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课程学习之用况图

本文详细介绍了用况图的历史、系统边界、参与者和用况的概念,阐述了参与者与系统的关系,强调了用况作为用户需求规范化描述的重要性。用况图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用于明确需求、辅助分析、设计和测试。通过识别参与者、用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帮助理解和建模系统行为。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用况(USE CASE)图

一、用况图的历史

1.1987年,I.Jacobson首先提出

2.得到了许多方法学的采纳

3.90年代末被UML采纳并标准化

二、系统边界

1.黑盒系统对外部的客观世界发挥什么作用,提供什么业务功能来展现系统

2.白盒:系统如何提供业务功能的

3.问题的提出:在系统尚未存在时,如何描绘用户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系统? 如何规范地定义用户需求? 

4.考虑问题的思路:把系统看作一个黑箱,看它对外部的客观世界发挥什么作用,描述它外部可见的行为。

 

5.系统边界与参与者

a) 系统边界:一个系统所包含的所有系统成分与系统以外各种事物的分界线。

b) 系统:是由“用户”使用的软件,以及所有与其相关的硬件。指被开发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不是指现实世界的系统。

c) 系统成分:在OOA和OOD中定义,在编程时加以实现的系统元素——对象系统边界与参与者。

d) 参与者:在系统边界以外,与系统进行交互的事物——人员、设备、外系统

 

6.注意问题

a) 系统是指被开发的计算机软硬系统自身 

b) 问题域中的某些事物将作为参与者处理。

c) 原来已经存在的系统,看作是一个外系统。

d) 子系统彼此之间都可以互为外系统。

7.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与系统的关系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a) 某些事物位于系统边界内,作为系统成分。

b) 某些事物位于系统边界外,作为参与者。

c) 某些事物可能既作为参与者,又作为系统成分。

d) 某些事物既不作为参与者,又不作为系统成分。

三、参与者

1.简言之,参与者是在系统之外的与系统进行交互的任何事物。

2.定义:参与者模型系统之外的实体,当外部实体与系统交互时,它就扮演某一特定参与者的角色。

3.参与者可以发出对系统服务的请求。

4.按系统的要求提供服务。

5.通过参与者和系统之间服务请求的复杂对话与系统交互。

6.所有参与者的请求/响应的完全集构成了可以觉察到的系统的问题域边界。

7.一个参与者的一个实例代表以一特定的方式与系统进行的单独的交互。

8.尽管在模型中使用参与者,单参与者实际上并不是系统的一部分。它们存在于系统之外。

9.参与者之间的泛华关系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