将就中完成工作,必然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更无法得到升职加薪的快乐。
奎尔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不停的发牢骚,什么“修
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得”,什么“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每天,
奎尔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卖苦力。因此,
奎尔每时每刻都窥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有空隙,他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奎尔一同进厂的三名员工,各自凭着自己精湛的手艺,或另谋
高就,或被公司送大学进修了,独有奎尔,仍旧在抱怨声中做他的修理工。
那些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工作时却不能接受工作所带来的辛劳、枯燥的人;那
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那些不能不辞辛劳满足顾客要求,不想尽
力超出客户预期提供服务的人;那些失去激情,任务完成得十分糟糕,总有一堆理由抛给老
板的人;那些总是挑三挑四,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人,都需要
一声棒喝: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我认为,应该把这句话告诉给每一个员工。不要忘记工作赋予你
的荣誉,不要忘记你的责任,不要忘记你的使命。坦然地接受工作的一切,除了益处和快乐,
还有艰辛和忍耐。
3.6、 忠诚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
根据英国某权威医学杂志公布的美国军医的一项调查,部署在亚洲某地的美国海军陆战
士兵中,90%都曾受到过攻击,大多数人都看到过战友阵亡或受伤。由于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和时刻面临危险,陆战队员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该调查表明,有1/6 的士兵在完
成任务后出现了心理问题。这个比例和“越战”时期不相上下。
尽管如此,有幸加入海军陆战部队仍然被美国兵视为一种荣誉。有人甚至愿意为维护这
种荣誉而去面对残酷的战争。已在军中服役27 年、现年45 岁的军士长丹尼尔说:“为了跟
战友们一起出征,我推迟了退役时间。如果我战前退役,我就不算一名真正的陆战队员。”
在某些队员看来,加入海军陆战队,有点像皈依某种宗教,带着虔诚和献身的意味。正
如38 岁的蒂莫西少校所说:“人们出于什么目的加入海军陆战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
认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传统。”
这些都表明美国海军陆战士兵具有高度的忠诚感,由于忠诚于自己的军队,他们甚至不
惧怕死亡,难怪有人评价说:“‘永远忠诚’对美国海军陆战部队来说,不是一句空的座右
铭,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职场犹如战场。身在职场中的每个人,也应该把忠诚作为一种职场生存方式。
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谋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
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忠诚和敬业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许多年轻人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工作,他们频繁跳槽,觉得自己工作是在出
卖劳动力;他们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将其视为老板盘剥、愚弄下属的手段。
现代管理学普遍认为,老板和员工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从表面上看起来,彼此之间存
在着对立性——老板希望减少人员开支,而员工希望获得更多的报酬。但是,在更高的层面
上,两者又是和谐统一的——公司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业务才能进行;员工必须依赖
公司的业务平台才能获得物质报酬和满足精神需求。因此,对于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
展需要员工的敬业和忠诚;对于员工来说,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离不开公司的
存在。
忠诚是职场中最应值得重视的美德,只有所有的员工对企业忠诚,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
量,才能凝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推动企业走向成功。一个公司的生存依靠少数员工的能
力和智慧,却需要绝大多数员工的忠诚和勤奋。
老板在用人时不仅仅看重个人能力,更看重个人品质,而品质中最关键的就是忠诚度。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才是每一个企业企求的理想
人才。人们宁愿信任一个能力差一些却足够忠诚敬业的人,而不愿重用一个朝三暮四、视忠
诚为无物的人,哪怕他能力非凡。如果你是老板,你肯定也会这样做。
如果你忠诚地对待你的老板,他也会真诚对待你;当你的敬业精神增加一分,别人对你
的尊敬也会增加一分。不管你的能力如何,只要你真正表现出对公司足够的忠诚,你就能赢
得老板的信赖。老板会乐意在你身上投资,给你培训的机会,提高你的技能,因为他认为你
是值得他信赖和培养的。
对老板忠诚并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要用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来体现。我们除了做好份内
的事情之外,还应该表现出对老板事业兴旺和成功的兴趣,不管老板在不在身边,都要像对
待自己的东西一样照看好老板的设备和财产。另外,我们要认可公司的运作模式,由衷地佩
服老板的才能,保持一种和公司同发展的事业心。即使出现分歧,也应该树立忠实的信念,
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当老板和同事出现错误时,坦诚地向他们提出来。当公司面临危难的
时候,和老板同舟共济。
也许你的上司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不能理解你的真诚,不珍惜你的忠心,那么也不要
因此而产生抵触情绪。老板是人,也有缺点,也可能因为太主观而无法对你做出客观的判断,
这个时候你应该学会自我肯定。只要你竭尽所能,做到问心无愧,你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自己的能力,争取到了未来事业成功的砝码。
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在一个社会机构中奠基自己的事业生涯。只要你还是某一机构中的一
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身心彻底融
人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理解管理者的压
力并给予体谅。
最后,我还想再次告诫你:忠诚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如果你选择了为某一个人工作,
那就真诚地、负责地为他干吧;如果他付给你薪水,让你得到温饱,那就称赞他,感激他,
支持他的立场,和他所代表的机构站在一起。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ssw321456/archive/2009/11/28/489551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