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软供应链专场:引领企业供应链透明管理,落地供应链端到端可视

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而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视化则是实现卓越管理的关键。本篇文章将围绕帆软的供应链端到端可视化解决方案,详细介绍其核心概念、应用场景、设计思路及实际案例,并结合帆软FineBI等工具的强大功能,展示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全链路透明化与高效管理。

帆软,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据分析平台,始终专注于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供应链可视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打通供应链数据流,实现全链路透明化和高效协同。帆软的解决方案通过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智能化的可视化工具和实时预警系统,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还能显著提升订单交付的准时性与客户满意度,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提供可靠的竞争优势。

本文改写自帆软供应链可视化专题直播,结合国内领先医疗器械企业的实践案例,深入剖析如何利用帆软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痛点,例如需求预测不准、库存积压与计划脱节等问题。通过先进的可视化分析工具,企业可以轻松识别供应链关键节点,快速定位异常并优化流程,最终实现降本增效,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供应链体系。

更多详细内容,推荐下载《制造数字化解决方案》
https://s.fanruan.com/l7s1m
分享行业真实的数字化转型案例,提供完整数字化解决方案!

一、供应链端到端可视化是什么?

1. 背景与痛点

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其复杂性和动态性决定了管理透明度对业务成败的关键影响。然而,当前许多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面临着透明度不足的问题,这种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数据不透明

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商、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下游客户之间信息隔阂严重,数据无法顺畅流转。企业难以实时掌握订单状态、库存分布及供应商履约能力,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直接导致供应链反应速度滞后,客户需求无法被快速满足。

2)计划与执行脱节

由于预测数据的失真或不准确,供应链的计划与执行常常出现脱节现象。企业可能面临以下两种极端问题:

  • 库存积压:产能过剩,产品积压仓库,导致运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效率降低。
  • 缺货现象:库存水平不足时,无法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影响客户体验并损害企业声誉。

3)协同难度大

供应链涉及多个部门和组织的协作,如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跨部门、跨组织的沟通效率低下,使得内部和外部协作不畅,企业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同时,这种低效协作还会放大运营风险。

4)缺乏预警机制

现有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通常难以及时识别异常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例如,订单延迟、物流中断或原材料短缺等问题经常在危机发生后才被发现。这种缺乏预警和快速响应能力的现象,使得供应链的韧性难以满足市场的不确定性需求。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还显著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因此,提升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与可视化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84b3489a1aa22ae83bb4754c263db0bf.jpeg

2. 供应链可视化的价值

供应链端到端可视化以全链条透明化管理为核心,通过整合所有供应链功能形成整体视图,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

2cc83577e1258ce4fb9bbccc8c266713.jpeg

1)关键绩效指标监控

供应链可视化能够实时监控关键绩效指标(KPI),确保成本、效率和质量的优化。例如,通过动态显示库存水平、订单完成率、物流时效等核心指标,企业能够及时发现运营中的瓶颈,进而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这种可量化的管理方式,为企业的精细化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2)动态变化可视化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实时掌握供应链动态变化至关重要。供应链可视化能够全面呈现业务流转的动态,例如:

  • 产品在供应链中的当前位置: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成品交付的全过程。
  • 订单执行状态:实时显示订单从创建到交付的每个节点状态,帮助企业快速定位问题环节。
  • 中断分析:当供应链某环节发生中断时,系统能够显示中断的地点、影响范围及潜在原因,帮助企业快速应对。

3)全链路追溯

供应链端到端可视化还支持全链路追溯功能,能够记录实物流转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对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可追溯性,企业可以:

  • 发现问题根源:例如库存异常、物流延误等问题发生的原因。
  • 提高质量管理:对产品的生产、运输过程进行全程记录,提升产品质量追溯能力。
  • 责任界定清晰:通过流程透明化,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归属,提升管理效率。

4)数据驱动决策

供应链可视化帮助企业将数据转化为洞察,助力科学决策。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与建模,企业可以精准预测未来需求,优化库存水平,制定更合理的采购与生产计划。此外,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形式能够提升管理层的理解与接受度,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5)行业共识与发展趋势

