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图书介绍:广义相对论--从A到B

本书由理论物理学家罗伯特·杰勒撰写,探讨广义相对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作者介绍了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包括物理学模型的一般框架、理论的美丽和技术简单性。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广义相对论如何适应物理学的一般框架,以及其核心思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关于作者

\qquad 作者罗伯特·杰勒 (Robert Geroch)(1942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城)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和教授。他师从John Archibald Wheeler,1967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数学物理和广义相对论。

\qquad 杰勒西是我国著名相对论学家梁灿彬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时的老师之一,指导梁老或与梁老合作发表了若干篇相对论方面的论文。

\qquad 杰勒西的理论物理教学法把物理现象解释和描述它们的数学结构精巧地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让最抽象和最微妙的问题都能容易地得到理解。他还付出很大努力,向非科技学生传授物理学和数学物理学。

作者罗伯特·杰勒 (RobertGeroch)

内容简介

\qquad 本书源自作者1975年给芝加哥大学非科技学生上的一门课的讲稿。它讨论物理学的一个领域——广义相对论,同时有意陈述一类科学素材,作者认为这个领域之外的人会觉得它们极为有用和有趣:不是定义和将数值代入公式,不是杠杆和斜面,肯定也不是从一座被神秘笼罩着的塔的底部、带着精心设计的啧啧赞叹声发出的观点;相反,作者希望这里存在的东西能够窥见物理学实际上如何工作,以及工作中的物理学家如何思考我们生活中的世界。

下载《广义相对论:从A到B》中文译注版.

图书封面

核心思想

\qquad 以下是译注者学习和翻译过程中归纳的本书核心思想。它们娓娓道来,却极具冲击力,摘录于此,供读者参考。

1、物理学模型及其一般框架

\qquad 作为毕生研究理论物理的当代物理学家,作者表达了这样的感受:“考虑物理世界的方式与考虑任何其它事物并无任何本质区别。物理学是一项人类活动,它同样是含糊的、不确定的、取定于判断的。我愿声明:物理学家作为一个群体并不比其他任何人更有逻辑的合理性、结论的确定性、以及对于"真理"的亲近性。这是一种不必遗憾而应欣赏的客观情形。”(参见书中“结论”一节)

\qquad 由此,物理学理论是近似的、发展的、有待实践检验的模型。“认为这样的理论是精确的、逻辑性很强的、得到最终"证明的",这种观点某种程度上很猖獗。至少就我而言,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对于广义相对论不是这样,对于任何其它理论也不是这样。首先,按我的看法,理论由大量思想、论据、直觉、模糊感觉、价值判断、等等组成,全都安排在一个迷宫中。这些种种成分以一种复杂方式相联络。“理论"就是这个材料整体。人们关于理论的智力图景就是这个作为整体的云团。然而,在表达理论中,人们几乎无法试图将"云团作为整体"呈现。于是,人们被迫将它重新布置,使它成为线性的,由一个点接着一个点组成,每个点都以某种多少有些直接的方式与它前面的点相连。人们假设要发生的是:对于以这种线性方式呈现的理论,学会它的人能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整体云团”。所有点都被重新布置,这些点之间的无数新联络被引入,直觉和模糊感觉开始活动,等等。在人们自己通向这个理论的过程中,他通常并不试图将一些这样的点隔离为"公设"。人们并不试图从公设推导出其余理论。(确实,对于物理世界而言,“推导"出某个事物的意思是什么?)人们并不试图"证明"理论,或它的任何部分。(我甚至不知道在这种语境中"证明"的意思是什么。如果我看到了"一门物理学理论的证明”,我不会承认它。)”(参见书中“§7.4-19”一节)

\qquad 那么,物理学的一般框架是什么呢?“任何物理学理论一般似乎都由三个东西组成:(1)对某类模型的陈述;(2)技术的一个聚合,根据一个给定模型,使用这些技术,人们能够作出关于世界的详细物理预测;(3)以下语句所表达的:“所有由(2)从(1)中一个特定模型产生的物理预测,事实上完全与我们在我们的世界中所具有的实际物理经验相一致。”(如果陷入困境,人们可能希望从之前过分夸张、过分一般化的语句中作出某些让步。)”(参见书中“§7.1-3”一节)

