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为一个小项目的 UI 设计反复修改而头疼?或者因为缺乏专业设计师而让绝佳的产品创意迟迟无法高效落地?在不久前的 Google I/O 大会上,一款名为 Google Stitch 的免费 AI 工具“悄然”登场,它虽然未被官方大肆宣传,却可能正是你提升 UI/UX 研发效能、打破设计瓶颈的答案。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大模型如何赋能研发的博主,我第一时间嗅到了 Stitch 的潜力。今天,就让我为你深度剖析这款“宝藏”工具,看看它究竟如何运作,能为我们的设计流程带来怎样的变革,以及我们又该如何拥抱这股 AI 设计新浪潮。
一、Google Stitch 核心解码:它是什么,能做什么?
简单来说,Google Stitch 是一款由 AI 驱动的设计工具,旨在帮助应用构建者通过自然语言提示,快速、高效地为移动和 Web 应用生成高质量的用户界面。 它背后是 Google DeepMind 的先进 AI 模型,被誉为设计师的“AI 副驾驶”。
核心功能与特性概览:
- 双模驱动,各取所需:Stitch 提供两种模式以适应不同需求。
- 标准模式 (Standard/Flash Mode):基于 Gemini 2.5 Flash 模型,胜在速度快,非常适合快速产出设计初稿和进行多方案对比。关键是,此模式支持导出设计到 Figma。
- 实验模式 (Experimental Mode):采用更强大的 Gemini 2.5 Pro 模型,允许用户上传图片作为设计灵感或参考,对于有特定视觉风格要求的项目极具价值。但请注意,此模式目前不支持导出到 Figma。
2. 设计能力,不止于“线框”:Stitch 的产出相当惊艳,远超简单的线框图。
* 可生成完整的、多页面的应用设计方案,覆盖从首页到设置、用户中心等复杂流程。
* 无论是移动端应用(如视频中演示的日历 App)还是 Web 端界面(如个人作品集网站),均能胜任。
* 设计稿中还会包含恰当的示例图片和各类 UI 组件,让预览更接近真实效果。
-
所思即所见:强大的定制与迭代:AI 生成的初稿只是起点,Stitch 提供了灵活的定制能力。
- 聊天式迭代&#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