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E算法原理及Python实践

CURE(Clustering Using Representatives)算法是一种可伸缩的层次聚类算法,特别适用于处理大型数据集、离群点和非球形簇。其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算法概述

CURE算法结合了“单链”和“组平均”层次聚类的优点,通过选择代表点(representative points)来表示每个簇,并基于这些代表点之间的距离进行聚类。这种方法克服了单一质心或对象表示簇的局限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形状的簇和大型数据集。

二、算法步骤

1. 采样与分割:

对于大型数据集,CURE算法首先进行随机采样,以减少计算量并保留数据集的主要信息。

接着,将采样得到的数据集分割成多个较小的部分,以便在每个部分中独立进行聚类。

2. 选择代表点:

在每个簇中,CURE算法选择固定数量(如c≥10)的代表点。这些代表点通过以下方式选择:首先选择距离质心最远的点作为第一个点,然后依次选择距离已选点最远的点,直到选满c个点。这些点尽量分散,以捕获簇的形状和大小。

3. 代表点收缩:

选定代表点后,CURE算法根据一个收缩因子α(0≤α≤1)将这些代表点向簇的质心移动。距离质心越远的点(如离群点)收缩程度越大,从而减少对聚类结果的负面影响。

4. 计算簇间距离:

簇间的距离定义为两个簇中距离最近的两个代表点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度量方式使得CURE算法能够处理非球形簇。

5. 合并簇:

在聚类过程中,CURE算法将距离最近的簇合并,直到达到预定的簇个数或满足其他停止条件。

三、算法特点

可伸缩性:CURE算法通过随机采样和分割技术,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同时保持较好的聚类效果。

适应性:CURE算法不使用单一的质心或对象来表示簇,而是选择多个代表点,这使得算法能够适应复杂形状的簇。

鲁棒性:通过代表点收缩技术,CURE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离群点对聚类结果的影响,提高聚类的鲁棒性。

四、应用场景

CURE算法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信息学、文本挖掘、图像分割等。特别是在处理具有复杂形状和非均匀大小簇的数据集时,CURE算法表现出色。

综上所述,CURE算法通过选择代表点、代表点收缩和基于代表点距离的聚类策略,克服了传统聚类算法的局限性,为处理大型、复杂形状和非均匀大小簇的数据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五、Python实践

在Python中实现CURE(Clustering Using Representatives)算法通常涉及几个步骤,包括数据预处理、代表点选择、代表点收缩、计算簇间距离以及簇的合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CURE算法并非像K-Means或DBSCAN那样有现成的库可以直接使用,因此你可能需要自己编写一部分代码。

下面,我将提供一个简化的CURE算法实现框架,用于Python环境中。这个框架将不会直接处理大数据集或所有CURE算法的高级特性,但会给出基本的概念和步骤。

首先,你需要安装必要的库,如NumPy和SciPy,它们可以帮助你处理数组和数学运算。

pip install numpy scipy

然后,你可以编写如下的Python代码来模拟CURE算法的一部分:

import numpy as np

def select_representatives(data, num_clusters, num_representatives):

    # 这里仅作示意,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聚类算法(如K-Medoids)来选择初始的代表点

    # 这里我们随机选择代表点

    indices = np.random.choice(data.shape[0], num_clusters * num_representatives, replace=False)

    representatives = data[indices].reshape(num_clusters, num_representatives, -1)

    return representatives

def shrink_representatives(representatives, centroids, shrink_factor):

    # 对每个簇的代表点进行收缩

    shrunk_representatives = np.zeros_like(representatives)

    for i in range(representatives.shape[0]):

        centroid = centroids[i]

        for j in range(representatives.shape[1]):

            shrunk_representatives[i, j] = (1 - shrink_factor) * representatives[i, j] + shrink_factor * centroid

    return shrunk_representatives

def distance_between_clusters(representatives, shrink_factor=0.5):