\qquad “按照这种一般框架,我们起码可以对通常形成物理学理论的语句进行解释。一个理论的"美丽"或"美学要求"通常主要指(1)中的语句如何简单。对于(2)“看上去如何地自然"也可以有一些内涵。如果(2)中的技术不清晰(令人惊讶的是情况往往如此),人们一般会试图阐明它们,如果失败,则放弃这个理论。一个理论的"技术简单性"时常指(2)中的技术如何地简单和直接。一个理论的"一般性"指(2)中的物理预测是多大一类。随着时间流逝,人们会看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物理现象。只要(3)中的语句保持正确,即只要人们继续能在理论中找到一个可以正确预测这些现象的模型,人们的信心就会增强。如果人们看到的现象范围戏剧性地增大(例如,由于得到某种新实验设备),尤其如此。如果人们多少能让自己相信:他在我们的世界中看到了无法通过(2)从(1)中任何模型预测的现象,那么人们就会将这种理论视为对这种现象是不适用的。(尽管"错误的"也许更接近评估,但似乎有点严重。)也许应该提及的是:人们在实践中难以看到对事物的表达如这整个段落一样清晰。在(2)中总存在一些混乱、松散和自由度,且在(1)中也经常如此,通常程度小些;实验实际上总是被这一类或那一类怀疑所包裹。制造理论和选择理论的工作与艺术极为相象。一方面,人们必须考虑在理论和实验中总会出现的各种混乱,试图作出仔细的和不偏不倚的判断。另一方面,人们必须决定在评估各种理论时,如何平衡"美丽”、“技术简单性”、“一般性”、等等。对于后者,事关自然界如何平衡这些不同因素,我认为,人们采取了一种个人的预先判断。”(参见书中“§7.1-3”一节)

2、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思想

\qquad 广义相对论作为物理学的分支,其基本陈述可看作由两个步骤组成。“第一步(我的观点认为它更重要)是接受了一般框架。人们应该引进事件,将它们组装到时空中,以及根据事件聚合还有事件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物理世界发生的事情。人们不应该从自己具有的有关空间和时间的全部直观思想直接继续下去,来构造时空。相反,人们应该从时空角度引进和刻画人们希望使用的测量工具,并要求无论最终在时空上获得什么结构,都能通过工具本身将它们带入这个框架。人们应该在时空上寻找某种类型的几何结构,来反映我们已经具有的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所有思想。”(参见书中"§5.3-21"一节)

\qquad “第二步或许只是第一步的技术完成。人们决定了要选择的合适工具是光脉冲和时钟,决定了这些工具的描述和性质是什么。人们决定了要使用这些工具,通过下图示意的结构,取得事件之间的一个关系。最后,人们决定了内禀关系–有待在时空上导出的几何结构–是间隔 [ t 1 t 2 ] [t_1t_2] [t1t2]。(当然,还不应期待人们目前就"相信"这种间隔是一种好选择。这种信任,有希望在我们研究了结果后到来。)我们最终得到了相对论观点所认为的"事件之间的内禀关系"。这一关系是一个确定的数(秒平方),即间隔,它与任意两个邻近事件相关联;它的内禀意义在于:尽管它根据某个人的观测操作地确定,但给定两个事件,无论谁观测它,这个数被断言是相同的。”(参见书中"§5.3-21"一节)
线元间隔
\qquad 上图用测量工具构造了两个事件(p和q)之间的一种数值关系。它允许一台时钟经历事件p,且在事件r离开时钟的一个光脉冲到达q,离开q的另一个光脉冲在事件s到达时钟。于是,时钟测量了两个流逝时间, t 1 t_1 t1 t 2 t_2 t2。(对于按照我们的一般规划从两个事件产生数值的情形,这一构造也许是最简单的。)(参见书中"§5.2-12"一节)

\qquad “我们最终得到了相对论观点所认为的"事件之间的内禀关系"。这一关系是一个确定的数(秒平方),即间隔,它与任意两个邻近事件相关联;它的内禀意义在于:尽管它根据某个人的观测操作地确定,但给定两个事件,无论谁观测它,这个数被断言是相同的。”(参见书中"§5.3-21"一节)

