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情结 | 认知闭合 ——蔡戈尼效应的心理机制

注:愿看到此文的人,走出未完成情结!


未完成情结

宣传部 心灵方舟一内财大心理中心

何为未完成情结

它也被称为“未完成事件”,“契可尼效应”。是指那些“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更使人难以忘怀。使人总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中追求起补偿的意向。更重要的是,当事人由于对此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觉,所以总是在寻求其加倍的满足。其实,每个人都有其“未完成情结”,它可能像个陷阱一样让我们陷进去,难以自拔。

图片

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过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总是记忆犹新。未获成果的初恋中美好时辰和景象,大多深深地印入恋人的脑海,使他们在一生中都难以忘却。分手正是爱情的中断,它往往比美满的结局更令人刻骨铭心。从心理学上看,恋爱是心理能量的最大聚集,而分手后,这种聚集起来的心理能量突然失去了宣泄的对象,可能使人产生迷失方向的感觉。

为什么它影响这么深刻

可能性

不同于一个确定的happy ending或是bad ending,“未完成”意味着可能性,意味着“本可以”,意味着不甘、懊悔和遗憾。当一件事成为了“未竟之事”,我们对这件事的评估就会脱离此时此地的这件事本身。就比如以前的一道考试题,你认为你有可能将它完成,最后却因为某种因素导致了题目没有完成,那么你对这道题目的印象就会远远超过其他题目,因此在未来,你会为了这道题目不理智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从而产生影响。

执念

未完成情结,与我们对“完整”的执念有关。

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有小缺口的图形时,会条件反射地想去补全它,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形。这是人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能,我们倾向于事物的完整性。

完形学派强调,不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人都会追求和构造一个完整且闭合的图形。人们近乎偏执地渴望生命中每件事都有始有终。没有结果的事伴随着未被满足的愿望或需求,被人们带入日后的人生中。

我们会一直有欲望去终结曾经开启过的愿望、疑问、甚至人生命题,这是一种本能。

认知闭合需求

心理学家认为,人具有一种认知闭合需求(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不确定的情景时,有一种求知动机——“人总是希望能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论是什么样的答案。因为与混乱与不确定相比,任何明确的答案都会让人们感受到认知上的舒适”。

因此曾经很看重,却已极难、甚至不可能有机会完成的事,会一直让我们感受到认知上的不舒适。一直怀揣着这种无法完成的隐痛是折磨人的,人们选择种种方式逃避这种痛苦。

因此人们带着倾向于完成的心理,对这份遗留在内心深处的事情念念不忘。

它如何影响我们

  ~  
图片

有的人选择否认,拒绝承认自己曾经有过的渴望;有的人选择遗忘,完全忘记自己曾经渴望过什么;还有更多的人下意识地,模拟类似的情境,寻找相像的人,试图在复刻的版本中完成自己的未竟之事。

而未完成情结的影响,正是通过复刻过程所体现的,复刻行为主要分为补偿和发泄。

补偿

补偿可以是对自己的。举个例子,一个人因为小时候家里物质条件的匮乏,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长大后竭力追求物质和金钱,用挥霍来自我补偿。再比如,因为和曾经的恋人无疾而终,而试图借与一个和对方相似的人在一起,并获得更好的结局来补偿自己。

还有对他人的补偿。例如在过去的关系中,由于自己没有在重要的时刻保护好伴侣,让对方受到了无法挽回的伤害,后来将这种懊悔和愧疚转移给之后的伴侣,格外留意对方的安危,巴不得时刻在陪伴在旁保护。

发泄

发泄更多地表现在情绪方面,将想表达却未能如愿表达的情绪发泄到别处或他人身上。例如,一个人在小时候受到虐待或不公平对待,即使幻想了数次表达愤怒,捍卫自己的情形,却最终停留在敢怒而不敢言,于是在之后的关系中显得很易怒,将这种压抑的怨愤发泄在对方身上,因此对现实的人际关系造成影响。

补偿和发泄往往会同时发生。并且,它们通常也的确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未完成的煎熬。

但是,如果人一直逃避和忽视最初的那件没完成的事,只是去完成类似的、自己复刻出来的事,人们依然无法获得真正的“完整”。所以,“重复”常常是这一行为模式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人们反复地将自己置于相似的情境或关系中,就像是一种轮回。在这种无意识的重复中,痛苦会短暂地缓解,却很难消失。

它带来的危害

无谓的努力

在重复地、不断地想要填补未完成的过程中,人们还会付出一些无谓的努力。甚至因此错失那些更重要的、更珍贵的,或是现在这个自己真正需要的人和事。未完成对当下最大的影响,就是限制住自己的选择。你以为自己是在自由地选择,其实是被过去的心结操纵着。

这种重复的行为模式还有一个附带品,那便是空虚。带着执念的人一遍遍地复刻,带来一种“完成了当年的未完成情结”的错觉,然后又一遍遍地发现内心的不完整感依然存在。

不当的注意

有研究发现,如果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失去的可能性”,人会变得更不快乐,心绪更加复杂,同时还会失去更多“未来的可能性”。换言之,一味地执着于过去的未完成,会在当下和未来留下更多的遗憾。

传宗代际

未完成情结还具备着代际传递的特点。在家庭中,父母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自己未完成的事情强加给自己的孩子。由于这些事件往往伴随着懊悔、愤怒等负面情绪,未完成情结向下一代的传递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创伤的代际传递,使后代继续背负未完成的痛苦。

图片

如何应对它

其实,未完成情结并非恐怖的魔鬼,可以说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有未完成情结,它是我们生活与成长的象征。而想要应对其带来的危害,跟着接下来的三步走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解决办法。

溯源

“溯源”的意思就是,回头寻找事情的根源。当你发现自己陷入了“未完成情结”的苦恼时,要学会回头看,从以前的记忆中寻找,到底是哪一段回忆引起了“未完成情结”?找到了事情的根源就相当于让事情进入了乐观的阶段。“溯源”让你在处理烦恼时显得不再困惑,让事情变得有条理起来,为接下来的解决阶段提供必要的准备。

