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不错的文章讲述调用栈; 如果得到调用栈
http://www.yosefk.com/blog/getting-the-call-stack-without-a-frame-pointer.html
不做全文翻译,做个简单归纳:
有三种方式得到调用栈:
a. 通过栈桢寄存器(frame pointer register). 每一层函数调用都保存前一层栈桢, 这样顺着栈桢就能得到整个调用栈;
x86机器上上就是ebp作为栈桢. 典型的x86函数返汇编出来的代码:
push %ebp // 保存前一个栈桢
mov %esp,%ebp // 切换到当前栈桢
( 真正函数内容)
leave // set esp = ebp, 然后pop ebp; 就是恢复上一个栈桢;
ret
b. DWARF 段
栈桢寄存器毕竟消耗了一个寄存器. 释放栈桢寄存器, 就能够让代码多一个通用寄存器用;
gcc 默认使用ebp作为栈桢; 有一个选项可以释放ebp: -fomit-frame-pointer
加上这个编译选项之后,ebp 不再作为栈桢,相应程序性能一般有所提高,但是给调式带来麻烦.
gcc还是有办法的,在编译时候把每个ip地址对应的调用栈信息(比如那个寄存器或者内存保存着上一个调用栈),存储在elf文件中; 专门有个标准DWARF,定义调用栈信息的格式;
在gcc 编译的时候,有一个选项 -fasynchronous-unwind-tables, 加上这个选项之后,即使没有栈桢寄存器,gdb也能顺利地得到调用栈;(信不信由你,试过就知道了)
c. 自己解析代码
有时候你拿到别人的代码需要调式,代码在编译的时候加上了-fomit-frame-pointer,又没有-fasynchronous-unwind-tables,这时候你可以自己写代码解析调用栈;
基本算法是说:通过语义解析程序代码,你可以读取当前堆栈内容,知道当前esp值,返回值,上一层调用的esp值;这个做法的效果怎么样没有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