根据Gartner 2023年的调查显示,41%的供应链组织正在采用端到端网络建模进行高级分析。这表明供应链可视化已被广泛认可为提升供应链效率与韧性的有效手段。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结构化可视能力:通过数据的整合与建模,提供供应链运行的结构化全貌。
  • 动态可视能力:基于实时数据流,实现对供应链动态的实时监控与分析。
  • 智能化与自动化: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供应链风险进行预测,并提供优化建议。

fdf167e5b86855489a36ea2a88efe5d6.jpeg

二、不同供应链模式的落地思路

供应链根据运作模式主要分为推式、拉式和推拉结合式三种,各种模式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针对性地进行可视化设计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运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以下将详细介绍三种模式的特点、可视化设计思路,以及相关案例。

b6536ba6eb5fd141ac44a07d5b115407.jpeg

1. 推式供应链

1)特点:

推式供应链以预测为驱动,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提前备货。这种模式通常适用于需求较为稳定的行业,如食品饮料、日用品、医药仿制药等。这种模式的特点包括:

  • 预测驱动:以市场需求预测作为生产与库存决策的基础。
  • 高库存积压风险:预测不准确或需求波动容易导致库存积压,增加仓储成本。
  • 掩盖管理问题:高库存往往掩盖了供应链中的其他效率问题,例如流程管理不到位。

23c898eb568c0607d98ee221ec03a1b3.jpeg

2)可视化设计:

推式供应链的管理重点在于实现产销协同与实物流的高效管理,通过可视化手段,能够显著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优化决策。

b5ae05e3ab906afde10db78359b5b7ae.jpeg

  • 产销协同可视化
    • 核心功能:将销售计划、库存计划和生产计划进行整合与展示,确保各环节的协调一致。提供关键指标监控,例如库存金额、库存周转率、可售天数和存销比。
    • 实现方式:基于FineBI等工具,构建产销协同看板,实时展示计划与实际的差异。支持多层次数据下钻,从宏观计划到具体订单,实现透明化管理。

419ea0a3c28d1e2c7a5d20d3fe6250ec.jpegb000611493ed2f658be7fbd1bca77719.jpeg8a7d62f09d4013439250415bc4b803b5.jpeg

  • 实物流可视化
    • 核心功能:构建全流程履历表,记录物料从采购到出库的所有环节。支持异常预警机制,例如库存超标、订单滞留等问题的主动推送。
    • 实现方式:利用数据分析平台,对采购、仓储、运输等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提供物流动态可视化地图,直观展示运输路径和时效。

853fb55f2f340ca524e27f60f7652fe4.jpeg

  • 组成部分:
    • 监控层:高层可一屏总览供应链业务流转状态,若有异常压力下放给相应责任部门。例如,订单到TMS之后会经由“审核-调度确认-启运-签收”流程,通过监控节点各自的执行/未执行情况,异常问题将主动推送至相关业务。

a8e71589ffd2214e4780787349174154.jpeg

  • 明细层:业务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问题节点的对应明细,排查原因。例如,监控层发现生产工单有30单生产状态异常,需要子工单号、生产经办人、计划生产时间、计划结束时间、实际生产状态等详情来定位。

e2481d7c2b43a33ebb880286230ba145.jpeg

  • 索引层:业务人员可以点击具体明细,下钻到辅助定位最细管理粒度的索引层: 例如,生产明细发现生产状态异常是由于几类原料迟迟未齐套导致,因此需要下钻至履历层,查看这些原料在当前处于供应链什么状态,好及时做应对。

0fd85b62876480186cc6390377007848.jpeg

  • 履历层:管理部门实现“账实一致” ,业务部门实现实物流全流程追溯,强协同。例如,生产明细发现生产状态异常是由于几类原料迟迟未齐套导致,下钻至履历层后,发现所有原料已到货入库、但由于质检原因迟迟未放行,需要找QA&QC部门核查情况。

e9545705a2f69cf03099020ef6d22305.jpeg

2. 拉式供应链

1)特点:

