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Q学习之路1. Linux最小系统构建

 

开发环境:window10, vivado 2017.1, ubuntu 16.04, Eclipse+cdt

硬件环境:米尔科技zturn board,zynq7z010

  本笔记详细介绍了开发ZYNQ7000系列的基础软件系统构建,介绍了Vivado的使用以及IP核的配置,最后搭建能让ZYNQ运行arm linux系统的软件环境,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在完整搭建好本系统之后建议保存为模板工程。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ZYNQ开发linux的基本流程:ZYNQ的开发也是先硬件后软件的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 在Vivado中新建工程,增加一个嵌入式的源文件。
  • 在Vivado里添加和配置PS和PL部分基本的外设,或需要添加自定义的外设。
  • 在Vivado里生成顶层HDL文件,并添加约束文件。再编译生成比特流文件system.bit。
  • 导出到SDK软件开发环境,在SDK环境里可以编写一些调试软件验证硬件和软件,结合比特流文件单独调试ZYNQ系统
  • 在SDK里生成FSBL文件。
  • 在VMware虚拟机里生成u-boot.elf bootloader镜像。
  • 在SDK里通过FSBL文件, 比特流文件system.bit和u-boot.elf文件生成一个boot.bin文件。
  • 在VMware里生成Linux的内核镜像文件zImage和Linux的文件系统ramdisk。另外还需要对FPGA自定义的IP编写驱动。
  • 把boot.bin,zimage和ramdisk三个文件放入到SD卡的FAT分区中,启动开发板电源,Linux操作系统会从SD卡里启动。

一. 准备Linux系统的内核、uboot、文件系统、设备树等文件

    1.1 编译uboot

    在工作空间建立uboot目录,进入uboot目录,解压uboot源码

<workdir>$ cd uboot
uboot$ tar -jxvf u-boot-xlnx.tar.bz2
uboot$ cd u-boot-xlnx

    编译uboot, 这里的编译器需要自己安装,如果没有,可以从这里下载: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u010580016/18152444

u-boot-xlnx$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xilinx-linux-gnueabi- distclean
u-boot-xlnx$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xilinx-linux-gnueabi- zynq_zturn_config
u-boot-xlnx$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xilinx-linux-gnueabi-

编译完成后,在当前目录下会生成"u-boot"ELF文件,将其重命名为"u-boot.elf"。

  1.2 编译linux内核

在工作空间建立kernel目录,进入kernel目录,解压内核源码:
<workdir>$ cd kernel
kernel$ tar -xvjf linux-xlnx.tar.bz2
kernel$ cd linux-xlnx
开始编译:
linux-xlnx$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xilinx-linux-gnueabi- distclean
linux-xlnx$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xilinx-linux-gnueabi- zynq_zturn_defconfig
linux-xlnx$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xilinx-linux-gnueabi- uImage
linux-xlnx$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xilinx-linux-gnueabi- dtbs
编译完成后,在arch/arm/boot目录下生成uImage文件,在/arch/arm/boot.dts/生成zynq_zturn.dtb文件。

  1.3 制作randisk

在工作空间建立filesystem目录,进入filesystem目录,将uramdisk.image.gz拷贝至该目录。
<workdir>$ cd filesystem
filesystem$ mkdir -p rootfs
去掉mkimage生成的64bytes文件头,生成新的ramdisk.image.gz
filesystem$ dd if=uramdisk.image.gz of=ramdisk.image.gz bs=64 skip=1
gunzip解压ramdisk.image.gz生成ramdisk.image
filesystem$ gunzip ramdisk.image.gz
将ramdisk.image挂在在rootfs目录
filesystem$ sudo mount -o loop,rw ramdisk.image rootfs
进入rootfs目录,根据需要做修改。

  经笔者实验发现,米尔科技的开发板Zturn board在直接使用光盘文件时,以太网不能正常运行,经调试发现其ramdisk文件系统中关于网络的配置文件不完整,在ramdisk文件目录中,打开/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发现其中没有关于eth0的配置,因此添加网络配置如下: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重新生成ramdisk, 同步文件系统并卸载ramdisk
filesystem$ sync
filesystem$ umount rootfs
用gzip压缩ramdisk.image,生成ramdisk.image.gz
filesystem$ gzip -9 ramdisk.image
用mkimage添加头文件,生成新的uramdisk.image.gz供u-boot使用。
filesystem$ mkimage -A arm -T ramdisk -C gzip -n Ramdisk -d ramdisk.image.gz uramdisk.image.gz

