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之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一种组织管理技术。所谓系统,首先是把要研究的对象或工程管理问题看作一个由很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总体,然后运用运筹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对构成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最后进行综合,从而使该系统达到最优。

系统工程概述

  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组织管理技术。ISO/EC15288:2008中对系统工程做了进一步说明,系统是人造的,被创建用于在定义明确的环境中提供产品或服务,使用户和其他利益攸关者受益。这些系统可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系统元素:硬件、软件、数据、人员、流程、程序或指令、设施、材料和自然界存在的实体。系统是由交互的元素组织起来的组合,用以实现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目的。

  系统是一组综合的元素、子系统或组件,用以完成一个确定的目标。

  系统工程是为了最好地实现系统的目的,对系统的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研究的科学方法。
  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系统工程从系统观念出发,以最优化方法求得系统整体最优的、综合化的组织、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国际系统工程学会(INCOSE)认为,系统工程(SE)是一种使系统能够成功实现的跨学科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工程专注于:在开发周期的早期阶段,就定义客户需求与所要求的功能,将需求文件化;然后再考虑完整问题,即运行、成本、进度、性能、培训、保障、实验、制造和退出问题,并进行设计综合和系统确认。SE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为目的,同时考虑了所有用户的业务和技术需求。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对系统提出要求;根据要求设计系统,评价设计方案:修改要求,再设计。如此反复,经过若干循环,求得最佳方案,即最后综合成一个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研制周期短并能协调运转的工程系统

系统工程方法

  系统工程方法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系统工程方法是人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不断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科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它包括整体观念、综合观念、科学观念和创新观念等。

霍尔的三维结构

  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
  其中,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分为规划、拟订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7个时间阶段。
  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包括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7个逻辑步骤。
  知识维需要运用包括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各种知识和技能。
  三维结构体系形象地描述了系统工程研究的框架,对其中任意一个阶段和步骤又可进一步展开,形成了分层次的树状体系。
  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的出现,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

切克兰德方法

  切克兰德方法论的核心不是“最优化”而是“比较”与“探寻”。从模型和现状的比较中来学习改善现状的途径。“比较”这一步骤,含有组织讨论、听取各方面有关人员意见的意思,不拘泥于非要进行定量分析的要求,能更好地反映人的因素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特点。
  切克兰德方法将工作过程分为7个步骤。

  1. 认识问题。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表达问题现状,寻找构成和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以便明确系统问题结构、现存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不适应之处,确定有关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
  2. 根底定义。初步弄清、改善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根底定义的目的是弄清系统问题的关键要素以及关联因素,为系统的发展及其研究确立各种基本的看法,并尽可能选择出最合适的基本观点。
  3. 建立概念模型。在不能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概念模型来自于根底定义,是通过系统化语言对问题抽象描述的结果,其结构及要素必须符合根底定义的思想,并能实现其要求。
  4. 比较及探寻。将现实问题和概念模型进行对比,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且可行的方案或途径。有时通过比较,需要对根底定义的结果进行适当修正。
  5. 选择。针对比较的结果,考虑有关人员的态度及其他社会、行为等因素,选出现实可行的改善方案。
  6. 设计与实施。通过详尽和有针对性的设计,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并使得有关人员乐于接受和愿意为方案的实现竭尽全力。
  7. 评估与反馈。根据在实施过程中获得的新认识,修正问题描述、根底定义及概念模型等

并行工程方法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它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设计开始就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不仅考虑产品的各项性能,如质量、成本和用户要求,还应考虑与产品有关的各工艺过程的质量及服务的质量。它通过提高设计质量来缩短设计周期,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降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耗,如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消耗、工时消粍等,以降低生产成本.
  并行工程的目标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
  并行工程的具体做法是:在产品开发初期,组织多种职能协同工作的项目组,使有关人员从一开始就获得对新产品需求的要求和信息,积极研究涉及本部门的工作业务,并将相应的要求提供给设计人员,使许多问题在开发早期就得到解决,从而保证了设计的质量,避免了大量的返工浪费。
  并行工程强调以下3点。

  1. 在产品的设计开发期间,将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最终需求等结合起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的质量完成。
  2. 各项工作由与此相关的项目小组完成。进程中小组成员各自安排自身的工作,但可以随时或定期反馈信息,并对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
  3. 依据适当的信息系统工具,反馈与协调整个项目的进行。利用现代CIM技术,在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期间,辅助项目进程的并行化。