释放

每个人的过去,或多或少有些不愿面对的、不愿意承认的错误,处理不当的事,会变成心里的死结,沉淀在心灵的某一个角落,不知不觉地影响和困扰着往后的生活。当你懂得了情绪的成因,明白了情结的起因,学会了如何排解情绪,你就能选择释放自己,宣泄不快。如:向身边信得过的人倾诉,抛下思想包袱。

接纳

未完成情结往往一直存在着,持续地困扰着你,直到某一天,你能勇敢地面对、并能妥善地处理那些情感和事情,你才能清理它。很多时候,你对一个人、一件事耿耿于怀,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对方,而是当初那个不够勇敢的自己。经历一些事情以后,或许你稍微具备那种敢于直面矛盾冲突的勇气。你要学会面对自己,勇敢接纳自己的过去,做到积极归因,便可减少甚至消除“未完成情结”的消极影响。

转载:心理中心

责任编辑:周梦圆

责任校对:邢晓敏 马晓楠

责任审核:牟芳芳


via:


为什么我们这一生都难以逃脱“未竟之事”的羁绊

原创 月食APP

Now I know what a ghost is. Unfinished business, that’s what.

如今我明白了鬼魂为何物。未竟之事,如此而已。

——Salman Rushdie 《撒旦诗篇》

我有一个朋友,她高中时喜欢过一个男孩子。他们之间有过很多暧昧的小事,当时她周围的人,包括她自己,都觉得他们马上就会在一起了。后来她因为家中变故中途转学了。遗憾的是直到她走,那个男孩也没有向她表明心意,而她自己也是个被动的人。再后来,他们也慢慢断了联系。

直至今天,这个朋友还常常想起那个男生。她仍在纠结,对方当初是否也喜欢着自己。我问过她“你是还喜欢他吗?”她说,是这种“不了了之”的感觉一直在心中,让她难以释怀。

无疾而终的暧昧,未能走到最后的初恋,幼时渴望却不曾获得的关爱……这些令人放不下的憾事似乎都有着某种相似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当初没有实现的心愿。

我们每个人都有对完整的执念

“未完成情结”这个概念来源于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学派,完形心理学。不同于一个确定的结局,“未竟”意味着可能性,意味着“本可以”,意味着不甘、懊悔和遗憾。当一件事成为了“未竟之事”,我们对这件事的评估就会脱离此时此地的这件事本身

完形学派强调,不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人都会追求和构造一个完整且闭合的图形。人们近乎偏执地渴望生命中每件事都有始有终。没有结果的事伴随着未被满足的愿望或需求,被人们带入日后的人生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未完成事件,它不一定是宿命般宏大的事。看了一半被迫中止的电影或小说,特意去吃却刚好关门了的餐厅,在我们去找机会完成它们之前,这些也都是未竟的愿望。我们也一样会牵挂要去实现这些愿望。

我们会一直有欲望终结曾经开启过的愿望、疑问、甚至人生命题,这是一种本能。

由此,心理学家认为,人具有一种认知闭合需求(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不确定的情景时,有一种求知动机——“人总时希望能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论是什么样的答案。因为与混乱与不确定相比,任何明确的答案都会让人们感受到认知上的舒适”。

相应的,曾经非常看重,却已经极难、甚至不可能有机会完成的事,会一直让我们感受到认知上的不舒适。一直怀揣着这种无法完成的隐痛是折磨人的,人们选择种种方式逃避这种痛苦。

有的人选择否认,拒绝承认自己曾经有过的渴望;有的人选择遗忘,完全忘记自己曾经渴望过什么。还有更多的人下意识地,模拟类似的情境,寻找相像的人,试图在复刻的版本中完成自己的未竟之事

未竟之事如何影响着我们

在这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复刻过程中,有两种常见的行为,分别是补偿和发泄

补偿可以是对自己的。举个例子,一个人因为小时候家里物质条件的匮乏,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长大后竭力追求物质和金钱,用挥霍来自我补偿。再比如,因为和曾经的恋人无疾而终,而试图借与一个和对方相似的人在一起,并获得更好的结局来补偿自己。

对他人的补偿行为也很常见。例如在过去的关系中,由于自己没有在重要的时刻没有保护好伴侣,让对方受到了无法挽回的伤害,后来将这种懊悔和愧疚转移给之后的伴侣,格外留意对方的安危,巴不得时刻在陪伴在旁保护。

发泄则更多地表现在情绪方面,将想表达却未能如愿表达的情绪发泄到别处或他人身上。例如,一个人在小时候受到虐待或不公平对待,即使幻想了数次表达愤怒,捍卫自己的情形,却最终停留在敢怒而不敢言,于是在之后的关系中显得很易怒,将这种压抑的怨愤发泄在对方身上。

补偿和发泄不是平行的,它们往往会同时发生。并且,它们通常也的确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未完成的煎熬。

但,如果人一直逃避和忽视最初的那件没完成的事,只是去完成类似的、自己复刻出来的事,人们依然无法获得真正的“完整”。所以,“重复”常常是这一行为模式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人们反复地将自己置于相似的情境或关系中,就像是一种轮回。在这种无意识的重复中,痛苦会短暂地缓解,却很难消失。

在这个重复地、不断地想要填补未完成的过程中,人们还会付出一些无谓的努力。甚至可能因此错失那些更重要的、更珍贵的,或是现在这个自己真正想要、需要的人和事。未竟之事对当下最大的影响,就是限制住自己的选择。你以为自己是在自由地选择,其实是被过去的心结操纵着

看到文章的这里,不知道你是否已经隐约回想起了自己的执念。如果很幸运的,你清楚它是什么,且这件事是还来得及完成的,那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去完成它——踏上去你当初魂牵梦萦的那个地方的旅程,去找那个还留着联系方式的人问一个答案(当然,也可以选择稍微委婉一点的方式……)。

如果你不清楚它是什么,但你却在当下的生活却切身的感到空虚和不完整,那么你可以试着静下来回想,你是不是一直在重复着什么事情,或者陷入同一种模式,它们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觉察的能力是关键。你至少应该具备能觉察到自己基本情绪的能力(i.e. 我做这件事/和这个人在一起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以及自己做一件事背后大致的动机(i.e. 我选择这条路是出于理性的利弊分析,自己的爱好,还是没什么来由的冲动?)。


via:


未完成情结:小时候没得到的东西,到底会对人有多大影响?

