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TMQ】腾讯电量仪——智能硬件测试工具尝试之路

作者:袁建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对电量的消耗也变得越来越大,续航短板一直是用户吐槽的焦点,不管是iOS还是android,每天为手机充电成为一个惯例,甚至一天充电好几次;而许多手机厂商也承认电池成了制约手机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手机的其他模块越来越小,而电池的体积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只能通过增加电池的容量来满足功能的需求,移动电源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续航不足的问题,但并不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下图为用户对智能手机缺陷的投票结果(统计数据来源于网易手机频道),通过投票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电池续航不给力成为用户关注手机缺陷的首要问题。

图1- 智能手机用户缺陷统计

目前针对智能手机电量测试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软件的模拟电量测试,可以模拟测试各个APP的电量消耗的数据,另外一种是基于硬件仪器的电量测试,可以实时记录手机电池放电电流来计算手机当前的电量消耗的数据。这两种测试方法,有各自优缺点。

图2- 电量测试方法对比

  • 从软件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根据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操作系统提供了API可以获取手机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百分比电量,或者提供各个硬件设备使用的时间,根据硬件设备单位时间电量消耗值,就可以计算出总的电量消耗情况)提供的API,得出电量消耗情况。Q = Q1×T1 +Q2×T2+ Q3×T3+…+ Qn×Tn其中Q为总电量,Q1为某个设备(例如CPU)的单位时间电量消耗值,T1为该设备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的时间,那么Q1*T1就表示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量值,把所有设备电量求和就可以计算出总电量值。

  • 从硬件的角度出发,根据上节讲到的电量是在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内产生,故我们只需要统计一段时间内电池放电的平均电流值即可得出电量消耗,平均电流值越大,电量消耗越大;那么我们如果能测量出移动设备通电的电流值,然后计算出电流平均值就可以得出移动设备电量消耗的大小了。

上面2种方案,硬件方案测试的是整个硬件设备的电流值,而软件方案则是通过硬件的单个元器件(例如屏幕、GPS、WIFI、CPU等)平均功耗,系统记录每个元器件使用的时间,就可以得出每个元器件的在一段时间内的电量消耗(这种方案会因硬件设备元器件型号不同、设备老化的影响而存在较大误差),软件测试比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