拉式供应链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订单驱动生产。这种模式通常应用于制造周期较短、产品需求波动较大的行业,例如家电、定制家具等。其特点包括:

  • 订单驱动:客户下单后才开始生产,减少了库存成本。
  • 对交货周期要求高:生产与交付流程需要高效衔接,以满足客户的快速需求。

84e0237522530c50456d897d46845baa.jpeg

2)可视化设计:

拉式供应链的核心是订单管理与动态监控,可视化设计需聚焦于订单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实时异常预警。

  • 场景描述:针对制造业、零售业等相关企业,基于销售订单及相关数据,对整体的订单OTD达成(Order to delivery)进行全周期的监控,实现不同系统不同组织不同维度的联合分析,并对相应节点状态进行预警与评价。
  • 特色亮点
    • 订单不同状态与节点的进度。
      • 不同节点流程的耗时对比/环比:不同维度(地点/品类/时间/计划号)的不同天数对比,了解供应链时滞原因。
      • 不同节点的关键KPI指标查看:基于订单快速交付的目标,对关键流程的KPI进行监控与展示。
      • 订单至回款流程(时效监控)

53c07c78a3e327069afa67d73f13ad18.jpeg

  • 订单至回款流程(指标建议)

6828994f241e0cbe5f2116414e1c1989.jpeg

  • 通过订单模型快速定位问题:通过对订单不同状态的监控,快速定位供应链整体MTO的产销存问题。
    • 订单模型快速定位问题

f6ce6564967d46176ebf1aa71e715c2e.jpeg

  • 不同节点的明细下钻:通过集成供应链计划,实现从总到细的完整追溯于追踪。
    • 支持各节点从总到细的下钻

d3bb18443755ef92b8f160c591c61468.jpeg

  • 订单全生命周期监控
    • 核心功能:监控订单从创建到交付的每个节点状态,包括采购、生产、质检、运输等环节。提供订单关键节点的KPI分析,例如交付准时率、生产周期等。
    • 实现方式:基于FineBI搭建订单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整合ERP、MES等数据源。支持多维度分析,例如按产品类别、客户区域、时间周期的订单绩效对比。
  • 动态预警机制
    • 核心功能:实时捕捉订单流程中的异常,例如延迟交付、物料缺失等问题。提供问题定位与响应建议,支持快速调整生产或物流计划。
    • 实现方式:设置异常触发条件,结合FineBI的智能分析功能,自动推送预警信息。通过异常原因分析功能,帮助管理者快速找到问题根源。

3. 推拉结合供应链

1)特点:

推拉结合供应链在生产和库存策略中融合了推式与拉式的优点。企业通常在需求相对稳定的环节采用推式备货,在需求不确定的环节采用拉式生产。其特点包括:

  • 灵活性强:通过结合点的灵活设置,平衡库存成本与响应速度。
  • 适用范围广:在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复杂供应链中应用广泛。

2)可视化设计:

推拉结合供应链的关键在于多层次库存优化与混合流程跟踪。

  • 多层次库存优化
    • 核心功能: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结构进行细致分析。提供库存共享与分布优化功能,提升库存利用率。
    • 实现方式:构建库存结构分析模型,通过FineBI实现库存数据的动态可视化。支持库存水平的历史对比与趋势预测。
  • 混合流程跟踪
    • 核心功能:展示推拉结合点的运行状况,例如半成品库存的消耗与补充情况。动态调整库存、生产与订单流程,优化供应链整体效率。
    • 实现方式:搭建混合流程监控平台,集成订单、库存、生产数据。提供流程瓶颈分析工具,帮助企业快速优化关键节点。