文 / 2521心理热线

那些童年时“未完成”的心愿,像块淤血一样堵在潜意识里,挥之不去。

我们该如何接纳过去、迎接未来呢?

图片

我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需要听别人说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通常不愉悦,说起来总是痛苦、愤怒、悲伤、委屈、阴影、恐惧。

人们总是说:尽管曾经经历过那些痛苦、愤怒、悲伤、委屈,但毕竟是过去了。

既然已经“过去了”,那么,现在的你为什么没法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

由于过去的那些创伤和事件,使现在的生活受影响,也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有个共同特征:不受个人意志左右。也就是说:你根本控制不住。

为什么童年时期遭遇到痛苦的事件,会使得如今已经长成一个健壮的成年人依旧脆弱无力、深陷过去?

为什么那些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久到我们压根想不起来,但在此触碰的时候心里依旧难过地不得了?

心理学有一个流派,叫完形心理学,也就是格式塔。它谈到:未完成情结。

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所谓情结,由“情”打的“结”,郁于心中,无法疏通。

那些没完成的事件、没有解开的情绪、卡住的能量流动不起来,像块淤血一样堵在潜意识里。

这些情感是从哪里来的?

图片
由过去某件或多个事件带来。当时未得以解决,情绪未得以表达,愿望未得以达成。迫于现实和压力,不得不隐藏起来,然后一点点累积于心中,在往后的每一个日夜,刺刺挠挠。

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未尽事宜,在之前“未完成情结”的征集中

@红烛摇摇说:小学二年级,看到同桌有一个漂亮的文具盒,羡慕到不行,求爸爸给我买一个,结果求了半年也没求到,失落至极!

现在是一名高校老师,副教授,上课看到哪个学生桌上摆了漂亮的文具,忍不住下课了走过去看看,把玩一会,总被学生笑。

“要了半年未果”就是那个事件。“失望、委屈、伤心”就是那些未表达的情感集团。“真的很喜欢这个文具盒,真的很想要”,就是未达成的愿望。心心念念,难以忘却。

用我们的意识去思考:那现在给自己买一个不就完了吗?至于心心念念这么多年吗?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为什么会心心念念很多年仍无法翻篇?

图片

童年时或者过去的“未完成事件”,或者情结,时常会伴随我们一生,不论长大后的我们多么疯狂地弥补,但都会发现:那里像是一个黑洞,永远也得不到那份满足。

蔡戈尼克效应:为何得不到的永远在 “骚动” ?

这份“未完成事件”的情结在心理学上叫做“蔡戈尼克效应”。

蔡戈尼克是个外国人,他做了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效应,于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蔡戈尼克效应”。

这个实验就是,他让一群人完成任务,有的任务完成了,有些任务没完成。然后去调研完成和未完成人们的心理。

  • 完成任务者:很快就能放下这个事件,淡化经历。

  • 未完成任务者:对“未完成”的任务有深刻的记忆,感到痛苦不已,渴望能穿越到过去去补全。

这种状态其实很常见,比如我们的事情做了一半,没法做了,就会浑身不舒服。什么事都想图个善始善终,圆圆满满。

比如一副十字绣,前面都完美,绣最后几行时破了个洞。

听上去都已经和“强迫症”很像了,我们就知道这个情绪的级别之高。这是一种无法控制的不舒服感,自我冲突、自我折磨的情绪。

所以,这个效应认为:那些未完成的事宜,对人类的内在影响极深。

童年的未完成事件,不仅仅是“事件”这么简单。童年未完成的事件,往往不是由单独这个事件引起。

那个没要到的文具盒,就真的只是对文具盒的渴望吗?

当然不是。

在这些“未完成事件”的背后,有着我们当时与重要养育者(父母)的关系作为背景。

这些关系由无数个事件累积起来,最终在一件事件那里爆发,让我们体验到强烈的情感。

我们童年没有得到的,留下的遗憾,并不只是某件东西求不得。

它的背后,通常指向对于“爱”的强烈期待。

假设在当时,我们的父母满足了我们,那我们的潜意识会收到一个正向的信念:父母是爱我的,我是值得拥有的。

倘若没有,也许就会让我们认为:他们是不爱我的,我不值得拥有这些。

“未完成事件”难以弥补,当我们与重要他人(父母家人)的关系,当时存在一些问题,又由无数的小事件堆积成那样的关系。

我们只利用其中一件事来补偿自己,只是头痛医头而已。

所以不论现在的你,给自己买多少个文具盒,也无法使得那段关系得以补偿,也无法使你过去的父母发生任何改变。

假如事件背后是指向对父母的爱恨,那么哪怕我们给自己买100个文具盒,也无法修改内心那个缺失的形象。

所以,无法类同的自我弥补,使得这个淤血看上去,无药可医。

那这块淤血,是如何作用于我们以后的人生的?

征集中还有几个使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朝景

小时候,家里穷,只有两件衣服换着穿。

妈妈箱子里有一块布料,白底蓝碎花,是少见的绸缎,经常拿出来说等过年给你缝件衣服。

但一直到我长大,到妈妈都走了,这块布料已经太小了,没法缝了。

@朱志维

2007年父亲去世的那一夜,大雨瓢泼。

陪了他一年的狗狗在同一天夜里下楼后失踪。

11年了,似乎一直在期待它回来。

@嗯

小时候要衣服,妈妈总是恶声恶气的不给买,还骂我。

现在看到好看的衣服,觉得习惯了还是不买。

@27

小时候被一群小男孩儿打了,特委屈求助于母亲,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但是,得到的却只有责骂。

