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DC/DC(boost/buck)工作原理

文章介绍了利用互补PWM控制策略,通过先通后断MOSFET,实现电感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存储和释放,确保电流平稳变化,最终达到电池的充放电管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放电时:

如下图所示,先通VD1和断开VD2,电感存储能量,再断开VD1,开始导通VD2(VD2也是mosfet,都是双向导通的,图中显示的是二极管是错的),电感电流不能突变,此时电感释放能量,完成回路,给电容充电,从而电压升高。

2、充电时:

类似的过程,先导通VD2,断开VD1,电容侧给电感存储能量,然后开始断开VD2,导通VD1,形成回路,电感电流同样不能突变,向电池充电。

在实际的仿真电路中,就是通过两个互补的PWM控制,进而控制储能电流的大小,实现电池充放电。

### 储能双向 DCDC 转换 Buck-Boost 工作原理 #### 一、工作原理概述 储能双向 DCDC 转换器中的 Buck-Boost 电路是一种能够实现升压 (Boost) 和降压 (Buck) 功能的直流变换器。该电路可以在输入电压高于或低于输出电压的情况下正常工作,这使得其非常适合用于能量存储系统的应用环境,在这些环境中电池电压可能变化较大。 当作为升压转换器运行时,开关导通期间电感储存能量;而在开关断开阶段,则通过二极管释放给负载并提升输出端电压水平[^1]。相反地,在降压模式下操作时,情况正好相反——即当MOSFET关闭时积累磁芯内的电磁场强度,并于开启瞬间传递至另一侧完成降压过程[^2]。 #### 二、设计方案要点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双向 Buck-Boost 变换器,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MOSFET 驱动与 PWM 控制逻辑 对于 dsPIC 单片机控制下的 Buck-Boost 拓扑结构而言,核心在于精确调节功率级元件(主要是 MOSFETs)的动作时机来达到预期效果。具体来说,利用霍尔效应传感器获取实时电流反馈数据送入微控制器内部处理单元进行计算分析之后再发出相应宽度调制信号(PWM),以此调整占空比从而改变平均输出电压大小满足不同工况需求。 ```c // 示例代码片段展示如何设置PWM参数 void setup_pwm(int frequency, int duty_cycle){ // 设置PWM频率和初始占空比 } ``` ##### 实现充放电模式切换机制 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可能会涉及到多种不同的供电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变,因此有必要引入一套完善的管理策略以确保整个系统平稳过渡而不影响性能表现。例如,在Matlab/Simulink建模过程中可以加入逻辑判断模块用来识别当前所处的具体情形进而采取适当措施如恒流充电或是恒压输出等特定方式继续运作下去。 ```matlab % MATLAB伪代码表示充放电模式的选择 if battery_voltage < threshold_voltage mode = 'charging'; else mode = 'discharging'; end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ehnttt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