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 sort, vector, lambda——vector 自定义排序

本文介绍如何在C++中利用std::sort函数对std::vector容器中的自定义对象进行排序,并展示了三种不同的排序方法:通过重载运算符<、使用静态成员函数和采用lambda表达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std::sort大法好!很多情况下,快速排序是排序的不二选择。#include < algorithm >中的 sort( ),完美的实现了这个快速排序。

std::vector大法好!很多情况下,vector是顺序容器的不二选择。#include < vector >就可以使用了。

lambda大法好!这个东西来源自“函数式编程“的思想,现在已经影响了几乎所有面向对象语言了:C++11,Java8都已经支持lambda。C#, python 等语言更早就开始支持lambda了。(我理解的lambda就是一个“匿名函数”,不知道准不准确,但是貌似可以把我所看见的代码“解释得通了”)

那么把sort( ) 和 vector,lambda相结合,可以擦出什么火花呢?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hrono>
#include <rando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Foo
{
public:
    int a;
    int b;

    Foo():a(0), b(0){}
    ~Foo(){}

    Foo(int a, int b)
    {
        this->a = a;
        this->b = b;
    }

    // 规定对象排序的算法:先按照 a 从小到大排序;如果 a 相等,则按照 b 从小到大排序
    bool operator<(const Foo &bar)
    {
        if (this->a < bar.a)
        {
            return true;
        }
        else if (this->a == bar.a)
        {
            return this->b < bar.b;
        }
        return false;
    }

    // 规定对象排序的算法:先按照 a 从大到小排序;如果 a 相等,则按照 b 从大到小排序
    bool static decrease(const Foo &foo1, const Foo &foo2)
    {
        if (foo1.a > foo2.a)
        {
            return true;
        }
        else if (foo1.a == foo2.a)
        {
            return foo1.b > foo2.b;
        }
        return false;
    }

    friend inline ostream & operator<<(ostream &out, Foo &foo)
    {
        out << foo.a << " " << foo.b << endl;
        return out;
    }
};

int main()
{
    unsigned seed = chrono::system_clock::now().time_since_epoch().count();
    minstd_rand0 generator(seed);    // minstd_rand0 is a standard linear_congruential_engine

    vector<Foo> myVec(10, Foo());

    for (Foo &foo : myVec)           // 随机赋值
    {
        foo.a = generator() % 5;
        foo.b = generator() % 5;
        cout << foo;
    }

    sort(myVec.begin(), myVec.end()); // 排序一:默认从小到大,调用 operator <
    cout << endl << "after sorting using operator <" << endl;
    for (Foo &foo : myVec)
    {
        cout << foo;
    }

    sort(myVec.begin(), myVec.end(), Foo::decrease);  // 排序二:按照 Foo::decrease 的规则从大到小排序
    cout << endl << "after sorting using Foo::decrease()" << endl;
    for (Foo &foo : myVec)
    {
        cout << foo;
    }

    sort(myVec.begin(), myVec.end(), [](const Foo &foo1, const Foo &foo2)
    {                                                 // 排序三:使用 lambda 的方式进行排序,排序的方法和 Foo::decrease 一样
        if (foo1.a > foo2.a)
        {
            return true;
        }
        else if (foo1.a == foo2.a)
        {
            return foo1.b > foo2.b;
        }
        return false;
    }   );
    cout << endl << "after sorting using lambda" << endl;
    for (Foo &foo : myVec)
    {
        cout << foo;
    }

    system("pause");
    return 0;
}

运行结果

从控制台”黑框框“复制过来的。(如果你不知道那个黑框框还可以复制的话,我告诉你:可以复制的!)

4 4
2 0
0 1
1 4
4 3
3 2
1 4
0 3
2 0
2 1

after sorting using operator <
0 1
0 3
1 4
1 4
2 0
2 0
2 1
3 2
4 3
4 4

after sorting using Foo::decrease()
4 4
4 3
3 2
2 1
2 0
2 0
1 4
1 4
0 3
0 1

after sorting using lambda
4 4
4 3
3 2
2 1
2 0
2 0
1 4
1 4
0 3
0 1
请按任意键继续. . .

代码分析

sort其实有3个参数,前两个参数不用说,第三个参数是一个“函数名字”,默认等于operator<

vector中的元素如果是对象(而不是int, double之类的)的话,有以下3种方法进行自定义排序:

  1. 对operator<进行重载,这样sort()依然只用写两个参数
  2. 专门一个排序规则的函数,写法参照上述的代码。这个函数可以是静态方法,即类方法;也可以是全局的方法(我认为静态方法更加,毕竟这是专门属于某一个类的排序规则)。然后在使用sort()的时候,第三个参数写上函数名字即可
  3. 使用lambda,写法参照上述代码。如果比较规则的代码行数较少的话,可以使用lambda。我个人感觉lambda里面的函数体如果比较长的话,看上去“怪怪”的,可读性比较差。据说lambda真正有用的地方在于多线程,用在std::thread, std::future等里面
### C++ 中 `vector` 的 `sort` 函数自定义排序C++中,可以利用标准模板库(STL)中的`std::sort()`函数来对`vector`进行排序。默认情况下,`std::sort()`会对内置数据类型执行升序排列;然而,当涉及到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如自定义对象时,则需提供额外的信息以指导具体的排序逻辑。 #### 方法一:使用 Lambda 表达式作为比较器 Lambda表达式是一种简洁的方式,在调用`std::sort()`的同时内联定义比较规则。下面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基于整数值实现降序排序: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vec = {1, 3, 2}; // 使用 lambda 表达式实现降序排序 std::sort(vec.begin(), vec.end(), [](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for (auto& num : vec) { std::cout << num << " "; } } ``` 这段代码的结果将是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打印出来的三个数字[^1]。 #### 方法二:通过重载 `<` 运算符 如果希望某个特定类型的实例能够被自动按某种方式排序,可以在该类型的类定义内部重写小于运算符(`<`)。这使得即使不显式传递第三个参数给`std::sort()`也能正常工作。 假设有一个名为`Person`的简单类表示个人信息,其中包含姓名和年龄两个成员变量。为了使这类对象可以根据年龄从小到大排序,可在其定义中加入如下操作符重载: ```cpp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unsigned short age; bool operator<(const Person &other)const{ return this->age < other.age; } }; //... std::vector<Person> persons = {/*...*/}; std::sort(persons.begin(), persons.end()); ``` 这里不需要再指定任何其他参数即可完成预期效果[^4]。 #### 方法三:创建独立的比较函数或仿函数 除了上述两种途径外,还可以编写单独的全局/命名空间级别的布尔返回值函数用于比较任意两元素之间的关系,或是设计一个小巧灵活的仿函数(即实现了`operator()`的对象)。这两种方案都允许更加复杂的条件判断,并且易于测试维护。 例如,针对之前提到过的`Person`类,现在想要依据身高属性做相反方向上的调整——由高至低展示人员列表。此时可采用匿名lambda形式或者构造一个专用辅助工具类来进行处理: ```cpp struct HeightComparator { inline bool operator()(const Person& p1, const Person& p2){ return p1.height > p2.height; } }; // 或者直接传入lambda表达式的版本 std::sort(people.begin(), people.end(), [](const Person& l, const Person& r)->bool{return l.height>r.height;} ); ``` 以上三种策略均适用于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构建过程之中[^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