被母亲骂的第一秒,特别震惊,原本满腔想要说的委屈全被卡住,觉得胸口麻了一块。

想要得到的理解和安慰从未得到。

不同的事件,在我们身上发生,形成的影响都不同。

每个人都有午夜梦回的某个事件,像淤血、像毛球、像鱼刺,如鲠在喉,带着伤痛生活在人堆里。

你不会把你的伤口示人,但其实,你每天都在带着伤跑。

未完成事件会这样来影响我们

图片

1 让我们被强烈的情感淹没

有些事再也无法做到,所有的情感只化为两个字:遗憾。

这两个字并不如它看上去那般轻飘飘。

如果真承认了是遗憾,倒也生出了几分哀悼。

可更深的遗憾,是愤懑,是永远达不成的委屈,是熊熊燃烧的怒火。

这种在潜意识燃烧的情感,像是来源于过去的鬼火,总在你现在的生活中现身。

在每一个失眠的夜晚,在你照镜子的刹那,在独处的瞬间,在看到的一行文字、一句台词时,突然出现,心口突如其来的绞痛,无法制止。

这样的情感会让你从现在的生活抽离,总是带着过去的影子生活。

怎么办?

我们谁也无法回到过去。

2 让你不断重复,以求弥补

意识上,我们知道无法回到过去。

但潜意识十分强大,它会为你创造过去。

  • 过去没有得到的某些衣服,现在的你便无比渴望衣物。衣橱里挂满了衣服,一件一件买,可总觉得不满意;

  • 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什么都得省,长大后哪怕已经是物质充沛的成年人,为自己挣得了足够的金钱,但总还觉得不够;

  • 童年时父母不认可自己,没有好好地爱自己。成年后有了伴侣,虽然很相爱,但总想让他不断地看见自己、认可自己,怎么认可都不够;

  • 小时候父母不让画画,长大以后自己花时间去学。可是不论怎么画,心里都无法找到那份感觉;

  • 小时候缺乏父爱,成年后谈了多场恋爱,对方都是比自己年长、像爸爸一样的男人;

  •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考上了大学却因经济条件无法去上,后来便拼命获得更多知识。有了孩子后,对孩子的学业无比焦虑,希望给他最好更好的教育资源…

我们这么做,背后想要满足的,并不是如今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愿望,而是在满足内在那个孩子的愿望。

但创伤与缺失,并不是过去没有、如今有了就会停止的事情。

所以在成年后,哪怕自己找补了很多,依然会感觉到空虚、不满,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是又很难去说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3 让你看不清成年人的自己

当我们因为内在的那些未完成事件,拼命去填补童年的缺失和愿望时,我们很难看到成年的自己到底真正想要什么。

  • 成年人不需要那么多的衣物、食物;

  • 成年人不需要时刻被理解、呵护;

  • 成年人不必让别人来给自己无限的认可和关注;

  • 成年人不能让别人来为自己的一切负责;

  • 成年人可以去达成目标,也能接受达不成的失望;

  • 成年人可以自如地去表达自己,不担心受到拒绝。

4 让你回避现在

在征集中,我看到了很多“未完成情结”与“不正常的人际态度”有关:

  • 莫名被拉黑

  • 没有缘由的分手

  • 被人拒绝

  • 不敢对喜欢的人表白

  • 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

这些“未完成情结”导致现在很难进入到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中。

我们不知道当年是为什么被拒绝,我们害怕发生同样的事。

我们因别人的拒绝,对自己感到不自信,因曾经的不自信,导致现在的更不自信。

还有一些,与“未被好好对待”有关:

  • 被掌掴的孩子

  • 不被满足、受委屈的孩子

  • 没被看到、不被呵护的孩子

于是在现在的关系中,不相信自己会被善待。

不敢流露自己的感情,总担心被看出不自信,被拒绝。

自己付出的真心,被对方扔掉了。

这是与“完成未竟事宜”相反的策略:因未竟事宜是如此不堪,而再也不敢开始与之相关的任何活动。

这是由过去带来的对于现在的“回避”。

如何疗愈“未完成情结”?

图片

最直接的方法是去寻求心理咨询,在咨询师的帮助下,看到这一部分,完成疗愈和转化。

如果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你也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你的未完成情结是什么?

曾经的事件带给你的情绪情感,是如何影响你的?

找个没人的地方,可以在自己的卧室、在独处的空间里,蹲在地上,像个孩子一样抱着自己,面对它们,好好哭一场。

[妈妈就是没给你做那件衣服;

爸爸就是没给你买那个玩具;

我就是没有留住那个人;

妈妈就是没有好好抱过我;

爸爸没有夸过我;

他们这样地骂了我;

那天雨好大,我没能够送他一程;

…]

虽然这些事真的让人感到很悲伤、绝望,但,它真的发生了。

它们都是事实,我们要学会接受它。

如果有时间机器,这一切也许都可以被弥补。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时间机器、也没有如果。

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接受它,承认它真的发生了——

是的,我真的没有得到。

我,真的没有得到。

可是,我成年了。

如果你面对过它们了,也好好地哭过,也许你会在这些悲伤的事件中,收获到一股全新的力量。

如果你还没得到这股力量,请允许自己,再去面对一下,或者允许自己再悲伤一段时间。

为自己的过去、现在、一切的经历负责。

请你告诉自己:我成年了,就算全世界都不理解我,我也能说那是因为我跟全世界都不一样;

我成年了,失去谁,我哭一会儿,就能接着过;

我成年了,我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喜欢我,也没必要喜欢所有人;

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也有权利做我自己;

我成年了,该为以后好好规划了。

所有的成年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的一切负责。

祝愿你,可以在面对与疗愈中,收获一个越来越强大的自己,不再陷入过去的阴影,不再被“未完成情结”所困。

身心自由地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via:


你为什么对 TA 念念不忘:未完成情结

原创 CyberPsych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如愿以偿。比如突然分手的感情,来不及完成的工作,赶不上最后一面的亲人。

这些“未完成”的事情,往往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正是因为没有完成,留下了缺失和遗憾,所以我们会无意识地去追求补偿。

比如,明明知道眼前是个渣,但是因为对方太像当年的那个Ta了,还是下不了决心分手;明明知道已经没可能了,心里却还总是放不下。

从心理学上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

01 什么是未完成情结?

