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上面这张图,是以前豆包画的,文字啥都看不清,简直一团糟;
但下面这张,是它刚刚更新后画的,字迹清晰、内容准确,效果直接拉满。
说真的,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豆包现在画图的能力已经能和即梦3.0一较高下了。
前几天我还在吐槽豆包画图的水平一言难尽,结果没想到,这货悄悄更新了一波,直接打我脸了。
讲真,我原以为豆包就是个对话机器人,最多帮我写写文案、查查资料,没想到它现在连画图都玩得这么溜了。而且别说,还真挺专业。
特别是这波更新后,它在图文一致性上的表现,已经能媲美即梦3.0了。
你们知道,现在AI生图里最难搞的,就是让它老老实实把“文字”画出来,尤其是中文。动不动不是写错字就是字体崩掉,要么就是根本没写。别说小白了,就算老司机也经常被这些模型气到心梗。
但豆包现在已经能做到——我说啥字,它就给我画啥字,大小、颜色、位置都听话得很。
为了测试它到底能不能胜任真正的商业需求,我亲自上手做了几组案例,而且是不同场景的,绝对不是“摆拍”。
我们先来看一个【知识类短视频封面】的例子。
我给豆包的提示词是:
“橙黄色霓虹背景,一个年轻人背对镜头坐在办公桌前,脑袋上冒出问号泡泡,桌面零散堆着考研书、公司徽章和一杯咖啡。主标题写‘毕业了,打工还是继续考?’用粗体大字,醒目易读。”
不到十秒,它就给我生成了一张非常合适的封面图。人物动作、文字排布、色调统一,全都在线。这细节,真的惊喜到我了。
再来是一个【服饰行业主图】。
我输入的是:
“白色极简背景,画面中间是一件奶茶色针织开衫,衣服自然悬挂,带点微风吹起的效果。旁边用手写风格写着‘秋日温柔’,下方标注‘新品发布・限时9折’,整体风格干净温暖。”
出来的图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那种“日杂感”拿捏得死死的,放淘宝、公众号都绰绰有余。关键是文字没有错、也没有糊,清清楚楚。
再大胆点,我试了一个【科技行业广告】。
提示词是:
“黑蓝色科技风背景,中心是一部悬浮的智能手机,屏幕上显示未来城市的三维界面,光效从屏幕中发散。标题写‘AI新纪元’,副标题写‘探索你的数字分身’,整体充满未来感。”
这一组生成效果直接震住我了,光影细节、镜头角度、字体风格全都非常专业,而且很有大片质感。
还有我试的一个【教育类课程封面】:
“绿色背景,画面中间是一本打开的书,飞出很多知识图标,比如公式、地球、显微镜等,标题是‘零基础搞定高数’,用板书风格写在封面上方,整体氛围轻松不压迫。”
这图一出,感觉就是在线教育平台标配,甚至我觉得,很多机构完全可以直接拿去当广告图用。
我甚至做了一个【摄影展览宣传海报】的测试:
“深灰色画布质感背景,中间是一台复古胶片相机,镜头反射出一只猫的眼睛。主标题是‘凝视・光影之间’,下方小字标注‘独立摄影师羊羊作品展 | 西安・798空间’。”
它不仅把相机细节画得很有层次感,连光影都表现得很有氛围,艺术感和商业感兼顾。这种调性,一般AI根本做不出来。
这些图我全都用豆包一键生成,没动过PS,更没加后期。
更离谱的是,我试着给豆包发了一张随手拍的照片,它不仅能识别照片里的主要元素,还能告诉我大致的场景类别。
比如我发了张在咖啡馆里拍的电脑屏幕,它立刻识别出“场景为室内办公,背景含咖啡杯、书籍、键盘”等等,并自动推荐了适合配图的文案和延展图。这个联动能力,简直像在跟一个懂设计、会写文案、还能搞排版的同事聊天。
说实话,我现在已经离不开它了。我干脆把手机侧键绑定成“唤醒豆包”,每天遇到啥事,点一下就能开搞,效率爆炸。
你想写文案,它能搞;你想做封面,它能画;你要整理信息,它能总结;甚至拍个照,它都能分析你拍的啥,还能生成相关图文。
这一波更新之后,豆包已经从“AI聊天工具”进化成了“多功能视觉助手”。
而且很显然,它不打算停在图片生成这一步。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接下来就是AI视频。什么人物演绎、镜头运镜、剧情分镜、背景配音,可能都能交给它搞定。
到时候,连拍广告片都不一定要请摄影团队了,一个人加一台手机,就能做出完整的品牌素材。
总结一下,现在的豆包,不只是能聊、不只是能画,它开始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工具,甚至是生产力工具。
我敢说,现在99%的AI小白还不知道豆包画图到底有多猛。它不是那种“差不多能用”,而是真的能拿来干正事的程度。
如果你也经常做图、写文案、搞设计,又或者想为你的内容创作提效一倍以上,不妨亲手试试豆包现在的“画图”能力。
我已经用它做了三周封面了,团队没人能看出这些图不是人P出来的。
而这,可能只是个开始。
送个福利:
AI破局三天实战营,连续三天硬核直播。
有素人做AI副业从0到百万的案例,有AI数字人口播带货、AI代写带货等热门项目。
直接领卡即可免费参加。
公众号后台回复:陪伴群,可以直接链接军哥,做AI启航
福利:+ jianghu10002领取IP起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