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礼仪大致可分为:邀约与赴宴前的准备、入座与介绍礼仪、订餐与点菜礼仪、席间交谈礼仪、结账与离席礼仪。
1 邀约与赴宴前的准备。
#v 1.1 邀约
首先,要做到对请客吃饭的对象有足够的了解,以不让对方感到为难作基准。其次,在邀请时需要特别注重语言的斟酌,要千锤百炼,精于口才,以获赢得主动。此外,要使用得体的语言,提出约请要讲究礼貌礼仪。
如果遇到拒绝的情况,首先,需要我们注意把握好请柬上措词的使用是否得当,以及上面所提到的事件安排是否合适等等一系列因素。只有把这些因素把握好了,才有更大的可能不会让受邀者找到拒绝的机会或理由。
1.2 赴宴选择服饰的“TPO”原则:
1.“T(Time)”原则即时间原则,主要是指穿戴服饰时应考虑时代特点、四季更替、早晚差异等。
2.“P(Place)”原则即地点原则,主要是指对赴宴者将要参加的宴会地点的选择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赴宴者对即将到达的场所有一个了解和估计,然后再选择自己应穿的服装和应戴的饰品,尽量做到在种类、质地、款式、花色等方面与所要赴宴的地点相协调。
3.“O(Occasion)”原则即场合原则,主要是指服饰打扮应顾及宴会性质、场所的气氛、规格等。
2 入座与介绍礼仪。
2.1 入席礼仪
在现代社会宴请中,桌次与座位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恰当的`桌次和座位的安排能够显示出赴宴者的地位,表达对赴宴者的尊敬,将会为赴宴者的赴会好宴请增添礼仪之邦的风采,并取得特定的效果。在餐桌礼仪中,如何就坐非常重要,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是主座,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礼。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被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分配座位,可以暗示出主人对客人的重要程度。
2.2 介绍礼仪
介绍时要把握分寸,不要过分地颂扬一个人,要掌握分寸把握适度的原则。1.他人介绍: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应说明理由。介绍者和被介绍者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者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为他人做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原则,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姿势。2.自我介绍: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自我介绍,对方有空闲,而且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这样就不会打扰对方。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还要注意简洁,言简意赅,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
3 订餐与点菜礼仪。
3.1订餐礼仪
饭店要提前预约,预约时要说清人数、时间、宴会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是基本的礼貌。另外菜式的准备要查明主客所喜欢的口味,再决定准备什么菜肴。如果得知并可深红多有喜欢某种香烟或酒,即应多备此种香烟或酒。
3.2 点菜技巧
- 确定请客对象。
- 选择宴请酒店。
- 把握消费标准。
- 注意价格浮动。
- 体谅付钱的人。
- 菜的搭配要合理。
- 点菜时,主人要征求客人的点菜意见。
4 席间交谈礼仪。
4.1 交谈:
第一,在语言方面要求文明、礼貌、准确。在与人交谈中千万不要使用粗话、脏话、黑话、气话等等,要说文明语言。要注意“四有”和“四避”。“四有”,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时,“四避”,即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
第二,交谈不言深。交谈中选择的主题适合于双方,可以选一些内容文明、优雅、格调高尚、脱俗的话题。与人谈话要要自然随意,不要心不在焉,爱理不理的,也不要哗众取宠。如果谈话中出现矛盾或分歧,不必太当真,可以转移话题,闲谈要把握尺寸,适可而止。
第三,交谈时要神态专注,用词要委婉,礼让对方。
4.2席间应注意的行为
1.打嗝。2.大喷嚏。3.补妆。4.吸烟。5.剔牙。6.刀叉掉落。
4.3 三不可忽视的餐桌礼仪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一)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 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 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 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 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 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 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 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 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 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 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 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 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 避免在餐桌上咳嗽. 打喷嚏. 呕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 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 猜拳. 吆喝。
- 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 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 水. 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 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 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 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 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 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 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抢付帐。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
- 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 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5 其他比较常见的应有礼仪
敬酒:敬酒自然先从最长的长辈敬起,敬酒不能隔着他人,应该离开的席位,到他的席位上和他应该离开的席位,到他的席位上敬酒。人和人之间是不能代酒的。不能喝,嘴唇碰碰酒杯,就说明礼节已经到了。不要同时敬几个人,敬酒的时候杯沿要比别人的低。
座位:是主人或长辈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舞着筷子。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上面。因为这种插法,只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有些长辈看到心里会有些反感。还有入座的时候请长辈先就坐(这个一般都知道),给长辈晚辈夹菜时要用公用筷子。
中餐用餐前,比较讲究的话,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擦手后,应该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有时候,在正式宴会结束前,会再上一块湿毛巾。和前者不同的是,它只能用来擦嘴,却不能擦脸、抹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