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深度学习分布式训练中的large batch size与learning rate的关系?

在深度学习进行分布式训练时,常常采用同步数据并行的方式,也就是采用大的batch size进行训练,但large batch一般较于小的baseline的batch size性能更差,请问如何理解调试learning rate能使large batch达到small batch同样的收敛精度和速度?
 

最近在进行多GPU分布式训练时,也遇到了large batch与learning rate的理解调试问题,相比baseline的batch size,多机同步并行(之前有答案是介绍同步并行的通信框架NCCL(谭旭:如何理解Nvidia英伟达的Multi-GPU多卡通信框架NCCL?),有兴趣可以查看)等价于增大batch size,如果不进行精细的设计,large batch往往收敛效果会差于baseline的小batch size。因此将自己的理解以及实验总结如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来介绍:(1)理解SGD、minibatch-SGD和GD,(2)large batch与learning rate的调试关系,(3)我们的实验。

(1)理解SGD、minibatch-SGD和GD

在机器学习优化算法中,GD(gradient descent)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简单来说就是在整个训练集中计算当前的梯度,选定一个步长进行更新。GD的优点是,基于整个数据集得到的梯度,梯度估计相对较准,更新过程更准确。但也有几个缺点,一个是当训练集较大时,GD的梯度计算较为耗时,二是现代深度学习网络的loss function往往是非凸的,基于凸优化理论的优化算法只能收敛到local minima,因此使用GD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最终收收敛点很容易落在初始点附近的一个local minima,不太容易达到较好的收敛性能。

另一个极端是SGD(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每次计算梯度只用一个样本,这样做的好处是计算快,而且很适合online-learning数据流式到达的场景,但缺点是单个sample产生的梯度估计往往很不准,所以得采用很小的learning rate,而且由于现代的计算框架CPU/GPU的多线程工作,单个sample往往很难占满CPU/GPU的使用率,导致计算资源浪费。

折中的方案就是mini-batch,一次采用batch size的sample来估计梯度,这样梯度估计相对于SGD更准,同时batch size能占满CPU/GPU的计算资源,又不像GD那样计算整个训练集。同时也由于mini batch能有适当的梯度噪声[8],一定程度上缓解GD直接掉进了初始点附近的local minima导致收敛不好的缺点,所以mini-batch的方法也最为常用。

(2)large batch与learning rate

在分布式训练中,batch size 随着数据并行的worker增加而增大,假设baseline的batch size为B,learning rate为lr,训练epoch数为N。如果保持baseline的learning rate,一般不会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原因如下:对于收敛速度,假设k个worker,每次过的sample数量为kB,因此一个epoch下的更新次数为baseline的1/k,而每次更新的lr不变,所以要达到baseline相同的更新次数,则需要增加epoch数量,最大需要增加k*N个epoch,因此收敛加速倍数会远远低于k。对于收敛精度,由于增大了batch size使梯度估计相较于badeline的梯度更加准确,噪音减少,更容易收敛到附近的local minima,类似于GD的效果

给个例子,解释一下为什么SGD收敛速度比BGD要快:
答:这里我们假设有30W个样本,对于Batch Gradient Descent而言,每次迭代需要计算30W个样本才能对参数进行一次更新,需要求得最小值可能需要多次迭代(假设这里是10);而对于SGD,每次更新参数只需要一个样本,因此若使用这30W个样本进行参数更新,则参数会被更新(迭代)30W次,而这期间,SGD就能保证能够收敛到一个合适的最小值上了。也就是说,在收敛时,BGD计算了 10×30W 次,而SGD只计算了 1×30W 次。使用mini-batch SGD,比如上例中的30W,设置batch_size=100时,需要迭代3000次,远小于SGD的30W次。整个训练集的数据被遍历一遍成为一个epoch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方法就是增大lr,因为batch变大梯度估计更准,理应比baseline的梯度更确信一些,所以增大lr,利用更准确的梯度多走一点,提高收敛速度。同时增大lr,让每次走的幅度尽量大一些,如果遇到了sharp local minima[8](sharp minima的说法现在还有争议,暂且引用这个说法),还有可能逃出收敛到更好的地方。

但是lr不能无限制的增大,原因分析如下。深度神经网络的loss surface往往是高维高度非线性的,可以理解为loss surface表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不像y=x^2曲线这样光滑,因此基于当前weight计算出来的梯度,往前更新的learing rate很大的时候,沿着loss surface的切线就走了很大一布,有可能大大偏于原有的loss surface,示例如下图(a)所示,虚线是当前梯度的方向,也就是当前loss surface的切线方向,如果learning rate过大,那这一步沿切线方向就走了很大一步,如果一直持续这样,那很可能就走向了一个错误的loss surface,如图(b)所示。如果是较小的learning rate,每次只沿切线方向走一小步,虽然有些偏差,依然能大致沿着loss sourface steepest descent曲线想下降,最终收敛到一个不错的local minima,如图(c)所示。

linear scale rule有几个约束,其中一个约束是关于weight的约束,式(3)中每一步更新基于的weight都是前一步更新过后的weight,因此相当于小碎步的走,每走一部都是基于目前真实的weight计算梯度做更新的,而式(4)的这一大步(相比baseline相当于k步)是基于t时刻的weight来做更新的。如果在这k步之内,W(t+j) ~ W(t)的话,两者近似没有太大问题,也就是linear scale rule问题不大,但在weight变化较快的时候,会有问题,尤其是模型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loss下特别快,weight变化很快,W(t+j) ~ W(t)就不满足。因此在初始训练阶段,一般不会直接将lr增大为k倍,而是从baseline的lr慢慢warmup到k倍,让linear scale rule不至于违背得那么明显,这也是facebook一小时训练imagenet的做法[7]。第二个约束是lr不能无限的放大,根据上面的分析,lr太大直接沿loss切线跑得太远,导致收敛出现问题。

同时,有文献[5]指出,当batchsize变大后,得到好的测试结果所能允许的lr范围在变小,也就是说,当batchsize很小时,比较容易找打一个合适的lr达到不错的结果,当batchsize变大后,可能需要精细地找一个合适的lr才能达到较好的结果,这也给实际的large batch分布式训练带来了困难。

 

深度学习并行训练能很好的提升模型训练速度,但是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系统层面的架构设计、算法层面的参数调试等,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多多探讨。

学习率warm-up

 

[1] Li M, Zhang T, Chen Y, et al. Efficient mini-batch training for stochastic optimization[C]//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 Data Mining. ACM, 2014:661-670.

[2] Bottou L, Curtis F E, Nocedal J.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Large-Scale Machine Learning[J]. 2016.

[3] Dekel O, Gilad-Bachrach R, Shamir O, et al. Optimal distributed online prediction using mini-batches[J].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2012, 13(1):165-202.

[4] Krizhevsky A. One weird trick for paralleliz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J]. Eprint Arxiv, 2014.

[5] Breuel T M. The Effects of Hyperparameters on SGD Training of Neural Networks[C]., 2015.

[6] Mishkin D, Sergievskiy N, Matas J.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NN advances on the ImageNet[J]. 2016.

[7] Goyal, Priya, et al. "Accurate, Large Minibatch SGD: Training ImageNet in 1 Hour." arXiv preprint arXiv:1706.02677 (2017).

[8] Keskar N S, Mudigere D, Nocedal J, et al. On Large-Batch Training for Deep Learning: Generalization Gap and Sharp Minima[J]. 2016.

[9]Scaling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with System and Algorithm Co-design - Google Search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