人对未完成的执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未完成情结”,也被称之为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它是指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记忆更加深刻,而对已完成的则容易遗忘

人有一种天生的倾向,那就是追求完整和圆满。我们希望生活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种需求被称之为“认知闭合”,它会推动我们去解决未完成的事情,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种心理上的张力,在没有完成的事情上,往往会表现为遗憾、懊悔和不甘。我们会在内心给自己预设一套剧本,而情绪会强迫我们拿起剧本,一遍遍地寻找舞台和演员,期待能够覆盖残留下来的消极感受。

图片

比如,有人之所以会经常跟另一半发生冲突,就是由于伴侣对Ta的不满,引起了Ta对幼年被父母批评的恐惧。于是,一旦伴侣对Ta有一些批评,剧本被激活了:Ta变成了那个从小被父母管教的幼小自己,然后跟象征意义上的父母(伴侣)抗争到底,以期这一次能够实现不一样的结局。但是,即使这次获得了胜利,也不能改变小时候被批评留下的消极情绪,因此这段剧情只会一遍又一遍地被触发并上演,最终成了强迫性重复的未完成情结。

02 如何面对未完成情结

面对未完成的事件和心中的执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应对和释放:

  1. 告别仪式:为自己与对方的过去制定一个心理上的告别仪式。通过写信、回忆和表达未说出口的话,来在心理上为这段经历画上句号。

  2. 自我接纳:一些事情注定是无法完成的,承认并接受这种不完美非常关键。尝试去感受自己因为执念随之而来的情绪,放下执念,并在哀伤中疗愈自己。

  3. 自我认知:重新认识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更好地理解自己。评估过去的事情,区分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改变可以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

  4. 专业咨询: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通过对话和心理治疗,回到过去的场景,完成未了的心愿,以达到心理上的和解。

图片

03 与遗憾同行

面对未完成的事件和心中的执念,我们需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疗愈和成长。

正念告诉我们,“允许一切如其所是”,接纳自己对过去不圆满的执念,或许比找到解决方案更重要。

有时候,放下并不需要完完整整的忘却,或许能够平静地面对那份执念,才能让我们释放内心的负担,走出未完成情结的阴影,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via:

你为什么对TA念念不忘:未完成情结 原创 CyberPsych 赛博普赛克 2024年04月15日 18:00 北京

https://mp.weixin.qq.com/s/EPUg_ny872ixZhx7A-HAxA


为什么你一直在想着你的白月光呢?未完成情结来揭秘

原创 摆渡人

“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却那么冰凉。”一曲《白月光》让很多人回忆起自己的初恋。初恋就像蒙在回忆上苦涩的纱,明明知道不可能,但还是去想念。

我们往往对于真实的现实视而不见,迷恋于水中花镜中月。“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很多时候,我们有很多的想法,都是源于对没有实现愿望的渴望。

钢琴家郎朗从小专心练琴,很少出去和小朋友游戏。成名后他频繁参加综艺,也是为了感受认识新朋友的快乐,喜欢和大家在一起玩游戏。

你有没有对妈妈小时候不给你买某样东西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呢?你会采取报复性的补偿行为吗?

图片

这些情感,在心理学称之为未完成情结。

未完成情结是指有些情感没有表达出来,但是与记忆联结在一起。这些情感可能是悔恨、愤怒、悲伤、痛苦等,它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徘徊。当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会阻碍我们的判断。

什么时候未完成情结会停止呢?当个人愿意去直面自己真实的情感的时候就会停止。

比如说,当你真的见到你一起的白月光,你会感受到现实和想象的差距,之后也不会去想你的白月光了。

请你试画一个圆,到最后的时候留下一个小缺口。你再看看这个小缺口,你有没有想将这个圆画完的冲动。

我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有始有终,对于开始但是没有结束的事情难以忘怀。

对于想要的东西,我们等待的时间越长,我们的大脑就会分泌越来越多的多巴胺,会觉得那个东西充满诱惑。

图片

“未完成情结”的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蔡加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将被试们分成两个组,这两个组的任务都是演算相同的数学题。第一组顺利演算完,第二个组在演算的过程中被叫停。最后,两个组都要回忆演算的题目,发现第二组要明显优于第一组。

心理学家认为,正因为有未完成情结,没有完成的遗憾,留存在第二组的记忆里,而已经完成的第一组,完成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反而轻松的忘记了任务。

很多时候,未完成情结会让我们进入非理性的状态。本来可以完成的事情,因为其他的外力因素戛然而止,我们会有遗憾和不甘心。“未完成”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本可以”。

图片

白月光就是这样的角色。也许你见到现在的ta,不会有任何的感觉。因为ta在你曾经的回忆里占据着故事的主角,而这个故事还没有结局。这个故事会推动你不断去修复这个关系。

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过的地方,因为不小心错过的活动,因为人多没有去的餐厅,总会让我们执念于再去一次。

抗拒成为父母的样子,长大后却发现自己的行为举止,和父母如出一辙。

越是努力想忘记过去,却又是忘不了。

当你谈一次次的恋爱,越发现你的对象总是逃脱不了初恋的影子。

人们反复地将自己放在相似的关系或情境中,就像一个轮回。

图片

如何面对未完成情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想要应对它所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溯源

寻找事情的根源。你要尝试着从以前的记忆中寻找哪个是自己的“未完成情结”。面对它,你就会坦然,让事情变得有条理。

第二步,释放

每个人的过去,都有一些不愿意想起,不愿意回忆的事情。这些事情依然粘附在你心里的某个角落里,时不时地让你不舒服。

当你找到事情根源的时候,你就可以适当排解自己的情绪,宣泄自己的情绪。比如找朋友倾诉等。

第三步,接纳

未完成情结一直困扰着你。有时候,你对有些事情、某个人耿耿于怀,主要是因为当初的自己。

如何接受现实,学会面对自己,勇敢接纳自己的过去,积极的进行归因,可以帮助我们减轻“未完成情结”对我们的影响。

在心理治疗中,有一种技术叫作空椅子疗法,其中一种形式是倾诉宣泄式。在此过程中,我们会先准备两张椅子。然后,将其中一张椅子放在来访者面前,让来访者设想某人坐在上面。接着,来访者可以表达那些想要向该人倾诉却未曾说出口的话,以此弥补内心一直以来的遗憾,使内心逐渐平静。