    至此,我们已经得到了u-boot.elf, uImage, devicetree.dtb, uramdisk.image.gz文件。

二. 在Vivado中建立硬件系统

2.1 新建一个空白vivado工程,选择ZYNQ7010对应的芯片型号,点击左侧的Create Block Design,添加一个ZYNQ7的IP核。   

        点击Run Block Automation, 弹出的对话框直接点OK,双击ZYNQ IP核,配置参数。

    2.2 Peripheral I/O Pins配置

        Bank 1选择LVCMOS 1.8V

        勾选Quad SPI Flash

        勾选Ethernet 0 以及展开目录下的MDIO,点击右侧Enet0, 配置其使用PS的MIO16~27, MDIO选择PS的MIO52,53,注意这两个选项不手动选择对应的引脚则使用EMIO。

        勾选USB0,使用PS的MIO28~39。

        勾选SD0,使用PS的MIO40~45,展开SD0目录,使用选择Card Detect为MIO46, write Protect为MIO47.

        勾选UART1, 使用PS的MIO48, 49.

        勾选TTC0, 使用EMIO。

        勾选GPIO MIO,不用选择展开的选项。

        最后所有的配置如下图所示

    2.3 MIO Configurateion:

        展开Memory Interfaces->Quad SPI Flash->Single SS 4-bit IO, 设置所有的引脚速度为"fast", MIO1选择disable;

        展开I/O Peripherals所有项目,设置所有的引脚速度mdc和mdio为slow,其他为fast,所有引脚上拉设置为disable:

        展开USB0选项,设置所有引脚速度为fast,上拉选disable:

        展开SD0选项,设置如下:

        展开GPIO,设置如下:

    2.4 Clock Configuration,配置时钟频率如下图所示:

    2.5 DDR Configuration

        根据原理图,选择memory part为MT41K256M16 RE-125

    2.6  编译硬件系统

        右键选择原理图文件(Source选项中), 选择generate output products...,接着Run Synthesis, 综合完成后点击Run Implementation,编译完成后点击Generate Bitstream,导出硬件设计File->Export->eexport hardware, 然后启动SDK设计软件:File->Launch SDK.

        在本次项目中并没有添加FPGA部分的设计代码,所有在整个流程没有关于FPGA的引脚约束,仿真等操作,这一部分将在后续介绍。

三. 在SDK中验证硬件设计并制作SD卡启动文件

    3.1 在SDK中新建应用程序,以Hello world为模板。

        在Launch SDK之后,SDK软件一般会自动创建一个硬件平台(<project_hw_platform_0>),如果是在多次导出硬件设计过程中生成了多个platform_x文件,建议删除所有platform文件,重新导出。

        在生成的bsp工程上右键点击,Board Support Package Settings->Overview->standalone, 设置stdin和stdout为ps7_uart_1,因为在硬件设计中我们选择的是使用串口1作为终端串口输出,SDK在默认时时使用uart0, 因此如果在SDK中使用printf或xil_printf没有看到输出,则需要检查此处的设置。

    3.2 连接仿真器,串口终端,电源,首先烧写FPGA程序(.bit文件), 然后运行helloworld工程,在终端上可以看到打印了一行hello world字符,说明基本硬件没有什么大问题。

    3.3 创建FSBL

        FSBL是first stage boot loader的简称,它是ZYNQ启动第一阶段加载的程序,固化在芯片内的BOOT ROM首先加载FSBL程序,FSBL加载u-boot, uboot加载Linux。因此要运行Linux系统必须要制作FSBL。

    新建应用程序,选择以Zynq FSBL为模板工程。

        不用修改fsbl工程,直接编译生成的这个工程。

        右键选择fsbl工程,选择Create Boot Image, 在Boot image partitions中已经添加了fsbl.elf, design_1_wrapper.bit,点击Add选择前面准备好的u-boot.elf文件,将三个文件一起生成BOOT.bin文件。

    

    3.3 启动Linux系统

        SD卡需要时FAT32格式,如果不是请格式化,将以上所有生成的文件放在SD卡的根目录下,如下图所示:

        其中7z010.bit文件是有desig_1_wrapper.bit改名而来,如果不改需要在fsbl工程中去修改加载的.bit文件的名称,所以建议所有的工程生成后都重命名为7z010.bit,将SD卡插入开发板,上电启动。

        事实上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并没有设计关于FPGA部分的源文件,为什么还是要7z010.bit文件呢?在u-boot启动过程中如果没有检测到FPGA的配置文件u-boot将不启动Linux内核,所有无论有没有FPGA的设计都需要一个FPGA的配置文件,即使是空的配置。


欢迎关注亦梦云烟的微信公众号: 亦梦智能计算

 

  • 12
    点赞
  • 8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