    # 计算簇间最小距离

    num_clusters = representatives.shape[0]

    distances = np.inf * np.ones((num_clusters, num_clusters))

    for i in range(num_clusters):

        for j in range(i + 1, num_clusters):

            dist_matrix = np.linalg.norm(representatives[i] - representatives[j], axis=2)

            min_dist = np.min(dist_matrix)

            distances[i, j] = min_dist

            distances[j, i] = min_dist

    return distances

# 假设我们有一些数据和聚类数量

np.random.seed(0)

data = np.random.rand(100, 2)  # 100个样本,每个样本2个特征

num_clusters = 3

num_representatives = 5

# 选择代表点(这里仅为示意)

representatives = select_representatives(data, num_clusters, num_representatives)

# 这里没有实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因为它取决于你如何定义和计算质心

# 假设我们已经有了质心

centroids = np.array([[0.5, 0.5], [0.3, 0.7], [0.8, 0.2]])  # 示例质心

# 收缩代表点

shrunk_reps = shrink_representatives(representatives, centroids, shrink_factor=0.5)

# 计算簇间距离

distances = distance_between_clusters(shrunk_reps)

# 注意:这里还没有实现簇的合并逻辑,那将是层次聚类的一部分

print("Cluster Distances:")

print(distances)

# 在实际应用中,你需要根据这些距离来合并簇,直到达到所需的簇数量注意:

上述代码中的select_representatives函数是随机选择代表点的,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更好的方法是首先使用如K-Medoids这样的聚类算法来找到初始的代表点。

shrink_representatives函数根据给定的收缩因子将代表点向质心移动。质心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逻辑,特别是在非凸簇的情况下。

distance_between_clusters函数计算了簇间最小距离,这是基于代表点之间的最小欧几里得距离。

代码中没有实现簇的合并逻辑,这通常是层次聚类算法(如CURE)的核心部分。合并通常基于簇间距离矩阵,并根据某种合并策略(如最小距离、最大距离或平均距离)进行。

如果你想要一个完整的CURE算法实现,你可能需要查看专门的聚类库或研究论文中的源代码在继续讨论CURE(Clustering Using Representatives)算法的Python实践时,我们需要注意到CURE算法是一种相对复杂的层次聚类算法,它特别适用于处理大型数据集、离群点和非球形簇。由于Python中没有直接实现CURE算法的库,我们需要根据算法的原理自行编写代码或利用现有的聚类库进行部分功能的模拟。

以下是一个更详细的CURE算法实现框架,包括数据预处理、代表点选择、质心计算、代表点收缩、簇间距离计算和簇合并等步骤的概述。请注意,这里只提供思路和伪代码,具体实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 数据预处理

在应用CURE算法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标准化、异常值处理等。

# 假设data是已经预处理好的数据集

# data = ...

2. 代表点选择

CURE算法不直接使用所有数据点进行聚类,而是选择每个簇中的代表点。这可以通过初始聚类(如K-Medoids)或使用某种启发式方法来实现。

# 这里我们使用假设的select_initial_representatives函数来选择代表点

# 注意:这个函数需要自行实现或使用其他聚类算法的结果

representatives = select_initial_representatives(data, num_clusters, num_representatives)

3. 质心计算

虽然CURE算法不直接使用质心进行聚类,但质心在代表点收缩过程中是必需的。质心可以通过计算簇内所有点的平均值或中位数来得到。

# 这里我们使用假设的compute_centroids函数来计算质心

# 注意:这个函数需要自行实现

centroids = compute_centroids(data, representatives, num_clusters)

4. 代表点收缩

根据收缩因子α,将每个簇的代表点向各自的质心移动。

# 收缩代表点

shrunk_representatives = shrink_representatives(representatives, centroids, shrink_factor)

# shrink_representatives函数已在之前的示例中定义

5. 簇间距离计算

使用收缩后的代表点来计算簇间的距离。这通常是簇间最小距离,即两个簇中距离最近的两个代表点之间的距离。

# 计算簇间距离

distances = distance_between_clusters(shrunk_representatives)