遗憾是必然的,很多事情不会是完美的。而所谓的结果,带来的是放下和遗忘。


via:


蔡戈尼效应

蔡戈尼效应 又名 蔡戈尼克记忆效应(紫格尼克效应), 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1927 年,德国心理学家 Β.Β. 蔡格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发现的心理现象。她让被试者做 22 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 55 倒数到 17,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工作出现的顺序是随机排列的。做完实验后,在出乎被试意料的情况下,立刻让他回忆做了 22 件什么工作。结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 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 43%。

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记忆中的心态叫蔡戈尼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这个现象是由蔡格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这种未完成的不爽 – 深刻的留存于未完成工作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 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

关于这种心理,曾有过这样一段佳话:一位爱睡懒觉的大作曲家的妻子为使丈夫起床,便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趋合心理逼使他在钢琴上完成他在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

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蔡戈尼效应使人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极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罗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尽管全神贯注,一旦解开了就会松懈不再在意,因而很快忘记。

蔡戈尼效应的心理机制

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叫 “心理张力”。研究还指出,任何人都企图满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动作。其中既有先天的需要 (饥、渴等),也有半需要 (迫切的趋向)。在勒温看来,个人能动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如果中断了满足需要的过程或解决某项任务的进程而产生了张力系统,就可以使一个人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勒温认为,没有完成的任务使得没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当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也将随之消失。由此可见,一个人的 “心理张力” 系统,是产生 “紫格 尼 克 效应 ” 的心理机制。

蔡戈尼效应的实验内容

根据相关研究,1920 年代一位年轻的俄罗斯心理学系毕业生布鲁玛・蔡戈尼克在一家维也纳咖啡馆和他的导师一起喝茶。作为研究人性的心理学系师生,他们饶有兴致地观察了服务员和顾客的行为,结果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顾客招手结账的时候,服务员可以很容易地记住顾客点过哪些食物,但是一旦顾客结完账,过几分钟再次询问的时候,服务员就得很费力地去回忆顾客点过哪些食物。看起来,结账行为一发生,服务员对他们所点食物的记忆就消失了。

蔡戈尼克对此非常好奇,便回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他请人们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加总一些数字,或者将玩具放到盒子里),但其中一些任务,他在参与者完成之前就把它们中止了。最后,参与者们被要求描述所有的任务,结果正如蔡戈尼专在咖啡馆对服务员的观察一样,没有完成的任务仍然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因而更容易被回忆起来。

蔡戈尼克指出,当人们开始做任何一项活动时,大脑就经历了一种精神焦虑,而一旦活动结束,大脑就潜意识地放松下来,并很快遗忘掉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受到了阻止,大脑的焦虑就会继续存在,直到活动完成时才会消失。

那么,这和拖延有什么关系呢?拖延的人常常延迟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被眼前繁重的工作压垮了。然而,如果有人说服他们,或者他们说服自己再坚持 “一会儿”,他们通常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把工作完成。

研究表明,“一会儿” 是最有效的击败拖延习惯的杀手,它甚至可以帮助人们完成最繁重的任务。蔡戈尼克的研究也很好地解释了:最初只着手进行了几分钟的事情会制造一种持续的焦虑,这种焦虑只有在事情完成时才会消失。

以上研究只是蔡戈尼克杰出研究工作中的一个范例。在另一个实验中,他试图恢复一个因歇斯底里症而被麻痹的病人的行动能力,他让一个助手穿着军装突然走进房间,并命令病人站起来。不幸的是,这个实验的结果后来被丢失了。

后来的一位俄罗斯传记作者指出,这个实验不可能被重复了,因为在如今的俄罗斯,再也找不到一个像当初的病人那样将政治人物奉若神明的人物了。

产生蔡戈尼效应的原因

为什么产生蔡戈尼效应呢?经研究,一般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与中止完成的工作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工作难度越大,思维越活跃,短时间强化的强度就越高,而强化对增强记忆是有益的。因此,被中止的工作往往容易被首先回忆。此外,工作难度大时,人们的情绪变化也大,而情绪对回忆是有很大的帮助。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记忆的效果往往是比较好的。

二是中止工作名称的回忆只受到了前摄抑制的影响。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换言之,先做的事对后做的事的干扰影响。在中止工作中,就没有发生倒摄抑制的影响,而只有前摄抑制的影响。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做的事对前面已做的事的干扰作用。而完成任务的工作,这两种抑制都是存在的,因此,记忆效果就要差一些。

三是中止工作的期待作用。完成工作任务后,人们往往认为此事已了结,可以告一段落,因此,就不再有强烈的记忆动机,这如完型心理学派所认为的,做好事就心理而言已经是完型,它就不再有未完型时的那种强烈要求达到完型的心理动机。因此,不易回忆。而未完成的中止工作,人们总想有一个美好的完型出现,即期待工作的圆满完成。因此,大脑中常常占有一席活跃的位子,便于回忆时快速地搜索与接通,从而产生蔡戈尼效应。

蔡戈尼效应实例分析

倘若信才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写不显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四处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在寻找时思路又转到别的方面去了,而丢下没写完的信不理?或者,你是否被一本间谍小说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个重要会议,也要读到凌晨 4 点仍不释卷?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你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完成。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一个人做事半途而废,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失败。他永远不去把一件作品完成,以避免受到批评;同样,只愿永远当学生而不想毕业的人,也许是因为这样就可不必到社会上去工作;也可能由于他在潜意识中就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于是害怕成功,因此也就下意识地逃避成功。

泰克医生为有这样心理的人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他说:“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 10 分钟,而工作要一小时才能做完,那么,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然后用三分钟的时间活动筋骨,例如跳几下,去倒一杯水,或是做些静力锻炼的肌肉运动;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 10 分钟花在工作上。”

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采,但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紧张、太狭窄。

只有减弱过强的驱动力,才可以使人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方面,不做完不罢休的人可能是个工作狂。如果把这种态度缓和一下,不仅使你能在周末离开办公室,你还有时间去应付因工作狂带来的问题:自我怀疑,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或不能应付紧张等等。

非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险。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表示过分强烈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的消遣活动。有人会强迫自己织完一件毛衣,结果虽然不喜欢那件毛衣,但却觉得非穿它不可。对于某些事,不应该害怕半途而废。

避免措施

有人会强迫自己织完一件毛衣,结果虽然不喜欢那件毛衣,但却觉得非穿它不可。对于某些事,不应该害怕半途而废。

而怎样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呢?

