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系统——加密算法和完保算法


TS33.501 5.11章节描述了5G系统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算法,其和4G的加密和完保算法是一样。

                                                                                 5G加密算法
算法ID(4bit)算法名称备注
0000_{2}NEA0空算法(也即不加密)
0001_{2}128-NEA1128位SNOW 3G加密算法
0010_{2}128-NEA2128位AES算法
0011_{2}128-NEA3128位祖冲之算法
   

 

                                                                                   5G完保算法
算法ID(4bit)算法名称备注
0000_{2}NIA0空算法(不完保)
0001_{2}128-NIA1128位SNOW 3G算法
0010_{2}128-NIA2128位AES算法
0011_{2}128-NIA3128位祖冲之算法
   

下面给出4G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算法,以便对比;参考TS33.401 5.1.3-5.1.4。

                                                                                    4G加密算法
算法ID(4bit)算法名称备注
0000_{2}EEA0空算法(也即不加密)
0001_{2}128-EEA1128位SNOW 3G算法(欧洲)
0010_{2}128-EEA2128位AES算法(美国)
0011_{2}128-EEA3128位祖冲之算法(中国)
                                                                                      4G完保算法
算法ID(4bit)算法名称备注
0000_{2}EIA0空算法
0001_{2}EIA1128位SNOW 3G算法(欧洲)
0010_{2}EIA2128位AES算法(美国)
0011_{2}EIA3128位祖冲之算法(中国)

 

下面也给出3G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算法,以便对比。

                                                                                     3G加密算法
算法ID(4bit)算法名称备注
0000_{2}UEA0空算法(也即不加密)
0001_{2}UEA1Kasumi  (日本三菱公司)
0010_{2}UEA2SNOW 3G 算法(欧洲)
3G完保算法
算法ID(4bit)算法名称备注
0000_{2}UIA0空算法
0001_{2}UIA1Kasumi  (日本三菱公司)
0010_{2}UIA2SNOW 3G 算法(欧洲)

 

从3G、4G、5G的加密和完保算法表可以看出来,3GPP对于完全行算法都是采用继承和继续发展的模式,下一代通信系统的安全算法一般都是从上一代通信系统标准继承下来,然后再增加新的算法进去。由于专利等问题,日本的KASUMI算法在3G通信系统引入,到4G后就删除了。

### 关于5G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随机接入机制 在5G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过程对于确保终端设备能够有效地请求服务至关重要。考虑到这些系统的独特挑战——如快速变化的信道条件、多普勒频移以及较大的传播延迟——设计适应性的随机接入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 随机接入流程概述 当用户设备(UE)首次尝试连接到网络或有上行数据传输需求时,会发起随机接入程序。此过程中涉及到前导序列的选择与发送,在开放空中接口(OAI)框架下,该阶段遵循特定协议规定来实现高效且公平的竞争解决方法[^1]。 #### 前导序列的设计 为了支持大规模物联网(IoT)应用其他高密度场景下的并发接入请求,优化后的前导结构被采用。它不仅考虑到了传统陆地蜂窝网的要求,还特别针对卫星环境进行了调整: - **扩展ZC根序列集**:通过增加可用资源数量并减少碰撞概率; - **自适应功率控制策略**:依据距离远近动态调节发射强度以维持信号质量稳定; - **增强型检测算法**:提高接收端识别不同步到达时间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处理由高速运动引起的频率偏移问题; ```python def generate_preamble_sequence(zc_root, n_id): """ Generate preamble sequence based on Zadoff-Chu root index. Args: zc_root (int): The base Zadolf-Chu root used for generating the sequence. n_id (int): Identity number associated with each UE. Returns: list[int]: Generated preamble sequence suitable for transmission over LEO satellite links. """ seq_length = 839 # Standard length as defined by NR specifications # Implementation of ZC sequence generation logic here... ``` #### 接入冲突解决方案 一旦多个Ue在同一时刻选择了相同的前导码,则可能发生竞争情况。此时,基站(gNB)将基于接收到的能量水平或其他辅助信息来进行判决,并向获胜方反馈确认消息(RA Response),指示后续步骤所需参数配置详情。未成功获得响应者需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试直至建立可靠链接为止。 #### 安全性隐私保护措施 在整个随机接入期间,加密技术认证手段贯穿始终,保障了通信双方身份验证的安全性及防止潜在窃听行为的发生。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临时标识符(Temporary C-RNTI)代替真实地址进行交互操作,以及实施严格的密钥管理流程等举措。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