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耕地面积小、缺乏水资源、南北降水不均、洪水灌溉、过度施肥等现象,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走向智能化,同时,也带来了土壤硬化、酸化等一系列问题。科学使用水肥,已然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和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针对此类问题,目前采用的解决办法是,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配合综合配套措施,将灌溉施肥相结合,水肥融合添加,以滴灌、喷灌、微喷的形式精准控制灌溉量,具有明显的资源节约、自动高效优势。
水肥一体化技术,旨在在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多次提供不同的养分和水分,并将肥料和水均匀地渗透到特定区域的耕作层中,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节水节肥、高产高效的目的。该技术起源于以色列,已广泛应用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利用灌溉管道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与灌溉水混合。配合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24小时在线获取灌溉区域的环境信息,比如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等,并将此数据自动反馈到安装了管理云平台的手机上,管理者依据此数据,智能设定水肥灌溉策略,不同生长期的作物需水、需肥量不同,定期设计,定期定量供水和养分,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系统自动供水和施肥。
安装步骤:
1,首先要铺设一套管路系统,在设计上,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性等基本情况,设计管路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
2,一般情况下,铺设灌溉管道系统之后,只需3-4天就能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一般来说,制造商会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安装!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3,应用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根据管道系统的实际布局,在灌溉节点上应用电磁阀,同时将智能控制柜、智能水肥机等设备串联起来。同时将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PH值传感器等感知设备,结合种植作物的布局与类型,在对应地点应用安装。将传感器与电磁阀、智能控制柜等硬件设备接入到管理云平台,设定好水肥灌溉策略;
工作原理:
1,通过设备自动引导抽水装置从水源中抽取需要灌溉的水,灌溉水通过设备自带的过滤系统,经过滤后用于灌溉;
2,灌溉系统将水和肥料混合(需要液体肥料)的水,和肥料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种植田,实现浇水施肥;
3、在整个灌溉过程中,配合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依据在线监测的环境参数,指导管理者的种植经验,设定灌溉策略,即灌溉时长、灌溉量、氮磷钾等比例等,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来执行灌溉作业;
应用优势:
1,传统的灌溉和施肥往往存在许多弊端,对于种植的庄稼来说,往往是凭感觉浇水,凭经验施肥,往往是导致庄稼吃几天,饿几天,无法进行合理的吃喝。综合灌溉设备可根据种植的庄稼,合理分析,然后制定规范的施肥和灌溉方案!
2,传统灌溉设备的灌溉和施肥耗费人力资源。虽然预先安装了浇水设备,但施肥仍需人工进行。设置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后,可实现自动灌溉施肥,节约人工费!
3,传统的灌溉施肥,往往会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传统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非常低!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可实现节水、节肥、水肥一体化,将作物需要的肥料均匀地直接送到作物根部,作物可大量饮水,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使化肥用量减少50%,仅占沟渠灌溉总量的30%-40%。
4,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温室作物中的许多疾病是土壤疾病,随流水而传播。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可直接有效地防治土壤病害。可以降低温室内湿度,减少疾病的发生。
本系统适用范围:本机适用于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水质良好,符合微灌要求,已建或有条件建微灌设施的地区,推广使用。主要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棉田经济作物栽培及其它经济效益好的作物。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和社会用水量的62%,在一些地区高达90%。高效农田的灌溉面积得到了有效增加,有利于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效率,同时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是一项先进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