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哈希表(Hash Table)

一:哈希表(Hash Table)

1.1 简介

哈希表(Hash Table),又名做散列表,是根据关键字和值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它通过关键字 key 和一个映射函数 Hash计算出对应的值value,然后把键值对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这个映射函数叫做哈希函数,用于存放记录的数组叫做哈希表。 哈希表的关键思想是使用哈希函数,将键 key 和值 value 映射到对应表的某个区块中。

1.2 可以将算法思想分为两个部分

向哈希表中插入一个关键码值:通过哈希函数解析关键字,并将对应值存放到该区块中。

  • 比如:0138 通过哈希函数 Hash(key) = 0138 // 100 = 0,得出应将 0138 分配到0 所在的区块中。

在哈希表中搜索一个关键码值:通过哈希函数解析关键字,并在特定的区块搜索该关键字对应的值。

  • 比如:查找 2321,通过哈希函数,得出 2321 应该在 2 所对应的区块中。然后我们从 2 对应的区块中继续搜索,并在 2 对应的区块中成功找到了 2321。
  • 比如:查找 3214,通过哈希函数,得出 3214 应该在 3 所对应的区块中。然后我们从 3 对应的区块中继续搜索,但并没有找到对应值,则说明 3214 不在哈希表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相关术语

  • 哈希函数:在记录的关键字与记录的存储地址之间建立的一种对应关系。
  • 冲突: 若关键字不同而函数值相同,则称这两个关键字为“同义词”,并称这种现象为冲突。
  • 哈希查找:利用哈希函数进行查找的过程。
  • 装填因子:记表中添入记录数为m,表长度为n,则装填因子为α = m n \frac{m}{n} nm

1.4 性质

  • 哈希表实际上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它的查找的时间效率一般比其它方法高,但消耗空间资源
  • 冲突一般不可避免,发生冲突的次数与表的装填程度呈正相关
  • 哈希函数相同的情况下,处理冲突的方法不同,所得哈希表的平均查找长度也不同
  • 线性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容易造成记录的“二次聚集”,即使得本不是同义词的关键字又产生新的冲突
  • 对开放定址处理冲突的哈希表而言,表长必须≥记录数
  • 链地址处理冲突的哈希表不要求表长必须≥记录数,它的平均查找长度主要取决于哈希函数本身

二:哈希冲突

2.1 什么是哈希冲突

对于两个元素,e1!=e2,但Hash(e1)=Hash(e2),就会产生哈希冲突,简单点说,就是两个不同的元素经过哈希函数的计算,计算除了相同的存储地址,这样的情况成为哈希冲突。

2.2 为何要避免哈希冲突

哈希表需要尽量将元素均匀的放入到每个存储位置中去,但是如果两个元素的关键码值相等,那么就会放到同一个元素中,如果这种情况很多,就会出现一个存储位置出现很多元素的情况。这样不利于查找。

2.3 如何避免哈希冲突

理论上如果哈希桶的数量多余要存储的位置,那么哈希冲突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实际中,我们认为要存储的元素是很多的,无穷的,哈希桶的数量是有限的,创建一个哈希桶也是需要耗费资源的,因此,实际中哈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可以设计一些方法尽可能减少哈希冲突。

2.4 如何减少哈希冲突

设计良好的哈希函数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哈希冲突

下面只介绍两种常用哈希函数设计的方法:

2.4.1 直接地址法

取关键字的某个线性函数值作为哈希地址。比如:H(key)=a*key+b (a,b)都是常数

优点:直接地址法优点是哈希函数简单,不同的关键字不会产生冲突,,但是关键字集合往往是比哈希地址的结合大,因此,该方法会需要很多哈希桶,而且关键字集合往往离散,所有产生的哈希表会造成空间的巨大浪费,实际中不适用。

2.4.1 除留余数法

以一个略小于哈希地址集合个数的质数p,让关键字的关键码取它的余数作为哈希地址:H(key)=key%p,(p是质数,p<=m,m是集合地址个数)

三:代码实现

package com.sysg.dataStructuresAndAlgorithms.hashtable;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HashTabl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哈希表
        HashTable hashTable = new HashTable(7);
        //写一个简单的菜单
        String key =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add:添加雇员");
            System.out.println("list:显示雇员");
            System.out.println("find:查找雇员");
            System.out.println("exit:退出系统");
            key = scanner.next();
            switch (key) {
                case "add":
                    System.out.println("输入id");
                    int id = scanner.nextInt();
                    System.out.println("输入名字");
                    String name = scanner.next();
                    Emp emp = new Emp(id, name);
                    hashTable.add(emp);
                    break;
                case "list":
                    hashTable.list();
                    break;
                case "find":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需要查找的id");
                    id = scanner.nextInt();
                    hashTable.findEmpById(id);
                    break;
                case "exit":
                    scanner.close();
                    System.exit(0);
                    break;
                default:
                    break;
            }
        }

    }
}

/**
 * 创建HashTable,管理多条链表
 */
class HashTable {

    /**
     * 链表
     */
    private final EmpLinkedList[] empLinkedLists;

    /**
     * 表示共有多少条链表
     */
    private final int size;

    public HashTable(int size) {
        this.size = size;
        //初始化empLinkedLists
        empLinkedLists = new EmpLinkedList[size];
        //初始化每一条每一条链表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empLinkedLists[i] = new EmpLinkedList();
        }
    }

    /**
     * 添加雇员
     *
     * @param emp 员工信息
     */
    public void add(Emp emp) {
        //根据员工的id查到员工应该属于那条链表
        int empLinkedListNum = hashFunction(emp.id);
        //将emp添加到对应的链表当中
        empLinkedLists[empLinkedListNum].add(emp);
    }