# distance_between_clusters函数已在之前的示例中定义6. 簇合并

根据簇间距离,采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合并簇,直到达到预定的簇数量或满足其他停止条件。

# 这里我们使用假设的merge_clusters函数来合并簇

# 注意:这个函数需要实现层次聚类的合并逻辑

final_clusters = merge_clusters(distances, num_clusters)

# merge_clusters函数的具体实现取决于你选择的层次聚类合并策略注意:

上述代码中的select_initial_representatives、compute_centroids和merge_clusters函数都是假设存在的,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实现它们。

CURE算法的实现相对复杂,特别是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因此,你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并行计算或优化算法来加速处理过程。

收缩因子α的选择对聚类结果有很大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你可能需要通过交叉验证或其他方法来选择最优的α值。

由于CURE算法不是基于质心的聚类算法,因此在处理非球形簇和具有噪声的数据集时通常表现更好。然而,这也意味着CURE算法的结果可能不如基于质心的聚类算法(如K-Means)那样直观或易于解释。

  • 17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URE算法是一种基于层次聚类的聚类算法,可以用于处理高维数据。下面是一个用Python实现CURE算法的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spatial.distance import cdist class CURE: def __init__(self, k, alpha, t): self.k = k self.alpha = alpha self.t = t self.centroids = None def fit(self, X): n, m = X.shape clusters = [list(range(n))] while len(clusters) < self.k: max_d = -1 max_i = -1 max_j = -1 for i in range(len(clusters)): for j in range(i+1, len(clusters)): d = self.cluster_distance(X, clusters[i], clusters[j]) if d > max_d: max_d = d max_i = i max_j = j new_cluster = self.merge_clusters(X, clusters[max_i], clusters[max_j]) del clusters[max_j] del clusters[max_i] clusters.append(new_cluster) self.centroids = self.get_centroids(X, clusters) def predict(self, X): return np.argmin(cdist(X, self.centroids), axis=1) def cluster_distance(self, X, cluster1, cluster2): centroid1 = np.mean(X[cluster1], axis=0) centroid2 = np.mean(X[cluster2], axis=0) return np.linalg.norm(centroid1 - centroid2) def merge_clusters(self, X, cluster1, cluster2): new_cluster = [] c1 = X[cluster1].mean(axis=0) c2 = X[cluster2].mean(axis=0) for i in range(len(cluster1)): d = np.linalg.norm(X[cluster1[i]] - self.alpha * c1 - (1 - self.alpha) * c2) if d < self.t: new_cluster.append(cluster1[i]) for i in range(len(cluster2)): d = np.linalg.norm(X[cluster2[i]] - self.alpha * c2 - (1 - self.alpha) * c1) if d < self.t: new_cluster.append(cluster2[i]) return new_cluster def get_centroids(self, X, clusters): centroids = [] for cluster in clusters: centroid = X[cluster].mean(axis=0) centroids.append(centroid) return np.array(centroids) ``` 在这个实现中,输入的数据是一个 $n \times m$ 的矩阵 $X$,其中 $n$ 是样本数量,$m$ 是特征数量。算法的参数包括聚类数目 $k$,参数 $\alpha$ 和参数 $t$。$\alpha$ 和 $t$ 控制着合并聚类时的距离阈值,具体的解释可以查看CURE算法的论文。 算法的核心是一个层次聚类的过程。首先将所有样本分为一个初始聚类中,然后在每一次迭代中选择距离最远的两个聚类进行合并,直至聚类数目达到 $k$。合并聚类的过程使用了一种自适应距离阈值的方法,详见论文。最后,算法输出每个聚类的质心,作为预测时的中心点。 实际使用时,可以按照以下代码进行操作: ```python # 加载数据 X = np.loadtxt('data.txt') # 初始化CURE模型 k = 3 alpha = 0.5 t = 1 model = CURE(k, alpha, t) # 训练模型 model.fit(X) # 预测聚类 y_pred = model.predict(X) ``` 这里的 `data.txt` 是一个文本文件,每行代表一个样本,每列代表一个特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