综合集成法

  综合集成是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从系统的本质出发,根据组成子系统及子系统种类的多少和它们之间关联关系的复杂程度,可以把系统分为简单系统和巨系统两大类。

  1. 如果组成系统的子系统数量比较少,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单纯的系统称为简单系统,如一台测量仪器。
  2. 如果子系统数量非常巨大(如成千上万),则称作巨系统。
  3. 如巨系统中子系统种类不太多(几种、几十种),且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又比较简单,就称作简单巨系统,如激光系统。
  4. 如果子系统种类很多并有层次结构,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又很复杂,这就是复杂巨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又是开放的,就称作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s)。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一般基本原则与一般系统论的原则相一致;一是整体论原则;二是相互联系的原则;三是有序性原则;四是动态原则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主要性质可以概括为:

  1. 开放性。系统对象及其子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2. 复杂性。系统中子系统的种类繁多,子系统之问存在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交互作用。
  3. 进化与涌现性。系统中子系统或基本单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整体上演化、进化出一些独特的新性质,如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某种模式。
  4. 层次性。系统部件与功能上具有层次关系。
  5. 巨量性。数目极其巨大。

综合集成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贳穿全过程。
  2. 科学理论与经验知识结合,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知识综合集成解决问题。
  3. 应用系统思想把多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4. 根据复杂巨系统的层次结构,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统一起来。
  5. 必须有大型计算机系统支持,不仅有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功能,而且还要有综合集成的功能。

WSR系统方法

  WSR是物理(Wuli)-事理(Shli)-人理(Renli)方法论的简称,“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就是WSR方法论的实践准则.
  WSR方法论一般工作过程可理解为这样的7步:理解意图、制定目标、调查分析、构造策略、选择方案、协调关系和实现构想.
  人理可以细分为关系、感情、习惯、知识、利益、斗争、和解、和谐和管理等。

  1. 关系。人之间都有相互关系,需要去深入了解,并将它们适当表示出来。
  2. 感情。人之间是有感情的,可以用各种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找出来。
  3. 习惯。人们在待人、处世、办事和做决策时都有一定的习惯,就像物体运动时会有惯性。人们可以从一个人过去的习惯去判断这个人会怎样做事,也可以改造一些不好的习惯,建立一些好的习惯。
  4. 知识。人能拥有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找到知识的表达,特别是把隐性知识如何变成更多人可以学握的显性知识。
  5. 利益。不同人有不同的利益,如何去协调,争取利益。
  6. 在协调管物、管事中人的管理。例如,在计划协调技术和统筹法中,要安排好项目中的时间、设备,同时还要考忠人的资源。

系统工程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根据系统的本质属性、目的、用途和当时环境而变化。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目的和对全生命周期的贡献,并且在计划和执行该系统生命周期时保持不变。
  定义系统生命周期的目的是以有序而且高效的方式建立一个满足利益攸关者需求的框架。一般通过定义生命周期阶段,并使用一些决策来确定是否处于就绪状态,以便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来实现这一目的。

生命周期阶段

下面是系统工程流程的7个一般生命周期阶段。

  1. 探索性研究阶段
    探索性研究阶段的目的是识别利益攸关者的需求,探索创意和技术。许多行业使用探素性研究阶段来研究诸多新的创意或使能技术和能力,然后使其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项目的启动阶段。大量的创造性系统工程在该阶段中完成,领导这些研究的系统工程师,作为项目推动者,有可能将一个新创意引入到概念阶段。
  2. 概念阶段
    概念阶段的目的是细化利益攸关者的需求,探索可行概念,提出有望实现的解决方案。
    概念阶段是对探索性研究阶段所开展的研究、实验和工程模型的细化与拓展。需要对利益攸关者的需求进行识别、明确并文档化。若没有探素性研究阶段,则在概念阶段完成该项工作。
  3. 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的目的是细化系统需求,创建解决方案的描述,构建系统,验证并确认系统。
    开发阶段包括详细计划、开发和验证与确认(V&V)活动。该阶段可以完全自主地选择开发模型,并不局限于瀑布或其他计划驱动的方法。
  4. 生产阶羖
    生产阶段的目的是生产系统并进行检验和验证。
    生产阶段是系统被生产或制造的阶段。该阶段可能需要产品更改以解决生产问题,以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产品或系统的能力。
  5. 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的目的是运行系统以满足用户需求。
    使用阶段是系统在预期环境中运行以交付预期服务的阶段。该阶段通常在系统运行期间有计划地引入产品更改,这样的升级能提高系统的能力。这些变化应由系统工程师评估以确保其与运行的系统能顺利融合,对应的技术流程是运行流程。
  6. 保障阶段
    保障阶段的目的是提供持续的系统能力。
    保障阶段是为系统提供服务,使之能持续运行的阶段。该阶段可建议进行更改以解决保障性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或延长系统寿命。
  7. 退役阶段
    退役阶段的目的是存储、归档或退出系统。
    退役阶段是系统及其相关服务从运行中移除的阶段。这一阶段中的SE活动主要集中于确保退出需求被满足。实际上,退出计划是在概念阶段系统定义的一部分。