第一,在看事物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如果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就勇敢地放弃。

第二,编制一个时间表,把必须做的事以及要费的时间都写下来。努力培养出一种较合实际的意识,把期限定在要求办妥的时间以前。如果有笔帐必须在 12 月 1 日缴付,那就预订在 11 月 25 日付出。

第三,一点一滴地强化意志力,我们可以先从一件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洗,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第四,从现在开始:做任何事情,不要想着我还有时间去做,等待片刻;这样子会让大脑产生一定的滞后性,会让自己产生懒惰的行文;因此,想到就去实现,做是一切成功的前提;

第五,练习是一件好事,但是切勿目标盲目;

第六,制定一个准确的截止日期;针对每一项工作任务,预测可能需要的时间,根据时间结点来评估自己的任务完成计划;

第七,细分每一步工作计划:对于一项工作任务,不要盲目的去做,前提是仔细思考,细化每一个任务步骤,结合每一步任务所需要的条件即可。

蔡戈尼效应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

这种由 “心理张力” 产生的 “蔡戈尼效应”,在个体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功效。我们知道,个体社会化的明显功效集中地体现在增强社会导向能力与完善道德结构这样两个方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指出,个体社会,化过程是逐步完成的,显示出年龄性与阶段性的心理发展过程特点。在这个方面,英国心理学家斯温森提出了品德形成 “张力论” 理论。她认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道德质量的形成是在自我与社会之间一种不可避免的张力中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可以粗略地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1)“我 —— 你” 间的张力阶段(婴幼儿期)。在这一社会化发展阶段,儿童处于一种个人需要与成人接受这种需要的关系中,儿童必须迎合成人的意见,才能使这种关系得到协调的发展。因此这一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或社会化的结果)是:小心谨慎、听话、服从权威。

(2)“自我 —— 社会” 间的张力阶段(童年期)。从这一阶段起就比较明显地看到社会化对个人品德形成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儿童个人的需要必须与同辈伙伴的道德要求相一致。这是社会约束并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新力量。这种力量使个体道德控制发生了质的变化。

(3)“自我 —— 社会张力内化” 阶段(青年期)。在这一阶段,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特点明显地表现出他已经不再是一种迎合外界要求的过程,而主要是广种个人适应的过程。个体已经从原来消极地接受外部压力转换成由内部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到了这个阶段,个体社会化过程就已经基本完成。

进入青年期的朋友,作为已经基本完成个体社会化的社会角色扮演者,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依然不可缺乏 “完成欲”,即由 “心理张力” 产生的 “蔡戈尼效应”。那些屋里老是凌乱不堪,做事情有头无尾,永远不想完成任务的人,究其原因,不正是缺乏,“完成欲” 这一重要因素吗?

缺乏 “完成欲”,没有那种由 “心理张力” 产生的 “蔡戈尼效应”,一个人就会表现出马虎、懒惰的不良特征。学习也好,干工作也好,就会如同日本一句成语所说的:“三日坊主”(直译为 “三天和尚”,意译为 “做事没长性”,相当于我国的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疑,这种特性是人生征途中的 “有害气体”,一个人倘若置身其中,犹如煤气中毒,会不知不觉地懒惰、马虎起来,结果什么事都干不成,什么任务也完成得不好,于是就没有多少长进可言了。世上不知有多少人,为着马虎、懒惰而误了自己的一生啊说得好: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 事实表明,马虎、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它不是一个现代青年应有的品性。现代青年要排除马虎、懒惰、 “三日坊主” 这种 “有害气体”,就得有意识地提高意志力,培养 “完成欲”,重视 “蔡戈尼效应” 的作用。根据心理学家的建议,这可从小事着手,例如除草浇花、整理抽屉、读完一本书等等,强迫自己完成规定的角色任务,达到既定目标,久而久之,就会产生 “完成欲”,得来 “蔡戈尼效应”。

但这决不是说 “蔡戈尼效应” 越强越好。如果一个人的 “心理张力”, “完成欲” 过分强烈,则对身心健康、精神状态的平衡协调起不利作用。比如,有些人一开始着手某项工作,便不问环境、条件是否可行,非要一下子干到底不可,他们总以为自己的规划、打算是尽善尽美的,不一下子予以完成、实现,就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就感到遗憾。这种过度的 “完成欲”,实质上是受 “至善论” 所驱使的。

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表明,在那些 “至善论” 崇奉者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观念便是 “非此即彼” 或 “不全则完”。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容忍 “一般”、 “尚好”、 “遗憾” 这样的字眼。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行动只有两种结途:不是凯旋,就是惨败,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至善的境界。一旦他们被人批评为没有完成、不够完善时,便急于抢先表白、陈述自己的想法,竭尽全力抵制他人的指责。如此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孤寂冷漠、不近人情,结果很难与人相处,甚至人人与之疏远。美国宾州大学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心理研究发现,由过度 “完成欲” 的人,总是有着力求至上完美的性格,他们极易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恐慌心理,于是反而导致能力下降,不能真正很好地完成某一任务,而且会使情绪失常,甚至健康受损。因此,为了避免过度的 “完成欲”,就必须抛弃 “至善论”,记住下面这六个字;“请勿过度求全”。

