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行业如何聚焦于数据分析这个点,做好深度应用?(文末附建筑行业数据化解决方案领取方式)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明白建筑企业目前所面临的数据问题,主要可归为3点
经营指标所关联的业务条线多且逻辑复杂,无法区分出重点关注对象及数据
部门间数据不互通,无法关联起来分析使用,导致某些业务环节风险点被隐藏,无法及时发现
工程项目在业务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及时的风险预警
以上三个问题表达的核心思路是从数据指标→业务应用→风险管控逐层递进的。
针对前两个问题,指标繁多复杂以及无法关联分析存在孤岛,解决方式可分成两个核心步骤:
步骤一:梳理清集团、公司、业务层所有可能运用到的经济管理指标
步骤二:构建起指标关联的框架体系
而指标源自于业务,所以我们的步骤一是构建一个相对整体的经济运行风险管控业务流程图:
经济运行风险管控业务流程图
整体的业务流向在图片上的展示是从左到右。
商务业务按照图中所示被定义为两条线,即收入线和成本线。
收入线就是二次经营环节,成本线就是对供方的计量结算的管控,经过商务环节后,业务结果就会直观体现在财务角度的收付款上,整个流程中核心管控的是利润和现金流,这两个指标也是我们经济运行指标模型核心的管理目标。
明确了业务流程环节后,就从业务环节中确认关键的分析指标是什么,如下图:
结合一中的业务流程梳理,定位其中关键的经济指标形成业务原子指标的框架图,以及业务原子指标如下:
收入线6大原子指标:
a.主合同额;b.实际产值;c.申报产值;d.批复产值;e.开票金额;f.收款金额
成本线6大原子指标:
g.目标成本;h.分工合同额;i.分工结算额;j.实际成本;k.收款金额;l.付款金额
到这里针对前两个问题的解决就有了一定的进展:
一方面,结合业务梳理出不同业务条线下关键指标的流转和承接关系
另一方面,明确了业务环节的最关键经济管控的指标
有了以上指标的细分梳理,基本上我们就已经对建筑企业生产、商务、财务三大主要业务环节的经济运行管控指标做了较为清晰的定义。
这些指标也构成了我们本文所主要讲的经济运行风险管控模型。
针对问题1:经济运行管理的指标复杂不好梳理,通过以上分析算是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完成第一个里程碑。
继续探索后两个问题的解决途径。
先总结下问题本身,分别是:①指标不能关联分析 ②经济风险管控缺乏预警,为了让第二个问题的得到解决,则要进行应用场景的阐述。
场景一:商务进度处理验证分析
针对项目46借用经济运行风险管控模型构建散点图分析,关键指标为:b.实际产值、d.批复产值,如上图所示,项目46为竣工未结项目,当前实际产值大于批复产值较多,说明项目在商务结算层面存在滞后或者经营不善的问题,需要项目经理进行重点关注。
场景二:经营利润影响:项目利润金额分析
该部分的指标计算相对复杂,单独说明:
项目目标利润= a.主合同额- g.目标成本(项目刚开始时预估的目标利润)
项目生产利润= b.实际产值- j.实际成本(反映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利润)
项目结算利润= d.批复产值- i.分供结算额(反映项目商务结算产值的结算利润)
按照以上指标进行多项目横向对比图的建立,可以帮助业务人员管控多个项目进行中的利润变化情况,如图项目46,其生产利润大于目标利润,说明该项目生产过程成本控制的很好,提升了项目的最终利润,而其最后的结算利润远低于目标和生产利润,说明该项目在商务经营环节没有做好,导致结算利润偏低。而项目50显示,目标利润大于生产大于结算利润,说明整体项目管控问题较大,需要找对应项目经理追责。
通过以上两个场景的分析演绎,将不同环节的项目经济指标关联分析,帮助对应业务人员从进度和结果两方面进行项目异常的预警,实现风险管控。
总体而言,通过对经济管理分析提及的三点问题解决思路的阐释,主要传递两个关键信息:
1、企业的IT人员在尝试结合业务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怎么做。
2、经济运行管理模型的内容、应用场景及应用价值。
通过该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可以帮助IT人员提炼出做业务数据分析的关键流程步骤:业务流程框架构建——原子指标明确——数据关联分析——问题反馈预警,这也是当下建筑企业聚焦于数据分析这个点的比较好的一种态势。
当我们对建筑企业数据分析的意义有了大致了解之后,其实更严峻的问题会摆在面前,我们如何能管理好企业内的数据?如何具体把想法落地成功?如何规避数据建设过程中的坑点?有兴趣的朋友,回复“建筑”获取建筑行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