\qquad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把这一假定–即这样定义的间隔是内禀的–当作一种尝试性的工作假设。人们于是可以进一步产生这一"工作假设"的各种结果、推断、以及预测,只要可能,就将它们与我们的世界相比较。如果发现这些结果一般地与我们在我们周围看到的一致,尤其是如果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与相象于我们的世界的情况发生严重不一致,那么人们对于这一工作假设的信任就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强。随着越来越多的观测借助这个工作假设得以理解,人们的信任变得更加牢固。如果在某一点上发生了这一假设与我们所看到世界之间的不一致,人们通常先会试图在假设之内使用其它解释来解决它们。如果发现无法解释,人们会试图寻找一个新的假设,然后重新开始。如果尝试了一长串这样的工作假设,但没有任何一个看似胜任,人们会放弃整个(使用时空的)方法,转而寻找其它完全不同的方法(对于它,很不幸,我无法立即想到任何例子)。如果甚至大量"完全不同的方法"都看似无法胜任,人们实际上可能会放弃整个主题,或者起码会大大减少花费在它上面的时间。(人们乐于将自己的时间花费在可能取得某些进展的地方。)关键之处在于:在这类事情中,任何一个都是不曾"得到证明的"。每件事情本质上都是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工作假设。某些工作假设相当初步,而某些人们十分坚信。但时时要告诫,沙子总在移动,人们无法找到绝对坚实的大地让自己站立。”(参见书中"§5.3-20"一节)

\qquad 然而,“为什么间隔对所有人都应相同,我们为什么不对此进行"解释"?实际原因是什么?我能给出的最好回答是:物理学从未找到过任何最终解释或实际原因。相反,某些事情仅仅关联于另一些事情,而那些又关联于其它事情,等等。我们的目的是达到概念简单性,以及获得了解世界如何运转的某种体会。作为一位物理学家,他并不知道如何做得更好;他变得习惯于心存感激地接受那些人们所能发现的、窥见自然运转的零星闪光。”(参见书中"§6.3-24"一节)

\qquad 至于相对论观点所采纳的时空宽泛图景,非常类似于“对于地球几何的描述。人们将"时空"考虑为由两个名单(两卷集)组成。第一个名单(第一本书)列出所有可能的事件(从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从每个地方)。第二个名单(第二本书)列出邻近的所有事件对,以及每对事件之间的间隔。在这个意义上,时空是一个"几何条目"。我们的名单仅仅列出了邻近事件对的间隔,这一事实不会妨碍我们最后谈论非邻近事件之间的关系。”(参见书中"§5.3-22"一节)

\qquad 在此基础上,还要添加一个工作假设,即爱因斯坦方程,但与上述基本陈述相比,其重要性微不足道。至此,终于可以了解广义相对论是什么了。

\qquad “首先,是模型。模型由我们的满足爱因斯坦方程的三卷集[即时空几何(第一、二两本书)结合物质分布(第三本书)]组成。(也就是说,现在并非每套可能的三卷集都被接受为模型。)第二部分,一个模型的物理解释当然始终如一,……。所有这些思想、技术、计算、描述、解释性说明、等等,构成了一个框架,一个模型的数学和几何内容在其中被转换为物理概念。第三部分总是相同的:声称与我们的模型之一联系在一起的物理解释对应于我们在我们的世界中所看到的各种物理现象。……现在,由于对模型的限制(它们必须满足爱因斯坦方程),引力自动进入了理论。”(参见书中"§7.4-18"一节)

\qquad “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性理论。它与众不同的特征也许是引进了时空思想–世界上有物理意义的每个事物,包括我们自己,都一劳永逸地放置在那里。在伽利略观点中,时空是奢侈品;在相对论中,则是必需品。这一理论有一种强烈的操作倾向;人们要为世界中的物体指派属性并不容易,除非来自那些物体的信息到达他并借助他自己的设备进行解释。确实,这一理论的一个迷人之处在于它阐明了人自己和其余世界之间的一类特别而微妙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世界只是"存在于"时空中,无需观测者;另一方面,它几乎简化为人们所看到的一幅运动图象。我希望我们已经造就了一种情形,这一理论在其中既不奇怪,也不困难。的确,追溯这一理论的优点,它的要旨–引进事件、组成时空、在这一框架之内表达和描述物理学–似乎差不多是同义反复。仿佛这一理论试图成为简单和自然的。”(参见书中"结论"一节)

3、广义相对论如何适应一般框架?

\qquad 最后一点,广义相对论如何适应物理学的一般框架?“(1)模型是时空几何,也就是说,是从我们的工厂输出的。(2)从一个给定模型作出预测的技术实际上包括了我们至今所完成的每件事情。它包括根据事件聚合对物理现象的表示、各种时间-读数的物理解释、等等,时空中各种几何结构和物理经验间的所有转换,等等、等等。这些是身处密室中的那个人会计算和谈论的事情;这是这一理论的核心。(3)从(1)中的一个特定模型经由(2)产生的所有物理预测,事实上完全与我们在我们的世界中所具有的实际物理经验相一致。”(参见书中“§7.1-4”一节)

下载《广义相对论:从A到B》中文译注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