“请勿过度求全”,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 “完美无缺”、“至善至美” 的。许多遗憾是无法避免的。 “至善至美” 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人,它也许只,适用于 “上帝”,但你作为一个人,不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人生活在希望之中,同时又伴随着遗憾。生活中处处有希望,然而处处又有遗憾。每个人在清理自己过去的生活时,在从事目前的活动中,都必然会发现你竟有那么多的遗憾。遗憾本身是人们对现状和自身的不满是和要求改变现状的呼号,这往往是通向成功的一个阶梯。如果你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受过度 “完成欲” 支配,非要一下子达到完美而无遗憾的目标才会得到 “心理张力” 的满足,那就会因为客观现实的不可能完美而得不到这一心理需求,得到的恰恰是类似 “庸人自扰” 式的心理失常。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说:“凡是尽善尽美的规划,就是工作衰退的征兆”。同样,凡是由 “至善论” 驱使的过度的 “完成欲”,也是,心理失常的征兆。而温斯敦・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则更为厉害了:“‘唯尽善尽美者为上’,这句格言的含义就是两个字:瘫痪。” 是的,事事追求尽善尽美,都要拚命做好,这就会妨碍你参加愉快的活动,失去生活的乐趣,陷入心理上 “瘫痪” 状态。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丘吉尔这句。过于严厉的话,也许有促人深省的作用。

因此我们说,你在进行创造性工作、学习和生活时,要有一定的 “完成欲” 即 “心理张力”,但不能过度;要有新意,要追求成功,但不必去尽善尽美地推敲个不停。美国《独立宣言》的文稿是一份不朽的文献吧?但是,这份文献上竟有两个字是在字行以外,而不在字行之内,这对整个文献的书写格式来说,无疑有损于通篇结构的美感。然而,这点不善不美丝毫无损于《独立宣言》的价值,它将永远存放在美国国家博物馆内。还有,当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无论从制造、结构、性能等方面都是粗糙的、低劣的,但他们还是将这架不能上天的飞机公诸于世,揭开了人类航空史的光辉一页。试想,假如莱特兄弟放弃这架粗糙的飞机,受过度的 “完成欲” 支配,绞尽脑汁去追求尽善尽美,那不是会推迟人类征服天空的时间吗?可见,当我们在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应当认识到,如果追求完美所付出的劳动价值比已经取得的价值要多得多,那我们就应该让已有的价值先发挥它的作用,然后再去追求新的成功。这也就是说,我们需要 “完成欲”,但对它应当分阶段地实施,不应 “毕其功于一役”。

同时,我们所需要的 “完成欲” 之目标,即心理满足的价值取向,应当是难免有遗憾的成功,而不是尽善尽美的 “至善论”。正是从上述原则出发,心理学家建议那些有过度 “完成欲” 的人,也不妨从小事着手予以调整过来,比如,你不必一口气读完《战争与和平》,不必见到房间里有一点灰尘就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立即打扫,不必强迫自己在一个晚上织完一件毛衣,否则宁可不睡,如此等等。前文说过,一个志在成功者应 “知道限制自己”。过度的 “心理张力” 即 “完成欲”,也是应当列入你的 “限制” 范围的。

总而言之,为了使 “蔡戈尼效应” 能对我们的角色扮演,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就要自觉地对 “心理张力” 予以恰当的调节,既要避免 “懒惰病”,又要克服 “至善论”。

蔡戈尼效应在投资中的应用

基金产品定投过程中,也需要投资者形成良好的定投习惯,做习惯性的投资。即遵循定投的基本运作规律,在固定的时间、运用固定的金额、通过固定的渠道进行投资。只要按照这样的投资思维,投资者就会减少很多干扰,从而实现基金产品定投的常态化。而以下中途停顿的行为,均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投资者定投基金产品的痛苦,并有可能会改变投资者对定投的认识,尤其是积极性的发挥。

第一,定投资金不能中断。这是影响投资者定投收益预期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定投中断,将会使投资者的定投收益难以实现,更难以按照既定的定投目标和计划测算出定投的基本收益,并打乱投资者的投资思维,从而产生有意改变投资行为的举措。 +

第二,定投组合不能缺失。投资者定投基金产品,应当避免将资金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进行基金产品定投时,应当注意采取分散化的投资策略,将资金分别投资于不同基金,从而形成稳定的定投组合,而不会因为集中定投一只基金产品而带来投资风险。

第三,定投分红要常态化。即投资者在选取定投收益分配方式时,由于是中长期定投,更涉及到定投摊低成本的作用,投资者没必要在定投期间内不断地进行收益分配方式的调整,尤其是在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之间进行盲目选择。这不但不能够踏准节拍,也难以做到踏准节拍。而稳定的定投收益分配方式,将会使投资者形成一种惯例,减少人为影响。

第四,定投体系要规范化。即投资者采取基金产品定投,应当和家庭理财结合起来,与培养投资者良好的投资习惯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定投当作是一种机会,而不是一种包袱,从而影响到投资者的情绪。因此,定投不仅仅是投资者定投方法运用方面的问题,也是投资者定投心态的培养和形成过程。

蔡戈尼效应营销案例

在上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热衷于搜集小浣熊方便面的水浒卡,男同学尤为狂热。为了早日集齐 108 位英雄的水浒卡,同学们只要有点零花钱,基本都花在了小浣熊方便面上。随着购买数量的增加,渐渐地,重复卡片也多了,可这些重复的卡片并不能打消我们收集的欲望,因为看着不全的那一套卡片总是会觉得失落。然后尝试各种方法(比如交换、购买等)来凑齐一整套卡片。则汇总疯狂收集的背后,让小浣熊的销量大涨。

小浣熊方便面就是利用了蔡戈尼效应进行营销,牢牢抓住消费者的记忆力,让他们陷入对 “完成收集英雄卡” 这件事的执念之中,增加消费者的购买频率,提升产品的销量。

蔡戈尼效应并不是让大家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半途而废的根本原因是害怕失败,而蔡戈尼效应的根本原因是留白,二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在营销层面的应用,除了适当留白,保留神秘感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手段来应用,比如持续一段时间的活动突然停止,号召大家集齐限定包装或卡片等。


via: wiki.mbalib

  • 10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