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总结下之前的公式
电场强度:
高斯定理中,电场强度通量:
电荷面密度:
电场强度E和电荷面密度的关系:
电极化强度 P=nqL。
闭合面的电极化强度:
所以在夹角为0时,极化电荷面密度等于电极化强度
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分子的极化作用,出现极化电荷,极化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附加的电场,因此在空间任意一点的场强E是外电场和极化电场(退极化场)的矢量和。
极化率
所以电极化强度等于极化电荷面密度,等于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退极化场)乘以e0:
电极化强度和总电场强度的关系为下式:
所以有
上面是退极化场和总电场关系。
极化率: x叫做极化率,它与场强E无关,与电介质种类有关。
插入电介质后与没插入前,电场强度关系:
上面是总电场和外电场关系。
电位移矢量D
由于退极化场很难算清楚,但是外电场容易算清楚,所以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
电位移矢量D 或者叫电感应强度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