三、帆软端到端可视项目Demo演示

1. 产销协同可视案例

背景:某消费饮料企业面临高库存与产销不协调的问题。

解决方案

  • 建立基于FineBI的产销协同看板,实时展示生产端与销售端的数据匹配情况。
  • 通过动态库存分析优化补货策略,减少库存占用。

成效:库存周转率提高了30%,订单响应时间缩短20%。

bb5ee1c8907f3ecacc59ba36127ca41c.jpeg

2. 实物流可视案例

背景:某医疗器械企业供应链环节复杂,管理粗放。

解决方案

  • 通过FineBI构建实物流追踪系统,对每件产品的物流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
  • 利用履历表定位异常,例如质检延迟或物流中断。

成效:质检效率提升25%,物流成本降低15%。

a285fc0faf69296f4f44f02882157416.jpeg

3. 订单可视化案例

背景:某智能制造企业需提升订单交付的准时性。

解决方案

  • 构建订单模型,从订单生成到回款的全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
  • 提供订单节点耗时分析与对比,优化流程瓶颈。

成效:订单准时率提升15%,客户满意度显著提高。

891bcdba03fb9c054865e3802f3dc409.jpeg

四、帆软配套供应链数字人才培养

在供应链管理的复杂体系中,技术和系统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成败的核心仍然是“人”。如何通过培养和激励优秀的人才,打造一支具备数字化能力的团队,是每个企业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最佳模式:供应链数字人才体系

供应链数字人才体系的建设不仅是企业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核心手段。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 全面的能力模型设计:构建涵盖数据采集、分析、预测、决策的多层次能力框架,确保人才能够适应不同场景需求。强调业务知识与数据技能相结合,要求供应链人才既懂行业运作又熟悉数据工具。
  • 分层次的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岗位(如分析师、规划师、运营管理者等),设计定制化的培训课程,逐步提升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引入实战型培训项目,通过真实案例和实际操作提升实践技能。
  • 持续的学习和认证体系:提供内部认证机制,鼓励员工考取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等相关证书。建立学习社区,促进内部经验分享与交流,实现知识的沉淀和再利用。
  • 激励与反馈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将数据能力的提升与员工的晋升机会、奖励挂钩。借助先进的管理平台实时反馈员工表现,帮助他们持续优化工作方法。

bc3f8c97324b1b9cc56f5f0442362ebf.jpeg

2. 帆软软件:提供整套数字人才服务

帆软深知人才是供应链数字化成功的基石,因此,专门为企业打造了全套数字人才服务方案,助力企业在培养与发展供应链人才方面建立长期优势。

  • 智能化工具支持学习与实践:帆软通过FineBI和FineReport等产品,为员工提供可视化友好、操作便捷的数据分析工具,降低学习门槛。在工具中集成培训资源和模板,帮助新手快速掌握基础技能,同时支持高级用户开展深度分析。
  • 定制化的培训服务:提供从入门到专家级的系列化培训课程,涵盖供应链端到端可视化、预测建模、运营优化等多领域内容。开展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培训项目,满足企业不同场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 人才生态社区建设:通过帆软社区平台,搭建企业内部与跨企业的学习交流渠道。定期举办论坛与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经验,帮助员工洞悉行业最新趋势。
  • 绩效评估与成长计划:提供数据分析绩效的智能化评估工具,帮助管理者科学评估员工能力发展。与企业合作制定长远的人才成长计划,确保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c41dd060fe5d92a48d127b62589f044e.jpeg

五、结语

供应链端到端可视化是现代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通过结合帆软的工具与方案,企业能够构建高效的供应链可视化系统,实现对供应链的全方位管理与优化,显著提升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与效率,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在未来,随着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供应链可视化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助力企业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考虑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帆软为广大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供应链可视化解决方案,融合先进的BI技术与企业实际场景需求。通过端到端的可视化平台,帆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需求计划、生产排程、库存管理、订单交付等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借助强大的数据分析与预警能力,企业不仅能够优化供应链的运营效率,还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

若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下方链接,帆软将为您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咨询、免费数据产品试用,以及同行标杆案例参考与学习。

更多详细内容,推荐下载《制造数字化解决方案》
https://s.fanruan.com/l7s1m
分享行业真实的数字化转型案例,提供完整数字化解决方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