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协议标准引发的AI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名为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 的技术正悄然改变我们与AI交互的方式。这项被业内称为AI领域"万能插座"的技术,究竟是什么?它又将如何重塑AI智能体的未来生态?
什么是MCP?AI世界的"通用语言"
MCP,全称 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是一个开放协议,旨在标准化应用程序向大语言模型(LLM)提供上下文的方式。简单来说,如果AI支持MCP协议,就像学会了一门标准化"语言",可以直接与外界的数据、工具互动。
更通俗地讲,MCP相当于给大模型装上了一个 “万能插座”,定义了一个标准的"USB接口"。这意味着开发者能够像搭积木一样,先确定自己使用什么大模型,而后通过调用MCP服务器直接获取来自不同应用的数据信息。
MCP的诞生背景
知名大模型Claude系列的开发公司 Anthropic 于 2024年11月 首次提出MCP,旨在打通大模型与外部工具、数据源的开放标准。虽然早期MCP的发表"不温不火",但随着 Cursor、VSCode、Cline 等AI智能体先后宣布支持MCP,这一协议快速成为全球互联网和AI企业众所瞄准的关键赛道。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