    /**
     * 遍历哈希表当中的所有linkedList
     */
    public void list()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empLinkedLists[i].list(i);
        }

    }

    /**
     * 根据id查找雇员
     *
     * @param id 雇员的id
     */
    public void findEmpById(int id) {
        int empLinkedListNum = hashFunction(id);
        //将emp添加到对应的链表当中
        Emp emp = empLinkedLists[empLinkedListNum].findEmpById(id);
        if (emp != null) {
            //说明找到了
            System.out.printf("在第%d条链表找到雇员,id=%d\n", (empLinkedListNum + 1), id);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在哈希表中没有找到该雇员信息");
        }

    }


    /**
     * 散列函数,取模法
     *
     * @param id 员工id
     * @return 取模后的值
     */
    public int hashFunction(int id) {
        return id % size;
    }

}

/**
 * 表示一个雇员
 */
class Emp {

    /**
     * 雇员id
     */
    public int id;

    /**
     * 雇员姓名
     */
    public String name;

    /**
     * 下一个雇员的信息
     * next默认为null
     */
    public Emp next;

    /**
     * 构造器
     *
     * @param id   雇员id
     * @param name 雇员姓名
     */
    public Emp(int id, String name) {
        super();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
}

/**
 * 表示雇员链表
 */
class EmpLinkedList {

    /**
     * 头指针,先执行第一个emp,因此我们这个链表的head是直接指向第一个head
     * head默认为null
     */
    public Emp head;

    /**
     * 添加雇员到链表
     * 1.添加雇员时id是自增涨的,即id的分配就是从小到大
     * 2.因此我们直接将该雇员添加到链表的最后即可
     */
    public void add(Emp emp) {
        //如果是添加第一个雇员
        if (head == null) {
            head = emp;
            return;
        }
        //如果不是第一个雇员,就使用一个辅助指针,帮助定位到最后
        Emp currentEmp = head;
        while (currentEmp.next != null) {
            //说明到最后一个节点了
            //向后移
            currentEmp = currentEmp.next;
        }
        //退出时,直接将emp加入到当前链表中
        currentEmp.next = emp;
    }

    /**
     * 遍历链表的雇员信息
     */
    public void list(int number) {
        //如果链表的头节点为null,则说明当前链表是空的
        if (head == null) {
            System.out.println("第" + number + "链表为空");
            return;
        }
        Emp currentEmp = head;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f("第" + (number + 1) + "条链表雇员的id=%d name=%s\t", currentEmp.id, currentEmp.name);
            //如果currentEmp.next == null,说明到最后一个节点了
            if (currentEmp.next == null) {
                break;
            }
            currentEmp = currentEmp.next;
        }
    }

    /**
     * 根据id查找雇员,如果没有找到就返回null
     *
     * @param id 雇员的id
     * @return 雇员信息
     */
    public Emp findEmpById(int id) {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if (head == null) {
            System.out.println("链表为空");
            return null;
        }
        Emp currentEmp = head;
        //找到了
        while (currentEmp.id != id) {
            //退出
            if (currentEmp.next == null) {
                //遍历完整个链表没找到
                currentEmp = null;
                break;
            }
            currentEmp = currentEmp.next;
        }
        return currentEmp;
    }

}

  • 19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是一种基于哈函数进行快速查找的数据结构,它通过把关键码值映射到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哈的设计思路如下: 1. 哈函数的设计:哈函数是哈的核心,它将关键字映射到哈中的位置。一个好的哈函数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 映射范围广:哈函数应该将关键字均匀地映射到哈中的位置,避免出现大量的哈冲突。 - 计算速度快:哈函数的计算速度应该尽可能快,以提高哈的访问速度。 - 低冲突率:哈函数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哈冲突,以提高哈的访问效率。 2. 哈冲突的解决:由于哈函数的映射范围是有限的,所以不同的关键字可能会映射到同一个位置,这就是哈冲突。哈冲突的解决方法有以下两种: - 链地址法:将哈中的每个位置都连接一个链,当发生哈冲突时,将新的关键字插入到链的末尾。 - 开放地址法:当发生哈冲突时,通过某种算法找到哈中的下一个空位置,将新的关键字插入到该位置。 3. 哈的增删查改操作:哈的增删查改操作都需要先通过哈函数找到关键字在哈中的位置,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具体操作如下: - 插入操作:将新的关键字插入到哈中的对应位置,如果发生哈冲突,则按照链地址法或开放地址法进行解决。 - 删除操作:将关键字从哈中对应位置删除,如果该位置上有链,则需要遍历链找到对应的关键字进行删除。 - 查找操作:通过哈函数找到关键字在哈中的位置,如果该位置上有链,则需要遍历链找到对应的关键字进行查找。 - 修改操作:通过哈函数找到关键字在哈中的位置,如果该位置上有链,则需要遍历链找到对应的关键字进行修改。 下面是一个使用链地址法实现的哈的Python代码示例: ```python class ListNode: def __init__(self, key=None, value=None): self.key = key self.value = value self.next = None class MyHashMap: def __init__(self): self.size = 1000 self.table = [None] * self.size def _hash(self, key): return key % self.size def put(self, key, value): index = self._hash(key) if not self.table[index]: self.table[index] = ListNode(key, value) else: node = self.table[index] while node: if node.key == key: node.value = value return if not node.next: break node = node.next node.next = ListNode(key, value) def get(self, key): index = self._hash(key) node = self.table[index] while node: if node.key == key: return node.value node = node.next return -1 def remove(self, key): index = self._hash(key) node = prev = self.table[index] if not node: return if node.key == key: self.table[index] = node.next else: node = node.next while node: if node.key == key: prev.next = node.next break node, prev = node.next, prev.next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随意石光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