生命周期方法

计划驱动方法

  需求、设计、构建、测试、部署范式被认为是构建系统的传统方式。在一些需要协调多家公司人员参与的大型团队项目中,计划驱动方法提供一种基础的框架,为生命周期流程提供规程。计划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整个过程始终遵守规定流程的系统化方法。特别关注文档的完整性、需求的可追溯性以及每种表示的事后验证。

渐进迭代式开发

  该方法允许为项目提供一个初始能力,随之提供连续交付以达到期望的系统。目标在于快速产生价值并提供快速响应能力。当需求不清晰不确定或者客户希望在系统中引入新技术时,则使用渐进迭代式开发方法。基于一系列最初的假设,开发候选的系统,然后对其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满足用户需求。若不满足,则启动另一轮演进,并重复该流程,直到交付的系统满足利益攸关者的要求或直到组织决定终止这项工作。
一般而言,渐进迭代式开发方法适用于较小的、不太复杂的系统。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灵活性,通过剪裁突出了产品开发的核心活动。

精益开发

  精益思想中的精益开发和更广泛的方法均起源于丰田的“准时化”哲学思想,其目标是“通过彻底消除生产线上的浪费、不一致性及不合理需求,高效率地生产出优质产品”。精益SE是将精益思想应用到SE,以及组织与项目管理的相关方面。SE聚焦于促使复杂技术系统无缺陷开发的规程。精益思想是一种整体性的范式,聚焦于向客户交付最大价值并使浪费活动最小化。
精益思想是一个动态的、知识驱动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特定企业的所有人员以创造价值为目标不断地消除浪费。
精益系统工程是将精益原则、实践和工具应用到系统工程,以提升对系统利益攸关者的价值交付。

敏捷开发

  敏捷联盟致力于开发迭代和敏捷的方法,寻求更快、更好的软件和系统开发方法,挑战更多的传统模型。敏捷的关键目标在于灵活性,当风险可接受时允许从序列中排除选定的事件。适用于系统工程的敏捷原则如下:

  1. 最高的优先级是通过尽早地和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满足客户。
  2. 欢迎需求变更,即使是在项目开发后期。敏捷流程利用需求变更帮助客户获得竞争优势。
  3. 不断交付可用的软件,周期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且越短越好。
  4. 在项目中业务人员与开发人员每天在一起工作,业务人员始终参与到开发工作中。
  5. 在开发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传递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面对面交谈。
  6. 工作软件是进展的主要度量。
  7. 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以及对设计的不断完善将提升敏捷性。
  8. 简单性(尽最大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的艺术)是精髓。
  9. 最佳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出自于自组织的团队。
  10. 团队要定期反省如何能够做到更加高效,并相应地调整团队的行为。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的定义:MBSE是建模方法的形式化应用,以使建模方法支持系统需求、分析、设计、验证和确认等活动,这些活动从概念性设计阶段开始,持续贯穿到设计开发以及后来的所有生命周期阶段。
  MBSE仍然还是系统工程,其层层分解、综合集成的思路并没有变化,核心就是采用形式化、图形化、关联化的建模语言及相应的建模工具,改造系统工程的技术过程,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建模(含分析、优化、仿真)工作,为系统实现、验证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从而提升整个研制过程的效率。
  系统工程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产生三种图形:在需求分析阶段,产生需求图、用例图及包图;在功能分析与分配阶段,产生顺序图、活动图及状态机(StateMachine)图:在设计综合阶段,产生模块定义图、内部块图及参数图等。MBSE的三大支柱分别是建模语言、建模工具和建模思路

  • 25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