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课

一:a/4:是除法,求的是商
a%4:叫做模运算,求的是余,

==是等于 =是赋值。

常变量就是类似:const float pi=3.14,pi是圆周律。pi虽然是一个变量,但是它的值不能改变
常量就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不可改变的量.与变量不同,常量没有名称,由于常量同样要存储,所起其有地址。常量有很多种,整型,字符等。。。如1,2,3是整型 常量,a,b,c是字符常量。

sizeof() 是一个判断数据类型或者表达式长度的运算符

%d,用来输出十进制整数
%f,用来输出实数(包括单,双精度),以小数形式输出
%c,用来输出一个字符
%s,用来输出一个字符串
%i表示有符号十进制整数(它与%d相比较的优点:%i可以自动将输入的八进制或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e是指数格式输出符,表式按指数形式输出
%o表示以无符号八进制输出整数
%08x 打印八位十六进制
%u 无符号10进制整数
%g 使用%f和%e表示中的总的位数表示最短的来表示浮点数 G 同g格式,但表示为指数

!!!!少用scanf()

全局变量默认为0,局部变量默认随机值。

int a=(10,20,30); 逗号表示只会取到最后一个值
bool func( );
{ if( )
{ return ture; }
else { return false; }
} // 判断真假 (用返回值看 )

二:define和const的区别

define RADIUS 100;

const float RADIUS = 100;

(1) 编译器处理方式不同
  define宏是在预处理阶段展开。
  const常量是编译运行阶段使用。
(2) 类型和安全检查不同
  define宏没有类型,不做任何类型检查,仅仅是展开。
  const常量有具体的类型,在编译阶段会执行类型检查。
(3) 存储方式不同
  define宏仅仅是展开,有多少地方使用,就展开多少次,不会分配内存。(宏定义不分配内存,变量定义分配内存。)
  const常量会在内存中分配(可以是堆中也可以是栈中)。
(4)const 可以节省空间,避免不必要的内存分配。 例如:
#define PI 3.14159 //常量宏
const doulbe Pi=3.14159; //此时并未将Pi放入ROM中 ……
double i=Pi; //此时为Pi分配内存,以后不再分配!
double I=PI; //编译期间进行宏替换,分配内存
double j=Pi; //没有内存分配
double J=PI; //再进行宏替换,又一次分配内存!
const定义常量从汇编的角度来看,只是给出了对应的内存地址,而不是象#define一样给出的是立即数,所以,const定义的常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只有一份拷贝(因为是全局的只读变量,存在静态区),而 #define定义的常量在内存中有若干个拷贝。
(5) 提高了效率。 编译器通常不为普通const常量分配存储空间,而是将它们保存在符号表中,这使得它成为一个编译期间的常量,没有了存储与读内存的操作,使得它的效率也很高。
(6) 宏替换只作替换,不做计算,不做表达式求解;
宏预编译时就替换了,程序运行时,并不分配内存。
const 与 #define的比较

C++ 语言可以用const来定义常量,也可以用 #define来定义常量。但是前者比后者有更多的优点:

(1) const常量有数据类型,而宏常量没有数据类型。编译器可以对前者进行类型安全检查。而对后者只进行字符替换,没有类型安全检查,并且在字符替换可能会产生意料不到的错误(边际效应)。
(2) 有些集成化的调试工具可以对const常量进行调试,但是不能对宏常量进行调试。
l 【规则5-2-1】在C++ 程序中只使用const常量而不使用宏常量,即const常量完全取代宏常量。
三:if和switch那个效率高
1. switch( )中 float 不可使用
(float的存储格式特殊,不能精确判断)
!!!! switch( )只能针对基本数据类型使用switch,这些类型包括int、char、枚举、bool等。对于其他类型,则必须使用if语句。

下面是转载的内容:

switch和if-else相比,由于使用了Binary Tree算法,绝大部分情况下switch会快一点,除非是if-else的第一个条件就为true.
说实话 我也没有深入研究过这个问题的根源
只是在实际开发中 没有人会去用很多很多else if的
都是用 switch case 的 后者比较清晰 给人感觉就是一个脑子很清楚的人写出来的东西
至于效率的本质 就让大企鹅去操心吧

编译器编译switch与编译if…else…不同。不管有多少case,都直接跳转,不需逐个比较查询。

昨天发现了一本叫做CSAPP的书,终于找到了关于switch问题的解答。
这是一段C代码:
/* $begin switch-c */
int switch_eg(int x)
{
int result = x;

switch (x) { 

case 100: 
result *= 13; 
break; 

case 102: 
result += 10; 
/* Fall through */ 

case 103: 
result += 11; 
break; 

case 104: 
case 106: 
result *= result; 
break; 

default: 
result = 0;       
} 

return result; 

}
/* $end switch-c */

用GCC汇编出来的代码如下:
.file “switch.c”
.version “01.01”
gcc2_compiled.:
.text
.align 4
.globl switch_eg
.type switch_eg,@function
switch_eg:
pushl %ebp
movl %esp,%ebp
movl 8(%ebp),%edx
leal -100(%edx),%eax
cmpl ,%eax
ja .L9
jmp *.L10(,%eax,4)
.p2align 4,,7
.section .rodata
.align 4
.align 4
.L10:
.long .L4
.long .L9
.long .L5
.long .L6
.long .L8
.long .L9
.long .L8
.text
.p2align 4,,7
.L4:
leal (%edx,%edx,2),%eax
leal (%edx,%eax,4),%edx
jmp .L3
.p2align 4,,7
.L5:
addl ,%edx
.L6:
addl ,%edx
jmp .L3
.p2align 4,,7
.L8:
imull %edx,%edx
jmp .L3
.p2align 4,,7
.L9:
xorl %edx,%edx
.L3:
movl %edx,%eax
movl %ebp,%esp
popl %ebp
ret
.Lfe1:
.size switch_eg,.Lfe1-switch_eg
.ident “GCC: (GNU) 2.95.3 20010315 (release)”

在上面的汇编代码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switch部分被分配了一个连续的查找表,switch case中不连续的部分也被添加上了相应的条目,switch表的大小不是根据case语句的多少,而是case的最大值的最小值之间的间距。在选择相应 的分支时,会先有一个cmp子句,如果大于查找表的最大值,则跳转到default子句。而其他所有的case语句的耗时都回事O(1)。

相比于if-else结构,switch的效率绝对是要高很多的,但是switch使用查找表的方式决定了case的条件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常量。而if-else则可以灵活的多。

可以看到if-else只是单纯地一个接一个比较,效率比较低

可以看出,switch的效率一般比if-else高

switch 效率高, 从汇编代码可以看出来
switch 只计算一次值 然后都是test , jmp,
if…else 是每个条件都要计算一遍的.

switch的效率与分支数无关
当只有分支比较少的时候,if效率比switch高(因为switch有跳转表)
分支比较多,那当然是switch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